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電商10年

馬來西亞電商10年

電子商務可以說是馬來西亞過去幾年來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2017年該國電商收入已經高達10億美元,2018年收入或將達13億美元。而該數字預計將於2022年超過24億美元。

馬來西亞電商10年

電商已經成為許多馬來西亞人生活的一部分。2017年該國家活躍電商用戶高達1510萬,佔該國家總人口的47.9%。該數字將於2022年上升至2140萬。

馬來西亞電商10年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馬來西亞電商的進步。近期東南亞電商聚合平臺iPrice回顧了大馬電商十年發展歷程,詳細如下:

2008 - 2011年:早期

早期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互聯網的普及、家庭&辦公室電腦的使用率的推動。

像eBay和Lelong這樣的C2C平臺在這個時代蓬勃發展。最初,不熟悉支付網關的用戶可以通過交付(COD)方法輕鬆地購買或出售商品。

C2C平臺的普及也刺激了支付網關和其他在線支付方式的使用。eBay向馬來西亞提供了在海外銷售的產品,這使得用戶必須使用PayPal註冊。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網上銀行轉賬、信用卡和借記卡的使用。

2012 - 2014年:在線平臺的加入

21世紀出,電子商務的發展為新平臺的加入奠定了基礎,其中一些平臺在今天成為最受歡迎的在線市場。2012年,馬來西亞加入了包括Lazada、Zalora、Rakuten、Hermo和65daigou在內的5家公司(今天更名為Ezbuy)。

2015年- 2017年:轉折

截至2014年底,全球電子商務(B2C)銷售額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各大洲均出現兩位數增長。然而,馬來西亞的電子商務仍相對較新的,而且剛剛開始走向成熟。

馬來西亞政府注意到了這一點,並於2016年啟動了國家電子商務戰略路線圖。

除此之外,2015年還見證了GoShop、11street和Shopee等重要玩家的加入。其中Shopee在兩年內迅速發展併成為Lazada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2015年至2017年期間,電子商務的興起也源於MYCyberSale、雙十一、黑色星期五、Cyber Monday和雙十二等大型促銷活動。

2018年+:未來

馬來西亞電子商務在10年內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未來將會看到政府和更多企業針對電商發展的舉措。


東南亞快訊

  1. 新加坡醫生網絡平臺Docquity完成一輪未公開A輪融資,早期投資者Genesia Ventures領投

  2. 印尼數字支付&電商KinerjaPay收購數據中心Kinerja Indonesia

  3. 火幣或將加入越南區塊鏈市場

  4. 泰國基金AddVentures投資建築企業管理平臺Builk、印尼在線B2B市場Ralali等

  5. 新加坡本地發現平臺WhereIsWhere已經與本地1500個零售店達成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