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的中山市和珠海市都是人口少面積小的城市,它們有合併成一個市的可能性嗎?

L寒夕顏

先說結論,不大可能。

本人中山土著,對這段歷史還是比較熟悉的,對當前的情況也瞭解。

1.珠海在改革開放初期成立。是將中山靠近澳門的一部分劃出,加上從新會劃出的斗門,組成現在的珠海市。當然了,還包括珠江口的一些島嶼,這些沒法成為市區的島嶼也佔用了不少面積,所以珠海看上去面積這麼小。

2.珠海中山澳門過去都屬於香山縣的轄區,香山縣在宋朝就建縣,立鐵城,就是現在中山老城區的位置,那時澳門還是島,珠海真的是海。直到葡萄牙人佔了澳門,後來珠海成立,才有了現在的格局。

為什麼覺得不會合並呢?主要觀點如下:

1.地理上兩個城市的中心不靠近,將來發展連成一片的機會也不大。不像廣佛,現在兩個城市的城區都融合了。珠海的城區在靠近澳門這邊,中山的城區還在原來鐵城石岐這邊,之間隔著一個五桂山脈,距離幾十公路。

2.雙方體量面積經濟發展都差不多,以誰為主這個不好說。不見得能節省行政架構。

3.合併的話要改名,無論保留哪一個,另一個名字的無形資產價值都要損失。

4.大灣區來了。我認為大灣區的成立,會在很多地方達到與行政區劃合併產生相同效果的功能,合併已是沒有必要了。

以上觀點,望評論指正。


賀寧寫寫畫畫走走看看

珠海和深圳都是在1980年成立的,距今快40年了。珠海的面積1700平方公里,從中山劃出。而深圳的面積2000平方公里不到,從惠州劃出。那是當年為了對接香港和澳門特意劃出地塊成立的兩個城市。

今天中山和珠海有可能走回到一起嗎?

因為香港的輻射和國家的投入,這些年快速成長,今年深圳的GDP總量首次超過了香港,未來還會逐步走向港深同城。

珠海由於澳門賭城特殊地位,城市規模也小,面積僅有32.8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65萬,並主要是服務業為主導,輻射珠海非常有限。反而珠海成為了澳門最好的環境保護屏障。

國家在2009年正式批覆珠海橫琴對接澳門,橫琴面積106平方公里,是澳門的3倍。還是以教育、旅遊、休閒、娛樂為主要發展方向。

那麼現在的珠海就成了澳門和橫琴的環境屏障,並且對接澳門。那麼一定還會以旅遊、休閒、娛樂、科技、服務等產業為主導。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珠海的科技創新、房地產、旅遊業也會快速發展。

而中山是以傳統制造業為主導,以一鎮一特色的模式發展。隨著深中通道的打通後深圳的企業、人才都會湧入,並且會迅速崛起。

珠海走的是服務業主導,而中山走的還是製造業為主,兩個城市未來越來越沒有交集。珠海好好打磨橫琴,中山則加快改造翠亨。

合併的中山就不在是中山,而珠海更不像珠海。但臨中山區域向中山融合,而靠澳門區域則還是保留著服務業本色的可能性很大。

但未來珠海和中山應該不會合並,也沒有必要。


鞅論財經

一、珠海總面積765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為1701平方公里。146個島嶼、珠海素有百島之市美譽。至2017年珠海常住人口176.54萬人。


二、歷史上珠海屬中山市香山縣管轄,1925年以前稱為香山縣。中山市是廣東其中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前身為1152年設立的香山縣,早在秦朝時期公元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設桂林、象、南海三個郡、中山屬南海郡番禺縣管轄。1953珠海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成立經濟特區下轄香洲、斗門、金灣3個行政區。


三、香山為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改名為中山縣,位於珠三角洲中部偏西南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番禺和佛山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斗門區、東南連珠海、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香港相望。中山陸地面積為1783.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326萬。



四、珠海中山雖然兩城陸地面積相差不大,但中山是全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城市之一。總體城市給人感覺比較大比較分散,沒有圍欄式的片區管轄。這就是中山與珠海不盡相同的城市發展道路。珠海城市片區規劃明確管理發展權責清晰。


