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簡史

香水簡史__

Le pouvoir du parfum repose essentiellement sur le dédoublement du sujet, qui accède par la respiration de l’essence à une réalité différente … et vit donc, à travers elle, une seconde existence.

Baudelaire

香水的魔力,在於從本質上超越物體組成本身,通過其散發的氣味營造出第二種存在。

——波德萊爾

嗅覺,是五官中唯一不可關閉的功能。

不僅對人類,對大部分陸棲哺乳動物也一樣。最常見的,比如當你遇見一隻貓,在毫無認知的情況下,它會先小心翼翼地嗅你的氣味,然後再表現出或友好或警惕的反應。延伸到人,也差不多,只不過我們的嗅覺相對於貓要差5-10倍左右,除非突破禁區距離受到荷爾蒙費洛蒙的集體作用,一般情況下,很難在正常範圍內“嗅”到另一個人的原始氣味。

某種程度上,香水因此應運而生。它就像一件“隱形的衣服”,營造整個人“氣場”的一部分。類似宇宙的精髓是膨脹,香水的精妙之處在於不斷擴散的分子,在分子和分子、分子和不同人體的交互間產生向外膨脹的“氣味場”,雖不可見,卻在無形中打動到其他個體,形成 “小宇宙”。

香水簡史__

而這個“小宇宙”的形成究竟可追溯到多遠,至今沒有確鑿的定論,也許是伴隨宇宙大爆炸一起降落到人間的精靈部隊的一份子。香水,這樣被當今消費社會極度包裝的“奢華之物”,其實不見得那麼摩登,反而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者。因為歷史跨度漫長,且史料繁雜不一,限於篇幅,下面筆者將用幾個關鍵詞與大家進行一次小小的時空穿越。誰讓“香水”本身就是打開時間記憶之門的密匙呢?

香水簡史__

宗教祭祀:古文明時期的香水

從詞源上來說,“香水”本身不是樣東西。此話怎講?香水的英文詞Perfume,來自拉丁詞根Per fumum,即指“通過煙霧”。天地蒼茫,我是誰,要去哪兒,能活長點嗎,今天吃了肉明天還有嗎?這些終極的問題在人類誕生之初就有了。渺小的個體問己不得,惟問蒼天、問神靈。而那時天與地的距離比想象更遠,飛機火箭還沒出世,一隻靈光一現的猿人敲石間發現了火焰之後,彷彿離真理更進一步,因為他們發現了“煙”的奇妙。冉冉上升,輕輕嫋嫋,由大地觸漫天際。這不正是與上天神靈溝通的最好方式嗎?

且慢。光有煙還不夠,如何讓神靈聽見我的聲音,並能喜歡,可不能怠慢。一般火焰黑濁焦氣,這可不好,說不定還會惹怒神靈。於是,總有那麼些善於嘗試和解決問題的角色,從他們天天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找到靈感。因此,古埃及時期,常用到沒藥安息香乳脂

格蓬等香氣類木植,經過燃燒或燻焚,令產生的煙霧帶有天然香氣。帶著香氣的煙,冉冉上升,觸達天庭,表明了人們對至高無上者由衷的崇敬。

香水簡史__

因此——Perfume,起源上看並非是樣東西,而是一種行為方式。這注定了它並非人類生活必需品的本質,卻在某種意義上,比必需品附加了一層重要的精神意義,以及“尊貴”的屬性。

以至於古羅馬時期,為了反映國家榮盛,用來砌牆的泥料中都會混上香氣精油,以使得城牆都能散發香氣。慢慢的,人們發現這些帶著香氣的花植樹木,還有理療功效,比如常見的佛手柑能抗菌消炎,香氣精油也是貴族們用來保持日常衛生的珍品。不少古埃及的文物裡,都能看見用來薰香用的器皿。還能找到有配方考據的一種叫“Kyphi”的混合香精油,不僅用於神廟的修建,也用於貴族們的放鬆和理療。

香水簡史__

| 左圖:出土的古埃及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香水瓶。右上: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遠征船隊。右下:埃及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

因此,收穫不同種類的香料,逐漸成為國與國之間重要的經濟紐帶,打開了中國、印度、埃及、希臘這些古文明大國互通之門,也是最早“絲綢之路”的成因之一。而“香火”一詞,在我國文化中沿用至今,以香祭神,甚至衍生到神佑子嗣,香火不斷,可見香氣自古傳達的尊要之義。

