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陽公主為什麼喜歡和尚?

用戶59093779835

李世民為了實現“政治聯姻”,在愛女高陽公主剛成年的時候,就許配給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

可是,高陽公主對一介武夫的房遺愛並不滿意。婚後不久,高陽公主在一次狩獵中偶遇了辯機和尚,兩人一見鍾情,在辯機的草菴中有了肌膚之親。

後來,高陽公主把自己的兩名貼身侍女給了丈夫,意思是“咱倆各玩各的,誰也甭管誰!”就這樣,公主與和尚的婚外私情持續了八九年之久。

高陽公主還將李世民賜給自己的外邦進貢玉枕,送給了心上人辯機和尚。

真相大白後,唐太宗盛怒,下詔將辯機和尚處以腰斬,並殺死知情不報的奴婢十餘人。

辯機和尚死後,高陽公主極度傷心地說:“辯機是我的真愛!”從此,高陽公主對父親李世民心生仇恨,直到李世民駕崩時,她也沒有一絲悲傷。後來,高陽公主又公開納智勖和尚等三個和尚為“男寵”,智勖和尚慫恿高陽公主發動宮廷政變,終被賜死。

那麼,大唐高陽公主為什麼喜歡和尚呢?

唐代李家受北方胡人血統的影響,唐朝的性觀念相對開放,李世民納弟媳為妃,李治封庶母武則天為皇后,李隆基奪兒媳楊玉環為貴妃,太平公主公然包養男寵……另外,高陽公主由於對婚姻的不滿無處發洩,加上高陽公主喜歡是溫文儒雅的書生,所以高陽公主最終選擇了私通有知識、長得帥的和尚。


書房記

看到本問題的幾個高贊答案,實在覺得有必要對信口開河的回答做一點回應。

首先,高陽公主跟辯機和尚私通這事是不是真的,學界尚有爭議,因為《舊唐書》裡並無這方面的任何記載,而《新唐書》的作者歐陽修、範鎮、宋祁、呂夏卿等,及《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都有排佛的傾向,所以也有可能是從野史中道聽途說再編纂而來。加之後人對這種事情總是興致盎然,從古至今都有不少人捕風捉影將這段歷史按照自己的方式演繹。

(米露飾演的高陽公主)

有人把高陽公主說成淫娃蕩婦,風流成性,生活作風極其不檢點,而駙馬房遺愛對此並不介意,兩人各玩各的,互不干涉。在辯機死後,高陽公主還與道士李晃、和尚智勖、惠弘等私通。

也有人認為高陽是一位痴情公主,在最好的年華遇到了顏值高且才華橫溢的辯機和尚,一見傾心,二人兩心相悅,暗許終生,只因金寶神枕失竊一事二人愛情敗露,辯機被腰斬,從此高陽生無可戀,一生都惦念著辯機,之後與和尚道士尋歡作樂也是為了在他們身上尋求辯機的影子。

第一個版本滿足了大眾的窺私慾,第二個更唯美一些,畢竟我們還是要相信真愛的。

關於高陽被賜死,本問題某高贊答案說高陽因唐太宗腰斬了自己的摯愛辯機懷恨在心,並且將這種怨恨轉接到了高宗李治也就是自己的親弟弟身上,所以謀反被李治賜了一丈白綾。我只能無語地感嘆答者的想象力。

按照《舊唐書》裡的記載,高陽驕縱慣了,想剝奪駙馬的大哥房遺直的爵位,便稱其非禮自己。太宗讓長孫無忌調查此事,結果牽出了高陽公主和房遺愛想擁立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景謀反一案。也有人認為高陽並非真的謀反,而是當時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看靠譜的歷史,學有趣的經濟。

關注經史通義,做有深度的你。


經史通義

高陽公主的婚姻

高陽公主作為唐太宗最喜歡的女兒,在高陽公主15歲的時候,唐太宗就為高陽公主選了駙馬。選擇的是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房遺愛這個人人高馬大的,按照常理來講很多姑娘都會喜歡的。但是高陽公主對房遺愛完全沒有感覺。因為房遺愛根本不是高陽公主的菜。

那麼高陽公主喜歡什麼樣類型的男子呢?

