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線籃成電商新寵?躲過花色禁忌或迎銷量爆發

針線籃成電商新寵?躲過花色禁忌或迎銷量爆發

與箱包這個大類目不同的是,近似箱包的功能性針線籃,近幾年海內外的市場容量也在不斷延拓。從狹小固定的線下供銷圈子發展為電商的新寵,產品及市場的走向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式成出海利器,不同國家消費需求各有千秋

陸豐市亞仕基工藝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弘豪向雨果網指出,純粹以他們20多年的外貿經驗來看,針線籃在歐洲、美國這些國家較為熱銷,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產品顏色、花色及樣式的喜愛各有千秋,且部分不合時宜的民族禁忌廠商也需要正確規避。

針線籃成電商新寵?躲過花色禁忌或迎銷量爆發

舉例來看,英國的消費者喜愛的針線盒較為復古、傳統,不追求樣式、顏色的過度花俏;法國的消費者喜歡的款式較為多變,產品造型誇張;中東國家消費者喜歡的產品顏色較為鮮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德國人非常忌諱菊花、薔薇等圖案,這些花朵被視為不吉的徵兆,所以在針線盒的花樣選取上也需要多花心思,具體而言,工廠與採購商洽談的後續進程中可以以基礎產品為樣板,再針對某個特定的目標受眾群,配合採購商在花色、產品造型或縫製細節上做細微調整。

針線籃成電商新寵?躲過花色禁忌或迎銷量爆發

“現如今有很多的外貿工廠或個體廠商,看到國內電商和跨境電商的一點紅利就蜂擁而上了,但是我覺得別人成功的捷徑不一定就適合你,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不懂實體的話,也是搞不定電商的,電商只是產品一個分銷的渠道和手段而已,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更多的產品開發、更好的產品服務,對暴利的新生事物更應該謹言慎行。”林弘豪說道。

已有市場較為狹隘,子承父業尋求新渠道的突破

在逛展的過程中,上海香料油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蔡祥也表示,從一定意義上來看,真正從事工藝品的中國廠商屈指可數,且有趣的是很多國外的採購商雖然沒有見過中國的供應商,但多少對其產品質量和主打的產品風格線均有所耳聞。對此,林弘豪也坦言,“這個圈子很小也較為傳統,且這類型的廠商通常以廣交會作為輸出平臺,中國香港及國外的展會都極少參展,不是因為他們不需要拓展新的渠道銷量,而是這個行業中供應商和採購商已經形成自己的一個‘社交圈’了,有較為穩定的供銷體系。”

針線籃成電商新寵?躲過花色禁忌或迎銷量爆發

此外,他表示一些歐美的採購商其實與他們廠商都保持了快20年的合作關係了,

有的從他們的爺爺輩開始就一脈相承,繼而接觸到了兒子輩甚至孫子輩的採購商,合作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對比不同時代、不同渠道下的供採模式,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採購商不僅僅依託傳統狹隘的線下渠道,也開始借用線上電商渠道尋找和開發採購商。“現在,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曝光度是非常驚人的,有的廠商一款產品經過Facebook網紅的直播,居然就輕輕鬆鬆的引來了訂單,這是我們以前所不敢想象的,可藉助互聯網卻輕而易舉的實現了,所以我們這些傳統的線下廠商也應該順勢而為,有所改變了。”來自浙江的工藝品展商反思道。

活用品牌無形資產,靠營銷創新積攢市場容量

在林弘豪看來,品牌是廠商真實享有的無形資產,廠商也應該依靠優質的產品質量,產品創新和服務來活用品牌這個無形資產,以積攢產品新的市場容量。針對針線籃這個行業,產品設計創新的關鍵在於布料和印刷技術的突破,“可能同一個花樣、不同花色涉及的印刷技術都有所不同,活性印刷、平板印刷、貼花印刷、數碼印刷等不同的印製做法所設計的成本也大同小異,這就要求廠商在產品質量和成本把控上多花心思。嚴格把控布料的含棉量、含紗量,切忌精簡工藝流程,及時跟進產品生命週期的變化。”

針線籃成電商新寵?躲過花色禁忌或迎銷量爆發

談及產品高銷量和復購率的核心,林弘豪表示除了上述最為基本的質量把關之外,廠商也需要轉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同樣的一款產品,無論是賣10塊錢還是賣2塊錢,產品的細節和工藝依舊不容忽視,都需要認真對待。此外,銷量和復購率並非都需要去發掘,有時候也可以自行培養和扶持小採購商。他分析道:“對於前期訂單量較小的採購商,其實我們廠商也可以給予一定的幫扶:包括與採購商一同蒐集市場和消費者對產品的細節反饋,探討研究新品的設計、開發,共同開拓新的目標市場。在此基礎上,慢慢協助小採購商擴大市場份額,孵化其未來的產品採購數量;採購商散貨的渠道多了,自然而然找我們採購的數量也會增加。”

最後,有來自潮州市的工藝品參展商也表示,產品的捆綁營銷其實也是提高產品銷量的重要手段。“例如,我們可以對應的為我們的針線盒或工具箱,提供其必要的剪刀、針、線以及尺子等工具,組合式的搭配營銷;此外,也可以針對部分高端消費者的送禮需求,優化產品額外觀及包裝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