香水簡史__

香氣與女人

“香水與女人”,是一個穿越時間的永恆命題,也是“香經濟”的持續動力。

“一枝紅豔露凝香”,唐代貴妃楊玉環除了“日啖荔枝三百顆”,豐甜水靈,傳說還揮汗滴香,深得玄宗喜愛,為之建“沉香亭”,設置香浴池;歷史上後宮裡紅顏鶯燕,服香料以增加體香增強吸引力的故事數不勝數。

說回之前的古埃及,著名的“埃及豔后”Cléopâtre在如今的電影里美豔妖嬈,而據考墓還原其真人只有1米5的個子,長相普通,和楊貴妃一樣都屬微胖界,按常理光憑相貌很難迷得眾生顛倒。聰明的是,她每天都以至少15種香氣原料為己增香,形成濃烈襲人的“香氣場”,加之天生大膽,伴隨香氣由內而外將女人的性感流溢尋釁,將自己裹在一條東方地毯裡送至凱撒大帝面前。任再強猛之壯士,都難敵這蝕骨魅惑。

香水簡史__

從女權主義角度看,這裡的女性似乎被物化成誘餌,但其實還是出於 “尊貴”的屬性,在當時有能力的女人才能用上這樣的“武器” 。“香”的美物祭神,所以“香”的美物也要奉供主上。

在古文明時代,包括中世紀,直至十九世紀,用香的都是皇宮貴族們的專利,一般的平民女子就算有香魅心愛之人的心,也還沒有獲取香品的能力。所以,那些少數傳說自帶香氣的女子,比如古典四美之一的西施,才會顯得尤其稀罕寶貴。

但不用著急,歷史漫漫長河,在波浪式發展裡趨向一種廣闊的平衡。香,這樣所謂“尊貴”之物,將逐漸為所有人使用,因為每個人本質上都是宇宙中尊貴的奇蹟。 這宏遠的發展中,不得不提到技術的力量。

香水簡史__

蒸餾技術,中世紀的“精靈”

中世紀,歷史長河覆沒了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整個歐洲進入到黑暗時期。之前瀰漫四溢的用香文化在禁慾肅清的教皇統領下,被遏制其生長的苗頭。然而,什麼都可以遏制,卻遏制不了事物發展的規律。

在歐洲隱退的香文化,卻在講述“一千零一夜 ”的阿拉伯國家得到進一步生髮,尤其是酒精蒸餾技術的誕生。對我們當今社會而言,酒精似乎再平常不過,但對於香文化的發展,是極其關鍵的一把鑰匙,因為它使“香”,從真正意義上轉變為“香水”。

香水簡史__

之前提到的古文明用香文化等等,基本上都基於原始的焚香、燃植,包括古老蒸餾萃取出來的精油。基本上都是原始油體、油脂、膏體,要麼就是燒成香灰。想象下“埃及豔后”用15種香精油混合著塗抹,通體油亮可見,確實也夠壯觀。

酒精的出現,在技術上使香料提純跨上一個臺階,另一方面能幫助濃縮的香氣分子揮發出來,使它們像插上翅膀的精靈,擺脫油膩桎梏,更加輕盈地飛翔。同時,功能上加強了消毒抗菌的功效。Alcohol(酒精)一詞來自阿拉伯語,表示“精靈”的意思,引申到後來西方稱酒為“Spirit”。因此,那些馥郁濃重的香油,可以通過酒精的稀釋,以更清新優雅的方式釋放出來。

香水簡史__

第一個成功又著名的案例便是1370年誕生的"Eau de la Reine de Hongrie"(匈牙利皇后之水)。這是目前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香水”,注意不是香油香料,而是香水,名字裡直接用上“水”字。因為香體以酒精稀釋後的液化狀態出現,透明乾淨。這支香氣的主核為在酒精加工後的迷迭香,輔以柑橘,之後又改良加入薰衣草、茉莉等,被認為是古龍水的鼻祖。因為天然迷迭香和柑橘清新、清潔,加之有一定的舒膚嫩細的效果,傳說匈牙利皇后不僅外用還內服,使其香氣迷人,煥發青春,以至於在72歲高齡還被波蘭王子求婚……