高陽公主喜歡的是那種溫文爾雅的,英俊非凡,有才華的男子。所以房遺愛除了在洞房花燭那天進過高陽公主的閨房之後就再也沒有進去過了。

所以,婚姻不幸的高陽公主整天在外遊山玩水,房遺愛就一直陪著她。

辯機是誰

辯機是一個和尚,這個和尚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他是一個佛學淵博,品行高潔的非凡的和尚。他有多牛逼呢?當時唐玄奘從西域回來,在全國範圍內尋找九個人一起譯經,然後參與撰寫聞名世界的《大唐西域記》,那年的辯機才26歲。

相遇辯機

前面說到高陽公主一直在遊山玩水,有一年打獵的時候,高陽公主遇到了辯機。一個皇家公主,一個學富五車的英俊的和尚(或許英俊才是最重要的吧)。兩個人一見鍾情,從此以後兩個人如膝似膠整天在一起。

房遺愛知道他們兩人的事情,但是他幫他們隱瞞還給他們製造機會。(這小子綠帽子戴的爽啊)

辯機之死

辯機被玄奘選中的時候,去了弘福寺長住,高陽公主送了玉枕給辯機,但是沒想到後來玉枕被小偷偷了。官府在抓到小偷後往下調查的時候發現了高陽公主和辯機的事情。唐太宗知道後斬了辯機。

高陽公主之死

高陽公主恨死了自己的父親,可是辯機死後沒幾個月唐太宗也死了,李治登基。高陽公主就把對父親的恨轉接到了李治身上。她想要造反,可是失敗了。皇帝賜他白綾,高陽公主就在一束白綾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年才二十七八歲,辯機死那年辯機才30歲。


非說不凡

豈止是高陽公主喜歡和尚,南北朝時期,齊成武帝高湛的皇后胡氏與一個叫曇獻的和尚偷情,《水滸傳》中的潘巧雲與和尚裴如海通姦。在古代,無論當朝公主、官宦妻妾,還是良家婦女、平民閨秀,許多女人喜歡與和尚偷情。

在元代雜劇和明清小說中,尼姑思春,和尚偷情更是隨處可見。清朝時期,湖南巡撫卞寶第頒佈了一則《示禁燒香》令:“燒香結會,男女雜處,最為風俗人心之大害。”禁止婦女以燒香為名進廟入觀。可見,當時女人與和尚偷情的風氣已蔓延到什麼程度。

究其原因,在《水滸傳》中,潘巧雲臨死時對楊雄說的一句話足以說明問題:“跟我師兄一晚,勝於跟你十年。”至於和尚為什麼會具有如此的魅力,作者施耐庵也作了一段最為精妙的分析:原來但凡世上的人情,惟和尚色情最緊。和尚們一天到晚靜坐禪房,無所事事,專心養銳,不僅身強力壯,而且精力充沛。再加上他們無妻無女需要供養,有的是空閒的時間,因此,和尚便成為了古代女子們幽會偷情趨之以鶩的首選對象。

因此,高陽公主雖然貴為公主,但也不能免俗,她喜歡和尚也在情理之中。再加上她所喜歡的辯機和尚不僅是個玉樹臨風,英俊瀟灑的佛門弟子,更是個學識淵博,品行高潔的年輕和尚,在一次偶遇中兩人一見鍾情(又是老套路),從此愛得如膠似漆,難捨難分。最後被唐太宗知悉此事,將辨機斬殺。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高陽公主已經嫁人,駙馬還是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可房遺愛在明知自己頭戴綠帽的情況下不但沒有怪罪高陽公主,甚至在妻子與情敵偷情之時替他們把風,這種事情相信是個男人都做不出來,真不知道房遺愛是怎樣做到的。

解密歷史,暢談奇聞。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歷史茶坊!

各位讀者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也許高陽公主和辯機之間是真愛,只是生錯了年代。

高陽公主和辯機的風流事僅出現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當中,但在《舊唐書》中並無記載,所以無法判斷其真實性。即便有,也不能以此判斷高陽公主淫蕩不堪,或許他們之間是真愛,只是高陽不該為公主,辯機不應做和尚。

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婚姻屬於政治聯姻,因為房遺愛父親房玄齡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可見高陽公主婚姻並不幸福,從日後謀反可以看出,高陽公主頗具政治手腕,既然這是一場政治婚姻,她也竭盡所能為房遺愛提高政治地位。原本她對於愛情已經失去信心,直到遇到辯機。


五味社

巫山雲雨入禪房,藩籬情深臥鴛鴦。
辯機腰斬刑場日,長歌當哭美嬌娘。

此詩,講的是唐代高僧辯機和高陽公主的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辯機,據《大唐西域記》卷末的《記贊》記載,他容貌俊秀英颯,氣宇不凡,15歲時剃髮出家,為著名法師道嶽的弟子。

