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醫院護士長姚娜:災難面前更能體會醫護職業的使命感和價值感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 沈亞婷

市醫院護士長姚娜:災難面前更能體會醫護職業的使命感和價值感


馬鹿鄉受創嚴重,隨處可見倒塌的房屋,當地中學是臨時安置點,部分受災群眾和援救人員都集中在學校操場上。姚娜回憶說,馬鹿鄉有一個臨時的鄉鎮衛生院,但缺少專業的醫護人員,寧夏的醫療救援隊抵達之後,顧不上舟車勞乏,立即投入緊張的醫療服務工作中,他們在簡易的臨時帳篷診室裡開展義診,為災區居民看病。“我們是第二批到達的醫療隊,重傷的已經轉走了,但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和突發情況還是需要處理。”姚娜說。

市醫院護士長姚娜:災難面前更能體會醫護職業的使命感和價值感


在災區特殊的環境中,醫療工作充滿挑戰,姚娜逼迫自己快速成長,應對災區患者的各種就診需求。一天,一個焦急的母親抱著2歲多的孩子來到臨時診室,孩子感冒發燒,需要輸液,這可把姚娜難住了,她以前面對的都是成年患者,從來沒有給兒童扎過靜脈針,2歲寶寶的血管可比成年人細太多了。心裡沒底,姚娜本能地想要退縮,可這裡除了她之外再沒有別的護士,退縮意味著這孩子病情就要耽誤了,無奈之下,姚娜只能硬著頭皮上,“我不斷給自己打氣,心想千萬不能給寧夏醫療隊丟臉,不能辜負災區群眾對我們的信任。”結果她沒有失手,一針到位,在以後的日子裡出色完成了不少災區兒童護理工作。

市醫院護士長姚娜:災難面前更能體會醫護職業的使命感和價值感


姚娜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件事,到馬鹿鄉的第三天是六一兒童節,這個原本應該熱熱鬧鬧的節日因為地震而失去了色彩,校舍塌了,孩子們沒辦法上課,過節更是奢望。姚娜和同行的戰友們自發湊錢購買了一些圖書、文具和體育用品,在工作之餘策劃了一個小小的兒童節儀式,將禮物送到孩子們手中,陪他們過了一個樸素而溫馨的節日。“孩子們拿到禮物特別開心,在那種情況下能看到孩子們的笑容,真的讓人振奮,相信一切都能好起來。”

在青川的日子裡,除了在臨時帳篷裡坐診,還包括到當地居民家中走訪,送醫送藥,雖然遭遇災難,但青川人民表現出來的善良和淳樸讓姚娜至今難忘,“當時條件比較艱苦,我們走訪時揹著方便麵,中午餓了就吃一點,本來這也沒啥,但災區的居民看到就心疼我們,一再留我們吃飯,後來請示了領導,我們就和老鄉一起用了餐,簡單的家常便飯,一人端一碗蹲在院子裡吃,感覺大家心靠得特別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