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拉昇前有什麼樣的形態,要怎麼操作?

手機用戶61755822432

股票拉昇前的盤面特徵:

1、主力已經控制了該股的絕大部分籌碼;

2、主力在對目標股建倉之後,經過一番洗盤,盤中的浮動籌碼已經基本被清洗出局;

3、主力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拉抬股價。

【莊家拉昇前的徵兆】

1.較大的賣單被打掉

市場的交易儘管清淡,但總會有一些較大的賣單出現。如果這些賣單的價位一旦離成交價比較近就會被主動性的買單打掉,這可能就是一種莊家拉昇前的徵兆。

一旦股價拉昇起來以後,莊家最害怕的就是前面被市場承接的相對低位的獲利盤形成集中賣壓,因此只要其資金狀況允許,一般都會在拉昇前儘可能地承接一些稍大的賣單。

散戶要是觀察到這樣的情況,就可以入場了。

2.盤中經常出現一些非市場性的大單子

這些掛單的價位通常距離成交價較遠,往往在第三價位以上,有時候還會撤單,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

這種較大數量的單子由於遠離成交價,實際成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能是莊家故意掛出來的單子,其用意可能是告訴市場“莊家已經在注意這隻股票了”。莊家既然要讓市場知道,那麼股價的結局就是上漲或下跌,而不會是盤整,就需要用其他的細節來確認究竟會上漲還是會下跌。散戶還應注意一點,莊家在大量出貨前是有可能做一波上升行情的。

3.盤中多次出現脈衝式上升行情

脈衝式上升行情就是股價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然脫離大盤走勢而上衝,然後又很陡地回落到原來的位置附近,伴隨著這渡行情的成交量有一些放大但並沒有明顯的對倒痕跡。

由於啟動前成交量都會比較清淡,所以莊家也肯定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參與交易,對市場也沒有什麼感覺。莊家在正式拉昇股價前通常會做個試盤,看看市場的反應,另外就是希望一些想離場的賣單儘量在股價拉昇前出場。以減輕拉昇時的賣壓。

4.盤中走勢穩定,但個股盤中出現壓迫式下探走勢,而尾市往往回穩

這種走勢比較折磨人,盤中常出現較大的賣壓,股價步步下探,但尾市卻又往往回升,通常都會有部分場內籌碼受不了這種折磨而選擇離場。

但若無外力的干擾,這種脫離大盤的走勢在成交清淡的行情中很難出現,因此判斷一般是有莊家在其中活動,否則尾市的股價是很難回升的。

莊家拉昇股價時,散戶應該如何應對?

在這個階段,當然是持股不動,享受坐轎的樂趣。但是,大部分散戶都做不到一直持股到最後。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中途被莊家清洗出局;二是散戶自己“恐高”,在上漲途中賣出股票。

如何防止被洗盤出局?這需要散戶對該股前期運行的過程進行仔細分析,大概估算出莊家的建倉成本和持籌比例,通過這兩個值瞭解莊家最低要達到的目標位。做到心裡有數後,就不容易被洗出。

散戶要想在股價拉昇階段不過早出局,一個簡單的辦法是為自己設置浮動的止盈位。例如在股價拉昇過程中,5日均線、10日均線、30日均線等都呈向上發散運行的態勢,散戶可考慮採用其中一條均線作為止盈位。當股價轉頭向下時,如果跌破關注的止盈均線,即可賣出獲利。

莊家拉昇前構造的圖形技巧

低位放量漲停選股

放量總是有原因的:在高價區有些主力往往對敲放量,常在一些價位上放上大賣單,然後將其吃掉,以顯示其魄力吸引市場跟風眼球,或是在某些關鍵點位放上大筆買盤,以顯示其護盤決心大,凡此種種現象皆為假,重心真實的升降即可辨別。若是在低位出現的對敲放量,說明機構在換莊或是在準備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擇機跟進。

稚鶯初啼

主力通過長期的橫盤整理吸籌,建倉成本價低到一定的程度後,會開始初次試盤,用少量的資金拉昇股價,這時候股價的上漲對於長期套牢的散戶來說是很敏感的,部分回本散戶都會拋出手中的籌碼。這時候初次拉昇很多觀望的散戶不會介入只會觀望。所以通常會報收長長的上影線。

