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吼孩子會有什麼後果?

微風伴細雨

孩子淘氣是正常現象,但現在的孩子多數在家中受寵,做出的很多事情都令大人很無奈。所謂的專家也從來不提倡打罵孩子,以至於現在出現了一大批熊孩子。

兒子幼兒園的同班同學便是。大約是家長比較遵循現在一些專家的建議,不打罵孩子的緣故吧。孩子在學校愛動愛鬧,還愛欺負其他同學。老師說話,也像聽不懂或者沒聽見似的,該幹嘛幹嘛。專家的建議是好的,但是咱們也得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專家還建議給孩子講解自己哪裡犯錯了,怎麼給糾正錯誤了,家長只管不打罵孩子了,卻忘記了糾正的過程。

在生活中經常吼孩子是不對的,需要耐心,但面對熊孩子風馳電掣的速度要闖禍的時候,該吼還是得吼!以免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錯誤。想想父母怎麼可能平靜的面對一個孩子闖禍而且不吼他?

我認為適時的吼孩子也是有好處的。可以制止他的錯誤。但不要歇斯底里的吼,他會害怕你。

但是如果因為父母心情不好或者壓力大等原因,在孩子沒犯錯誤的情況下,亂吼孩子,無緣無故地衝著孩子發脾氣,這樣孩子會漸漸地變得膽小,害怕犯錯誤。有的孩子會自尊心受損,或者變得叛逆。

想想小時候,他小,我們吼他,他只能害怕,委屈,無奈,失落,傷心,想反抗卻反抗不了。

大了,他翅膀硬了,煩了,他也許會選擇逃離。


瓶萍說事兒

  對孩子兇嗎,喜歡通過暴力來使孩子便乖巧是當下很多家長喜歡做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年輕的家長來說更是最長見的事情。

  可能是因為沒有經驗,或者是年紀過小沒有太多是耐心,自己還是一個孩子呢?卻要照顧自己的孩子,煩躁加上沒有耐心,就會讓家長暴走,殊不知可能就是因為自己的會讓自己的孩子一直處於恐懼中,嚴重的會傷害孩子是心裡健康。

  兇孩子到底有哪些的不好得影響呢?一起看看吧。

  1. 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恐懼的心裡,惡劣孩子與你的關係,變得焦躁

  2. 有時候孩子是自尊心也是需要家長進行考慮的,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家長言行都應該注意,避免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3. 父母不是是孩子的老是更是孩子的模樣,是鏡子,孩子是會學習家長的行為,如果家長一直都是很氣憤的對待孩子,經常的對孩子進行暴力言論,很容易就會讓孩子就會形成很壞是脾氣

  4. 經常被亂吼的孩子,容易產生一些不好的性格。比如:性格暴躁,情緒波動大,心理脆弱,多疑,不自信等。經常被吼的孩子對父母既愛又怕,他們不斷的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也不斷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如此不堪。在自我歸因方面,這樣的孩子是矛盾和不自信的,這也導致了這些孩子一些不好的性格特點。

  家長應該如何進行避免呢?這裡給家長几個小建議,一起看看吧。

  1. 跟孩子進行說話,聲音溫柔點,給孩子足夠的耐心,畢竟孩子是無知的,需要家長不斷的教育以及開導。

  2. 學會將道理,很多的時候孩子不瞭解一些事情是性質,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足夠的耐心進行解說。

  3.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事情,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思考孩子的問題,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的,是不是還沒有孩子那麼棒呢?


寶寶健康取名

說實話,帶孩子沒有不吼孩子的,只是程度和次數不同罷了。

家長吼孩子,沒有因為恨孩子的,全都是真愛孩子,恨鐵不成鋼。

吼孩子,是父母對孩子愛的表現,但很顯然,這種愛的方式是有問題的。

吼孩子會帶來如下後遺症

【1】不再正視自己的錯誤,導致經常犯同樣的錯誤

家長疾風暴雨般的吼孩子,會讓孩子感到恐懼,他根本就不想知道你在說什麼,他只想讓你儘快安靜下來,不再吼他了。於是,他的注意力完全不在“我是犯了什麼錯,讓爸爸媽媽這麼生氣”,而是“我該用什麼辦法,讓爸爸媽媽儘快平復情緒”,你會發現,你在吼孩子的時候他們認錯非常快,或者一個勁的說,媽媽我錯了,爸爸對不起之類的話。但很快就又犯相同的錯誤。因為你在吼孩子的時候,孩子根本就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

