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留作業、家長檢查作業,要是家長不配合就數落家長不負責,大家怎麼看?

沙粒137

我覺得家長不配合老師提出的各項教學管理要求,被老師點名批評這很正常,這是老師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孩子的學習成長從來沒有輕鬆的事,從來都需要家長,學校老師多方配合,才能達到最優的狀態。我們所熟悉的孟子,他的媽媽為了他的學習和成長到處搬家。

很多孩子並沒有形成超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監督及管理能力。所以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敢做試驗,有一星期的時間不去過問孩子的學習,不去監督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孩子就會潦草浮躁的應對老師所佈置的作業。

其實如果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建立起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完全可以做到孩子自我檢查老師所佈置的作業的,但是當很多家長意識到要去建立學習習慣時,他們已經在我們的教學流程中進入到需要快速跑步前進的狀態。所以家長需要一邊參與孩子的學習管理,一邊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的能力。特別是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老師會要求家長更多的配合,更多的監督,更多的管理,更多的警示,更多的要求,更多的一起成長,更多的一起閱讀,一起去看世界。

如果有學生家長沒有配合到位,在執行上態度特別不積極,老師就會提出批評。如果家長能認真的對待老師提出的批評意見,認真的花時間和孩子一起成長,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孩子。而如果家長認為老師的批評完全是在沒事找事,完全是把自己的教學責任推給家長,這種心態真的會誤事。


九鬥學生心理

家長應該配合老師的工作,肩負起監督孩子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自己孩子的重任不能全部推給老師。

對於老師留作業,檢查作業,家長不配合,老師就數落家長不配合這件事來說,老師的做法沒有毛病,恰恰是老師負責任的具體表現。


孩子需要從小培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會受益終生。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就像天性一樣。

可見,從小培養教育孩子從古到今都受到重視。老師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就是要求家長配合工作,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是長時間的約束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而形成的。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上課認真聽課、課後獨立完成作業、作業保持工整。每天做好預習和複習、採取有效的方式主動學習等等。

孩子年齡小,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讓孩子從點點滴滴做起,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的孩子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天都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字跡是否工整、計算是否出錯等等,出現錯誤及時糾正,做得好不忘給予表揚。孩子為了得到家長的賞識與肯定,努力做到最好,這樣良性循環的結果就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終身受益,皆大歡喜。

家長們一定要配合老師工作,共同肩負起培養孩子成棟樑之材的重任,您認為我的想法對嗎?歡迎留言探討。


鬱滿芳華

我認為老師和家長應該互相理解和支持,老師和家長都肩負著教育學生的責任和義務。老師佈置家庭作業,讓家長督促和落實,是老師負責任的表現,家長應予以理解。

  • 不妨家長也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老師,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影響教學進度,你會怎麼辦?

  • 教育教學是個良心活,家庭作業老師可以不佈置,也可以少佈置,老師工作量也少了,也輕鬆了。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老師都是負責任的,不會這樣草率應付的。作為多年教育從業者,我身邊的老師也都是這樣的,盡心、盡力、盡責去完成每一項工作,包括佈置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是對當天教學活動中,學生知識掌握的複習和檢查,對老師的總結和複習,以及下階段的教學安排,都有重要影響。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首先不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其次對學生的課堂知識掌握程度老師也不能瞭解,所以家長對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配合。

一些家長認為,我把孩子交給學校,孩子的教育和學習都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殊不知作為孩子的監護人,負有對孩子的監督和教育的義務,並且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習慣培養的更比老師還重要。

當然,老師過於指責家長肯定也是不對的,希望老師和家長都平心靜氣的溝通,共同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精神!

也希望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多支持,因為我們把孩子培育成才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歡迎評論!歡迎關注:城上城舊識

城上城舊識

教育是學校和家庭的合力,任何一方都不應該推卸責任,把責任轉嫁給對方。

從家長的角度看

可能覺得被老師數落很委屈:我給學校交了錢,難道不該你老師管嗎?憑什麼數落我?但是,你想想看,你的孩子沒有完成作業,難道不是因為你沒有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麼?這不就是父母沒有對孩子負責的表現麼?所以,老師並沒有冤枉家長。



從老師的角度看

老師佈置作業的多少,對作業的檢查和過關,都關乎老師的責任心。難道老師想佈置那麼多作業,然後讓自己累死在批改作業這件事上嗎?當然不是。老師顯然是為了讓學生學有所得,沒有完成作業,老師擔心的是學生沒有掌握知識。試想如果孩子考試考差了,家長到頭來還不是要責怪老師。



所以,我覺得家長應該理解老師的一片良苦用心,不要有什麼怨言。老師現在數落你,是為了將來你的孩子長大後少受別人的數落。當然,老師在跟家長溝通時,如果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注意自己的言辭,更容易贏得家長的贊同和配合,老師的一片好心才能達到目的。


兒童寫作屋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老師最希望的教學方式當然是家校合作,希望家長和老師多溝通,確保孩子的學習狀態。


檢查作業這本來就是家長應該做的事,一個家長如果對自己孩子負責,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未來,當然需要對孩子的作業進行檢查。

我們應該知道,孩子去學校讀書,教育孩子的責任並不是完全放在了學校的肩上,難道孩子去了學校家長就可以不管不問了嗎?當然不是啊。家長始終孩子的老師,你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我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檢查作業也是老師負責的一種表現,這並不是老師懶惰的現象。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一定的威嚴,所以家長對孩子監督在一定程度會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認真程度。

