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蔡學良的埋葬地找到了

烈士蔡学良的埋葬地找到了

馬女士與女兒在看有關尋找烈士蔡學良埋葬地的報道資料。

距離本報報道7年之後,八旬老人終於完成多年來的心願——

2011年8月25日本報頭版刊登的《烈士忠骨今何在誰能幫我了卻這個心願?》一文,報道了馬女士為完成丈夫遺願,尋找叔叔——烈士蔡學良埋葬地的故事。2018年5月,馬女士這個心願終於完成了。

丈夫臨終囑託成心頭大事

馬琳今年80歲,丈夫蔡琨是江蘇鹽城市建湖縣人。1943年和1945年,蔡琨的叔叔蔡學良和蔡琨先後參加了新四軍。後來蔡琨去了東北,蔡學良留在蘇北。解放戰爭中,蔡琨隨東北野戰軍南征北戰。解放後,蔡琨又隨39軍到了朝鮮戰場,中間一直沒與蔡學良聯繫。1954年,蔡琨接到老家的來信,才知道蔡學良早就犧牲了。

當時家裡收到了《烈士撫卹證明書》,證明書由“華中軍區十縱隊兼蘇北軍區政治部”簽發,證明蔡學良為十縱34旅101團三營排長,1946年11月28日8時在小興莊戰鬥中光榮犧牲。

蔡學良只比蔡琨大六歲,兩人雖為叔侄,但情誼卻像親兄弟,尋找叔叔埋葬地就成了蔡琨最大的心願。蔡琨想到蘇北尋找蔡學良的埋葬地,但他所在的部隊回國後,又先後在內蒙古、陝西、山西、重慶等處駐紮,始終沒有機會尋找叔叔的埋葬地。

蔡琨曾聽人說過,蔡學良是在江蘇漣水縣同國民黨整編74師的戰鬥中犧牲的。他曾經給漣水縣烈士陵園去信,但沒有迴音。

1978年,蔡琨轉業到邯鄲,因為工作忙,找叔叔埋葬地的事又耽誤了下來。“直到2009年老伴兒去世,一直沒能完成這個心願。”馬女士說,“蔡琨臨終前拉著我的手囑託,一定要我尋找到叔叔的埋葬地,前去拜謁。”

多方助力尋找烈士埋葬地

2015年,馬女士在媒體上得知了紅色記憶追尋人徐振理的聯繫方式,於是向徐振理說明心願,並將相關資料寄去。經過對比相關專家和志願者收集的大量史料信息,徐振理最終確認蔡學良的犧牲地小興莊,就在現淮安市漣水縣徐集鄉胡新村3組,鹽城市建湖縣烈士陵園的牆上也刻有蔡學良的名字。

2017年9月,當徐振理把信息告知馬女士時,老人激動萬分:“老伴兒有生之年若能看到,不知該多高興!”因身體原因,直到今年5月14日,馬琳才在兒女的陪伴下,啟程前往蔡學良的埋葬地拜謁。同時,馬女士將烈士撫卹證明書、烈士照片、蔡琨尋找烈士的信件存根、2011年8月25日的《邯鄲晚報》等物品捐贈給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收藏。隨後,馬女士在蔡學良的犧牲埋葬地淮安市漣水縣胡新村與出生地鹽城市建湖縣的烈士陵園分別捧了一抔土,回邯鄲後撒在了丈夫蔡琨的墓前,完成了老伴兒的臨終囑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