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財多久了?效果怎麼樣?

TT科技控

從開始理財到現在剛好三個年頭,接觸過的理財產品有幾種: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黃金等。不同的理財產品收益不同,有虧也有賺,但不變的是這個過程豐富了我的理財知識。

貨幣基金。和餘額寶一樣,餘額寶屬於天弘基金中的貨幣基金,這種理財產品是固定收益的,也就是隻要你投錢進去就會不定有收益。目前市場上貨幣基金的收益大多在4.5%-5%之間,即存1萬進去一年有450-500元的收益,具體選擇哪個可到理財平臺上篩選。

債券基金。債券基金收益不固定,15和16年是債券的牛市,那會年收益等達到10%,我購買債券基金也主要是在16年。到16年年底債券結束牛市開始進入震盪狀態,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這種狀態,具體可以參考國債指數的走勢,這段時間的債券收益並不理想,很多收益還沒有貨幣基金高,因此我已經一年多沒有購買債券基金了。目前也不建議購買。

股票。大A股很有中國特色,堅持專業割韭菜不動搖,很多股漲跌不看業績,而是靠機構、遊資、牛散等持有大資金的,存在較多的人為因素。因此想要在中國股市賺錢,要麼你有大資金,要麼你能摸懂機構和遊資的套路,要麼就是找些優績股做長線。

我是15年牛市快結束那會進入的股市,差不多就是做了第一批接盤俠,還好那會剛開始並沒有投入多少,所以交的學費不多。後來斷斷續續有虧有賺,打新中過一次新股,也也到過一些坑,總的來說輸贏不大。因此要是你還沒進入股市,建議就不要進去了,投資一些穩定的理財產品,有收益而且不用花太多精力在上面。

黃金。這是在銀行APP上的紙黃金,與國際黃金以1:1的價格進行買賣,和其他私人第三方平臺不同的是沒有槓桿,因此風險相對較低。購買這類黃金需要對國際上黃金的價格走勢有一定了解,然後看準時間買入、持有,只要有耐心,賺多賺少都是有的。

以上就是我開始理財的時間和接觸過的理財產品,你的理財經歷怎樣、有哪些可推薦的理財產品呢?


Jason李

開始理財6年有餘,雖然不能說效果很好,但是理財給我的更多是更寬闊的視野。那就從我的經歷開始說起,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經歷

1、2010年大三的時候關注理財,但是那時候意識不強,關注財經新聞更多,想著畢業就投身金融行業去;

2、2011年畢業,放棄法學專業,從國信證券的一個客戶經理開始入行,2011-2012年行情都非常的差,我堅持了下來。在做客戶經理的同時準備成為投顧需要的技能,包括寫分析、演講等等,在半年後跳槽到了國信另外一個營業部做投顧助理,後來成為了營業部的產品經理,負責營業部產品的培訓及推廣,紮實了我對於理財的基礎知識;

3、2年後我離開了券商行業,投入大宗商品行業,做了4年,現在出來單幹了,帶著一群兄弟,搞投資者教育的產品。

個人心得

這幾年的從業經歷告訴我,不要拘泥於你現在從事的行業,也不要固步自封,一定要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不同的金融產品,這樣你才可以用更高的眼界去看待理財這個東西。

從遠一點的角度,理財包括了你對於未來的規劃,買房子就是你的一個理財。在一線城市,如果你在早2-3年咬牙買了房子,你現在的負擔會輕鬆非常多,這算不算理財?本人也是幸運上了車,多虧了身邊的這些金融圈的朋友給予的提醒。附上一線城市從2007年到2016年的房價走勢,有多少人的年收入能夠實現這樣的增長曲線?

