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10週年 塑料袋依舊盛行 外賣使用塑料袋成鼎盛

限塑令10週年 塑料袋依舊盛行 外賣使用塑料袋成鼎盛

調查:農貿市場、超市塑料袋盛行 禁而難絕

對此,大部分年輕人表示,之所以選擇買購物袋的原因是環保袋不夠方便,不好看。除此之外,在超市內免費的購物袋也成了市民的心頭好,在少量購物時,也有市民會選擇抽取免費塑料袋。“拿回去當包裝袋用,方便還不花錢。”在春熙路某大型超市購物的方女士在將自己購買的食物裝袋過後,又隨手抽取了10多個免費塑料袋。像是方女士一樣的市民,大有人在,據商場的保安透露,每天至少要換3輪塑料袋,趕上週末要添加5次。

除此之外,在成都的大小農貿市場內,免費的塑料袋更是絡繹不絕。每個檔口的老闆處都存放了10多包塑料袋,每個月用在塑料袋上的費用將近50元。“客人來買菜就要用塑料袋,每天大大小小十幾包就用完了。”在冬青樹菜市場上賣蔬菜的史老闆表示,除了一些大爺大媽偶爾會拎著購物袋來買菜之外,其他的都是用一次性塑料袋。“年輕人下班來買菜,肯定都是用塑料袋。”史老闆表示,限塑令在菜市場上一點都不起作用,每天地上扔得塑料袋都能堆成小山。“人家買菜,總不能讓人家捧著菜回家。”

商家:紙袋子成本高 賣每天使用塑料袋300餘個

除了農貿市場上塑料袋使用頻率較高之外,外賣行業也成了新一輪的塑料袋使用“大戶”。某外賣平臺店主唐先生因為平時客流量較大,每天使用塑料袋近300餘個。“打包就要用塑料袋,紙袋子成本太高。”唐先生說,有時候顧客點的外賣多了,要分開裝,一次就能使用5、6個。加上中午晚上高峰期的時候,塑料袋都是成包成包用完。

據唐先生介紹,目前外賣行業中有商家會選擇紙袋子打包,但由於紙袋子成本高,所以食品費用也相對較高。但是對於大部分市民而言,家常菜這種比較“平民化”的飲食才是最佳首選。“物美價廉才會有更多銷量,因為飯菜價格較低,成本在那,沒有辦法使用紙袋子。”唐先生說,自己店內用的塑料袋相對已經算質量好的了,讓外賣小哥拎著不容易壞,有些不好的塑料袋,拎不了多久就斷了。“每個月定製的塑料袋就要花費500、600塊錢。”

像是唐先生一樣的外賣店主大有人在,據瞭解外賣行業隨著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每年使用塑料袋的消耗量已經高達73億個。並且這些塑料袋為了結實,大多數都超過在0.015毫米至0.025毫米之間的指標。而根據國務院2008年的規定顯示,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數據:快遞行業每年消耗塑料垃圾147億個 外賣行業消耗高達73億以上

“限塑令”實施以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迅猛發展,有數據顯示,塑料袋使用量最大的狀況已經不在超市或農貿市場,而是轉移到了快遞業和外賣行業。

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快遞業共消耗塑料袋約82.68億個。2016年,這個數字暴增至147億個。中國的塑料袋使用量從“限塑令”政策實施起的30億個,到如今僅僅快遞業一個行業一年就消耗掉147億個,外賣行業一年消耗就高達73億個以上。兩者相加每年至少消耗200多億個塑料袋。據成都某高校中通快遞收取貨點工作人員表示,學校內部每天會有400個左右的盒子類包裹,塑料包裹則稍少,大約是200多個。在雙十一等網上購物節的時候,數量會增加一倍。僅一個學校的一個快遞點每天就能產生這麼多包裝垃圾,不難想象全成都市的塑料包裹袋垃圾數量該是如何的驚人。

國家郵政局的研報顯示,2016年中國使用了140億個塑料袋,32億個編織袋,還有3.3億卷膠帶,而這些都正成為環保的“惡疾”。同10年前相比,白色汙染治理面臨的情況更加錯綜複雜。這樣的“限塑令”讓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環保主義者以及廣大消費者,都對塑料袋使用量不降反增感到為難和疑惑。

措施:期盼有關防止塑料垃圾汙染新建議

長期以來,不同形式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在居民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發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裝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發展,讓塑料袋的使用量和消耗量達到空前的地步,由塑料袋引起的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其中,主要包括:對具備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製品的消費場景、作業工序以及商品品類等的建議;對已有成熟替代方案(如布袋、紙基包裝、可降解材料等),具備推廣應用替代產品的情形的建議;對尚不具備禁止使用或替代條件,需對塑料製品使用進行規範管理的情形的建議;其他有關防治塑料垃圾汙染的意見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