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手術的恐怖歷史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上世紀美國非手術鼻子矯正廣告。圖源:Pinterest

利維坦按:近百年的現代整容手術史,實質所反映的是人們追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一方面我們對於極致容顏趨之若鶩——不管是自己身上的還是眼裡看到的他人;另一方面,我們往往又會對千篇一律的韓系整容臉大加嘲諷。這就有點奇怪了,當少數人通過整容手術獲得更符合現代審美的樣貌時,我們似乎是能接受且欣賞的。而當相當一部分人基於“標準”去改造自己,並出現於各種媒介乃至現實生活中時,我們就很容易變成捍衛“自然美”的鍵盤俠。這其中的心理動因除了佔據少數成分但又不可忽視的酸葡萄心理,大部分人可能只是想要通過借用群體對於“自然美”的態度來討伐整容臉,從而達到自我標榜的目的,而往往忽視了這個過程對於那些參加了手術的人來說並不好受。

既然我們都能接受通過健身追求美好身材,但又為什麼對於整容會有完全相反的態度?

文/Michelle Smith

譯/Anthony

校對/黃譯瑩

原文/theconversation.com/friday-essay-the-ugly-history-of-cosmetic-surgery-56500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Anthony在利維坦發佈

讓女性相互競爭,勝者贏得整容大獎,從而獲得變美機會的開山鼻祖,其實並不是像《天鵝》(The Swan)和《徹底改變》(Extreme Makeover)這樣的電視整容真人秀節目。

1924年,《紐約每日鏡報》在一則競爭廣告中提出了一個聽起來有些冒犯的問題:“誰是紐約最醜的女孩?”廣告中承諾,會有一名整形外科醫生讓這位不幸的贏家“變成美人”。而且參與者不會感到尷尬,鏡報的美工部門會在報紙發行時給她們的照片上畫上“面具”。

人們常會本能地認為整容手術是一種現代現象。但是實際上,它的歷史比大多數人能想象到得還要長,也更復雜。例如,它起源於梅毒致畸的矯正和種族觀念中對於“健康”的認知,以及同對稱性的純粹美學觀點類似的,人們對於理想面部特徵的追求。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梅毒患者往往伴有面部潰爛,嚴重者整個鼻子脫落,而整容手術則是對梅毒致畸的矯正。圖源:惠康圖書館

社會學家邦尼·貝瑞(Bonnie Berry)在關於美貌與社會歧視及偏見的有關研究中估計,50%的美國人“對他們的長相不滿”。貝瑞將這種現象與大眾媒體聯繫起來。然而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採用痛苦的手術方法來“糾正”他們的面部特徵和身體部位,這甚至先於麻醉術的使用以及防腐原理的發現。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1840年有關自體塑形的鼻子整形術圖解。圖源:Kashmir Observer

由於那時任何一種手術都異常痛苦且存在著生命危險,這樣的美容手術常常僅限於一些嚴重或被汙名化的外形缺陷,例如外傷或者傳染性梅毒導致的鼻缺損。

第一次帶蒂皮瓣移植手術(pedicle flap grafts)發生在16世紀的歐洲。為了修復缺損的鼻子,一部分的皮膚被從前額上割下,或者從患者的胳膊上獲取,摺疊並縫合於患處。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讓·巴普蒂斯·馬克·布爾熱利(Jean Baptiste Marc Bourgery)和尼古拉斯·亨利·雅各布(Nicholas Henri Jacob)的“外科解剖學和影像解剖學”(Iconografia d'anatomia chirurgica e di medicina operatoria),佛羅倫薩,1841年。圖源:Pinterest

這一過程的演示出現在了1841年出版的《影像解剖學》中,正如理查德·巴尼特(Richard Barnett)在《重要的干預措施》(Crucial Interventions)一書中所重現的那樣,經歷移植手術處於恢復期的患者抬著的手臂仍然可怕地貼在他的臉上。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重要的干預措施》,理查德·巴尼特。圖源:Pinterest

由於面部缺陷可能在社交方面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人們往往迫切地想要彌補它們。在手術變得不再那麼痛苦或是有生命危險以後,純粹的整容手術才變得普及。

1846年,美國牙醫威廉·莫頓(William Morton)對患者實施了第一個用乙醚實現的“無痛”手術,手術中通過手帕或者波紋管讓病人吸入乙醚以達到麻醉的效果。這兩種麻醉的方式都是不準確的,可能發生用藥過量從而殺死病人。

19世紀60年代,整容手術的第二大障礙被消除了。隨著法國、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的醫生都開始使用英國醫生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的無菌手術方法,手術造成的感染和死亡被大大降低了。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1905年4月,《時裝世界》雜誌。圖源:Pinterest

19世紀80年代前後,隨著麻醉技術的進一步完善,整容手術對於健康人來說變得相對安全和無痛。

1908年涉及該公司的法院案件的一份報告表明,他們仍在使用來自患者手臂的皮膚進行鼻整形手術。

該報告還提到了並不算是整容手術的“固體石蠟”隆鼻術,將熱的液體石蠟注射到鼻中,然後“由操作者將鼻子塑造成所需要的形狀”。在這一過程中,石蠟可能會遷移到臉上的其他部位並造成損傷,甚至導致“石蠟瘤”甚至蠟癌。

20世紀初前後的女性雜誌中,像德瑪變臉公司(Derma-Featural)所做的這類廣告非常少見。大多數廣告都是關於一些美容設備的虛假宣傳,這些設備宣稱能夠產生只有通過外科手術才能達到的明顯的臉部或者身體變化。

