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说法」六大强拆,你能有效分辨么?

■本文出自“在明征地拆迁律师“

「在明说法」六大强拆,你能有效分辨么?

导读:经常有被征收人通过各种平台咨询我们:我的房屋被强拆了,政府是不是违法的?你们强调的那些法律规定又有什么用?我还能拿到满意的征收补偿吗?我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如果需要专业征收维权律师给出建议,就必须先让律师弄清你所遭遇的是哪一种、哪一类的强拆,切不可大而化之的进行分析。那么,同为强拆,又能有多大区别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征收领域中最常见的6种强拆模式。

作者丨杨在明


「在明说法」六大强拆,你能有效分辨么?

▣ 强拆之一:误拆

所谓“误拆”,就是征收方在实施对征收区域内房屋的强制拆除过程中“拆错了”,误将A的房屋当作了B的房屋,进而予以了强制拆除的情形。毫无疑问,误拆是违法的,因为其行政行为针对的对象搞错了,直接导致了无辜的A的财产灭失。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误拆”归到“强拆”范畴中呢?答案很清楚,误拆的“错误”,可能是出于无心之失,也可能是刻意为之的。要知道,拆一栋房子不比打一个人,房子是“长”在地上不能动窝的不动产,认错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更何况拆错。况且,合法的司法强拆或者拆除违建,都要履行严格的前置程序才能实施。在此基础上,搞错待拆除房屋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我们可以推测,所谓“误拆”,事实上是很多违法强拆的一种变形、掩饰,终究难脱违法强拆的本质。

还有一种“误拆”,是说征收方在拆除A的房屋时,不小心将相邻的B的房屋给“震”塌了。这种情况一般会被认定为过失。但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情,老百姓心里是很明白的。

「在明说法」六大强拆,你能有效分辨么?

▣ 强拆之二:帮拆

帮拆这个“帮”字,看上去比较柔和、文明,实际上也是笑里藏刀的说辞。从近期的实践来看,帮拆的威慑力是极大的,因为它强调的是民心、民意所向——周边群众看不下去了,自发自愿的帮助拆迁中的“后进者”拆除房屋,和政府是无关的。在这类案件中,被征收人所面对的舆论环境也比较恶劣,这本身就是依法维权的巨大障碍,对于被征收人的心理素质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帮拆毫无疑问是违法的,关键在于,要在报警、诉讼中让强拆者背后的元凶无处遁形。单独针对“不明身份社会人员”使劲的实际意义不大。

「在明说法」六大强拆,你能有效分辨么?

▣ 强拆之三:偷拆

偷拆就是征收方组织人手利用夜黑风高、节假日被征收人不在家的时候,强行将房屋推平的做法。偷拆行为本身即剥夺了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知情等权利,属于彻头彻尾的违法。问题在于,偷拆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涉案项目建设拔除“钉子”,即使拆除行为被依法认定为违法,也完全是征收方能够承受的。这里面涉及一个“哪个是大,哪个是小”的利益博弈与取舍问题。

偷拆的目的有二,一是尽量避免强拆实施中相对人不配合所带来的麻烦;二是有可能令强拆实施主体变得难以确认,为被征收人日后的维权制造阻碍。避免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被征收人一定要“守”好“盯”好自己的房屋,绝不能在征收的关键阶段随意松懈。

▣ 强拆之四:暴力强拆

除了上述3种情形之外的直接强拆都是暴力强拆,通常具有简单粗暴的特性,是最“一般”的一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强拆之五:违建强拆

针对违建的行政强拆本来是有法律依据的,也是政府行使其行政权力的表现之一。但这就容易出现两类问题:一是“以拆违促拆迁”情形的普遍发生,首先丧失了违建强拆的合理性,沦为了暴力强拆的替代方法。由于拆违的程序相对简便、快捷,一些征收方屡试不爽;二是拆违行为本身又可能出现程序违法,即使在相对简便、迅捷的前提下依然存在程序漏洞甚至严重违法情形。这不得不说是一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严重低下的表现。

如今,违建强拆与征收领域的强拆几乎混杂在一起,都是征收领域的代表性矛盾。不过从法律层面而言,拆除违建有一个标志性的前置文书——责令限期拆除决定(通知)书,这是和征收补偿决定、责令交出土地决定完全不同的一种法律文书。一旦发现“限拆”文书,被征收人一定要提高维权预警的级别了。

「在明说法」六大强拆,你能有效分辨么?

▣ 强拆之六:司法强拆

一般认为,司法强拆是对合法房屋所能实施的唯一合法的强拆方式。司法强拆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裁定准许后再交由行政机关实际执行。不过,司法强拆并不等同于合法强拆,因为它成立的前提是征收补偿决定或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的合法成立。如果这两份重要的“决定”本身就存在违法之处,那么据此作出的强制执行决定也很可能是错误的,强制执行申请也就应当依法被法院驳回。简单说,在这个征收的最终环节中,维权仍然是可能的,只是空间和可供利用的抓手会被大大缩减、限制。

需要补充的是,国土资源部门对违法占地行为的查处、拆除适用的是司法强拆而不是行政强拆,所以广大被征收人要特别注意,国土部门是不能直接实施行政强拆的。

以上6种强拆,每一种都有其在法律上的定性及特点,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应对和处置。如果要避免这些强拆后果的降临,更需要被征收人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和坚定的维权信念,二者绝对缺一不可。而且在实践中,一起拆迁项目完全可能出现多种强拆模式并存的情况,维权难度将会成倍增长。事实上,确认强拆违法本身就不容易,确认违法后下一步的维权方略更有待专业维权律师进一步探索、研究。对于上述强拆情形,被征收人首先要做到能分辨识别,有警惕意识,涉及如何应对才是有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