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人喜歡f14雄貓戰鬥機?

首條客

飛機作為一種工業產品,外形設計的好不好看,直接影響到受眾的消費心理和喜歡程度。戰鬥機作為飛機中最講究性能的機種,其外形總是最先進、最獨特的。

很多飛機以外形簡潔為主,比如米格-15、米格-21、幻影III。有些以複雜為主,比如F-4鬼怪II。而外形要流暢,有曲線感,還要有震懾感,有霸氣。滿足這個條件的沒有多少。F14就是其中之一。F-14的機頭粗壯,顯示其強壯,配上兩個巨大的進氣口,給人以強勢的威嚴。一對變後掠機翼,翼根部分也是圓滑粗壯,氣勢壓人。兩個垂尾和寬闊的發動機尾噴口,更顯得霸氣威武。雖然機身龐大,但是曲線柔和,機身各個部位的曲線過渡無縫銜接,更顯得機身的粗壯就像運動員的健碩肌肉一般。

類似的F-15和米格-25,都是線條過於剛直,顯得呆板。唯一能和F-14相比的只有蘇-27.。同樣的寬發動機佈局,雙垂尾,後掠翼,粗壯的機頭還向下彎曲,就像老鷹的喙。兇猛。但是其邊條翼的前緣比較尖銳,缺乏F-14那種厚重感。

最後再加上碩大的不死鳥導彈,更是讓F-14顯得高大威猛霸氣,捨我其誰!


天明遙遙山海關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航母艦載戰鬥機機,被網友調侃為“格魯曼造貓場”的格魯曼公司旗下的F14”雄貓”戰鬥機是不少小夥伴青眼有加的機型。在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壯志臨雲》中,作為主角的F14大放異彩,精彩的空戰鏡頭甚至讓阿湯哥的“盛世美顏”的顯得略輸一籌,那麼在真是情況下,F14的作戰性能又如何呢?

顏值與實力並存大大貓

客觀而言,F14作為較早一批第三代(舊標)戰鬥機,其在設計上還是保留了相當多的二代機要素的,其結構重量大,早期發動機推力不足,而被很多人吹捧的可變後掠翼設計實際上則是利弊兩摻的存在,誠然,可變後掠翼讓大貓在不同的速度段都有著良好表現,但是另一個方面,可變後掠翼帶來的死重也是巨大的,相當於強行增加了飛機的重量,而其複雜的結構設計更是成為了地勤的噩夢,並且可變後掠翼上無法設置掛點,浪費了飛機的載荷。

可變後掠翼帶對於F14來說當真是一柄雙刃劍

究其原因,F14並非是一款為空優而生的戰鬥機,在F14服役的年代裡,蘇聯的反艦導彈對於美國航母編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此F14的主頁其實是在友軍雷達發現可能目標後在其引導下利用其較大的作戰半徑和在當時十分先進的機載雷達以及不死鳥導彈前出截擊。而在蘇聯解體以及美國艦隊防空體系的完善,已經不再需要F14這樣的大型截擊機為艦隊”撐傘“了,多用途性能更強的F/A18系列戰鬥機也因此佔領了美國航母的甲板。

圖為美國FA18戰鬥機

說到底,F14在當時,根據其所需要執行的戰略任務來看,是一型性能優異的戰機,但是時過境遷,終究還是輸給了時間~


軍事新觀察

其中一個原因是當初由美國當紅影星湯姆克魯斯所主演的與F14戰鬥機相關的電影《壯志凌雲》,如今還使諸多軍事迷印象深刻,歷久彌新,而這批70~80年代的軍迷,如今仍然是主流軍迷圈的主要部分,當然之後年代的軍迷也對這部電影的經典戰機而念念不忘,因而壯志凌雲的代表機種F14戰鬥機雖然已經退役,但還很受軍事迷喜愛。

我們先來看看F14的履歷:格魯曼F-14“雄貓” 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現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艦載戰鬥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鬼怪”。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F-14在世代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於1967年底開始研製,1970年12月21日原型機首飛,1972年5月交付使用。1987年,裝備改進型發動機的F-14B正式投產。1988年,F-14在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導彈掛載能力等方面經過了進一步改進升級,並定名為F-14D“超級雄貓”。主要型別有F-14A(最初的生產型)至 1979年 已交付美國海軍342架,另有 80 架賣給了伊朗空軍(實際交付79架,第80架留美測試時伊朗發生政變並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係)。B、C型已停止發展。D型為A型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了雷達、電子設備,並換裝了推重比更高的F110發動機,已於1988年交付使用。F-14/TARPS偵察型,可執行戰術空中偵察任務,不掛偵察吊艙系統時亦可攜帶大量武器執行任務。

可以說,作為變後掠翼三代戰鬥機,其是第三代戰鬥機的先聲,其他諸如F15、F16、FA-18CD&FA-18EF、蘇27、米格29和法國的幻影2000,及歐洲的狂風戰鬥機均晚於F14出現,而F14獨特的變後掠翼氣動佈局,也是吸引軍迷至今的一個情節,就變後掠翼氣動佈局來說,其變後掠翼可以適合高速和低速任意狀況的需要,而在諸多變後掠翼戰鬥機家族來說,F14雖然出於F111土豚,但它的可變後掠翼機械結構,吸取了後者的經驗總結,而做得更加出色,當然F14也優於俄羅斯的米格23的可變後掠翼結構,應該說F14是上世紀70~80年代最為優秀的三代戰鬥機,其為美國海軍艦載機撐起了一片領空,也是當時美國最好的艦載戰鬥機,甚至在F35C出現的今天,人們有時候還念念不忘雄貓戰鬥機,並暱稱其為貓貓,雖然F35閃電II的發動機遠優於F14的TF30&F110-GE-400發動機,但就貓貓的設計來說,它天生就是為空優截擊而生的戰鬥機,而它的AN/AWG-9脈衝多普勒雷達和AIM-54C不死鳥遠程空空彈,更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傳奇,以至於蘇聯的米格31截擊機所用的閃舞M雷達和R33遠程空空導彈,在它面前,都相形見絀,雖然米格31的很多數據優於米格31,但無論如何F14仍是屬於那個時代的雄貓傳奇!End!


