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先勇的《臺北人》中,概括了哪些臺北人的特點?

高立欽

《臺北人》是白先勇在1971年集結1960年代的作品所出版的書,而14篇短篇小說的主人翁與題材,都是1950年代,也就是國民政府剛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時,隨著老蔣過去的形形色色"外省人"故事。

《臺北人》書裡反映的那樣的年代、那樣的族群、那種人物,擺在2018年來評論包括了哪些臺北人的特點,就真的是不足代表也頗難評論了。

先來看些數據,老蔣當年號稱帶了200萬軍民到臺灣,其實陸續跟去的大約總數不到300萬。這數字到2010年前後,所謂的"外省人"約有320萬人,約佔臺灣總人口2350萬的13.6%,臺北市為省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佔全市人口將近30%,其次是花蓮縣,約佔25%。不過,從1949年到2010年的六十年間,已經是2-3代人了,在臺灣個不同族裔通婚的情況極為普遍,到底誰是100%外省人,已經頗難界定。臺灣取消戶籍上的籍貫欄以後,也不再統計各省的人口數。所以,誰是外省人,外省人有多少,是一個不再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同樣的,誰是臺北人?臺北人的標準是什麼?

雖然,270萬人口臺北依舊是所謂外省人最多的城市,最多也就佔了30%,還有70%的非外省人,主要是閩南人、客家人包括臺灣原住民是臺北市民。

以及,臺灣已經兩度的政黨輪替,再也沒有強人長期當政或是永遠的國民黨,在這樣的社會發展環境下,尤其是作為臺灣政治中心的臺北,時空與政治環境變化是極大的。

有書評家認為《臺北人》書中人物(共3類):

1.完全或幾乎完全活在「過去」的人

2.保持「過去」之記憶卻接受「現在」的人

3.沒有「過去」或完全斬斷「過去」的人

而如今生活在臺北的人,當然每一個人都有過去,至於是不是要保留過去的記憶,接受現在,那這本書裡的人物,放在任何時代、城市背景都可以。

然而,白先勇的《臺北人》書裡的人物,一直都只是不到半數的部分臺北人裡,又少部分的人物故事。只能說,這本書裡的人物如:"永遠的尹雪豔"、"金大班",她們的同類人當然還存在臺北的風月場或交際圈,但已經不再是與上海有任何關係了,也無法說是臺北人的特點。"一把青"的故事拍了連續劇,然而,如今臺灣空軍飛行員家屬的故事,也不再與筧橋、兩岸空戰有關係了。

臺北在臺灣有"天龍國"的謔稱,意思就是還有不少的臺北人(其實天龍國人包括外省與閩客,不是僅指外省人),相對不知道臺灣中南部臺灣人的生活與思考,例如,天龍國的臺北人以為全臺都有捷運(地鐵)、全臺到處隨手招都有出租車、大臺北以外的地方都是鄉下等等。不過,天龍國人與白先勇書裡的《臺北人》,也沒有足夠的連結,但天龍國人在臺灣,更能表現臺北人的特色。

看倌的你,認識幾個"臺北人"?幾個"天龍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