【2】骨子裡充滿自卑懦弱

吼孩子會打打打擊他的自信心,尤其是孩子在嘗試一項新的事物,比如刷碗、洗衣服等等,如果刷碗時打碎了,洗衣服時衣服越洗越髒,家長如果劈頭蓋臉一頓罵,孩子以後就再也不會做類似的嘗試了,並且他們的自信心會被打打打擊,不再敢嘗試新的挑戰。

【3】做事衝動,喜歡大聲喧譁

孩子的模仿力無與倫比,在他幼小的時候,家長用吼來教育,孩子會認為“吼”是世界上唯一的溝通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留意一下身邊,喜歡大喊大叫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喜歡吼人的父母。遇到矛盾分析,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聲喊一通再說,管他有沒有道理。

【4】孩子對無視父母的意見

在人生需要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孩子不會相信父母,因為在他們眼裡,父母除了會大聲訓斥打擊他,基本什麼都不會。當他需要指導和幫助時,會主動屏蔽掉父母,轉而去需求其他人的幫助,比如網友、男(女)朋友等,父母對孩子對的勸告,也會被PASS掉。

綜上,吼孩子在所難免,但家長至少要做到,心裡必須知道吼孩子壞處多多。當孩子真的做了什麼讓你不可忍耐的事情,心中默數三個數,然後大聲說三遍“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如果還是火氣無效,再動手也不遲~~~~



貝貝要雞蛋

很多典型式中國家長都是靠吼孩子來使孩子聽話,彷彿除了“吼”,不知道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聽話。因為好好說話,孩子聽不進。大聲吼孩子吧,又覺得自己像潑婦。真是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好像越吼孩子,孩子越犟,就越要跟你對著幹。

有一份調查顯示,全國超過89%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吼叫,年齡越低的家長越愛吼叫孩子,30歲以下的家長中經常吼孩子的比例佔到28%,比其他年齡段的家長都要頻繁。吼叫還和學歷有著很大關係,學歷越低的家長越容易吼叫孩子。

孩子並不會因為你大聲的吼叫而變得更好一些,相反的,孩子反而會越吼越不聽話,越吼越犟。想讓孩子聽話,光靠吼可不行。

除了吼叫,我們還能做什麼讓孩子乖乖聽話?

1. 不打擾,不強迫

家長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在幹什麼,不隨意打擾,不干涉孩子的事情。在孩子活動的間隙和他溝通。

2. 適當方法引起孩子注意

如果要和孩子說事情,那麼最好是讓孩子把手頭上的事情停下來跟他講,否則如果孩子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是沒辦法聽進去你的話的。

3. 少點嘮叨

如果家長過於嘮叨,只會讓孩子更煩躁。所以還是少點嘮叨,有重要的事情,可以找孩子談話,一次性完整解決。

4. 避免指責、數落

如果對孩子有要求,可以明確的跟孩子說,比如“你應該乾淨一點”“你應該快一點,不雅磨蹭”而不要帶有負面情緒的數落和指責。這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5. 讓孩子複述一遍指令

對孩子有了明確的指令之後,可以讓孩子再複述一遍。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可能沒有大人這麼好,你對他的要求可能過一會就忘記了。並不是成心不想做。所以家長說完要求之後,再和孩子確認一下,是比較好的選擇。

6. 讓孩子先說出感受

當媽媽覺得自己被孩子搞得暴跳如雷的時候,不妨先冷靜下來,讓孩子先說說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告訴你這樣做的原因。

高情商的媽媽這些話常掛嘴邊哦:

1. 我感到....因為....

例如“我感到十分開心,因為你可以自己吃飯了”

表揚孩子,要把理由說出來。比如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令你很開心,就要讓孩子知道你的感受。

2. 你是不是感到....

例如“你是不是感到很生氣”

孩子年齡小,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可能就會用一些無理的行為來表達。這時就需要家長來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這樣可以有助於孩子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3. 你的意思是想....

