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已定!廣州東部交通2018年全面爆發!

大局已定!广州东部交通2018年全面爆发!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

九條地鐵,七條鐵路及站場,五條城軌,三座交通樞紐,一個機場。

從地下到地面,再到高空,增城正在繪製的這張“上天入地”的立體交通大網,在粵港澳大灣區綱要即將出臺之際,以灣區樞紐門戶的全新定位,悄然打開了一場珠三角5800萬人的精彩盛宴。

大局已定!广州东部交通2018年全面爆发!

六年超越東京,經濟總量粵港澳灣區全球最大

2018年3月2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按程序報批,審批通過後將正式公佈。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塑造區域發展新格局………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一年時間,從去年的“研究制定”,到今年的“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建設顯然已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為什麼要發展大灣區?因為世界經濟,始於灣區。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灣區。中國三大灣區經濟圈,依託的便是京津冀的環渤海、江浙滬的長三角以及粵港澳的珠三角。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額逐年增加,且增速連年第一,遠超國內另外兩大灣區。有相關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只需要6年即可超越東京,成為全球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在城市發展層面,也有預測認為,未來四五十年,大灣區的珠三角9個城市人口會迎來爆炸式增長,成為全球首個人口過億的灣區,人均GDP、家庭收入和平均工資指標,將會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一批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正加快推進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由“9+2”城市組成,即珠三角9個城市加上香港、澳門。這9個珠三角城市是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江門、惠州、中山、肇慶。目前,粵港澳灣區內各城市都開始根據城市特色,逐漸規劃和明確未來發展的戰略定位。廣州處於粵港澳大灣區A字形結構頂端,在大灣區協同發展中緊扣樞紐中心的定位,打造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發揮引領帶動和服務周邊功能,是廣州當仁不讓的使命。

在116.2平方公里的廣東自貿區內,規劃了10平方公里的粵港澳深度合作區,今年將正式啟動與香港的合作開發。一批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廣州東部交通樞紐、白雲機場擴建、南沙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廣深港高鐵等也正在加快推進。實質

上,交通的便捷度,從來就是決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條件。

因此,對廣州肩負粵港澳大灣區樞紐中心使命最重要的支撐之一,便是來自廣州東部的橋頭堡增城。廣州“東進”戰略從被提出至今剛好十八年。無論當初定位,城市規劃、產業引進以及區域聯動等,東部增城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交通上的規劃,簡直是無往不利!

“九五七三一”,增城交通即將迎來大爆發

路通,人通,財通,交通規劃上的每一個變化,都是一次新的發展機遇。筆者在2018年增城兩會上獲悉,增城今年又發佈了多項願景,從內到外又迎來了一些新的改變,尤其在交通規劃上。

據多方統計核查,目前增城共有九條地鐵線路:已通車的13號線、在建的21號線、規劃已落實的16號線和23號線,以及規劃中的28號線、16號線北延長線、27號線、預留東西向地鐵線、東莞R5線;

五條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新塘至深圳機場段(在建)、新塘經白雲機場至廣州北城際軌道(在建),白雲機場-第二機場聯絡線(規劃)、清從增莞快速軌道(規劃)、北部快速軌道(規劃)。

七條國家鐵路及站場:廣深鐵路(新塘站、江龍貨站、石龍貨站)(現狀)、廣州鐵路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增城貨站)(在建)、廣汕客專(增城站、新塘站)(擬建)、贛深客專增城支線(增城站)(規劃)、贛深客專松山湖至增城聯絡線(增城站)(規劃)、廣州鐵路樞紐東北客車聯絡線(增城站)(規劃)、廣河客專(規劃);

增城還有三座客運交通樞紐:廣州東部交通樞紐(在建)、增城廣場交通樞紐(在建)以及增城火車站綜合樞紐(擬建)。一個機場就是廣州第二機場。增城區政府在去年11月份的一份《工作情況通報》文件上提及,廣州第二機場明確落戶增城,正式命名為廣州正果國際機場。據最新公佈《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重大合作事項、平臺和項目彙總表》亦表示,擬於2020年開建廣州增城機場和珠三角幹線機場,業內人士預計機場約於2025年啟用。

7倍廣州東站規模,廣州東部交通樞紐或將成國內TOD樞紐綜合體

在“增城九五七三一”的交通藍圖下,新塘的廣州東部交通樞鈕無疑是關鍵的一環。這個7倍於廣州東站規模的客運交通樞紐,或將成為國內真正意義上的TOD樞紐綜合體,帶動整個4035畝東部交通樞紐規劃片區,形成東部樞紐新中心。

屆時,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上蓋的凱達爾國際樞紐廣場,樓下不僅有地鐵13號線新塘站,同時接駁地鐵16號線,匯合三大高鐵、兩大城際線直通廣州白雲機場;地面將配套公交系統和高速路網。而兩大城際線中的穗莞深城際軌道建成後的時速為140公里,從新塘站至深圳機場,以及廣州東站的時間都大為縮短,穗莞深城際軌道將成為溝通廣州、東莞、深圳三市的快速軌道交通通道,對推進珠三角一小時經濟生活圈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在軌道交通高速串連下,珠三角將全面進入1-2小時交際時代,原來的地域界限將不斷被打破,無論是東莞人、深圳人、香港人還是廣州人,其工作生活娛樂的空間,將不再被距離時間所約束,只要願意,不過幾首歌的距離就實現了城市間的轉換,廣佛同城的便利也不再是專屬。可以說,交通聚集下的增城和廣州東部交通樞紐,打開的是一場珠三角5800萬人的精彩盛宴,新的生活方式,將在珠三角悄然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