從近一點的角度,理財就是讓你的資產保值增值。我關注的理財方式包括很多,股票、債券、銀行理財產品、基金、保險、P2P、大宗商品,只要是安全的,能夠為我帶來收益的,我都會去了解。這裡的收益不僅僅指的收入,還可能是避免我的一些損失。下面我就舉幾個方面的例子給大家講講我的一些心得。

股票

比如很多人說股票很容易虧損,但很多人其實沒有花心思去研究,總想著一步登天。要麼就是死扎進去,要麼就想撈塊錢,這樣你想不虧損都難。我的做法是找到幾個大師,看看他們選擇的股票,然後結合自己的一些思路,看看公司的財報和表現,選擇出自己喜歡的公司,然後分批買入,堅定持有。我持有了1年多的復星××已經實現了超過48%的收益,為避免廣告嫌疑,我對相關信息進行了遮掩。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股票投資不難,我沒有花太多的精力,但實現的收益也不算差。

基金

我個人是喜歡研究基金的,因此基金我買了好幾個組合,在不同的智能投顧平臺上大概有3-4個組合。其中一個組合是我自己配置的,今年以來的表現也還可以。

基金方面,我是花了心思的,畢竟基金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一個理財方式。對於基金的組合配置,我是純粹有興趣的,所以我也是比較瞭解的。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智能投顧平臺,可以直接根據你的投資偏好給你投資建議,你只需要定期買入就可以了。另外兩個平臺,今年的收益也超過了5%,整體來看也還可以,但需要繼續觀察。

P2P

在這個投資產品沒有火起來之前,我就已經關注了這個行業。那時候可以選擇的平臺不多,而且收益還可以,只是當時的出入金還沒有這麼方便。只到現在,我關注的平臺也還在,一直很平穩的運營,下面是我關注的一個平臺的產品情況。

對於新興的投資產品,我們一定要關注投資的安全性及辯證的看待這些產品。投資的安全性是你首先應該關注的,而不是投資收益。你的收益重要還是你的本金重要?當然是你的本金。

其次,要懂得辯證的看待這些新興的產品。新興的投資產品可能都是在法律沒有明確監管的情況下慢慢產生的,尤其是創新很快的金融、互聯網行業,互聯網金融結合了兩者就更加的需要關注了。出現了問題,我們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懂得辯證的看,不然你就任由這些新聞媒體擺佈了。如果你一直關注這個行業,你就懂得選擇合適自己的好平臺,這樣你就不會輕易放棄一個好的理財方式。

結語

其實還有保險、大宗商品都是我關注的理財方式,但今天就不說了。希望我的這些個人經歷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理財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你不斷提升自己,找到合適的方式。祝願你早日找到自己的理財之路。


小5淘基

什麼叫理財?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有閒錢了怎麼處理就叫理財吧。

我的理財可以說很一般,甚至糟糕來形容。

幾萬塊在P2P金融產品,年化率10%左右,不敢放多了,也擔心著呢,再說現在的項目也少,幾個月一個週期,還不見得續得上。

值得一說的是定投指數基金,2007年開始每月定投1000元,當時的上證指數是5000多點,今天才3000點,十年定投積累,大概是80-90%的收益,比起房地產投資情況,就差遠了。3年前投,現在至少兩倍,但我沒投呀,沒實力投呀。

接著也就是買買股票基金,放在那,這幾年的行情,可想而知。

當然,也學著別人,投幾家初創公司,很小的佔股,估計更多是一種人際圈的維繫和加持,要想多大回報是不現實的。

還好理財的更好原則是,爭取越掙越多,別想著靠之前的較少的積累,然後有高額的理財收益。

當然每行每業都有它的專業性,有些人,零起步都可以理出大財的,希望我們也變得越來越專業吧,理出更好的未來。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認為你才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當你有了理財的習慣之後,你會對你的生活有非常大的改觀。因為你才決定了你自己在生活方面的一些開銷,以及收入的合理分配,當你有了這個觀念之後,你開始理財的時候,對於生活來說是有促進作用的。現在理財至少有56年的時間,那在這個時間之內的也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對於金融體系、金融市場的瞭解和認知之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比如說一開始投資股票會多一點,那個時候在上大學,所以比較有時間去盯著股票的大盤,對於股票的波動和上升下降有自己的判斷,剛好那個時候是行情比較好,所以大家基本上都賺到了錢,之後由於學業比較忙,並且慢慢就步入了工作環境當中,買基金就更多一些了,因為把錢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股票交易,比我自己去做股票交易更專業一些,並且對於市場有更好的把握。

