宇宙中任何生命體從誕生那刻起都有會走向死亡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類文明傳承在宇宙的尺度上跟一個細胞分裂死亡又有什麼區別?

真相永遠覆蓋著一層面紗,揭開一層還有一層永遠沒有盡頭。

宇宙中任何物質的存在都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星系最終都會走向死亡,更何況生命體了。因此而言,宇宙中任何生命體都不可能以永生的形式存在下去。生與死的交替循環應是宇宙萬物永恆不變的存在規律。

宇宙中任何生命體從誕生那刻起都有會走向死亡的這一過程。由於各生命體與生俱來所攜帶的生命基因密碼的不盡相同,因此,不一樣的生命體其存在的生命壽命期長短也就不盡相同。

宇宙中任何生命體從誕生那刻起都有會走向死亡嗎?

在地球生物圈中,我們已知壽命最長的生物當屬燈塔水母。這種屬無性繁殖的生命體是我們目前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因為從理論知識上講,這個循環可以不斷重複下去,也就是說,燈塔水母無需面對死亡。但是這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的認識,如果燈塔水母具備無限生命循環機制,就應該屬永生體,如果只出現幾次就不再重複就應不從屬”永生體”的範疇。

最近已有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燈塔水母在一般條件下仍會死亡,其永生的說法只不過是一個不嚴謹的科學試驗導致的以訛傳訛的不實結論。因此,在地球上延續生命只有更長的存在,不可能有”永生不死”的生命體存在。那麼在地球以外的宇宙中是否就有其”永生體”存在呢?

就目前來講,人類在宇宙中暫時還沒有發現任何有生物形式存在的生命星球,但是宇宙實在是太廣袤了,已超越了我們人類的認知能力,宇宙中是否存在有不受外部因素干擾(即已知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的所謂的”永生”的生物存在我們也不可早下定義。

何許曾經在古老而久遠的星系中出現過,但由於受星系中心巨大黑洞的引力吸引,或都已走向了湮滅。正象題主所說的,真相覆蓋著一層面紗,揭開一層另一層永遠沒有盡頭。因此,我們又何必去糾結在遙遠的宇宙深空裡是否就有這樣的極高壽命的“永生”生命體存在呢!

宇宙中任何生命體從誕生那刻起都有會走向死亡嗎?

組成生物的細胞,不僅它需要新陳代謝,而且它自己也新陳代謝。一堆細胞死掉了,另一堆細胞站起來。而這個過程的次數是有次數限制的。不是無限次。那麼也就不能永生。這是生命體與非生命體的關鍵區別之一。

生物實際對此也很不服氣,例如最小的微生物草履蟲,通過裂變就可生殖繁衍。那麼未來的無數個草履蟲,還是不是最初的它呢?如果還算是它的話,它不但很永生,還很強大,變成了無數個它。如果不算是它,那它的生命是很短暫的。

珊瑚蟲很小,但是珊瑚形成的海島卻很多,而這個島嶼最初的樣子,可能就是幾個珊瑚蟲搖擺著鬚子。這幾個珊瑚蟲已經鈣化成為這個島嶼的一部分,它的子子孫孫構成了這個島嶼。

所以,這個個體壽命,要看怎麼計算。未來的它還算不算它。

宇宙中任何生命體從誕生那刻起都有會走向死亡嗎?

至於非生命體,沒有生命,所以才永恆。無論構成星系還是星體,還是形成基本粒子,它還在那裡。哪怕湮滅,能量還在那裡。哪怕能量被中和,它的能量又轉移到別的物質。

生物體的壽命到底多少是極限,現在並不知道,因為,至今為止,我們得到的證據還是我們很孤獨地生活在這個宇宙裡。至於科學家弄出一堆數學公式和假說,證明外星生物的存在的可能性,那僅僅是假說。

起初我們以為動物必須需要氧氣,後來知道有厭氧細菌;起初我們以為生物需要氮,後來發現海底火山口的生物只需要硫就可以。和地球一樣的星球已經被證實的已經有好幾十顆了,從數學角度分析,還會更多。那麼有外星生命的希望就還在,也許我們並不孤獨。

那麼外星生命是否極高壽命呢?正經的科學家會告訴你,暫時不知道。所以,別灰心,也許外星生命體很高級的,活個千年跟玩似的,這也尚未可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老子唯心哲學的經典語錄,它把非生命體當生命體擬人化使用,很浪漫的。但是,生命體的壽命跟天地真沒半毛錢的關係。當不當案板上的狗,並不是天地這個非生命體能定的。it is up to youself!取決於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