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星馳的這句話:我拍了很多電影都是悲劇,可是你們都說是喜劇?

吳堅信

和他人不同的是,星爺演過的電影基本上就是笑著看的悲劇和哭著看的喜劇!



每次我們尊稱周星馳為星爺的時候,總有那麼幾個人不栓好自己家的寵物,放出來咬人 “誰都是你爺” “你叫他爺,你爸知道嗎?”之類,星爺是唯一一個就算是有黑點也不能去黑的人,因為他給我們這一代的童年帶來了一部部神作,我們這一代基本上就是看著星爺的電影長大的,看了好幾遍再看依舊不會感覺厭倦,而有些電影看了幾分鐘就已經感覺到了厭倦…我對別人黑星爺的看法:如同你爸爸做錯了什麼事情,也不是別人可以來說的。至於我叫他星爺,我爸知道嗎?不好意思,我爸也是這麼稱呼星爺的!


周星馳作為演員,他需要的是瞭解角色的內心,對於主角來說,星爺演的每一步好像都是悲劇,但是在主角悲劇的命運面前,周星馳用他所能達到的搞笑效果來中和悲劇的因素。好比你觀看了一個一百分的悲劇,感受到了一百分負面情感,但是因為星爺的存在,一百分的負面情感大多數已經轉化成為正面情感,所以我們才會覺得這一部是喜劇,星爺是喜劇演員,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是別的演員來演星爺所飾演的角色,大家還會喜歡這個角色嗎?不會的,因為我以前曾考慮過,最後我發現,我喜歡的並不是這個角色,而且飾演這個角色的人!



《餘罪》我記住的是餘罪,《家有兒女》我記住的是夏雨,夏雪,劉星,《愛情公寓》我記住的是呂子喬,陳美嘉,關穀神奇,曾小賢…唯有《大話西遊》我記住的不是至尊寶,齊天大聖,而是周星馳!


丿納什男爵丨不出納什

曾經有一個相聲演員說過,說我們在臺上表演的時候通常我們所能製造的笑點,我們叫它做包袱。包袱這個東西一旦扔給觀眾,觀眾沒有任何反應,我們自己的內心是感到十分的恐懼的,因此,對於喜劇演員而言,他們製造出來的文化產品裡面所含的笑點,對於他們來講並不是能夠讓他們發笑的東西反而是一個累贅,或者說是一個讓他們緊張的點,任何一個有職業操守的戲劇工作者所必須要擁有的東西。

喜劇演員是一個對於心理壓力都極其要求至苛刻的職業,比如說,英國著名的憨豆先生這個人是一個博士,但是他這個人卻走入了一個人生歧途,得了抑鬱症,原因便在於他對於觀眾對自己的作品的態度十分敏感,就連他的助手都請求他不要去關注,網絡上對於他作品的評價,但是這個人堅持的去觀看這些評價,導致後來得了抑鬱症。

實際上,這並不是特例,世界著名的無聲電影的先驅者和集大成者。卓別林先生在拍攝城市之光之後在第一次的首映禮上面,卓別林輕描淡寫地對周圍的人說我們才不需要關注我們就是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當看著底下觀眾瘋狂般的吶喊,激動的抱著自己身邊的人說,我們需要他們。

跟周星馳同一個時代的成龍大哥,他是將喜劇的元素融合到了功夫裡面這樣的製造出來的產品大家看的,老少皆宜,大家也都喜歡也認為這樣的喜劇才是真正的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劇。

可是這個問題放到周星馳身上就有顯得有點兒悲劇,周星馳的喜劇,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無厘頭,這是一種讓當時的那幫喊著之乎者也的儒生所不能接受的東西,他們看不慣這種搞怪的東西,因此,對於這位大佬這幫人永遠都不會用寬容的目光去看待,即使周星馳一次又一次創造了票房的佳績,但是香港電影方面從來都沒有頒發任何的獎項去安慰周星馳先生。

最終,氣不過的周星馳在他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裡面選擇自己創造一個頒獎典禮,並且無厘頭的將主要的獎項頒給了皇上,藉此嘲諷那些香港影壇看不慣自己的人。

