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棉花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及突出問題

當前地區棉花生長緩慢 生育進程滯後

一、2018年第二期棉花生育動態監測調查彙總分析

根據地區棉花生育動態監測工作的統一安排,5月25日全地區各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進行了第二次棉花生育動態調查。調查數據彙總結果顯示:受5月中下旬多雨、低溫、大風天氣過程的影響,近階段棉花生長髮育緩慢,當前陸地棉各項生育指標落後於去年和歷年同期;當前長絨棉長勢情況與去年同期基本相當,明顯不如歷年平均水平;大部分縣(市)陸地棉尚未現蕾,長絨棉剛進入現蕾期,生育進程均明顯滯後。現將本次棉花生育動態監測情況分析如下:

現階段棉花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及突出問題

(一)當前棉花生長髮育狀況

1.陸地棉生長髮育情況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地區陸地棉生育進程總體滯後於去年和歷年同期,各項生育指標除阿瓦提縣外,其他縣(市)較去年和於歷年同期下降幅度較大,大部分陸地棉仍未現蕾。具體表現為:各縣(市)監測點平均株高12.93cm,較去年同期減少0.15cm,較歷年同期減少2.49cm,其中阿瓦提縣棉花株高與去年同期、歷年同期相比顯著增加,柯坪縣棉花株高較去年同期減少幅度最大,減少4.66cm,庫車縣、新和縣和柯坪縣棉花株高較歷年同期減少幅度很大,均在4cm以上;地區棉花株高日增長量平均為0.42cm,比去年同期減少0.07cm,比歷年同期減少0.20cm,其中柯坪縣和庫車縣的棉花株高日增長量較去年和歷年同期減少幅度較大;地區陸地棉主莖真葉數平均4.66片,較去年同期減少0.38片,較歷年同期減少0.41片,其中阿瓦提縣主莖真葉數較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他縣(市)與去年同期相比不同程度減少;地區平均單株蕾數0.01個,較去年同期減少0.06個,較歷年同期減少0.27個,其中只有阿瓦提縣有現蕾。

現階段棉花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及突出問題

2.長絨棉生長髮育情況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地區長絨棉生長勢略好於去年同期,但生育進程仍表現滯後。平均株高和主莖真葉數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蕾數有所減少,平均株高、主莖真葉數和蕾數均較歷年同期減少幅度較大,阿克蘇市的減少幅度明顯大於阿瓦提縣。具體表現為:地區長絨棉平均株高13.96cm,較去年同期增加2.37cm,較歷年同期減少2.45m;地區棉花株高日增長量平均為0.52cm,比去年同期增加0.20cm,比歷年同期減少0.15cm;長絨棉主莖真葉數平均5.26片,較去年同期增加0.79片,較歷年同期減少0.05片;平均單株蕾數1.13個,比去年同期減少0.19個,比歷年同期減少1.48個,阿克蘇市平均單株蕾數較歷年同期減少幅度較大。

現階段棉花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及突出問題

(二)現階段棉花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及突出問題

1.棉花生長髮育緩慢,總體長勢不如往年受今年5月中下旬多雨、降溫天氣過程的影響,地區棉花5月16日以後表現為生長緩慢,生育進程明顯滯後等問題。一是陸地棉生育進程推遲,株高略低於去年同期,明顯低於歷年同期,長絨棉株高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但與歷年同期相比減幅較大;二是陸地棉平均蕾數略低於去年同期,明顯低於歷年同期。截止5月25日調查,除阿瓦提縣外,其他縣(市)陸地棉均未現蕾;長絨棉平均蕾數較去年同期減少幅度不大,但與歷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

2.棉薊馬危害輕於往年,棉蚜已進入擴散階段

今年棉薊馬危害與去年和歷年同期相比總體較輕,危害株率及百株蟲量少於往年,除部分地塊棉薊馬發生較重,出現10~20%不等的多頭棉或無頭棉外,大部分條田危害不重;棉蚜發生率略高於去年同期,目前為零星發生期,全區平均有蚜株率為10%,百株蚜量178.94頭,已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中心株,其中少部分中心株已顯現卷葉危害狀,總體發生程度略重於去年。