可能很多家長工作忙碌,也可能看不懂孩子的作業,那我可以推薦一款軟件—課課作業,這款APP在線批改孩子作業,我認為還是可以的。


W大學記

我覺得,老師留作業、讓家長檢查作業的初衷是為了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來,更好地促進家校的配合,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確實存在著有些老師不負責任、把自己應該檢查的作業全部推託給家長,家長不檢查就數落家長不關心孩子的現象。這些老師總給自己的偷懶找藉口,後果就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很多人都看到了老師不負責任的地方,社會對待犯錯的人總是比較苛刻的,只要有一丁點錯誤,大多數都會被無限放大。所以,做得不好的老師抹黑的不僅是自己,還是整個行業。

但是,也是有很多老師讓家長們檢查作業就是為了學生,擔心學生一回家心都野了。讓家長檢查作業,不檢查就批評家長,其實也是督促家長的一種方式,可以看出老師的責任心。

不管怎麼說,凡事都要就事論事,有好有壞。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

這裡是茯苓呀的回答,歡迎點贊、關注,一起討論。

茯苓呀

如果我猜的不錯,這位家長的孩子應該在上小學。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家長沒有督促檢查,被老師數落了一通,還不能還口,挺鬱悶的一事兒。



首先,如果家長被老師數落、批評、說教,請不要太生氣,這屬於老師的“職業病”之一。很多情況下,那種說教的語氣,老師自己是意識不到的,再說,人家也是為了你的孩子好,有啥可氣的。

說回事情本身。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自制力比較差,完成家庭作業是時,需要家長的督促,這也是為人父母的責任,責無旁貸。

如果家長確實有其它事情 ,那還有情可原。倘若家長是故意不配合,那確實做的不對,活該被批評。

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如果我自己能教好,那還要老師做什麼。持這種觀點的家長是不會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試想一下,孩子寫作業時,一種是陪孩子一起學習的家長,一種是在一旁打麻將玩遊戲看電視玩手機的家長,誰能教育出更優秀的孩子呢?


愛皂愛家人

我的孩子從上小學開始每天做作業都要簽字。一二三年級時我都會檢查,有錯的就讓他訂正,然後簽字。到四年級有一學期,他把作業拿過來說簽字就行了,不用看了。我自認為他學習習慣還是不錯的,就問他有沒有不會的,他說沒有,我也就圖省事不檢查了,直接簽字。如果他自己拿不準的題目,我就會仔細檢查,然後分析給他聽,最後簽字。所以我比較瞭解他的學習情況。我每天堅持給孩子檢查作業不是擔心被老師數落。我認為孩子的學習不單單是學校的責任,家庭、社會都有責任,都要給予關注。單就孩子的家庭作業來說,家長首先要提醒孩子完成作業,做作業態度要端正,不能應付差事。如果家長有時間、有能力每天給孩子檢查作業,也可做到查漏補缺,對孩子的學習肯定有幫助。孩子是自己的,你自己都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孩子成績不好,拖班級後腿,老師肯定跟你急。老師也想看家長的態度,你重視,我自然也重視。你不聞不問,我也會放棄。


曉米粒26

這應該是兩個問題:

1、老師該不該安排家長檢查孩子作業?

2、老師數落家長沒有給孩子檢查作業,應不應該?

首先,我覺得讓家長輔導監督是一件非常正常合理的事情,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孩子第一次學科作業,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意識,不知道如何學習。開始孩子還有一些逆反心理。這就需要家長監督檢查。因為有的時候孩子不知道自己完成的作業,會有多少的錯誤率。有的時候孩子為了完成任務,不講究質量。有了家長的干預,能讓孩子儘早的樹立學業意識。

因此應在小學低年級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完成作業,檢查的習慣。等到四五六年級之後逐漸放手,讓孩子獨立檢查。所以老師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正確的。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老師應該首先和家長溝通,而不是上來就去指責。為每一個孩子的家庭情況都不一樣。有的時候,家長感覺很簡單的題,家長會做,但是讓孩子明白怎麼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家長不是老師,沒有專業教學經驗。而且現在孩子所學的知識識和家長小時候所學的知識都不一樣。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小時候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且在冥王星已經被排除在外了。有漢語拼音a,o,e中的o讀音都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家長很難及時瞭解。

有一些家長,為了生活,早出晚歸,很難照顧到孩子。甚至見上一面都很難。比如農村的留守兒童。都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們甚至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給孩子檢查作業,更是天方夜譚。

所以老師應該先和家長溝通,瞭解孩子的家庭情況,積極和家長配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發展的更好。


老彭不老

老師留作業,家長檢查作業,這件事本身沒什麼不妥,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多操心是應該的。

大部分家長在時間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是配合的,有的家長老師不說也檢查,都把孩子的教育當回事的,誰不想孩子好呢。

但也有些家長能力時間問題,可能就配合不好,比如家長在異地工作,都是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管孩子,那麼孩子的學習就管不好,如果孩子能完成作業就不錯了,那是孩子很自覺學習,很聽話。

有的孩子父母離異,由一方撫養,那麼孩子的學習也會受到影響,也可能是上三班沒時間,也可能是工作出差沒時間,所以孩子的作業也指不上家長能檢查。

還有孩子學習不好,很不愛學習,家裡也管不了的,沒準自己都沒信心了,放棄的可能性也有,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家裡都順其自然發展了。

所以家長不檢查作業,原因有很多,老師應對每個孩子的情況多少了解,對確實沒辦法管的,你抱怨家長也沒用,對自己放棄的你說了也沒有用,也就是家長能管的不用說都管,管也管不了的,你說了一堆抱怨批評的話對教育孩子不起作用,老師儘自己的責任,做好本職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