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剛去幼兒園就沒抵抗過,如果他突然吵鬧哭著不願意去了,你首先想到的原因會是什麼?

婉冰0309

通常來說,小孩子再經歷入園準備的階段,都能比較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和環境。

因為最初階段可能會存在分離焦慮的情況,從而抵抗入園,但一直表現都不錯的孩子後來卻又吵鬧哭著不願意去幼兒園,這就需要引起孩子父母的關注。

我的一個朋友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她家女兒三歲半,順利入園後,過年回來卻哭鬧著不願意去幼兒園。經過和她聊天分析,找到了以下原因:

過年前,因為要回老家,所以提前給孩子申請了早放假,年後因為生病了,又請假休息了一週。這樣一來,孩子的生活上學作息被打亂,加上生病不舒服,對媽媽的依戀情感又再次加強。

由於孩子第一年上幼兒園,在園時間相對來說也比較短,對老師、小朋友和幼兒園環境並沒有完全熟悉和適應,甚至一種陌生感強化了內心的不安全感,這樣她就更傾向選擇呆在家裡或媽媽身邊。

還有就是家庭照看者的變動,之前媽媽全職照顧女兒,送去幼兒園後由奶奶接送,媽媽上班,但對孩子來說,這樣的變動沒讓她做好心理準備,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現實,就要表現出自己的需求感受。

以上幾點原因的分享,排除了孩子在幼兒園裡和小朋友發生矛盾、沒有玩具玩或者被老師批評了等因素,不知道是否可以幫助到題主。

希望面對孩子哭鬧著不願意去幼兒園的情景,父母可以接納孩子的哭鬧情緒、看見他們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求,分析表象的原因並根據原因找到適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解決辦法。


親子成長教練

從欣然接受到突然吵鬧著不願意去,首先我會想到的原因是:她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出了問題。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思想最簡單的人,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沒有什麼虛偽的存在,也不懂得刻意去掩蓋自己的情緒。

在幼兒園裡面,孩子最需要面對的不是怎麼玩,而是怎麼和大家相處,這裡麵包括了老師和同學。

同學

首先我會想到的是同學。咱家的孩子簡單,別人家的孩子也不復雜。

一堆熊孩子一起玩一整天,肯定多少會有矛盾,而幼兒園裡面各種孩子都有,不乏有愛動手的孩子,搶東西的孩子,以及相對狡猾的孩子。

動手和搶東西比較直接,只要稍加盤問,孩子就能自己說出來是什麼事。

而狡猾的就需要一點心機。

在女兒小班的時候,有一天去接她,她異常堅定的和我說,再也不去幼兒園了。明明昨天還說很開心的。

本來不以為意,漫不經心的回答她必須去,結果馬上就哭了鬧了,這才感覺不對勁。

到家裡細細的問,一邊平穩她的情緒一邊問,她才說,有幾個同學總要打她,而這幾個同學,帶頭的那個是挺狡猾的,總是乘老師不在的時候動手,而女兒想要反擊的時候,就是老師回來的時候。

老師逮到了,肯定雙方都進行批評。可女兒不明白,為什麼她沒做錯事,明明就是她受到傷害然後反擊,還要被批評。

接下來我和孩子說的就改變了她。我沒有解釋為什麼她會受到這樣的對待,我只是跟她說,還有下次,你必須狠狠的給我打回來,萬大事老爸給你撐腰。只要不是你先動手的,老爸絕對支持你!

反覆唸叨了好幾次,在第二天上學之前再次唸叨,效果就出來了。

當天去接她放學的時候,通過欄杆看到她們班在做遊戲,那幾個調皮搗蛋愣是要錘女兒一下。接下來我深度懷疑我生的是隻霸王龍...她馬上用手摟著那個帶頭同學的頭(男的),讓他動彈不得,在他耳邊大吼:“XX,你不要再打我!”然後還氣不過的錘了人家幾下才撒手。旁邊幾個也愣住了。

當然那小子嚇哭了。我趕緊進去找老師說話去。哼哼。

放學的時候好好的表揚了女兒一番,然後也接著告訴她,反擊,只能打人家手腳的地方。

老師

確實很多虐童事件的發生,讓幼師的形象一落千丈。但是那畢竟是少數!