五、至於珠海能否和中山合併成為一個城市,筆者認為合併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況且珠海西部金灣、三灶、斗門、高欄港口還存在需要發展的大片區空間、土地資源目前還充足,以珠海目前的經濟發展後續還有很長路與發展空間。至於合併也不是廣東省、珠海、中山說了算。合併是要中央批准才有可能的事。你能說深圳把惠州東莞合併嗎?這些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各城市的發展有各自的規劃、和各城市的發展格局、和各自的發展特色。也就是各有分工的道理罷了。分工又合作是各城市互補的發展規律。之所以說合並從歷史的角度以及各城市的發展規劃各取所長來衡量。筆者認為珠海中山不存在合併也未有合併的理由可能。


智慧敏行


海博101905496

我認為將來一定會合並,而且合併的還要加上江門的一部分。

1、大灣區經濟的發展必須首先推動灣區核心區的發展。核心區中的五個城市(廣州、東莞、深圳、中山、珠海),東莞應該劃去深圳,西岸的中山、珠海以及江門的一部分應該成立一個新的副省級城市或計劃單列市。

2、通過這樣的行政整合,灣區的核心區會變成三個級別對等的城市,分別是廣州、深圳、珠中江組成的新城市,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機場、自貿區、口岸、一個是省會兩個是特區。

3、只有這樣的行政整合,才能拉動珠江西岸的新一輪發展。中山現有二十四個鎮與區,再加一個沒有地理編制的翠亨新區,行政資源太浪費,如果和珠海、江門合併,中山現在的五個組團就是未來的五個區。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佈局未來產業的規劃。

4、灣區的經濟發展了,特別是珠江西岸的經濟發展了,叫什麼名字還要叫勁麼?我真的無所謂,最多一個叫XX市,一個叫XX區吧,當年同為四小虎的南海與順德不是同樣被“區”了麼。現在的中山和東莞兩個小虎也被“區”又有什麼關係?

歡迎指正,謝謝大家,還有很多理由沒時間展開啦😜


ACKING校榮保

我在珠海生活三十多年,經常因為工作上的事去中山,總覺得中山和珠海區別太大,中山市的各城區多也很分散,環境不錯,珠海有就香洲,斗門,金灣,太小了,中山地方比較平坦,除五桂山,都平原,路也直,沒有上坡下坡,生活環境比珠海好,珠海原來是中山的一部分,上世紀50年代就分出去成立珠海縣,當年條件很差,即使改成珠海市,特區後的五年,被人稱為市區,一條路,一紅綠燈,一崗亭,一車站,一商店,現在,雖然房子建多了,但環境破壞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曾經在排洪溝釣魚,但是中山卻還是原來的樣子,珠海和中山合併是不可能,畢竟是兩個不同環境和類型城市。


中華孝子哥

從中山到珠海幾小時呢,中間還是有大片農村田野,陽江市原來是江門的,江門有這麼好的海邊卻沒有濱海新區城市,珠海至陽江市的沿海一帶應該是建設廣東海洋經濟自由貿易港,做大做強廣東海洋產業,也是廣東南海防區海軍最合適的天然良港。


協160016427

先不談可能性,就合併的城市名就是一大難題。有人說成立珠江市,不贊成,珠江是一大河流,怎能用來當地名。不具備候選城市名,我們不防用珠海繼續當作兩市合併後的城市名,現在國家大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來珠海也會逐步提高國際知名度,影響力。用珠海更合適。不管是三市合併還是兩市合併,對廣東發展好處是大大的,合併後原中山,江門老地名可以適當保留,聽取各方面意見或建議。。。


仰望那一片蔚藍功

中山與珠海雖然鄰近,但不能人為地,說合並就合併。因為,現在發展經濟離不開土地資源。許多年以前,中山就已經實現了土地商業性股份制,並取得了高效的回報,村民們每年都得到不菲分紅。而珠海還處於土地承包到戶的經濟發展摸索階段,農戶的生產計劃、生產方式、銷售渠道都是在盲目性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