3.災害性天氣對局部地區棉苗影響較重5月16日以來,地區大部分縣(市)出現大風、沙塵及部分區域出現冰雹災害性天氣過程。5月23日至24日大風天氣致使全地區各類農作物受災面積達93.77萬畝,其中棉花受災面積58.44萬畝,主要集中在沙雅縣(38.01萬畝)、新和縣(6.7萬畝,受災程度70%以上絕收面積3.13萬畝)和庫車縣(5.83萬畝)。此次天氣過程造成所處鄉(鎮)棉田地面板結、棉苗死亡等災害,極大地影響了棉花苗期正常生長髮育。

三、近期棉田管理主要技術措施建議

針對當前棉花生長髮育緩慢的狀況,為確保棉花盡早進入蕾期,近期田管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採取合理的促控措施,著重進行中耕,確保苗穩、苗壯,促早現蕾。

1.及時中耕除草、促進棉苗生長

針對當前棉花長勢偏弱,生育進程滯後等問題,採取中耕除草措施,解決雨後土壤板結和雜草較多的問題,促進根系發育。同時對晚播或補種棉田或大小苗、高腳苗比例佔30%以上棉田或紅莖比佔65%以上棉田在頭水前進行2-3次中耕除草,大小苗、高腳苗比例佔30%以下或棉田紅莖比65%以下棉田在頭水前進行1-2次中耕除草,儘快實現苗齊、苗壯。

2.促控結合,確保棉花生長穩健、加快現蕾針對今年前期的特殊情況,按照“促弱、穩壯、控旺”的方針,在認真落實“2018年地區第一期棉花生育動態監測調查彙總分析報告”中提出的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對長勢較弱或主莖真葉數少於5片的棉田,每畝次用尿素150克+營養型植物生長調節劑適量、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連噴1~2次、間隔期5~7天,促進棉苗早生快發;對生長健壯、發育正常的棉田,每畝用尿素150克+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40公斤進行1次葉面噴施,促進棉苗穩健生長,早日現蕾。

3.加強蟲情監測與防控

地區植保站根據近段氣象情況預測認為,目前棉田中心蚜株已出現,其中少部分田塊已點片發生,預計普遍出現時間為6月上、中旬;紅蜘蛛在棉田已零星發生危害,預計點片發生期為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各縣(市)應因地制宜,加強下階段的病蟲害監測與防控防治落實:

棉蚜 一是結合棉花田管,及時在棉田四周擺放黃板,對有翅蚜進行有效誘殺。黃板高度1.2米,每隔20—30米插一塊。二是加強巡迴監測,發現中心蚜株或點片發生時,分類進行挑治。對蚜點多、天敵數量較大的棉田,可用洗尿合劑(洗衣粉、尿素各1份,加水100份攪拌均勻)或植物性殺蟲劑0.5%苦參鹼水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對蚜點多、天敵數量較少的棉田,可用10%吡蟲啉乳油、20%啶蟲迷乳油(莫比郎)4000-5000倍液等藥劑進行挑治。防治時要注意保護天敵,切勿大面積噴施化學農藥。

紅蜘蛛 一是加強田間水肥管理,及時灌水、施肥,促進棉花生長,提高棉花抗蟲能力;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發現有蟎的紅老葉摘除後帶出田外集中處理,減少田間發生基數。二是加強蟲情監測。對棉葉蟎發生中心點及時進行藥劑挑治,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73%炔蟎特或73%克蟎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蟎克(雙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15%噠蟎靈(掃蟎淨)乳油2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30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

枯萎病 6月初開始,加強田間監測,對發病棉田及時進行噴霧防控,可使用枯萎康1000-2000倍液、乙蒜素500倍液、30%惡黴靈稀釋600—800倍液等藥劑,每隔20天噴一次,連噴2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