以防萬一的情況下,孩子突然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要檢查一下孩子的身體是否有傷痕。而且不能嚇到孩子,洗澡的時候就能觀察到了。

確定孩子沒被虐,接下來的就是詢問是否老師不好了,他能表達的很有限,但是我們大人能聽明白的。

孩子所認為的老師的不好,一種是因為她的脾氣而被老師懲罰,另一種就是老師讓她害怕。如果真是虐待,孩子是很大陰影的,幾乎可以肯定難以啟齒。因為必然受到過威脅!

而被懲罰這樣的事情,問清楚懲罰的方式,確定不是什麼大傷害就好,打打手板罰罰站,這些都是小事,別太在意。

找出原因之後,再和老師溝通一下,家長和老師一起,來平復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就能很快的再次接受上學了。


熊孩子專治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絕大多數家長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是不是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比如:和小朋友鬧不愉快,老師懲罰他了,被“恐嚇”了等等。如果排除了外界因素,孩子哭鬧不要去幼兒園可能是因為:


知道了在幼兒園是要守規矩的。
有些孩子,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說一不二,大人總被牽著鼻子走,所謂的“規矩”,也是他來“定”,於是乎,怎麼高興怎麼來。到了幼兒園,發現小朋友多了,不再是所有人把焦點都放他身上,也不再有人任由他“擺佈”,他開始感到失落,不開心。自然,就不願意去那幼兒園這個“傷心地”。


玩膩了幼兒園的玩具。
剛開始去幼兒園,對於一些好奇心重的孩子,幼兒園對他來說,特別的新鮮,特別是玩具,有些甚至從來沒見過,更別提玩了。於是,剛開始上幼兒園在他眼裡就成了非常美好的事。但是,待他熟悉了這些玩具,玩膩了這些玩具,他便開始認為,幼兒園是個非常無聊的狀態。

和媽媽(或者其他親密的家人)描述的不一樣。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可以乖乖聽話,獨立面對幼兒園,於是把幼兒園說的“天花亂墜”。也許剛開始孩子的確是“乖乖”去了幼兒園,但等他慢慢熟悉了以後,他覺得不是想象中(媽媽說)的那樣,他就會鬧情緒。


我記得我家小朋友在上幼兒園前的家長會上老師曾經說過,如果初入園的孩子哭,後面慢慢適應了,情緒就會緩和。反而是剛開始表現得很“乖”的孩子,一段時間過後,就可能會情緒波動更大。總而言之,家長需要找到原因,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而不是瞎猜。

文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T哥孃親

沒有融入幼兒園集體。

作為寶媽,據我觀察如下:

【怕生 】

源於對陌生群體的牴觸,這是最自然的心理狀態。

大部分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在家都是“懷中寶”、“掌中寶”,孩子們習慣了一群熟悉的大人每天圍著他們轉而不亦樂乎,在他們的世界裡,家裡人的呵護和關愛,甚至縱然,就是全世界,在孩子的世界裡,愛就這麼單純和簡單。 他們沒有想過,生活還有上幼兒園這一說,要面對這麼多和他們一樣的群體和不同群體,怕生是最自然的狀態。



【迷茫 】

源於對未知狀態的畏懼,因為不知道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而害怕面對。

在孩子的生活中,上幼兒園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讓人迷茫的事,他們只是從大人的口中聽說,也緊緊只是聽說而已,他們大部分因為沒有見過或者體驗過,而充滿了迷茫和不知所措,但是又無可奈何。



封閉

源於孩子平時習慣獨處,極少與群體孩子玩耍,缺乏交流經驗而退縮。

選擇哭鬧不上學,想封閉自我,實則是孩子潛意識裡,對自己的保護意識在作祟。 雖然已經全面開放二孩,但是實際生活中,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圓以前,都是一個人“獨處”,沒有參加過幼兒園類似的集體生活。



對照上面的分析,娃娃不肯上幼兒園,你家屬於哪一種?

“怕生”、“迷茫”、“封閉”,這些問題的本質都是圍繞一個詞,叫做“交流”


怎麼解決交流?

一是耐心,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長們要有耐心; 二是恆心,問題尚沒有解決之前,請務必堅持,引導孩子養成學會融入的好習慣; 三是信心,沒有教壞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陪伴孩子,且行且成長。


吧啦小精靈

在幼兒園中不管是剛入園的孩子還是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像這樣的現象有很多,我將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原因:

1.新鮮感已過,進入焦慮期。

一般剛入園的孩子都會有一週到兩週的焦慮期。在此期間,有的孩子為先哭型的,即從剛入園就開始哭,過個一週也就適應了;而有的孩子為後哭型的,也就是問題中提到的一開始上幼兒園沒有抵抗,但後面突然哭鬧不願意上了,這類孩子一般比較喜歡接受新事物,過一段時間沒有新鮮感了,然而開始焦慮了...