但是周星馳這個人本身而言,對於喜劇是一種奉獻自己全部生命於其中的人,他甚至為了自己的電影,不惜得罪以前合作的夥伴,你包括比較著名的吳孟達,就是因為二者在電影製作方面的分歧導致最後二人分道揚鑣。可以說周星馳對於電影質量的要求之苛刻,尋常人根本就看不懂,包括他身邊的人。鄒星馳一生為了喜劇付出了太多的東西。成龍年近60多歲仍然是滿頭烏髮,可以四處奔走,但是周星馳只有50多歲周星馳已經是滿頭白髮。已經不想走動,這樣的話,我們看起來經典的喜劇對於周星馳來說,這都是心血的結晶,甚至來說有點兒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意思。

這個時候反過頭來再看喜劇給周星馳帶來的什麼?只有那些錢了!看看網絡上面對於周星馳的噴子,一旦有一部電影,看樣子要超過周星馳或者剛剛上映,還沒有拍攝出來,對於周星馳本人對於周星馳所拍攝的電影,網絡上批判的聲音就從來沒有少過這批網絡上所謂的電影專家,實際上就是一批跟風流,或者說受人僱傭的網絡噴子原因就是為自己的電影造勢,結果種子種下了,漸漸發芽,成為一棵參天大樹,對於周星馳電影的陰影,所有人都不可能把它完全的消除掉包括周星馳自己本人。

整篇文章看下來,你覺得。周星馳拍的是喜劇還是悲劇?對於他自己而言?


漩渦鳴人yy

“其實我是個悲劇演員。”——周星馳

為了這個夢醒,曾經默默無聞的在主持兒童節目《430穿梭機》6年;為了這個夢想一直沒放棄!

他拍了近50部電影,賺的過億身家,得過金像獎、金馬獎,在香港被稱為“一代喜劇之王”的周星馳。他是搞笑天才,是票房靈藥,他是充滿後現代主義的解構高手,他把無厘頭運用的出神入化,向魔法鑰匙,給每個人帶去笑聲。他是特立獨行的大師,還是隻會搞笑的明星呢?

喜劇之王的周星馳,從跑龍套的“星仔”,到“天價”的星爺,從演技不獲專業肯定,到表演、導演皆獲獎項的承認。經過20多年的勤奮努力,終於換來了功成名就,一般人只會注意成功後的星爺,他的心酸史有誰在意呢?

無論大話西遊,喜劇之王還是功夫,他看起來整個風格非常搞笑無厘頭,但是內核都是悲劇,而這一點中國影視界只有周星馳 星爺做到了!

因為星爺的作品都是看幾十遍都不會膩的乾貨,任何時候看都會哭著笑,笑著哭的經典。裡面包含了星爺太多的成長經歷了,這有何嘗不是折射我們呢。

周星馳給了我們永恆的經典和觸及靈魂的快樂、感動、人文關懷。

你們只看到了周星馳帶給我們的歡樂,卻沒有感受到星爺的每一步影片,都是在折射他自己嗎,從小到大,從貧窮到名利雙收,從不理解到別人亂噴,他都是在很用心的給我們拍電影,講述一個小人物的理智故事。

這真是一個悲劇。星爺用偏執為我們創造了那麼多經典影片,但他也因此埋葬了無數情義、友誼和愛情。

以至於香港娛樂圈,每隔幾年就要出現“倒周運動”,最近的一次,是中國星老闆娘向太發起的。

連星爺自己都說:“我相信沒有太多人會喜歡我的為人。”在他的生活裡,除了電影,就沒有娛樂、社交和愛情。

王晶說:“周星馳的滄桑和憂鬱是從頭至尾的,他把所有的笑都留在銀幕上,好像生活中你想看見他笑就得先付錢一樣。”

我們看電影時,笑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他拍電影時,最不快樂的時候。

所以星爺說:“其實,我是一個悲劇演員。”


2013年,“天馬行空”對話現場。主持人問:什麼時候結婚?星爺說:我現在這樣子,你看,還有機會嗎?這是多麼淒寒的一句話啊!51歲的他,已是滿頭華髮。


百態娛樂樂翻天

看星爺的電影,感覺大喜大悲都能在一部電影裡面,細節是喜劇,整體偏悲劇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5691838905266895665, "vid": "3de7ea206f154b4d8dc613ed557800ba\

曉敏講故事

人們印象中的喜劇之王周星馳,是這樣的

可我看到的他,是這樣的

風趣、幽默、浪蕩、瀟灑,這難道不應該是一個喜劇明星應有的標籤嗎?

