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市東謀變廣州創新走廊 劃分七大產業功能園區

环市东谋变广州创新走廊 划分七大产业功能园区

昨日,據廣州越秀區工信局,一條長達3公里的“廣州創新長廊”將在環市東路出現。

按照環市東路“產業復興”計劃,結合該路段商業優勢,正佳環市中心、世貿中心大廈等32棟商務樓宇將在新的產業規劃與佈局下,打造成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明顯、效益突出的“硅樓”。

环市东谋变广州创新走廊 划分七大产业功能园区

A 環市東啟動“產業復興”

環市東路西起與小北路交叉地帶,東至區莊立交橋地帶,是越秀區曾經最繁華的商業圈金融圈,這裡有全國最早一批的五星級酒店花園酒店,有曾經“廣州第一高樓”美譽的白雲賓館,有廣州第一家涉外商場友誼商店,有廣州最早的外國領事館群……

如今這裡依然高樓林立,商業依然繁榮如故,只是各種產業項目卻進入了自由無序生長期,大量的寫字樓物業閒置,其中的企業找不到歸屬感。對此,越秀區委區政府在多次現場調研後決定儘快啟動環市東路“產業復興”計劃。

據瞭解,環市東路為3公里長,第一期規劃1.9公里長,第二期規劃為區莊立交以東。越秀區科工信局有關負責人透露,將以環市東路為中點,依據“一崗一路一山一中心”工程,推動創新園區的擴容提升,形成3公里長的“廣州創新走廊”。“一崗”是指黃花崗,“一路”是指環市東路,“一山”是指花果山,“一中心”是指健康醫療中心。

據瞭解,2017年下半年開始,越秀區科工信局會同街道、公安、城管、稅務、規劃等部門,已對環市東路上所有樓宇的結構組成、權屬關係、經營產業、物業管理和閒置空間進行摸查登記,共梳理出93000平方米的空閒物業。同時,還摸查挖掘出環市東路上現有存量優質企業,擬全力開展暖企留企活動,支持做大做強。

與此同時,結合環市東路社區微改造工程,環市東路創新帶將進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形象標識,並支持環市東路商圈停車場建設,採取建設智慧停車場、立體停車場等措施全面提升停車服務配套,深化環市東路科技創新的形象內涵。

B 劃分七大產業功能園區

據瞭解,越秀區已成立了環市東路“產業復興”聯席會議,搭建起龍頭企業、政府服務、中介組織等多方交流平臺,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樓宇升級改造給予配套資金扶持。

結合環市東路商業優勢,越秀區擬對正佳環市中心、世貿中心大廈等32棟商務樓宇進行產業規劃與佈局,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優勢明顯、效益突出的“硅樓”,形成“硅樓+園區”模式。

據越秀區科工信局,所謂“硅樓”是相對“硅谷”而產生的名詞,指的是創新資源集聚的商務樓宇。這裡將劃分為七大產業功能園區——

  1. 以新華、北秀和肇慶大廈為主體,利用市人社、留學創業服務中心、教育培訓等資源,發展“人力資源產業園”。

  2. 以廣東電視臺、廣州電視臺、廣東國際大廈等為主體,利用現有電視製作技術優勢,發展影視4K製作方面產業,發展“新媒體影視產業園”。

  3. 以市政大廈、好世界大廈為主體,利用市政資源優勢,發展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的產業,發展“城市設計創新產業園”。

  4. 以藥品交易大廈、嘉福大廈、高迅大廈等為主體,依託中山醫眼科中心資源優勢,發展“健康醫療特色產業園”。

  5. 以廣安大廈、亞洲國際酒店為主體,利用省公安廳安全管理方面的資源,發展“信息網絡安全產業園”。

  6. 以保利中環大廈為中心,集聚周圍商業優勢,發展線上線下新零售業務,發展“新零售商業體驗園”。

  7. 以正佳環市中心為主體,匯合華樂大廈、三茂大廈、白雲賓館等物業,發展“IP知識經濟總部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