2.社會交往出現了問題。

孩子作為一個社會人能勇敢的邁出和他人交往的第一步是非常棒的。然而在與性格各異的同伴交往過程中難免會起一起小摩擦。如:爭搶玩具、互相告狀等現象屢見不鮮。對於弱勢、性格內向的幼兒來說會十分接受不了,但又不敢告訴老師,只能選擇回家哭鬧。



3.生活方面遇到了困難。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困擾。如:自己穿脫衣褲、自己穿鞋子、自己上廁所擦屁股、自己吃飯睡覺......如果孩子在這幾方面不是很自理的話,作為家長真的需要在家多下功課了。



總之,孩子抵抗歸抵抗,最重要的是大人要合理疏導,安撫好孩子的情緒,提高孩子解決問題及生活自理的能力,相信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會越來越有趣。


捕捉童心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透過他的行為和語言,就能瞭解孩子在幼兒園境況如何。



如果孩子突然哭鬧著不願去幼兒園,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在幼兒園的境況發生變化。

譬如:老師說話重,孩子感覺受委屈;和朋友搶玩具被老師批評;沒得到老師足夠關愛,感覺自己不受重視;被同學欺負,沒有安全感;新鮮勁兒過去,厭煩幼兒園等等,總有一條適合孩子。

說說我女兒的經歷。我女兒上幼兒園一直哭鬧,有一天晚上,我在家上廁所,女兒忽然把廁所門從外面鎖著(那是老房子,廁所門裡外都能上鎖),怎麼叫她都不開門,還手掐著腰說:我讓你哭!待在廁所吧!

我慌了神,家裡就我們娘倆,她要是不會開鎖,我喊破喉嚨也沒人聽見。我趕緊讓自己靜下來,哄著女兒,在慢慢的溝通中,我知道他們老師一貫作風,就是把哭鬧的孩子關進廁所。女兒見樣學樣,就把我關進了廁所。

那學期是我和女兒過的最艱難的一學期,等到再開學,我找到院長,要求調換班級,院長和老公認識,就給我們調到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班級裡(當然,那位老師班級人數爆滿)。從此後,女兒很少哭鬧著不去幼兒園,反而是禮拜天還要去幼兒園玩。



我想說得是,孩子是一張白紙,他們不會偽裝,更不會說假話(因為他們太小還沒有學會)。假設遇到孩子突然哭鬧不去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找到原因,儘可能排除這個因素,給孩子增加在幼兒園的安全感。讓孩子快樂度過幼兒園時光!



另外提醒一點,幼兒園老師也是人,而且,她們大多是年輕的獨生子女,家長和老師溝通時,千萬要注意語言和語氣,別當多事媽,不但幫不到孩子,反而還害孩子吃更多的悶頭苦。


清香如蘭

首先,我第一想到的是,寶寶對幼兒園的環境可能失去了安全感。一個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便是幼兒園,所以說,在安全感方面必須是相當在意的。因為,對他們幼小的心靈來說,家庭之外的世界是相當陌生的。

這種變故,也是多個方面的。有可能是因為突然巨響或者震動等非人為的因素;也有可能是被老師語氣稍重的批評苛責。因為寶寶之前相處的多半是自己的親人,罵一罵可以無所謂,而老師相對更加陌生,一旦語氣重了後果就會有所不同。

其次,可以推測寶寶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了什麼委屈?例如,跟其他小朋友爭搶遊戲場地或者玩具,如果被欺負了,又不能及時地找大人撒嬌,便把這個陰影留存在了心底,從而導致對幼兒園產生了排斥感。

當然,更大的可能就是寶寶對幼兒園感覺厭煩了。剛開始那幾天,孩子對這個新環境充滿了新鮮感,新的環境,新的玩具,新的人,一切都是新的,他們自然是非常樂意置身其中。然而,小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是相當有限的。一旦覺得眼前的事物不再新鮮了,便會突然覺得索然無味了。

不管是什麼原因,大人首先必須有足夠的耐心,靜下心來,耐著性子好好地跟孩子進行溝通,問清楚孩子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很多時候,我們大人的急躁是會傷到孩子的,因為我們總是用大人的思維去理解孩子的行為,常常把一些積極的事情處理得很是消極。