現在會購買一些消費類型的基金,黃金基金以及一些醫藥類的基金,這些基金主要是根據股市或者投資標的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如果你投資消費類的基金,那麼他們會選擇一些代表性的股票,這些股票的市值上升了,你的基金價格也會上升,隨之而來就會賺錢。如果整體市場不是特別好,那麼你的基金也會下跌,你也會虧損一部分的錢。

我在選購基金的時候,會關注歷史收益率,然後根據歷史的表現來判斷未來的趨勢。最後再預判一下這個市場還是否還有上漲空間,如果這個時候大盤屬於下跌的階段,那麼可以分批買進之後坐等基金上漲,如果大盤整體走勢不是特別好,那你就要小心為主。


變革家

我理財從2003年開始。理財與炒股同時,經歷過幾次牛熊,在股市混了多年,盈利尚可。

現在一些人對理財存在誤區。一是感覺錢少沒必要去理財,理財其實是一種習慣養成,不在乎錢的多少,一萬要去理財,2千元亦是如此,只是生出來的錢多錢少而已,許多人認為一點錢沒必要去麻煩,一天幾毛幾塊線還要那麼操心,這是一種習慣的養成,當你有更的錢了才知道怎麼去理財。

二有人認為理財風險太大,怕連本金都沒了。如果你厭惡風險,最簡單那就存銀行了,存銀行也有門道,許多人都喜歡存活期,如果有理財的心,就要看自己資金的使用情況,可以存七天、一個月、半年等比活期利息要高得多,高一點的就是貨幣基金(如餘額寶)、債券(國債、企業債)、基金A。再高一點的有P2P、基金等、風險大的有股票、期貨等,每一個行業都有每一個行業的套路,要多去學習才行。

對於新手而言開始理財投資,錢更不要太多,關鍵要形成理財投資的理念,以練手為目的,投入風險大項目的資金相對要少些,那樣等你錢多以後,才會去理財。你不理財,財怎會去理你!


老虎股繩

說到理財,多多從小白理財到現在的遊刃有餘,滿打滿算3年零八個月。最開始的理財方式很簡單,就和很多人的理財之路差不多,都是從記賬,強制儲蓄開始的。


因為一般工薪族理財幾乎都是是從自己的收入入手,先累積本金。有本金才有可能投資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因為多多投資理財的風格偏保守,所以會很看重本金的安全性。

所以一開始都是學著定投基金,偶爾搞點銀行理財和國債逆回購。後來通過各種渠道,去接觸理財經驗比較豐富的人,進一些比較活躍的論壇等等,就慢慢上道了,就開始接觸P2P。因為P2P的雷暴很多,所以當初也虧了不少。就當是交了學費。


後來跟著身邊一些經驗豐富的朋友,也學著關注一些黃金實物,紙黃金,大宗商品等一些風險性比較高的理財產品。


所以整體來講,這幾年其實收穫還蠻多的。比如關於理財的一些看法和認知。想通過理財暴富是不可能的,因為理財投機的方式對一般人來講都是不可取的,但如果你是想通過理財,提高一下自己的收入以及生活質量還是可以的。


嗯,對了,差點忘記說結果。通過理財,多多收穫到相當於一輛中檔等級私家車的回報吧。所以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不過多多還是挺滿意這個結果的。畢竟前期作為理財小白的學費也賺回來了。



多多說錢

截至到現在,我記賬的時間已經超過1700天,換算一下就是四年多了。

效果怎麼樣?還行,但是遠遠不夠。

記賬

這是我某一個月的支出情況。大多數人開始理財都是從記賬開始的,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都沒什麼錢,沒錢就沒辦法去操作,不操作就無法從理財中得到快感。所以,只得先從記賬開始,控制支出,找出大頭消費,然後接著控制支出。目的就是節流。

重大疾病保險

很多人買保險都是親戚或者朋友給自己的介紹的,而我不一樣,我是通過系統的學習理財知識之後,認為想要不斷的開拓邊疆,用高強度的學習工作來賺取更多的錢財之前,先給自己做好防守,要是生病了,看病的錢,我可是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的,自己找到保險公司諮詢,給自己投保了一份20年交的重大疾病保險。