傳說難以考證, 但“匈牙利皇后之水”隨後大肆風靡歐洲卻是不爭的事實,時間跨度一直到18世紀,大約風靡了四個世紀。

中世紀最恐怖的“鼠疫”時期,對香水而言,則仿如天災中的一道神光。鼠疫,在當時是不治之疾,傳播性又強,天災人禍面前,醫生們只好建議大家儘量別洗澡,別讓毛孔輕易接觸外界帶病毒的空氣。所以大家基本全年不洗,國王頂多也就一年2-3次。集體體臭加上還未進化的城市排汙系統,城鎮的異味不用多形容。這支神奇之水的誕生,簡直像天使的解藥。既能散發清新香氣,還能抗菌排毒。“香水”的重要性,竟然在沉重的病災面前再次浮出水面。

香水簡史__

香水簡史__

香水成為商品和藝術,皇后美迪西和國王路易十四

說到這裡,似乎世人公認的香水帝國法國還沒能說上話。而從整個香水發展史來看,法國是個至關重要的地方。以下兩段著重放在香水在法蘭西的演變。其中兩個人物不得不提。

首先是十六世紀,在法國極具威望的Catherine de Médicis(卡特琳娜·美迪西皇后)。這位皇后來頭不小,本身是意大利佛羅倫薩享有盛名的美迪西家族的繼承人,叔叔是意大利教皇。出於意大利教皇與法國建交的需要,卡特琳娜與法國亨利二世政治聯姻。當時在意大利,香水使用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一方面芳香材料的理療功效與藥劑師工作結合,另一方面也融合到他們擅長的皮具製作裡(對法國格拉斯著名的香氣皮手套有直接影響,法國格拉斯是全球香水工業的中心)。作為政治聯姻,這個意大利貴婦和她未來的夫君(之後的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本身感情基礎為零,還耳聞其已有一位心愛的情人,增加個人魅力對這位意大利女貴可謂刻不容緩。因此,她特地帶上御用調香師René le Florentin一起步入法國宮廷。香水使用,也因此正兒八經地步入法國上流社會。

香水簡史__

| 左圖:嬌蘭2014年推出的小黑裙香手套。右上:十七世紀的香手套。右下:阿蒂仙2012年推出的黑莓繆斯香手套。

而這位御用調香師絲毫不負意大利人精明的生意頭腦,趁著天時地利趕緊在巴黎的Pont au Change(兌換橋)開設門店。這座橋跨越塞納河,連接當時的巴黎中心島(L’ile de la Cité)和外圍商貿區,充滿金銀貨幣等金融買賣,包括經濟交流重要支柱之一的香料交易。這家門店可以說,在歷史上第一次將“香水”作為獨立貿易商品的形式,擺到市場上和公眾面前。

說過十六世紀的女皇后,讓我們進入十七世紀,來看看另一個了不得的人物。法國時尚大業的始作俑者,法國太陽王,也是知名的臭美“大帝”(Le Grand) ——路易十四。這還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可能通常大家對他的認識在於虛華、奢靡,什麼高跟鞋呀,假髮呀,塗脂抹粉呀都是他推崇的,以那個時代來看,在君王裡算是相當有個性的“潮人”。實際上, “他本人比這個外在的樣子有內涵多了”,他在對子孫的信裡說 “從來不要因為享樂而忽視正事,設計出一種生活的秩序來規劃你的時間,休息與消閒也應該是其中的一部分”。(取自恩斯特·貢布里希的《世界小史》)

香水簡史__

事實也證明,這個看上去浮誇的帝王,跟我們生命中那些看上去很酷、玩世不恭的奇才們一樣,傲嬌的表象由勤奮、自律和出類拔萃的思想支撐。他是歐洲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獨立君王,72年之久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重商擅政的他奠定了法國在歐洲乃至世界上的大國基礎。

同樣的,對於香水的使用,一方面由於曾經“鼠疫”的陰影,水和沐浴是不安全的來源,而香水由酒精為主體的性質可以防止被病毒細菌侵害,這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另一方面,奇妙、變化,可擴大個人氣場的香味,極其吻合太陽王尊貴的生活方式。因此,宮廷裡上上下下趨之若鶩,人們不僅用香水 ,與香相關的任何形式,香薰、香囊、香扇等等層出不窮。使香的使用牢牢地與社會地位捆綁在一起,成為法國精緻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並對歐洲其他國家產生重大影響。