十餘年中潛心鑽研佛學理論,26歲時辯機被選入玄奘譯場,成為九名綴文大德之一。

用現在的眼光看,也算身兼要職年輕有為了。

高陽公主,可謂萬千寵愛於一身,父皇對這個十七公主十分寵愛,無論是周遊還是狩獵等皇室的活動,李世民都讓她跟隨。

對於這個皇上手心裡的寶——高陽公主,她的婚姻也沒能逃脫政治聯姻。李世民千桃萬選,選中了當時宰相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

李世民覺得虎父無犬子,房玄齡博學睿智,他兒子也不會遜色到那,就把年僅十五歲的高陽嫁到房家。

房遺愛老實懦弱,新婚初夜,當他醉醺醺地出現在門口,眼神惶惑躲閃不定,心高氣傲的高陽公主自然瞧不眼,心生厭惡,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父皇為他精挑細選的意中人。

高陽公主在新婚第一夜就把丈夫趕到廂房去睡了。

房遺愛雖然不受高陽公主待見,房還是不斷地討好高陽公主,為哄她開心帶她出去遊玩打獵。一天,出去打獵,人困馬乏時借宿在草菴。

這時男主角辯機和尚隆重出場了:一襲青衫裹著筆挺的身材,高冷的俊秀的臉,他手裡拿著書,刀削的眉,高挺的鼻樑,薄薄唇輕輕抿著,他身上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涼薄氣息。

辯機和尚接待了公主,辯機有“才”有“貌”,寺廟之地又讓他有了高冷範,當時的高陽公主青春年少情竇初開,四目對視,天雷勾動地火,辯機侃侃而談,豐富的學識佛門遠大的抱負,讓公主痴迷沉醉,早忘了對方什麼和尚身份,馬上“路成粉”成了沙門寺辯機和尚的追隨者。

郎有情妾有意,兩個情投意合的年輕人情不不禁共赴巫山,盡情纏綿悱惻。此後兩人經常共赴愛河顛鸞倒鳳。

為了安撫附馬爺,高陽公主送給她兩個漂亮的侍女,讓他們快活逍遙。

房遺愛畏懼公主的權勢又要顧忌家簇的榮譽,不敢聲張,悄悄頂下了這個“綠”帽子。

高陽公主對辯機的和尚身份不管不顧,可能還有這麼兩個歷史原因:

一、唐王朝很重視佛教。

唐太宗曾經下詔在全國建立寺剎,唐.杜收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由於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頗多,其後妃、公主興造寺塔之風尤盛。

佛教在盛唐時,素稱為黃金時代,當時對僧人很被尊重的。

李世民曾幾次邀玄奘進宮為自己講法,和尚是備受禮遇,賞賜有加的。

與和尚通姦公主不是唐朝唯一一個,在其之後,武則天,太平公主皆與和尚有私情。

可見和尚的地位是很高的,只就文化修養方面辨機甩那些和尚幾條街,她們更多追求“性慾”。

二、思想開放民風包容。

當時唐太宗李世民,太納賢臣,英雄不問出處,經濟相當繁榮,唐朝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外,還接收許多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

當時的社會包容性相對強了很多,人們的思想也相對開化。

唐朝算是一個比較開放的時期。很多女性上街服飾開放程度已經相當於今天的水平。

這時期,統治者也實行相對寬容、兼收幷蓄的文化政策。整個唐朝情史相對較亂,李世民娶了兄嫂,李治娶了母妃,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兒媳婦……

儘管在此在背景下,高陽公主管辯機的戀情也沒能逃脫惡運。

在高陽公主和辯機你濃我濃之時,送給辯機金玉神枕當做定情信物,不巧玉忱被盜。

盜賊被抓,在贓物中發現了這隻金玉神枕,此枕乃御用之物,御史們連夜刑訊,最終追到辯機身上。高陽公主和辯機的戀情“曝光”。

唐太宗知道高陽公主與和尚淫亂後大怒,立刻下令判處辯機腰斬的酷刑。

《資治通鑑》記載“太宗怒,腰斬辯機,殺奴婢十餘人……”

