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自治县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浙江元素

《中国全面小康(样本)发展报告· 景宁样本》全国首发

为民族自治县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浙江元素

旗书网讯5月26日,由红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国全面小康样本发展报告·景宁样本》新书首发式在浙江丽水景宁县举行。《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国家民委政法司副司长金春子,丽水市副市长、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陈重,《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景宁样本》主编赖惠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陶建钟等领导、专家共同出席首发式。

为民族自治县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浙江元素

这是《中国全面小康(样本)发展报告》丛书的第六本,是民族自治县的第一本小康样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改革、党建等维度全方位展现景宁建县以来全面小康的发展脉络,尤其展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探索和畲乡铁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内生动力。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可鉴的样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2009年,习近平同志对景宁提出了“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前列”的殷切期望。

为民族自治县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浙江元素

丽水市副市长、景宁县委书记陈重在首发式上致辞

丽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陈重在首发式上表示,“《小康》杂志甄选景宁作为民族自治县(旗)的第一个样本,帮助我们系统总结发展路径,深刻揭示发展‘密码’,科学展望美好未来,对于进一步激发景宁全县上下信心,增强发展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景宁样本》的出版,在小康这幅多彩的卷轴上,贡献了一笔明亮的底色。”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在首发仪式上表示,《景宁样本》的出版不仅意味着全国第一本民族自治县小康样本的诞生,也让景宁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得以面向全国进行分享和交流,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全面小康提供借鉴,具有重大意义。

为民族自治县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浙江元素

《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致辞

绿色发展 激发内生动力

“《中国全面小康(样本)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自己明晰的关键词,提炼样本的核心也是最难的环节。”赖惠能在首发仪式现场介绍说,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探讨,《景宁样本》最终锁定“绿色发展”与“内生动力”。尤其突出分析其如何立足县情,夯实内生发展能力;如何突出特色,增强内生发展潜力;如何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如何开放协作,提升内生发展引力。

丽水市副市长、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陈重介绍说,2017年景宁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4亿元,同比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3元,位居全国民族自治县(旗)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8元,同比增长8.8%。

干群联动 提升群众获得感

“印象最深的就是让景宁百姓用一个味道形容自己的生活,他们选择的是‘甜’。”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在《景宁样本》的序言中写道,小康指数的景宁调查报告是通过老百姓的获得感来展现景宁的样本意义。

当然,景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离不开当地干部的“辛苦指数”:通过“大会战”、“大赶考”、“大走访”这三大组合拳,更多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民生问题被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这种内生动力是我们最想在《景宁样本》中体现的。”《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景宁样本》主编赖惠能表示,“等靠要”是人们对于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刻板印象,“大赶考”这一机制创新是景宁决胜全面小康的“内因”,更值得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学习。

【旗书网新闻+】

临安、江山、遂昌、德清和拉萨样本简介

为民族自治县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浙江元素

《临安样本》:临安号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中国最美城镇”“浙江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新城”,特别是以城市治理建成小康社会的创新之路尤其值得研究和国内其他地区发展的借鉴,该书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临安小康建设历程,资料详实,是一本很可以参考的社会学读物。

《江山样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江山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人文资源,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在协调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以新型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以全民创业创新为动力,以幸福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之路。特别是以城市治理建成小康社会的创新之路尤其值得研究和国内其他地区发展的借鉴,该书通过具体事例描绘江山小康建设历程,资料详实,是一本很可以参考的社会学读物。

《遂昌样本》:遂昌的特点不在于综合实力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工业强县,而是在一个偏远的欠发达山区,在肩负生态保护重任的前提下,以全面小康为追求,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突出矛盾,摆脱了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路子,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资源,巩固和发挥生态优势,始终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导,以环境优化提质量、生态倒逼提效益、致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山区科学发展之路,探索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实践之路。

《德清样本》:德清通过三十年来的小康建设实践,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小康,包括在经济建设中创新的政产学研介用“相结合的新德清模式”,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践行的“人本政治”理念,在文化领域展现的“道德高地”现象,在社会领域追求的“社会共同体”建设,在生态维护中率先实施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和美家园”建设等,德清的全面小康实践创新不断、成效显著。

 《拉萨样本》:拉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特征是中央决策在拉萨的成功实践。拉萨所建设的共享与幸福导向型小康社会是由其发展历程和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以人民群众生活幸福作为价值核心和评判标准。公平公正地制定规则共享、社会中的个体发展机会共享、人民群众有能力并有动力参与共享、发展的成果共享体现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是拉萨模式的发展路径,实现共同富裕是拉萨模式的最终目标。拉萨模式的关键,在于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在于民生改善的根本、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在于生态文明的保障、在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拉萨作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小康的代表,形成了共享与幸福导向型的小康模式,这种模式作为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参照系,值得全国各地学习、思考和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