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為何大勝遼軍卻大敗方臘,難道方臘比遼軍強嗎?

雲上的記憶

大遼強於方臘!


方臘真的比大遼強嗎?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大遼和方臘的綜合實力。

一、將領

大遼將領:

1.兀顏光

都統軍,遼國第一員上將,十八般武藝無有不通,兵書戰策盡皆熟閒。一條渾鐵點鋼槍,腰間鐵鐧,有萬夫不當之勇。最後的決戰中,兀顏光排出太乙混天象陣,三敗宋江軍團。

兀顏統身披著三重鎧甲,挺方天畫戟單挑關勝,不得不說十八般兵器樣樣拿手。兩個鬥了多時,花榮、張清遠程攻擊,兀顏光顧此失彼。面對關勝、花榮、張清的圍攻,最終被關勝砍死。請問,“張清飛石打英雄”時,正面衝陣、能躲過張清石子的有幾人?兀顏光在單挑關勝中躲過花榮二箭、張清一石子,這是怎樣的存在,盧俊義能做到嗎?

2. 阿里奇,30合速敗八金槍手徐寧,請問有沒有五虎實力?

3. 瓊妖納延,30合不到速敗九紋龍史,遠勝卞祥,接近五虎實力吧?

4. 耶律國珍,50合戰董平不分勝敗,不弱於徐寧,必須強八驃水平。

5. 賀重寶,30合單挑關勝,氣力不加而走。但是有妖法,實力大大加成。

6. 寶密聖,30餘合單挑林沖,不分勝敗,後被殺死。

7.耶律四兄弟,其中有戰平徐寧、索超的戰績。

8. 曲利出清,20餘合砍了禁軍教頭王文斌。

方臘將領

1.石寶

南離大將軍,慣使劈風刀,善打流星錘,關勝油然欽佩,說道“石寶刀法,不在關某之下”。石寶最後被圍困,受到豪華陣容的群雄圍困,自刎而死。

2.厲天閏,10合戰敗董平(董平有傷),30合戰平盧俊義,戳死張清,實力不用多說。

3.司行方,30合斬殺雷橫,有沒有八驃實力?

4.鄧元覺,單挑魯智深多時,武松魯智深吃虧,上前夾攻。頂尖的步軍頭領水平,有木有?

5.王寅,

慣使點鋼槍,胯下轉山飛,登山渡水如履平地。王寅武藝高超,飽讀詩書、頗有謀略,全面型人才。單挑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人不落下風,林沖加入後才將他殺死。

6.龐萬春,箭法神乎其技,不輸於花榮,一箭擊斃史進,連珠箭射殺歐鵬。

7.方傑,單挑秦明30餘合不分勝負,在杜微飛刀偷襲時,將秦明殺死。

8.呂師囊,手使丈八蛇矛,麾下“江南十二神”,屢敗屢戰,至死不休。

通過主要將領的對比得出,大遼猛將的武力,絲毫不輸於方臘猛將,尤其是兀顏光太過BUG。方臘猛將,除了武力,還有機謀和韜略;大遼猛將,除了武力,還有妖法和陣法;各有突出。所以,大遼的將領,絲毫不輸於方臘的將領。

二、兵力

我們主要看一下方臘麾下大概多少兵力:

潤州,呂師囊麾下5萬人;蘇州,方貌麾下7萬人;杭州:太子方天定麾下10萬人;歙州:皇叔方垕麾下2萬人(龐萬春在昱嶺關另有五千人)。其他州城如睦州、常州、宣州等,兵力人數不詳盡,參照歙州給按照2萬5千吧,應該沒少算吧。另有其他關隘各有五千、三千、二千不等,按照總計5萬到頂來算吧,應該沒少算吧。另有御林軍3萬人。