利刃軍事

電影《壯志凌雲》,是冷戰期間第一部以F-14“雄貓”重型艦載戰鬥機(簡稱F-14)為“主角”的美版“主旋律電影”。“雄貓”於上世紀70年代問世,“主抓”艦隊防空,是冷戰時美軍的“航母編隊守護神”。冷戰後,“雄貓”搖身一變成為“炸彈貓”,做起了對地支援的“兼職”。2006年,這種被軍迷暱稱為“大貓”的經典戰機,全部退出美軍現役。不過,它的傳奇卻並未就此結束。“雄貓”的“利爪”,是AIM-54“不死鳥”系列遠程空空導彈。該彈有A、B、C三個型號,彈長3.9米,彈徑0.38米,重470千克,是美空軍最重的空空導彈,主要用於攔截蘇軍遠程轟炸機和巡航導彈。“不死鳥”採用“中段半主動雷達+末段主動雷達”的制導方式,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發射後以拋物線軌跡加速,末端飛行速度可達5馬赫。其高爆戰鬥部採用近炸引信,重61千克,超過AIM-9“響尾蛇”近距空空導彈的5倍。F-14最多可掛6枚“不死鳥”,但通常只掛4枚,同時掛2枚AIM-7“麻雀”中距彈和2枚“響尾蛇”。F-14的艦載機設計理念仍值得借鑑。在設計之初,美國人就知道該機重量無法顯著降低,便強化其攻擊性能。“雄貓”沉重卻“重得關鍵”,維護昂貴也“貴得有理”,攻擊力強也“強得到位”。在數十年間,F-14確保了美國艦隊遠程防空的壓倒性優勢。這種合理取捨,亦顯示其功力。與此同時,F-14跟著航母編隊南征北戰,不自覺地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不僅深受廣大航空愛好者青睞,還被文娛產業所重視。除了在好萊塢大片中頻頻出鏡外,F-14還跨越國界,成為日本系列科幻動畫《超時空要塞》中“變形戰鬥機”的參考原型。然而,現實中的F-14終將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大貓”在軍事、科技甚至文化上留下的印記,仍是十分深刻的。


叫我金主編

F-14是美國第三代戰鬥機的開山之作,同時又是用了各種當時“黑科技”武裝到牙齒的重型戰鬥機,代表了一個時代,深受歡迎是非常自然的。

在F-14之前,還沒有戰鬥機採用這種流線型機身升力體,在機身兩側懸吊佈置兩臺發動機,加變後掠翼和雙垂尾的氣動佈局。可以說是出色的機身設計才能依靠兩臺如此不堪的TF30發動機達到大家看到的飛行性能,直到D型使用F110發動機才使雄貓真正達到最佳戰鬥狀態。

這樣一個又大又重又威武還不失靈活的戰鬥機,誰不喜歡呢。當然,壯志凌雲這部電影對雄貓的熱潮推波助瀾,把雄貓最威武的姿態展示了出來。

對比其它美國戰鬥機,F-15顯得過分方方正正,F-16和F-18體積都較小曲線太多,從外觀來說都不如雄貓顯得肌肉感十足和體量巨大。所以,這麼多人喜歡F-14雄貓戰鬥機,包括航空君自己。


航空君

顏值,性能都超高,但老幹部被小青年取代也很正常,根據美國的他們一貫的武器裝備理念,要領先其他國家一代至二代,而F14雖然也是三代機,但已經是暮年的老爺機,雖然也有升級,老化之後對維護保養的需求更厲害。維護保養的費用遠高於其他幾種飛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5720003afe8eb5b0bb4\

琪琪雜貨店

暫且不論性能如何,當年為了拍攝阿湯哥的《壯志凌雲》,拍攝的飛行鏡頭看起來非常真實,據說拍攝過程中F14就摔了兩架,把可變後掠翼戰鬥機的飛行性能展示的淋漓盡致,我覺得許多人都是看過這部電影后才真正對F14產生了興趣


浪里爾

第二代航母戰鬥機,容易駕駛,載重量大。深受航母駕駛員喜歡。



彩虹的距離

我喜歡F14的原因是。

1.它的外形很漂亮,看著厚重,特有壓迫感。

2.可變後掠翼戰機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3.在那個年代就做到了,超視距攻擊的能力。在AIM120服役前,F14配上不死鳥導彈,那絕對是天下無敵。


YF永恆

F14是繼蘇聯1967年成功的米格23可變翼戰機之後,米國格魯亞公司於七十年代初追趕蘇聯,弄出來的世界第二款可變翼戰機,米海軍的艦載機,比米格23噸位更大,雙發動機。後掠翼用於超音速突防,變直翼亞音速用於盤旋格鬥,在信息化不甚發達的七八十年代,隨航母從敵對國沿海外兩三百公里低、高空突擊、纏鬥,尤其是不死鳥上百公里射程的遠程空空彈,一般國家拿它真沒轍。出口到米國盟友伊郎巴列為沒府,現在還在扯彼機修此機當主力機型。與F18比較,F14重量大,耗油高,當F404發功機推此增大後,尤其是配上機身放大的常規翼的F18超級大黃蜂后,突防和格鬥能力不輸F14,F14其可變翼結構複雜且死重就成為劣勢,在九十年代退役。我國從友好國引進一架米格23作研究,在新型機研製上放棄了可變冀奇葩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