太宗認為皇室蒙羞,從此開始冷落高陽公主。

高陽已經恨死自己父親殺死自己的愛人,痛恨父皇。

唐太宗駕崩後,高陽公主“哭容不哀。”為了替辯機和尚報仇,高陽公主和丈夫房遺愛謀反,事情敗露後被賜白綾自盡。

宋朝編纂的《新唐書》歐陽修等史學家確認,高陽公主和高僧辨機不倫之戀確有其事,儘管研究者還有種種考證質疑,但仍不足以推翻《新唐書》。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愛情故事在民間一直廣為流傳。


有書共讀

1、高陽公主是一個非主流代表人物。高陽公主是李世民非常喜歡的女兒,恃寵而驕,所以非常任性,喜歡嘗試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生活方式。

2、唐朝是一個情感開放的朝代。唐朝是由胡族繁衍,歸化華夏文明而來。唐朝人對待情感問題是比較包容的,對於高陽公主的閱歷故事就是見慣不驚了。

3、唐朝是一個非常重視佛教的社會。《西遊記》不就是說唐朝的故事嗎?在唐朝,可不是一般人能夠當得了和尚的,和尚可是國家供養,算起來應該是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所以唐朝的和尚必須相貌堂堂,滿腹經綸。和尚一般住在偏遠的鄉野,再加上高陽公主喜歡狩獵,在鄉郊野外偶遇一個帥氣,又有才氣的和尚,讓高陽公主春風滿面,遍嘗野味,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4、和尚久居廟宇,吃齋唸佛,青燈黃卷,納天地之靈氣,吸自然之精華。和尚不問塵世煩惱,自然就是有非凡的定力。集贊巨大的荷爾蒙能量,遇到風情萬種的高陽公主,就是乾柴遇烈火,一旦爆發,自然就會讓高陽公主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西凌詩社

高陽公主喜歡的是辯機,而辯機恰巧是個和尚。

高陽公主性情開朗,陽光活潑,深受唐太宗喜愛,並將其許配了給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房玄齡乃是貞觀重臣,太宗將高陽嫁進房家,足見其對這個女兒的疼愛。

可是婚後生活卻不盡如人意,房遺愛與才名在外的房玄齡不同,他不學無術、空有一身蠻力,高陽對這個夫婿很不滿意,迫於房家勢力與皇家顏面只能把心酸嚥進肚子裡。

平靜的日子沒有過太久,有一天高陽公主在領地狩獵遇見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男人,這個男人就是辯機和尚。陽光下溫文爾雅的辯機擾亂了高陽的心扉,颯爽英姿的高陽也驚豔了辯機的時光,只一眼他們便再也忘不掉對方了,這就是他們的初戀,那一年高陽16歲,辯機21歲。

歷史上有很多后妃淫亂,與和尚私通,不過那些和尚都是貴人們的性奴罷了,人品卑劣,出身低賤。可是辯機不同,他是玄奘的接班人,是名負長安的高僧,撰寫了《大唐西域記》,翻譯了諸多經文,在遇見高陽之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愛上一個女人,更別提是有夫之婦的大唐公主了。也許正是辯機的大德高僧形象,讓少年的高陽一見傾心,奮不顧身去追求,不惜墜入阿鼻地獄。

自此他們開始了頻繁的約會,而高陽的丈夫房遺愛不但不阻攔,反而會替公主把風,不知道這位駙馬爺是怎樣看待自己頭上的綠帽子的。公主也夠意思,把自己的兩名漂亮侍女送給房遺愛,以後就各玩各的,夫妻倆也是其樂融融。

這樣的生活過了八九年,辯機被選去譯經,很久未見高陽,但一直隨身帶著高陽送的玉佩。後一時不小心玉佩被盜,更倒黴的是偷玉佩的小偷被官府抓到了,官府發現玉佩乃是宮中之物逼問小偷玉佩來源,於是辯機與高陽的事情就被揭發出來了。

唐太宗大怒,下令將辯機腰斬,知情不報的奴婢斬首。辯機死後,高陽深受打擊,整日閉門不出,捶胸頓足,如同瘋了一般。支撐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向自己父親報仇。

疼愛她的父親去世時,她沒有一絲難過,她是真心愛辯機,所以痛恨殺了辯機的父親。太宗死後,她甚至想奪走李家的江山來祭奠辯機,結果不但沒成功還因此喪命。

在辯機死後,高陽又找了三個和尚當男寵,大概只是想從他們身上找到辯機的影子罷。只是世上只有一個辯機,再多的和尚也不是辯機。


史論縱橫

這個故事都要起源於高陽可憐的身世。她的生母是太子建成的寵妃玳姬,她的出生就帶上了很多不光彩的記號,會讓許多人看到她就想到當年的玄武門事變,但是李世民愛屋及烏,因為疼愛玳姬,所以在一眾公主裡,他最寵愛的是高陽,幾乎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算要天上的星星月亮,李世民也要想方設法給她摘。這也是為什麼高陽會這麼任性,會對愛情這麼執著的根源。誰都掌控不了她,除了辯機。