為什麼我印象裡的周星馳,就像是黑夜裡黑色的鳥,總把自己隱藏在霓虹閃爍的都市夜色看不到的角落裡?

魯迅先生說:

所謂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你看 所謂喜劇就是把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你看

由此可見,不管悲喜,總得先把人生拎清楚了,然後再去撕碎。再可見,喜劇,不過是悲劇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

所以有些幾乎是把手插到觀眾咯吱窩裡去撓癢癢逗笑的電影們,或者是用大嗓門加獨門留白等掌聲的尷尬小品們,就別再玷汙喜劇這個詞兒了吧。

好的喜劇人,幾乎必然有過悲的人生歷程,否則他將無法把握那種笑中帶淚的尺度,他也無法演繹讓人忍不住發笑在笑之後又忍不住想哭的真實。

不信,你看黃渤。不信,你看周星馳。

關於電影

剛上初中時我到處在影碟店淘2塊錢一張的盜版vcd回家看,說起來那時候周星馳正處於黃金期,其作品井噴的年代雖然已經過去,但在盜版光盤的市場,星爺可是縱橫江湖無人可擋。

但其實那時候的周星馳其實應該很落寞。他幾乎使用渾身解數,通過超高強度的拍片密度,獲得了經濟自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然而,公司的第一部大製作《大話西遊》票房慘敗,讓他幾乎翻不了身。

諷刺的是,《大話西遊》在多年後成為周星馳最牛逼的代表作,無數被盜版VCD裡面的至尊寶和紫霞感動得屁滾尿流的孩子們都吵吵著他們永遠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

然而,是不是太晚了呢?可想而知,這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敏感而脆弱的孩子,這個骨子裡的自戀、自卑和驕傲相互糾纏、複雜的呈現著的喜劇明星,在自己最鍾愛的作品遭遇滑鐵盧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

於是後來他又跟著王晶拍了流俗的《百變星君》。

票房大賣,他又翻身了!

這時候應該是高興,還是悲傷?

我曾看過一個影評,他說不管是張藝謀,還是李安這樣的牛叉到爆的導演,都能看到西方經典電影的影子,只有周星馳,前無古人,他是這個星球獨一無二的。

獨一無二。這麼光彩絢麗的形容詞其實有一個看不見的影子,就是孤獨。

後來再看周星馳,我似乎多懂了一些。

《唐伯虎點秋香》裡,四大才子一起出遊,吳鎮宇說唐兄你家中八位嬌嫩的天仙美眷,真是令人羨慕啊。周星馳哈哈哈哈哈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他笑得節奏已經長過了搞笑應有的節奏,背景音樂換成了悲樂。

看他這誇張的表情,你注意到他眼睛裡的淚花了嗎?

哦,原來這才是他真正想要表達的。

沒有人理解他。

大家還在笑那句“下河捉鵝醫肚餓,吃完回家玩老婆”的名詩,或許又沒聽到這笑聲的孤獨了吧。

梁朝偉把憂鬱放在他充滿魅力的眼眸裡,周星馳卻把憂鬱放在他放肆不羈的笑聲後。可憐的是,我們總在笑岔氣的時候,把那憂鬱漏過去。

不久前我複習了周星馳的《回魂夜》,這幾乎是我唯一一部沒有認真看過的周星馳電影。因為是鬼片。周星馳扮演一個捉鬼達人,所有人都說他是神經病,其實他真的在抓鬼,真的是個天才。

你看這個樣子,讓你怎麼相信他不是神經病?

就像讓你看他的電影,讓你怎麼相信他不是在瞎胡鬧?

《回魂夜》裡有一段臺詞,我很喜歡:

你剛才不是七竅流血了嗎?怎麼還沒死?七竅流血是七竅流血,死是死,一定不要混淆。

看周星馳電影,需要注意的是,搞笑與搞笑之間,一定不能混淆。有時候是笑,有時候是哭,有時候是人生。

《逃學威龍》,周星馳從一個刑警貶為一個交警,他帶著頭盔扶著摩托車,站在街上,一句臺詞也沒說我就已經笑翻了。他的樣子怎麼可以這麼屌絲?

