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P2P理財的漲跌如何?

不帶走一片花瓣

經常關注p2p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最近一年以來各平臺的收益越來越低了,7%左右的年化是常見的;想當初15%、20%收益率的標的信手拈來,到底啥原因讓p2p收益跌跌不休呢?

第一:國家監管

2018年是p2p行業政策強監管的元年,也是各大平臺的生死年。備案要求平臺合規經營,一些利潤比較高的現金貸、金融衍生品、股票配資等業務被叫停,所以投資人的收益也跟著受影響!

第二:“燒錢”結束

p2p行業剛開始的時候,各大平臺都在賠本賺吆喝,對於投資者都有貼息返現等優惠措施,現在到了行業發展中期,投資客戶慢慢穩定,各大平臺都在慢慢退出燒錢政策,所以大家就會覺得收益率在降低!

第三:貨幣政策

在國家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增大的大環境下,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央行一貫的推行措施,貨幣流通性增強,融資成本低,p2p貸款利率必然不會太高!


在我看來,p2p投資利率下降是整個行業漸趨理性的必然結果,投資人要收益,平臺也要發展,在整個行業慢慢迴歸正規的進程中,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好的回報!

p2p利率雖然下降,但比起銀行理財、餘額寶還是強很多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求關注,悶聲理財,安全的理財!


悶聲理財

我覺得不會。雖然我不太看好p2p,認為它風險大、資金安全性低,但我相信一句話,存在即有它的理由。

對於資金出讓方,市面上似乎也找不到收益更高,回款更快的投資方式。

對於資金受讓方,也很難找到貸款資金量更大的、更快捷、無抵押的融資方法。

所以我覺得,它的收益不會一跌再跌,除非有什麼新興行業推出融資方式,否則p2p的競爭優勢還在,還是可以維持在一定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