例如“你的意思是想出去玩一會嗎”

重複對話可以讓孩子知道你已經知道了他的請求,並且能夠理解他的話。給了孩子足夠的尊重。

吼叫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家長們不如用高情商的語言和孩子溝通,只有帶著愛的語言,才能夠真正進入到孩子心裡。


我是雅惜媽媽

現在工作壓力的增大,年輕的父母一方面工作的繁忙,讓他們無暇顧及正在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另一方面,養育孩子就像是牽著一隻蝸牛散步,孩子更傾向慢慢的觀察和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兩者的衝突,往往引發了親子之間的“戰爭”。



家長總是以自己的地位,去吼叫我們的孩子,作為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處於底層,他們尚沒有去學會表達那一刻他的想法,家長的吼叫震懾了孩子,長此以往,孩子的內心就會處於壓抑的狀態,不敢也不會去表達自己,就像是故事中說,農夫飼養小牛的時候,因為小牛犢子剛剛出生,比較的活潑,並不是像老牛那般任勞任怨的工作,於是農夫將就小牛拴在木樁上,當小牛發現,無論自己怎麼掙扎,都不會逃脫木樁的束縛,就選擇了妥協,同樣孩子也是,父母的強勢吼叫,培養出來的必然是懦弱膽怯的孩子,他們習慣了聽從家長的指令,漸漸失去了自我。


其實在德國,有一本經典的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愛大吼大叫的媽媽給孩子帶來的陰影,當媽媽大吼大叫的時候,孩子嚇的魂飛魄散,肢體被嚇的散落到不同的地方,比如他的肚子落入到大海中的時候,其實這就是暗示,當孩子受到家長的吼叫,導致的情緒不穩定,孩子就喜歡暴飲暴食;再比如孩子說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中,就說明長期處於這樣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會受到影響,精神容易分散,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學習,對孩子的一生影響都是很大的,建議所有的父母都去閱讀這本繪本,故事裡的每一幕,都向我們說明了,吼叫的危害,在故事的結束部分,孩子雖然接受了媽媽的道歉,但是被縫合的身體,那種疼痛是不會消失,也暗示我們,吼叫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


所以吼叫的危害,對孩子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只有弊端,沒有益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引以為戒,當你要生氣的時候,請深呼吸,緩解自己的情緒。


決勝網

首先非常開心能夠回答題主的問題。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四歲半,最近睡覺前都要看一個小時動畫片才能睡,答應看一個小時,看完又要看,昨天看了兩個小時大吵大叫的還要再看,不給看就不睡覺,一直在鬧,朋友最後實在控制不住情緒,朝著孩子一頓大吼,把孩子嚇的一頓哭,縮在角落瑟瑟發抖,可憐的不得了。朋友後來給我打電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自己氣的不行但又心疼孩子。


很多家長說自己也知道不應該吼孩子,可是有時候被孩子氣的,是真的控制不住啊!恨不得打一頓罵一頓才解氣,但發洩完憤怒後內心又滿是自責和心疼。


不過有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當忍不住吼孩子的時候,是由於自己工作壓力大?還是孩子調皮搗蛋做出惹大人生氣的事?長期這麼吼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經常吼孩子最後可能會發生兩種較極端的後果


首先性格自卑,孩子不自信,在將來的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往往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否定自己的能力而錯過很多機會;性格孤僻,不愛和人交流,不善處理人際關係;怯弱,缺乏主見,沒有個性,做事情常看別人的顏色,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敢表達自己觀點。其次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你說東他偏往西,總被吼的孩子性格容易扭曲,暴躁易怒,聽不進去別人建議,而且長期的吼叫,孩子一旦習以為常就會失去作用,

視不見聽不聞,任憑你暴跳如雷,我如磐石紋絲不動。


心理學家默娜•舒爾在200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這些孩子也將很難學習到積極的社交方式,難以融入集體、與人友好相處。


當你忍不住想要吼孩子的時候,不妨可以試試下面幾個方法:


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比方說你要求孩子在十點鐘睡覺,然而你自己還在沙發上玩手機,這樣是不行的。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要成為那樣的人。捫心自問下,當你要求孩子應該做到的事,自己同樣也做到了嗎?當自己都不能保證時時達到對自己的要求標準,為什麼要求孩子也要完美做到呢?約束孩子之前,首先你要以身作則。

改變說話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尊重


"1分鐘穿好衣服!"

"回來趕緊寫作業!"