當年報考無線班,被他強行拖去的好友梁朝偉直接考上了,他落榜。兩年後他混進無線班夜間部,各種跑龍套,梁朝偉已經是紅遍香港的小生。他還用了六年的生涯做兒童節目主持人,看梁朝偉拿影帝到手軟。

他是個屌絲,從一開始就這樣。所以總讓我們找到認同感。

有點點不同的是,這個屌絲是個天才。

孤獨的天才。

關於愛情

柴靜採訪周星馳的那個訪談,把星爺的孤獨全暴露了。

柴靜問他,“什麼時候結婚?”

他這麼回答:

柴靜

:為什麼這麼問呢?周星馳:年齡也越來越大了。柴靜:你才多大。




這是我看到的那個放蕩不羈的阿星嗎?

這是我看到的那個風流唐伯虎、悶騷007、宇宙無敵的鹹蛋超人嗎?

我不具備八卦的能力和興趣,我只想從周星馳的電影裡,去看他的愛情。

面對少年時的女神,他是這樣的

這不就是曾經的你我?羞澀、自卑、勇敢而膽怯。用最愚蠢的方式,去追逐最捉摸不清的愛情。女神一笑你就會驕傲地以為她會愛上你,女神一個斜視你就立馬自卑的想鑽到地縫裡去。

上面的這個周星馳太真實了,真實的讓我看到自己,但又真實到不像一個巨星。

他的愛情觀呈現的最集中的,在《大話西遊》裡。

那是一個大寫的“錯過”。

我想他真實的人生中或許類似吧,很多人八卦他和羅慧娟的故事,我就不囉嗦了。我只看電影。

紫霞,那是一個終於愛上他的,又被他所愛的,完美的女人!

這種電流你能抵抗?

最早的“天仙攻”,又在莞爾一笑中盡顯嫵媚。

清純、驚豔、可愛、嫵媚。這些詞都在一個紫霞身上融合了。

我只能說,紫霞仙子這個人設,不知道比朱茵本人強到哪兒去。但是沒有巔峰顏值的朱茵,我們也無法如此具象這個紫霞。我們該感謝朱茵,這個周星馳曾經的愛人,她或許不懂周星馳,她至少懂了紫霞。

這樣的完美愛情,如果以完美收場,周星馳就不會變成現在這個周星馳了。

這臺詞周星馳哭著說,你我都笑著看。

結局他又狠狠自嘲了一把:

這臺詞直接的近乎殘忍,直接揭開了無數年輕人心底最深的傷。

當我們為愛情而愚蠢,用愚蠢去蹉跎青春的時候,是不是也是像條狗一樣?

《一生所愛》適時響起,孫悟空的背影在夕陽下被越拉越長。

紫霞愛他,他不懂得愛情。等他懂了,已是錯過,再無可挽回。

這種愛情,就藏在那些荒誕不經的無厘頭笑料中。很多人笑的像個神經病,有些人又哭的像個神經病。

如果,我只是說如果,沒有錯過,他嚮往怎樣的妻子?

或許,這部更加荒誕不經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裡有答案。

劉嘉玲:你最麼會知道我每次都躲在桌下面。周星馳:你每次都躲在桌下面啊。我有什麼辦法能夠不知道你躲在桌下面呢。拜託你用點腦子想一想。再找幾個新的地方躲。好讓我有點新鮮感。好吧。劉嘉玲:可是我不躲在桌下面我怕你找不到我嘛。周星馳:啊!!!!啊!!!!我真受不了你。拜託你不要這樣。我拜託你好不好老婆。你不要這個樣子。謝謝謝謝謝謝。。。劉嘉玲:誒!我只是個血肉之軀。你每次都這樣罵我。我不知道哪一天我就忍不下去了。周星馳:忍不下去那你走啊。劉嘉玲:我去洗澡了。周星馳:我叫你走啊。劉嘉玲:誒。你會不會肚子餓啊。我下碗麵給你吃。

她對那些其實極其無厘頭但被老公稱為“偉大曠世”的發明給予最大的褒獎和支持,她是最忠誠的粉絲。每次星星無理取鬧、歇斯底里,她都不怒不惱,她相信、也只有她相信,自己老公是最棒的。