要說為什麼辯機能這樣拿的住高陽,還得從小時候說起。二人相識於小時候,但是年少無知,在高陽心裡,辯機只是個能說會道的小沙彌。長大後高陽要被送去和親,但是辯機比武贏了松贊干布,高陽繼續留在長安,從那場比武開始,高陽就萌生了青春期少女的悸動,只不過那個時候,她的感情還沒那麼強烈。

直到第一次指婚的失敗,她被未婚夫背叛,她那麼驕傲怎麼能受得了這樣的屈辱?而且從小高陽跟吳王恪一起長大,吳王恪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不是因為生母是隋煬帝的寵妃,那麼他就是大唐江山的接班人,由此可想是有多麼優秀,再加上有個人中龍鳳的親爹,高陽的眼光高是必然的。

嘗試了背叛的滋味後,她開始追求她想要的那種感情,那種濃烈、熾熱,讓你的整個身心都活過來的愛情,所以,她非常不滿足於第二次指婚,房玄齡次子房遺愛,房遺愛軟弱無能,根本不能hold住高陽,在高陽面前唯唯諾諾跟跟班沒什麼區別,所以高陽一肚子怨一肚子恨,她對李世民說,就算要嫁,也要嫁給他的哥哥房遺直!房遺直的確,跟吳王恪走的很近,就能說明這個人的確不差,但是他早就娶妻,堂堂公主不能做二房吧。由此可見,高陽根本沒有什麼尊卑的概念,一心只要純粹的愛情。

這個時候她遇到了辯機,她求辯機帶她離開這裡,她對辯機的喜歡本來就萌生於孩童,生長於青春期,就像是一個始終都念念不忘的人,她對辯機的喜歡,喜歡的是辯機這個人,這個沉勇自信從容自若的男人,他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好,也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包容。

此時辯機早就喜歡上高陽了,因為高陽的熱烈,因為高陽的明媚,因為高陽讓他一心只想要復仇的心看到了陽光。所以他無法拒絕高陽的請求,但是他不能帶高陽走,所以他選擇了自己消失在高陽的世界裡。

高陽結婚了,但是她從沒有停止過打聽辯機在哪裡,終於在她找到辯機時,兩顆熱烈的心互相碰撞,乾柴烈火,高陽找到了她人生中的愛,那份熱忱,那份執著。所以當她和辯機的事情被發現時,她說,辯機是我的命!在辯機死前,他說,那是我這一生見過最美的倩影。想來二人的感情,互不辜負,這樣的辯機,也值得高陽付出。


入行娛樂

唐朝-----紅杏眾枝出牆來,高陽公主是唐朝宮廷女性的縮影。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女,是武則天的好友加政治盟友。有一天武則天約高陽公主到寺廟進香許願。雖然高陽公主貴為公主,但是皇宮的高牆大院一般很難出來。

高陽公主如出籠飛鳥,一路歡歌笑語。這時的高陽以為人妻,夫君是大唐大名鼎鼎宰相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其是高陽公主的婚姻並不美滿,高陽公主平時生活在深宮嬌生慣養,性格霸道。房遺愛出身相府,當然是飽讀詩書,再加上父親是唐朝有名的大忠臣,肯定是虎父無弱子。

房玄齡把兒子房遺愛的這段婚姻也看在眼裡,為了維護皇室和相府的尊嚴,不得不啞巴吃黃連。

武則天和高陽公主到了寺廟,得到寺廟最高禮儀,和尚辨機接待了她們。

和尚辨機是玄奘法師最得意的徒弟,這時的辨機才高八斗,學識五車,他幫助玄奘完成了佛經的翻譯工作。根據有些書中記載那時辨機是十幾歲的小和尚,少年得志。

高陽公主看到和尚辨機面如寶玉,身似潘安一見鍾情。對於不幸福的婚姻高陽公主早已按耐不住那顆盪漾的春心。

高陽公主名為燒香,實則給辨機暗秋天的菠菜。

就這樣高陽公主和和尚辨機眉來眼去造就了千古一和尚——騷和尚。

和尚辨機被腰斬,這就是不守清規騷和尚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