"動畫片只能看1個小時"


你要對我言聽計從,我說什麼你就要做什麼。孩子雖然小但也不代表可以任你擺佈,按著你的想法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會反抗會對立,其實孩子更喜歡民主的方式,當你給了他選擇,他們更願意合作,願意溝通。


比如週末準備帶孩子出去,早上孩子不好好吃飯,邊吃邊玩。“還不趕緊吃!你是不是等著捱打啊!”這時孩子要麼就是賭氣不吃,要麼就磨磨蹭蹭反抗你。這時可以改變下說話的方式:“如果你早點吃完飯,我們等會出去玩的時間就能多一點哦,你選擇一下,是多玩一會還是少玩一會。”不去強迫孩子,多給他們一點選擇的權利,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往往比吼的效果會更好。



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


有時候你去威脅他不要做一件事不如讓他明白這件事做了後會帶來什麼後果要有用的多


“如果你要這樣做,看我不揍你!”面對這樣的威脅,其實孩子內心是很反感的,你越不讓我去做我就越想去做,甚至會想盡辦法偷偷去做。


繼續拿孩子吃飯磨蹭這件事來說,出去玩的時候,當他玩的正興起的時候,我會拉他回家“今天就玩這麼久,因為你早上吃飯太磨蹭,把時間浪費了”哭鬧也好,賴在地上不走也罷,我會告訴他:

“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擔後果,想要多玩一會,吃飯的時候你就別磨蹭。”

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溝通


孩子雖然小,但也同樣需要尊重。最近熱播綜藝《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一家備受網友喜愛,不光是因為一家人顏值高、嗯哼的逗比搞笑,最重要的是他們家的相處模式,霍思燕和杜江每次在對嗯哼說話或要求他做什麼事情時,都是以對待朋友一樣的方式去詢問嗯哼跟他商量,並聽取他的意見。


和孩子以平等的視角去溝通的時候,會讓孩子感到尊重,同時也會更容易去接受家長的意見。




爆炸實驗室

一、為什麼吼孩子


1、父母的原因。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耐心,不懂正確教育的方法,就常用吼叫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比如孩子起床晚了,媽媽去叫女兒起床,叫了一遍沒起來,再叫一遍還是沒起來,這時媽媽就有點生氣了,於是威脅女兒說:再不起來就要捱揍了啊!然後孩子就乖乖的起床了。但是可能還沒睡醒,所以穿衣服磨磨蹭蹭的,這時媽媽一看急了,因為還要送孩子去上學,忍不住就對孩子吼道:“穿個衣服都這麼慢,幹什麼吃的,快點啊!!”,這樣的語氣和分貝,孩子一聽就哭了,她一哭媽媽更煩躁更急了,然後吼的就更兇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2、孩子的原因。有時候因為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熊孩子”,也是經常會讓做父母的暴走吼叫。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所以在物質方面,父母對孩子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這也導致了一個不良習慣,那就是孩子要什麼就必須給他買什麼,否則就會一直鬧,非纏著你滿足她為止。比如家裡已經有很多娃娃、彩筆、書包,但在逛街時或在學校孩子看到了其他款式顏色的又想要,就要求父母也要給她買,不買就哭鬧,父母給孩子講道理也不聽,那麼這時父母忍不住就吼孩子,想讓他停止哭鬧,但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


二、吼孩子的後果


1、傷害孩子的心理。

我姐和姐夫都是暴脾氣,吼孩子是家常便飯,但這樣的後果是,孩子罵他們“壞爸爸”“壞媽媽”,而且不願意貼近他們身邊,晚上也不願意和他們一起睡。有次她奶奶問她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她說都不喜歡,因為他們總是罵她吼她。


2、孩子有樣學樣。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大人們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樣學樣。我們的很多習慣和處事方式都是從原生家庭學到的,比如小時候被父母打,長大後打孩子;父母相親相愛,那麼子女的婚姻大多也相親相愛;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教育。


三、改善吼孩子等不良行為


1、生氣的時候,作為成年人的家長首先要冷靜下來,然後客觀分析生氣的原因,再與孩子好好溝通。比如快遲到了孩子還在磨磨蹭蹭的穿衣服,媽媽生氣的原因是怕時間來不及,待會遲到老師同學看見對孩子影響不好。那麼媽媽可以把這些想法告訴孩子,再告訴她我很著急,希望你動作能快點。如此一來,孩子體諒知道了你的需求和感受,她愛你就會體諒你,然後就會抓緊時間不遲到。


2、多讀書多學習。父母不是天生就會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我們也在不斷成長,而通過閱讀育兒書籍,參加育兒講座,主動學習,可以讓我們成長的更快更好,並且還能夠帶動引導孩子也成長的更加優秀。



《西爾斯親密育兒手冊》裡有句話我很喜歡,說的是“作為孩子的父母,不需要做到完美,做到足夠就好。”這個要求不高,只希望每個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多點耐心、細心和愛心,肯定會有比吼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


關於吼孩子,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方法呢?歡迎給我留言哦!