她的一切都是因為出於善良,出於對老公的愛,是一種大智若愚,也是值得學習的夫妻相處之道。自己裝傻襯托出老公的聰明,在老公失意時,不埋怨不指責,學會讚美,溫柔地幫助老公上進;不吝嗇去表揚老公的作品,肯定他是世界上最棒的人,給他信心;當兩個人吵架時,懂得低下身短放下自尊,及時化解矛盾和好如初;有好口才,趕走勾引老公的各方狐狸精(姑娘,我建議你買獨活,獨自生活,別那麼多事);輔助老公的事業,當全世界都不相信自己老公時,堅定站在老公這一邊,支持他;經常說我愛你,不怕顯露自己的感情;在外人面前,懂得發揮自己的長處,給老公長面子.....

我猜想,這是周星馳夢裡的完美賢妻。

這一刻的劉嘉玲,簡直是美得天理難容!這一句臺詞,簡直是暖心到人神共憤!

美貌?才華?那都不是男人最需要的。男人最想要的——不管是在功成名就,還是鬱郁不得志時——是支持,是肯定,是失敗後依然執著的鼓舞和相信,是滿身傷痕的回到家後的一碗麵。

可最終,周星馳沒機會對誰說出那句他一直想說的話:

電影《西遊除魔》有這樣一段對話↓

唐僧:我第一次看到你就愛上你了。段小姐:愛多久唐僧:一千年,一萬年。

柴靜:那為什麼要用多年前的這幾句話?周星馳:就可能我對這幾句話有情意結。柴靜:我可不可以理解說這是一個不由分說的想法,我就想在這個時候說出我一生中想說的這句話。周星馳:對對對,你有這樣感覺嗎?柴靜:對。

這個經常又導又編又演的喜劇天才,竟然無法描述自己的情意結,被柴靜一語中的之後,又露出這樣真摯的又悵然若失的表情。

“謝謝你啊。”

終極一生,他都在尋找那個知己。

或許是誰的一句話,誰的一個想法,誰的一個肯定,誰的一段愛情。

會有人陪他過這個情人節吧。

會有人陪他走過這一生吧。

會有人,走進他心裡去吧。


娛樂輕閱讀

唐伯虎點秋香,最後一幕,鞏俐突然大喊:啊啊還愣著幹嘛,打牌啦!在河邊,唐伯虎跟另外的才子一起,那種苦笑,那種不被人理解,多痛苦。到最後,費勁千百磨難終於得到夢中情人,結果,還是一個世俗女子,而不是自己心中渴求的精神佳人。可悲


ChrisSolomon

我最喜歡的是星爺的喜劇之王,真的把一個小人物的夢想刻畫的淋漓盡致,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遇到了自己一輩子想要的人,當他說出我養你的時候是下了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呀。還有就是本來娟姐說讓他做男主,讓他終於有機會去實現自己夢想,但後來卻被告知換人,還回劇本時真的是看的讓人心碎啊


大臉妹的吐槽窩

作為正在以插科打諢的喜劇形式寫一部悲劇的神的小說的作者,我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喜劇演員(尤其是周星馳這樣的喜劇演員)的內心世界到底是如何的,才能把喜劇演出來?

如果大家看過很多周星馳的喜劇,大家會發現一個規律,周星馳的很多喜劇,其實是在諷刺,諷刺各種事情。比如鹿鼎記裡面他對陳近南說的那段話:所以我們要奪回我們的銀子和女人,至於是不是恢復漢人江山,都是脫了褲子放屁,管人鳥事,聰明人說聰明話。

比如《食神》裡面的諷刺:可樂冰要儘可能地多,菜能放多少鹽放多少鹽

比如《喜劇之王》裡的: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喜劇是什麼?魯迅有一句話:喜劇是將那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為什麼?撕破了,你才能體會到,有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或你所堅持的某些觀念,是無價值的,甚至是可恥的。

能成為經典的諷刺型喜劇,首先你自己得看破這光芒萬丈的繁花似錦,找出他的沒意義,然後再撕碎了給觀眾看。

這意味著諷刺性喜劇,最悲哀的就是那個演員,因為他已經看透了這個社會的光怪陸離,知道這個社會並不像它展現的那麼好。

各位還記得《摩登時代》裡卓別林麼?大家看卓別林因為大工業時代的工人工作而被搞得崩潰時,我們哈哈大笑之餘,是否想過,卓別林在看到這種事情的本質,並把它不已悲劇的形式展現出來,而是以喜劇的形式,他的內心感受呢?