對於一個精於事物秩序的有頭腦的君王而言,單純的喜歡未免膚淺了些。喜歡它,就要讓它更加長久繁榮地生長下去。路易十四對於藝術文化有其精到的研究,對於香氣的品味也一樣,經常親自與御用調香師探討鑽研,甚至參與制香過程。併為這份職業制定了一份規範制度:Charte de Parfumeur Gantier(調香皮具手套師規範)。

按前文,香氣使用最早是通過香氣皮手套正式進入宮廷,所以在此調香師還和皮具手套有關聯。根據規範,一名正式的調香師至少要有四年的學習實驗,並且有三名陪同。某種程度上,賦予調香師作為手工匠人的身份,並正式建立了這份職業。

香水簡史__

| 電影《香水》男主Grenouille正在向調香師學習制香科技

香水簡史__

現代香水登上歷史舞臺:19世紀化學進步,及之後的“美麗時代”

漫漫歷史長河,香蘊其間,伴有好多奇聞軼事,篇幅關係,還是劃個重點。直接劃入19世紀後半期。看到小標題,可能大家會皺起小眉頭。前面都還在說天然材料,除病抗菌,甚至不僅外用還能內服,怎麼這裡出來了化學兩個字?要知道有機化學的發展,對整個香水工業在大眾市場上的崛起至關重要。

首先為化工合成材料正個名。不少人一聽化工如臨大敵,事實是經過合成提煉的有機材料,會做致敏性等測試,也有一定的比例和使用規範。天然材料也未必全部安全,不少過敏源正是來自天然成分。

1868年化學師Perkin從零陵香豆中萃取出帶著香甜菸草氣息的香豆素Coumarine, 被使用在Fougère Royale(皇家馥奇)當中。之後有從天然香草中提煉出來的香蘭素Vanilline,傳達紫羅蘭香氣的Ionone等等合成分子絡繹不絕。

它們的出現一方面使高高在上的香水,可以用更親民的價格,走下神壇,沁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從調香師創香的角度來看,大大拓展了香盤(palette)裡原料的種類和可能性。比如說海洋調性,就可以用傳達海洋鹹溼氣息的合成材料Calone來塑造。為調香師們大展手腳打開更廣闊的空間。

香水簡史__

將合成原料的使用捧上巔峰的,不得不提著名經典香奈兒5號。讓我們隨其進入20世紀。當年在時尚界已奠定一定基礎的香奈兒女士,見到當時俄國沙皇御用調香師,出生于格拉斯的Earnest Beaux,對他說:我要一支能代表女人味的香氣。我不要玫瑰,不要茉莉、鈴蘭……它讓人難以琢磨,應該是人工設計過的,像衣服一樣,經過人工剪裁……在這樣開放的思路下,Earnest在配方里使用了高比例的Aldehyde醛分子。帶有氣泡感、皂感的醛分子將一大組繁冗華美的花束(Bouquet)和濃重的木脂組合,打出抽象感,一時令人難以界定。如一個獨立自我的女人那樣,美麗、多變、強烈而不可把握。之後,5號享譽全球,至今風靡的故事就不用贅述了。這支在當時被譽為“Revolutionary”的香氣,將合成分子成功運用,呈現到世人面前。

香水簡史__

香奈兒女士這次成功的嘗試,也將香水,這件“隱形的衣服”和 “高級時裝”聯繫到一起。大部分時裝品牌都開始了這樣嗅覺、視覺與觸覺交互的多維組合體驗。包括珠寶、鐘錶等精緻生活方式品牌,都紛紛開闢屬於自己的香水線或與香水結合掛鉤,以香氣打造品牌形象的一部分。法國時尚大業在香溢氤氳中,蓬勃茂盛,開枝散葉,至今已成為法國經濟支柱之主力。

篇幅關係,還有不少有趣的故事或要點,有機會再開篇來講。謝謝閱讀。祝香氣詩意生活每一天。

香水簡史__

  • 主要參考文獻:L’Histoire de Parfum » Annick Le Guérer、La Fabrique des Parfums » Eugénie Briot、《世界小史》,恩斯特·貢布里希

  • 簡史系列:婚紗簡史 / 高鐵簡史 / 支付簡史 / 便利店簡史 / 黃牛簡史 / 東京銀座簡史 / 口紅簡史 / 攝影簡史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香水簡史__

香水簡史__

收聽“中美商業文明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