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不論影視劇還是小說,我們常看到的都在告訴我們,玄武門之變是秦王李世民被逼無奈殺死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但是其實真正的歷史是這樣的嗎?

首先,雖然太子建成與秦王世民的矛盾由來已久,並且愈演愈烈,但是,太子建成的儲君地位卻始終是穩固的。因為高祖李淵處於“立嫡以長”的原則和政治穩定的考慮,不可能隨意廢立太子。

事實上,當時高祖李淵的一系列舉動都是在抑制秦王,扶持太子。甚至在劉黑闥起兵,河北告急之事扔不啟用秦王平判,反而在劉黑闥死灰復燃,捲土重來之時全力支持太子掛帥出征,建功立業。太子建成平定劉黑闥之後,聲望顯著提升,勢力大大增強,儲君地位隨之鞏固,根本無需擔心秦王取而代之。

其次,武德中後期,高祖李淵明顯恩寵太子,並且在太子多次犯錯被揭發後,仍然恩寵不減,甚至在前往仁智宮避暑之時,命太子監國,留守長安。由此可見,在高祖心中是屬意太子建成繼承大統的,在高祖的明顯偏袒下,太子便是有了最大的政治靠山。

再有,在武德七年,秦王李世民曾經佈局,演了一場太子建成兵變謀反的謀逆案,本以為高祖李淵會重懲太子,甚至廢立太子,但最後,高祖李淵卻只是輕描淡寫的訓斥太子建成一頓了事,沒有任何下文。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李世民再如何 努力,相信都不會改變高祖心中對於太子的想法,雖然太子在這件事後,更認識到李世民的可怕,但本就勢成水火的兩派勢力怎麼會因為這一件事情就要導致太子要直接親手在高祖的眼皮子底下正大光明的殺掉秦王呢?這本就不符合邏輯,若太子真想殺秦王,只需等到高祖離世,登臨帝位,便能直接左右一個秦王的興衰榮辱,他沒有必要為自己多添一項為宗廟所不容的罪名。

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相反,武德九年,李淵對李世民不滿,將要加以貶責,陳叔達力諫乃止。李世民還派王妃長孫氏在宮中活動,賄賂嬪妃,盡力彌縫。在這種不被高祖看中,甚至要被邊緣化的時候,秦王只得鋌而走險,收買太子的近臣,買通玄武門守將,策動玄武門之變。由此可見,秦王早有對太子不利的決心,絕非被逼無奈。

所以,所謂的玄武門之變不過是秦王李世民謀奪帝位的一個藉口罷了,就算沒有玄武門,秦王一樣會把太子拉下儲君位。

玄武門之變後,秦王沒有還權與高祖李淵,相反還迫使其退位,自己做了皇帝,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最賊心虛嗎?太子與齊王已死,再無人能與秦王抗衡,高祖年事已高,秦王為何如此迫不及待想要登上帝位?

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