和寶寶一起成長1019

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吼!

孩子調皮搗蛋,吼!

孩子做錯事,還是吼!

吼功成了父母的殺手鐧,一吼萬事大吉。現實真的這樣嗎?一起來看看吼功背後隱藏的後果吧。

吼對孩子的影響後果

對於膽子小的孩子來說,他會變得懦弱,遇事容易退縮,沒有主見。

對於膽大的孩子來說,他會變得執拗,暴躁,獨斷專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和規勸。

這兩種個性都將會影響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

吼對父母的影響後果

吼會讓父母覺得內疚。有時本不是什麼大事,就因自己心情不佳,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對他一通亂吼,過後長時間處在後悔自責中。

吼會讓孩子的心離父母越來越遠。當他羽翼已豐滿時,便會選擇遠走高飛,不再回來。讓孤獨寂寞伴隨父母。

吼會讓父母自食其果。當父母年邁,無力反抗時,孩子會像父母當年吼他一樣的吼父母。俗話說,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孩子的不孝,也是父母當年是自己種下的苦果。


如何少吼孩子,甚至不吼孩子呢?

吼孩子,其實是無力無助的一個表現。孩子出現了問題,父母不知用什麼辦法解決,只能用吼,用自己的強勢把問題壓下去。多讀讀育兒方面的書,看看兒童心理學,掌握一些育兒方法。

吼孩子,說明父母的修養還不夠好。做些對提高自身修養有意義的事,比如讀書,讀一些唐詩宋詞,讀一些蘊含哲理智慧的書,讀一些能讓自己沉澱下來的書。個人修養提高了,便不會大著嗓門說話,更不會吼了。


萌媽愛學習

首先,我認為經常吼孩子這種教育方法是絕對錯誤的,並且有以下幾個缺點。

1.缺乏自信心

這樣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媽媽在吼孩子的時候,孩子潛意識會有一種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感覺。尤其是較小的孩子,他們會內心充滿恐懼,用逃避現實,或者是用哭來保護自己。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是封閉的,做什麼事都畏首畏腳。

2.會扭曲孩子的性格

像你的孩子吼叫,會讓你的孩子自我形象變低,尤其是大孩子,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與家長髮生衝突,情緒容易激動。

3.看眼色

這樣的孩子,會變得特別乖,做什麼事情都要看別人的眼色,沒有自己的思想。長大後,非常有可能成為一個沒有個性原則的人!

總之,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耐心傾聽孩子們的想法,用一顆平等,尊重,欣賞的心和孩子溝通,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


飛魚213135456

面對調皮的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孩子。父母們應該瞬間無名之火上升,就想對孩子吼幾句或者打幾下。好讓孩子聽話。殊不知這樣,孩子只是當時和表面服從了,對孩子以後有很大的影響:

一:如果孩子做錯事,父母吼了孩子或者打了孩子後。孩子會怕父母,變得不自信。有時晚上睡覺會做噩夢,會給他(她)的心理留下陰影。以後做事情會畏首畏尾,做什麼事情不敢嘗試,怕做錯,怕別人會像父母一樣的吼自己。這樣會讓孩子在學習和以後的工作中都無法有大的成就。
二:不尊崇自己的內心,不會好好愛自己。以後做事情在家裡會看父母的眼色,在學校會看老師的眼色,到社會上,會看領導同事的眼色。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人云亦云。
三:性格脾氣改變:會經常發脾氣或者摔東西。
四:性格扭曲。
當父母經常吼孩子或者打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人愛的人,從此以後變得沉默寡言,不愛交際。或者是對社會充滿仇恨,搞破壞,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情況。我家是一個男孩子,現在讀一年級。

從小就很調皮,也會動腦筋想辦法自己解決事情。可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不會教育孩子,碰到孩子調皮的時候,就會經常吼他。現在不寫作業,我也會經常的吼他。他就會說:媽媽你這樣我好害怕。當晚睡覺就做噩夢。而且現在也沒有小時候愛動腦筋了,碰到問題就會問:媽媽,這個應該怎麼辦?現在我好後悔。我對自己說:我要好好陪兒子,我要給他充足的愛,無私的愛。允許孩子犯錯。
當孩子犯錯後,父母不要吼孩子或者打孩子,但是該遵守的規則和該有的教養還是要教孩子。
希望各位父母的孩子以後都是一個快樂的人,一個讓父母驕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