只要瞭解清楚了原因,那麼一切都能迎刃而解。畢竟,孩子眼裡的大難題,對大人來說可能只是微乎其微的小插曲而已。


萌媽育兒筆記

首先想到他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既然之前沒有抗拒幼兒園,說明他是能夠適應幼兒園的日常生活的,突然抗拒了,可能他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

幼兒很敏感的,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可能觸動他,但是他自己內心又不夠強大,自己不能化解,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只能用哭鬧的方式來抗拒幼兒園,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我女兒上幼兒園本來就不太容易適應,經歷了小半年的時間才喜歡去了。中間有一次也是突然抗拒了,我很緊張。經過仔細認真地詢問和觀察,我最後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她們班有個小男孩每天放學在我家樓下玩兒,我閨女吧也在那裡玩兒,經常一起。有一次他倆在樓下玩鬧了點不愉快,那個男孩就說不跟我閨女玩了。小孩子鬧矛盾,大人也沒在意。

我閨女不喜歡去幼兒園竟然是因為這件事,因為那個男孩說不跟她玩了,她就生氣了,就不想去幼兒園,不想看到他!

知道答案的我真的很無語啊!幸好我沒有找幼兒園老師去問情況,否則怎麼也問不出來啊!

遇到類似的事情,講義家長可以仔細觀察自己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回憶最近發生的事情。如果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會自己說出原因最好,說不出來的,家長就要去猜測,然後跟孩子一一驗證自己猜測結果。

也可以問問幼兒園老師,最近是不是發生過什麼不開心的事情。詢問老師不是去找茬,只是為了更好的瞭解孩子,幫助他順利上幼兒園,其實老師還是很願意的。


童書育兒

我的兒子也出現過這種情況,那是剛上幼兒園小班不久,好不容易捱過了分離焦慮症,突然有一天又哭喊著不去幼兒園,身體都有點抖了,怎麼勸說都不行。因為他性格比較內向,經歷了比較長時間的分離焦慮。起先我還以為他的分離焦慮還沒過,但是後果想想不對,因為這次他的反應比較強烈。所以我先答應他那天不去幼兒園。


然後先照顧好他的情緒,等他情緒穩定了,再以玩遊戲的形式瞭解他每天在幼兒園的生活。當玩到在幼兒園吃飯的遊戲時,他就哇哇大哭起來,他說不喜歡吃學校裡的麵條,學校裡的麵條很難吃。我就乘機問他是不是因為不想吃學校裡的麵條,才不想去學校的,他點點頭。我又問他學校裡的面怎麼煮的難吃了,他說學校裡煮的面放了很多他不喜歡的東西。我瞬間明白了,他有點挑食,青菜類的東西都不吃,學校裡煮的面可能放了比較多青菜香菇之類的。接著就跟老師溝通證實了這個問題。然後就跟兒子商量怎麼解決,學校一星期有兩個中午是吃麵的,他必須接受這點,學校不可能因為他一個人而不煮麵吧。後來我們一致通過吃麵的時候請老師幫忙把他不吃的東西給挑出來,並當場給老師打了電話,請老師幫忙,老師答應了。這事也就解決了。


孩子很敏感,有事解決不了,他就會通過情緒表達出來。情緒來的時候我們先要解決他的情緒,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等情緒穩定了,你再慢慢引導他說出來。

孩子在幼兒園的問題一般集中在跟老師的關係、跟同學關係、環境的適應、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從這幾方面引導,基來都能發現問題,然後幫忙他解決問題。


昊昊媽媽

大家好,我是媽咪育兒

作為一個媽媽,看到這個問題,首先強烈的保護感由心而生,因為我擔心孩子受了委屈,屬於老師那方面帶來的歧視感和當眾的批評和指責

寶寶在幼兒園期間,依依相伴的就是老師和小朋友,但孩子心裡看重的是老師,老師對孩子的照顧,會讓孩子有一種依賴感,很多時候孩子的自信其實都是通過老師來傳遞的,老師的認可對孩子來說有時是終身難忘

當孩子出現這樣的反應時,一定是來於他所認為的權威的影響,就像在家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和愛,孩子本來是單純的,並不會想很多,不開心的事過一兩天也會忘了,不會在意,能影響他的必然是他認為過不去的,而作為媽媽,我覺得能讓孩子不再願意去幼兒園,那一定是來源老師方面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