各種型號的下巴和前額綁帶,例如已經申請專利的“Ganesh”品牌,宣稱可以消除雙下巴以及眼部皺紋。

胸部、臀部以及胃部減肥器,例如J.Z.衛生美容帶,也承諾可以通過非手術的方式來重塑身形。

這些廣告在流行雜誌中的出現頻率表明,這些美容產品已經具有一定的社會認可度。相比之下,胭脂以及科爾眼線筆等彩妝卻鮮有宣傳。這些化妝品的廣告常常會強調產品的“裸妝功效”,以避免化妝品和欺詐之間的任何負面關聯。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世界時裝雜誌中的廣告,1905年6月。

整容手術的種族起源

20世紀之前,對於最常見的整容手術,人們的剛需主要在於矯正耳朵、鼻子和乳房一些被稱為“醜陋的”身體特徵,因為這在“白人”身上是非常少見的。

那時,種族科學與“改善”白人種族有關。在美國,隨著猶太人和愛爾蘭移民及非裔美國人的人數逐漸增多,獅子鼻、大鼻子和扁鼻子是種族差異和醜陋的象徵。

桑德·L·吉爾曼(Sander L. Gilman)認為,最初關於非白色鼻子的聯想是源於“太過扁平的鼻子與遺傳性鼻梅毒有關”。

美國耳鼻喉科醫生約翰·奧蘭多·羅伊(John Orlando Roe)發現了一種鼻內隆鼻的方法,這種方法不會留下明顯的疤痕,是19世紀80年代一項重要的發現。與如今的情況一樣,病人希望得到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常為“白人”),且希望這項手術不會留下明顯痕跡。

2015年,627165名美國女性,每250名美國女性中就有一名接受過隆胸手術,這一數字無疑是令人驚訝的。但在隆胸整形手術的初期幾年,乳房從未成功變大過。

(www.isaps.org/medical-professionals/isaps-global-statistics/)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在隆胸/植入手術前的20世紀初,法國女性通過吸盤內的冷水來使乳房變得更加緊緻。圖源:buzzitup

乳房一直以來都扮演著“種族標誌”的角色,小而圓潤的乳房被視作年輕和性主導的標誌。更大,下垂的乳房被認為是“原始的”,這當然也是有缺陷的。

在20世紀早期的摩登女性中,較小的乳房是非常常見的。直到20世紀50年代,乳房太小變成了一種醫學上的“不健康”,這引起了女性的不滿。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上世紀50年代,大胸逐漸成為了流行趨勢。圖為索菲亞·羅蘭(左)與好萊塢女性女星傑恩·曼斯菲爾德(Jayne Mansfield)。圖源:People Magazine

對於理想乳房觀念的轉變反映出,隨著時間和地點的變化,人們的審美也在發生著改變。美麗曾被認為是上帝賜予的,是一種自然的,健康的標誌,是人們良好品德的體現。

當美貌被視為每個人的外在體現並且可以改變時,更多的女性會選擇改變自己的容貌,特別是試圖通過美容產品改善她們的外在形象。現在,她們也逐漸更傾向於手術。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身材矮小的美國小姐瑪格麗特·戈爾曼。圖源:Pinterest

正如伊麗莎白·海肯(Elizabeth Haiken)在《金星的嫉妒》(Venus Envy)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1921年不僅召開了美國整形外科專家的首次會議,也在大西洋城成功舉辦了第一個美國小姐選拔賽,所有最終入圍者都是白人。這次選美的冠軍,16歲的瑪格麗特·戈爾曼(Margaret Gorman),身高為五英尺一英寸(155公分),和如今高挑的模特相比無疑矮了很多,而且她的胸圍也小於臀圍。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20世紀早期美國“下巴減肥器”的廣告。

整容手術的發展趨勢和我們當作文化價值來重視的品質之間一直都有著緊密的聯繫,這也體現在了種族、健康、女性權益和老齡化觀念的轉變當中。

去年,一些圈內人一起慶祝了整容手術的100週年紀念日。新西蘭的哈羅德·吉利斯博士(Dr Harold Gillies)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就非常支持帶蒂皮瓣移植手術的發明,並希望能通過此法修復士兵們的面部損傷。然而,可查的記錄明確表明,人們應用這一技術的原始版本已有數個世紀。

這樣一個頗具啟發性的故事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現代整容手術實際上是在19世紀後期誕生的。這很大程度上是梅毒以及種族主義的產物,同樣也被用於修復戰爭英雄們受損的鼻子和下巴。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現代整形手術的第一批病人:在一戰中受傷的水手沃爾特·約(Walter Yeo),1917年。圖源:Wikimedia Commons

手術兄弟會——這是一個兄弟會,因為90%以上的整形外科醫生都是男性,一直認為他們組織的歷史起源於修復戰爭受傷者的面容以及讓他們重返工作。

實際上,整形外科醫生一直在幫助人們改變關於什麼是美的鑑定標準。他們可以幫助人們隱藏或者改變那些使他們脫穎而出或是曾被視為病態的外形特徵,例如種族差異,“原始特徵”,太過女性化或是男性化。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正常”或是將“不幸的”醜陋轉變為美麗,人們寧願經歷巨大的風險。正如“最醜姑娘”的競爭,可以看出人們對於什麼是美麗的主觀想法是多麼的強烈。回顧整容手術的醜惡歷史給予了我們思考的動力,讓我們真正全面地意識到,我們自身審美準則是如何被包括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在內的偏見所塑造的。

往期文章: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整容手术的恐怖历史

一家過去時的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