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道氏技術調研紀要精選

調研對象: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41)

參與機構機構名稱及參與人員:安信證券;證券時報;聯訊證券等9家機構

調研內容簡要:公司創立之初是把握彩電行業由CRT向LCD的產品換代機會進入市場的。首先是從缺乏液晶顯示研發能力的代工型廠商切入,之後秉承“速度、品質、成本、負責”的經營理念快速成長,並在具備一定供應鏈規模優勢後順利進入品牌客戶,到目前佔據全球彩電市場近30%的主板份額。

目前液晶顯示主板主芯片的主要供應商還是MTK等,但隨著國家半導體產業的快速推進,公司全力推動華為海思、RDA等國產芯片的更大規模應用。公司海外業務佔營收比重約12%,具體數據可查閱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目前公司以液晶顯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兩大業務為主,同時在企業服務、智能硬件、健康醫療等方向進行新業務佈局。公司對外投資工作圍繞主營業務或新業務方向展開。2017年公司把業務定位從教室應用場景向學校、學區的完整教育信息化應用場景延伸,著重將備課、授課、學習、考試這四個環節的教育信息化打通,旨在減少教師隊伍的工作量,幫助學校構建從教學到管理的智慧教育信息化平臺。

由於原材料進口占比較大,出口業務佔比較小,公司存在購匯敞口。出於避險目的,2016年開始,公司採取鎖匯方式規避匯率波動對公司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遠期鎖匯主要通過匯兌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三個會計科目對報表產生影響。2017年,由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反轉,給公司報表帶來負面影響。對此,迅速總結反思,制定了相應的風控措施:包括但不限於1、確保套期保值業務與公司主營業務相匹配2、嚴格控制套期保值的資金規模和期限,鎖匯額度不超過當月購匯敞口預算金額的50%,鎖匯期限不超過6個月等。

調研對象: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00409)

參與機構機構名稱及參與人員:國融證券;熙玥投資;國泰君安等50家機構

調研內容簡要:公司於2014年上市。2016年以前,公司主營陶瓷釉面材料,產品主要包括陶瓷墨水及釉料。道氏技術發明了陶瓷墨水,引領了國內陶瓷行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從成立以來,一直走的是高技術、高毛利、高成長產業路線。2015年底以來,公司開始轉型佈局新能源行業,定位成為“新材料產業平臺”。經過近三年時間的佈局,公司精準卡位新能源核心材料,已具備較完整的產業鏈整體配套能力。產品涵蓋:鈷鹽、三元前驅體(含622、811高鎳產品)、碳酸鋰、石墨烯導電劑、碳納米管導電劑等。收購佳納沿革:2016年,鈷價還處於低位水平時,公司就前瞻性的以較低估值獲得了佳納能源部分股份。2017年,佳納能源放棄獨立IPO後,公司就第一時間啟動了重組佳納的計劃。2016年底以來,由於鈷價大幅上漲及產線擴產需要,佳納能源對營運資金需求提高,所以公司以現金方式對佳納能源增資至51%控股。2017年底,由於上游剛果(金)礦產資源在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鏈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公司快速決策,確定MJM收購方案,將產業鏈進一步向上游延伸。另外,公司意識到隨著高鎳技術的日益普及,前驅體環節在未來2-3年將成為與動力電池同等重要的橫向平臺。繼續提升前驅體產能,則需要對佳納能源的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強,所以2018年又啟動了對佳納49%剩餘股權的收購。目前,佳納能源已經形成了礦山原料-中間品-鈷鹽-前驅體的完整鈷上游產業鏈。碳酸鋰項目:公司的願景是致力於碳酸鋰國產化。目前,市場上的鋰資源主要以來自南美、西澳的鹽湖滷水及鋰輝石為主,而對國內的鋰資源利用率較低,在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的今天,鋰資源嚴重依賴海外資源,不利於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鋰雲母資源的利用一定要秉承環保開發、綜合利用,使用傳統方法無法對鋰雲母進行最大化利用。道氏使用獨立開發工藝技術,可以實現鋰雲母的綜合、環保、低成本開發利用。從市場前景看,碳酸鋰比鈷行業的國產化替代空間很大,戰略意義較大。

更多內容盡在同花順 iFinD ,一個集數據研報與路演調研於一體的優質金融終端。

「機構調研」道氏技術調研紀要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