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村落」——靈沼街辦下南豐村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下南豐村

位於靈沼街辦南1.5公里。南有西漢高速環繞與上南豐村相鄰,東鄰灃河及梁家橋,北於官道村西與東政莊接壤。240戶,900人,耕地950畝。

主要有喬、馬兩姓,按原居住地分為喬、馬兩舊街巷,現有新街巷四條,呈“王”字形。村周環城路全部硬化、綠化、美化、淨化,村莊約佔地153畝。現已成為市級村容村貌和綠化高標準的文明示範村、綠色村莊。

村名來歷見“上南豐村”。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下南豐村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下南豐村

村始建於明代,一說先民是從戶縣兆豐橋遷移來;另一說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移居。自建村伊始就只有喬、馬兩姓。清同治年修有四方城池,東巷開南大門,西巷開北大門,均修有城門樓子,南門樓子匾額雋刻“豫觀升恆”;北門樓子匾額雕刻“瑞接北極”。爾後西巷又開了南小門,小門樓子上方亦刻有“氣通人和”四個大字。村內建有喬、馬兩個宗族祠堂,分宗祭祀,但由於“馬”同“喬”合成為“驕”字,所以先祖們為之驕傲地居住在一起,稱下南豐天之驕子矣。早年亦在村東北共建有“禮廟”供奉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攝政王周公姬旦,崇拜頌揚西周豐京的文鼎之治和仁德賢達之遺風。相傳有副對聯:元聖載德千古垂範,天之驕子萬方博遠。另外,在村四周還建有廟宇殿堂,村西建有菩薩廟,村北修馬王廟,東北修無量廟、三官廟、火神廟等。

下南豐亦稱橋頭堡。過去,經梁家橋(原普濟橋)是通往西安、寶雞,周(至)、戶(縣)的交通要道,達官貴人,商旅賓客絡繹不絕。這裡的“爐齒面”“馬大的茶館”曾名噪一方。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下南豐村

近年來,硬化道路,鋪設水泥路面3600米,栽植女貞、垂柳、刺柏、紫薇花、紅葉李等近9000株,又栽植草木花卉數萬株。2007年3月被西安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綠色村莊。次年又被長安區命名為新農村建設文明示範村。2009年建立現代化日光溫室大棚7棟,成為靈沼街道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典範。2011年年底又有7戶群眾加入到現代設施農業發展中來。目前,全村產業發展總面積100多畝,已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

群眾文化也比較活躍,眉戶、秦腔流傳悠久,民國時期就有戲曲愛好者辦起了劇社,購置了傢什,在十里八鄉去應邀演唱。現在該村的戲劇愛好者馬志超與在韋曲的同仁們,辦起“長安梨園聚友會”劇社,隔三差五地在長安廣場、韋曲街頭演出。

民國後期,喬、馬兩家祠堂中就辦起私塾學堂,後建起初小、高小,培育村裡的學子。20世紀80年代建起設施齊全的“下南小學”,在普及六年制義務教育中榮獲西安市級“群眾辦學”先進集體稱號。同時湧現出捐資助學的先進個人,喬新民捐資2萬元建校,喬永團出資萬元購置學校課桌凳等教學設備。

據統計,全村僅從事教育事業的就有30多人。20世紀60年代考入大、中專的學子36名。

西安市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喬日輝為家鄉建設綠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做出了很大貢獻。馬彩賢致富不忘鄉里,同丈夫秦安民修下南豐村西到灃靈公路

的出村路2000多平方米,投資10多萬元,全部鋪設水

泥路面。

馬振番,抗美援朝烈士。其父馬瑞軒畢業於國民革命軍黃埔軍校第七分校,曾在國民黨第二十八師任排長、連長職務。隨部隊參加血戰臺兒莊戰役,所帶的連隊最後僅剩六個人生還。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下南豐村

喬新賢,西安“三意社”鬚生名家。

喬致海,西安木偶劇團名家。

喬正平,青海劇團秦腔名家。

馬敏嬋,西安地區的秦腔新秀(原藍田縣劇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