他是悲哀的,只不過他如果演成悲劇,就沒有人看了,喜劇,是他的唯一出路。

第二,悲劇與喜劇的轉化關係。

我曾經做過一個思想實驗,為什麼同樣是把一個人切成一段一段,但是《生化危機》類的電影會讓我們覺得恐懼,而貓和老鼠裡的湯姆被切成片會讓我們覺得好玩?

所以,客觀事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包裝。這裡涉及到鏡頭,畫面,以及事後效果。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從高樓上摔下來,你用遠鏡頭,再配上搞笑的音樂,並且這個人摔下來之後沒死,你會覺得這是個喜劇。但如果此人從高樓上摔下來,用近景鏡頭,配上可怕的落地聲,然後再用近景鏡頭對他的死狀做特寫,那絕對是個恐怖片,如果再配上週圍親戚的哭泣,就是個悲劇了。

各位是不是覺得殘忍?都是高樓上摔下來,僅僅因為導演的處理不同,我們就可以看著原本是一個悲劇的東西變成喜劇?

我們不要忘了,君子遠庖廚——這意味著,只要我們看不到具體的慘狀,我們是會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的。

但是演的那個人不會。對於他來說,他就是落地了,他就是摔下去了。

他有能力把這一摔展現成喜劇,還是悲劇,但是他沒有能力改變這件事情在他心中已經是悲劇的事實。

第三,喜劇的插科打諢,往往是對這個世界的悲劇的逃避。

“真的勇士,敢於面對淋漓的鮮血,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這句話我們誤解了,我們以為勇士面對淋漓的鮮血和慘淡的人生是勇士,其實不管是不是勇士,他面對的生活,往往都是淋漓的和慘淡的,這才是魯迅想說的,只不過勇士選擇的是面對,普通人選擇的是忍受,而喜劇演員,選擇的是逃避之後的調侃。

尤其周星馳,他演的幾乎都是小市民,或者底層人的喜劇,喜劇只是表現形式,但是底層人的淋漓的鮮血和慘淡的人生,卻是真的。

如此面對悲劇人生,試圖找出裡面的喜劇因素,各位,這樣的人生,怎麼可能是喜劇?


這裡不得不提曾經的喜劇經典《武林外傳》,你換個角度看,每個人都是悲劇:佟湘玉千里迢迢嫁人,結果夫君還沒出現,老爹就不要他自己走了,夫君死了。她用她唯一的錢買了個宅子,做成個客棧。家裡雖然家財萬貫,但是對她從小特別摳,甚至她娘對她和她弟弟明顯有區別:她弟弟穿著鑲者翡翠的官靴,她從小被她娘看到了當沒看到。

白展堂,呂秀才,等等,都是如此。

但被演繹成了喜劇,雖然如此,也改變不了他們悲劇的人生。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周星馳說他是個悲劇演員。他洞察了太多人生,演出了喜劇的效果,卻成了個悲劇。


作者系縱橫文學《眾神聊齋》作家


沐雨縱橫眾神聊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bd100043b07ee3f7eef\

文化軟實力

如果有留心,你會發現,周星馳在他的電影裡從來沒有笑過,或者說真正的

要麼是皮笑肉不笑,要麼就是一張喪臉。

所以他說自己在演悲劇的意思是,他從未真正想逗笑,但奇怪的表演方式使得他看上去好笑了。

關於這一點,梁朝偉也認證過,作為被周星馳拉去的梁朝偉都考上了演藝培訓班,周星馳本人卻幾次都沒考上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他把苦情戲演得很好笑。

這種表演方式並不是大眾所接受的正統表演,所以周星馳才一次次落榜。

在劇裡跑龍套加做兒童節目主持七年後,才因為李修賢和劉鎮偉的賞識主演電影,並從此一炮而紅。

周星馳的小人物表演都帶著自己早期經歷的痕跡。

周星馳本人是嚴肅而認真的人,所以他的表演常常很有想象力,吳宇森最初見他也說他的表演亮眼很現代,意味跟別人的表演方式不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