餘額寶

自己的第一份投資是餘額寶,那時候什麼都也不懂,就知道有人說“放100快到餘額寶,每天可以獲得0.01元的收益”。於是呢,將信將疑的就放了100快到裡面。結果還真的天天都有,那時候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餘額寶的收益。餘額寶陪我的度過了最初理財的日子。


p2p

那個時候自己的膽子還是比較肥的,現在不知道怎麼的越來越保守了。當時還有11~12%,現在看起來很恐怖,好在自己當時選擇的工資資質都還不錯,信用也都很好,所以自己身上也一直沒有發生過違約的情況,感覺自己運氣也挺好的。不過從去年開始就沒有這方面的投資了。主要還是風險意識越來越強了。

基金

那時候看了《解讀基金——我的投資官與實踐》,覺得感觸很大,對於基金自己也是一隻下個要去試試,2014年年初買入自己手上的第一支基金,沒過多久就遇上了難得的牛市,於是自己一隻追加追加,最後取得自己認為一個小白該有的收益,當然比那些大神相差還是很遠的。

股票

這方面我個人沒有研究的很多,所以在這個方面,我並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房子

經歷過了人生之中第一次的牛市之後呢,就是漫漫的熊市。那時候認為整個市場收益不高,風險又太大。下決心買了交了自己第一套房子的首付,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房貸狗。

好,以上就是我這麼些年的經歷。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


理財顧問十一


健康快樂147116851

我是剛參加工作開始理財的,到現在4年不到吧。雖然效果不是太好,但我玩了不少的東西,我來講講我都投資的什麼吧。

在學校的時候一直是把餘錢放在餘額寶的,當時也不知道買的是基金,只是想著能掙點就掙點,不虧就行,也沒什麼理財意識。

出來工作後我有了一定的閒錢,就想著存起來,去銀行了解了一下,發現利率好低,沒有餘額寶賺的多,後來就仔細瞭解了一下餘額寶,發現買的是貨幣型的基金,然後就對基金一發不可收拾。下來基金的軟件,每天回家就是看基金的相關知識。開始不敢買什麼,買的都是保本的貨幣基金,但是有幾隻貨幣基金比餘額寶高好多,心裡別提多開心。

上了幾個月的班,公司同事在談什麼股票,說什麼被套的股票開始解套了之類的,還有說什麼賺了多少啊,忽然發現自己每天就幾元幾元的,好少。也打算去買股票。可是買股票要開戶,開戶還得上班日,不太方便。因此就去買了股票基金,那時候股市行情也慢慢好起來,開始小資金小資金的投入,確實賺了,後來膽子大了,把貨幣基金的錢全部投進了股票基金。我記得當時賺了差不多一萬塊錢。後來股市上了4000多點的時候,公司同事也要炒股,就一起去開了戶。在股市裡,買了跌,賣了漲,基本上是坐了無用功。後來股市從5000多一直跌一直跌,跌倒了現在,股票沒被套,股票型的基金被套了。沒什麼信息了,就一直扔那,都不玩了。

再後來p2p🔥了,買了紅嶺創投,陸金所,有融,點融,還有錢寶。這些都不敢玩的太大,基本上玩過一段時間,就賣掉,就怕哪天平臺跑路了,所以賺是賺了點,但是這賺的也就和我現在基金裡虧的持平。

總的一句話,理財三年,效果一般。


wangyan

有句話說的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自畢業之後的第二年開始理財,不斷學習,不斷嘗試新的理財方式,到現在已經有接近四年的時間了。在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股票、P2P等方面積累了不少的經驗,跑贏通脹的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隨著經驗的積累,收益率也在不斷提高,目前年化收益率達到13%以上不是問題。

我對於理財的看法是,不管你有多少錢,都要去研究資產配置這件事情,不要因為錢太少而只關注於某一類的理財。在資本市場上,最值錢的東西就是經驗,而且多種資產之間是具有相關性的,一定要對各類理財方式都有所瞭解,即便在初期你不去全部嘗試,也要加強學習,拒絕長期做韭菜。在當今社會,財商比智商重要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