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勇:為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提供堅強保障

現代政治是政黨政治,政黨日漸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軸與中樞,引領著國家前行,主導著社會變革。

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黨只有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革命性鍛造中,才能變得更加堅強有力,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才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換言之,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自身建設,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帶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社會革命,是勇擔民族復興歷史大任的中國共產黨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必然選擇和歷史經驗。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這是對黨領導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定性和定位,意蘊深遠。

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理論,是新時代社會革命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力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物質前提,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經濟基礎。《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指出:“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同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支配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關係全局的重大判斷和戰略考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代社會革命的偉大實踐。

十八大結束後,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把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的歷史過程劃分為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六個時間段。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相繼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改革開放以來,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十八大以來,黨引導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走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目標的社會革命,旨在自覺通過調整生產關係激發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自覺通過完善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符合規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黨領導的社會革命的偉大成果,是新時代社會革命的繼續。

推動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必須保持革命精神和鬥志

新時代改革發展任務之重、治國理政考驗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必須保持革命的精神和鬥志,毫不動搖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華民族最大的願望。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肩負起重大歷史使命,表現出堅強的革命精神、革命鬥志。1921年6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在即,《〈共產黨〉短言:共產黨在中國的使命》一文寫道:“我們共產黨在中國有二大使命:一是經濟的使命,一是政治的使命……試問南北各派政黨,哪一派免了鼠竊狗偷,哪一派有改造中國的誠意及能力?全國民在這彷徨歧路之中,哪一派人使用光明正大的態度,挺身出來,硬起鐵肩,擔當這改造政黨、改造政治、改造中國底大責任呢?這就是我們黨在中國政治的使命。”

這段話振聾發聵,改造中國、改造社會、改造政黨,充分體現了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與使命擔當。

新時代社會革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政治學者將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視為不同性質、不同領域的革命。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政治革命不易,社會革命更難;政治革命的完成,並不必然意味著社會革命的成功,法國巴黎公社、中國辛亥革命均是如此。弘揚建黨之初這種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是一以貫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的社會革命的必然要求。

從成立之初僅幾十人的黨發展到現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自我革命的歷史,是一部革命精神和鬥志不斷彰顯的歷史。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敢於直面問題,努力實現自我修復,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是中國共產黨引領社會革命的不竭動力。

執政黨同樣需要保持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要實現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必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鬥志,勇於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97年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絕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絕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怠,絕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以強烈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不懼任何風浪,在分析問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推進自我革命,讓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推進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領導是當代中國的最高政治原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為重要的政治原則;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的社會革命取得成功和走向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黨的全面領導內涵豐富,涉及黨與非黨、黨的中央和地方以及黨內不同部門的關係。黨的全面領導如同“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確保了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將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穿社會革命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就為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提供了最堅強的政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