低位堆量

該形態是很多牛股常見的特徵。股價還在低位的時候,成交量突然某一天開始放量,股價也跟著上漲成交量非常活躍,主力快速吃進籌碼,一邊拉昇股價一邊買入籌碼。

金針探底

此種試盤方法和稚鶯初啼完全相反。稚鶯初啼是向上拉昇測試拋壓,而金針探底則恰恰相反,是利用手中的籌碼向下打壓股價,測試下方的承壓性和持股者的穩定性。稚鶯初啼在試盤時的弊端是容易引發跟風盤,隨著股價的上漲投資者注意力必然會被吸引,但是這部分跟風的籌碼往往是造成股價拉昇被動的主要力量。而金針探底則很好的規避了此種情況,反而會撿到一批恐慌性拋盤的廉價籌碼,所謂一舉兩得。具體如下圖所示:

最後,炒股要理性,更要有良好的心態,而不是盲目的聽消息,追漲殺跌,總覺得別人的股票牛,更不要貪婪。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


北辰資尚

短期炒作的盛行大大提升了技術流在金融市場的地位,最終導致市面上出現很多技術性分析、戰法甚至是所謂的“絕招”。但是,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操盤經驗的金融科班生,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

無論莊家在拉昇之前會讓股價走出一個什麼樣的形態,他們所不能避免的就是量能這一因素,這個時候我們其實只需要看好量能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問題就大大簡化了,準確率也會相應的提升。

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主力或者說是莊家在拉昇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試盤。我們試圖通過對試盤的買賣單講解來了解主力的拉昇意圖。

主力吸貨完畢之後,並不是馬上進入拉昇狀態。雖然此時提升的心情十分急切,但還要

最後一次對盤口進行全面的試驗,稱作“試盤”

一般主力持有的基本籌碼佔流通盤的20%-30%,剩餘的在市場中存在較長的吸貨階段,主力並不能肯定在此期間沒有其它的主力介入,通常集中的“非盤”如果在10%-15%以上,就會給主力造成不小的麻煩。在操作過程中這種情況十分常見。經常兩個主力幾乎在同時介入,持倉比例都差不多,吸貨階段都十分吃力。常常到最後這隻股不錯,但就是不漲,上下震盪,成交量時大時小這類股多半是幾個主力碰了頭,彼此相互制約。由於大主力之間進行“合作”幾乎不可能,所以該股上下震盪,不能順利上攻,成了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必須“試盤”。

試盤的方法一般是主力用幾筆大買單,把股價推高,看看市場的反應。主力將大買單放在買二或買三上,推動股價上揚,此時看看有沒有人在買一上搶貨,如果無人理,就說明盤面較輕,但股性較差;如果有人搶盤,而且盤子較輕,就成功了一半。緊接著主力在拉昇到一定的價位時,忽然撤掉下面托盤的買單,股價突然地回落。而後,主力再在賣一上壓下一個大賣單,這時股價輕易下挫,這說明無其它主力吃貨。在推升過程中,盤中有較大的拋壓,這時主力大多先將買盤託至阻力價位之前,然後忽然撤掉托盤買單,使股價下挫。如此往復,高點不斷降低,該股的持有者會以為反彈即將結束。突然主力打出一個新高之後,又急轉直下,此時比前期高點高,眼看很快要跌回原地,非盤再不敢不減倉了,於是集中的拋單被拆散了。之後主力就會開始真正的拉昇。

要記住有的時候虧損的原因並不是你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你過於專業了,孔夫子曾經說過:過猶不及。思慮的太少和思慮的太多在股市中都是一種“病”,這種“病”的結果就是“虧損”。


君銀投顧

短線平臺整理有規律折騰的、上躥下跳的、主力前期介入未出逃的,買陰不買陽,昨天尾盤介入,今天賣出,見圖。



另外,長期平臺整理的,例子,見圖



曬個圖,信不信,文筆有限,仔細琢磨。



大海撈針啊121

拉昇前?呵呵製造恐慌,長期橫盤的,技術面嚇屎人,技術面拉昇前1或者2天有長下影k線,一般在60或者30日線附近,之後,嗖的一下,漲漲漲,或者1字板,總之你如果看不懂,一隻票,莊在幹啥,你就很難把握住!!!得會不舒服的買入!!!



溫州nash

這個問題說來有些複雜,需要經驗和細心的觀察,一般來說有幾個跡象值得注意,一個是籌碼收集後期的快速下跌,俗稱的“挖坑”走勢,一個是突然出現的溫和放量突破的大中陽線,這裡量太大可關注不可跟進,量小比量大更好,出現上述情況表示機會來了,準備找機會進場吧,當然也要結合前期走勢情況綜合觀察。


經典K線

股票拉昇有好幾種形態,有的是邊漲邊放量,這種不好把握,除非低位介入。所謂的莊股籌碼收集需要很長時間,一般收集完成後還要挖個坑,一般人沒有那耐心。關鍵是看量。總之是選股不如選時,選時不如選勢,不要有僥倖心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