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有哪些防騙指南?

美搭鋪子

投資理財的陷阱,也就是理財騙局。常見的如龐氏騙局,非法P2P等。這些理財騙局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超高收益。需要注意的是P2P只要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我們就需要謹慎,要要承諾保本且保證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就需要格外慎重,如果年化收益率高於30%的P2P那就可以直接放棄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防止被騙呢?

1. 首先自然是要樹立一個正確的理財觀。正確的理財觀是建立在正確的三觀上,理財是一種全面的人生規劃,所以必須設定理財目標,瞭解理財意義,且不盲目跟風、不輕信他人、不貪婪無度,不急心近利。建立風險意識,保證良好的資產流動性,學習專業知識,改進理財方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理財品種,不要隨波逐流。

2. 學習理財基礎知識。只有循序漸進系統的學習、瞭解理財的相關知識,我們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防止被騙,這樣在投資理財也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3. 投資理財需要不斷走向專業化。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找有實力值得信賴的平臺,找正規合法的渠道,不輕信小公司,小平臺,沒有資質的理財顧問。

4. 合理配置資產。常聽說的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組合投資,至少選擇3、4種理財產品進行投資,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基金、債券、股票、定期等,分散開來。避免一損俱損。


福建話兒多

1.高收益的產品,你要當心

大家知道,龐氏騙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宣稱高收益,三個月都能實現20%左右的收益,這樣高的收益,如果我們有基本的常識就不會落入圈套。銀行利息年利率百分之三點幾,餘額寶理財不過百分之4點幾,其他一些理財產品,有的高一點的不過5%-8%,如果超過20%的收益,肯定有問題。回想一下,前不久北京“以房養老”的騙局也是如此,騙子聲稱月回報率高達10%,算一下,年回報率就是120%啊,簡直不可思議。相信這種騙局的結果就是,700萬的房子差點被1000元賤賣,想想真的令人匪夷所思。實際上,判斷一種理財方式是不是騙局,收益率就是一個很具有參考價值的指標,年收益率超過15%,可能就有問題,如果多於20%,對不起,肯定是騙局,否則誰這麼傻啊!

2.選機構,有講究

在正式投資前,不要激動,不要急於投資進去,即使聽上去一個不錯的產品,靠譜的項目,都先要做一些調查瞭解工作。比如說,可以對幾家投資理財公司進行具體瞭解,從而優選出值得信任的理財機構。什麼是值得信任,不是他說,而是你要去了解。你需要查看投資理財機構的相關國家證件,比如說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證件等。另一方面,從公司靠擦角度,還要了解公司地點在哪裡,規模如何,註冊資本多少,現在有專門查公司註冊資本、法人等的網站,大家可以輸入公司名去查,不能聽信他人的一面之詞。此外,我們還要了解這家理財機構的口碑如何,只有對機構進行全方位的瞭解,才能儘可能避免投資被騙。

3.這樣的運作模式,不能投

有的投資理財項目比較有意思,要求大家先交錢再找項目,這種千萬不能投。比如說,有的理財產品自稱為類私募,他們並不像私募那樣打包好一個理財項目,再出去募集資金,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必須讓投資者先交錢,而等錢湊到一定數額之後再找項目,號稱以天使投資的名義將錢投出去。這種方式不能說完全是騙局,但是風險非常大,投資者可能把錢投入各種各樣的公司,最後發現這全都是他們自己註冊的空殼公司,實際上完成了資產的轉移。

最後,給大家的建議是分散投資。雞蛋不能裝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是當看到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好項目時,很多人都忘了這一條,將全部的錢投入到一個產品,希望獲得更大的收益。但這樣的風險非常大,在投資的問題上,千萬不能有孤注一擲的想法,即使那些偉大的投資人,也都非常重視分散投資,其實很有道理的。因為,一旦投資失敗,將可能帶來不堪承受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