最後打包統計:40萬人。

但是,兀顏光一個太乙混天象陣就用了精兵20多萬,可見,大遼的兵力絕對遠遠大於方臘。

這個兵力對比,其實不用參考太多數據,一個是根深蒂固的國家,一個是草臺班子的政府,雙方真正能派上戰場的兵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

三、國力

大遼國自耶律阿保機建朝以來,向來鷹視狼顧、虎踞鯨吞,覬覦中原久矣。聲震中原塞北的音響師蕭峰,就是大遼南院大王,當年若不是蕭峰的已死相抵,一旦遼兵南侵,中原危亦,好吧扯遠啦。

大遼全盛時期的疆域,東到日本海域,西到阿爾泰山,北到大興安嶺,南到河北省南部。方臘是起身於平民,江南一隅之地根基未穩,勢力範圍也只有8州25縣。這種疆域面積的差距、根基經營的懸殊,直接反應了雙方的國力,無論是兵力保障、戰備保障、後勤保障,大遼的實力都遠遠大於方臘。

綜上所述,大遼的綜合實力,絕對要強過方臘。

為何大破遼軍、為何慘勝方臘?


那麼,為什麼宋江集團面對更強的大遼時,能夠完勝,面對稍弱的方臘時,卻是慘勝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大遼將領勇猛有餘智謀不足,方臘將領胸有韜略智勇兼備;

兀顏光、阿里奇等,固然勇猛,但是很難見到他們使用陰謀詭計,從頭到尾都在與宋軍打正面硬拼。方臘手下諸將則不同,除了石寶文武兼備以外;尚書王寅更是文韜武略出眾,一條計就坑殺了聖水、神火二將;龐萬春更是指揮有素,一場戰鬥直接幹掉石秀等五位好漢。

2.大遼多依賴於陣法,方臘多依賴於地利;

大遼將領不知道從哪裡學來一些三腳貓的妖法、陣法(太乙混天象陣後面再說),在公孫勝、朱武面前只能甘拜下風。方臘的勢力範圍,稱得上山險水惡,讓梁山好漢吃盡了苦頭,很多英雄好漢不是死於單挑或混戰,而是死於埋伏、機關、坑穴等,甚至還有幾個摔死的、淹死的,以及讓人痛惜的張順。

3.徵大遼有特殊人才,徵方臘特殊人才退出;

特殊人才有:公孫勝,大破對方妖法;安道全,克服水土不服,加血包保障兄弟們不死;黃埔端,獸醫照顧馬匹,得以更好的投入戰鬥。但是,徵方臘時,三人全部沒有參與,尤其是安道全的缺席,讓梁山損失慘重。各種廝殺後的創傷、更有患病的多人,都沒有及時醫治,死的七零八落,如病故的林沖、楊志等。

4.徵大遼有玄幻色彩,徵方臘有寫實風格;

徵大遼時,有很多的玄幻色彩,尤其是一位大神的客串。兀顏光的太乙混天象陣確實厲害,讓梁山一籌莫展,最後九天玄女娘娘相助,宋江才反敗為勝。

徵方臘,就比較寫實,非常接近戰爭的殘酷。

5.徵大遼與徵方臘,梁山心態不同

徵大遼時,梁山眾好漢一是信心滿滿、蓄勢待發,二是有保家衛國之情節,所以個個鬥志昂揚、志在必得。徵方臘時,梁山眾好漢經歷了太多的浴血奮戰,卻也感受了奸佞權貴的持續排擠打壓,大多已經是身心俱疲,甚至很多人早就萌生了退意。

另外,以《水滸傳》成書的原因分析,據可信度較高的研究成果來看,徵大遼的故事情節,是後人為了體現宋江集團的忠義,強行加戲。但是,徵方臘的“悲劇”成文在前,所以,徵大遼只能以“喜大普奔”式行文了。

鑑於上述原因,宋江集團才能輕鬆打垮大遼,卻最終在方臘面前慘烈勝出。


鳳凰西遊

這也就是小說,當不得真滴。這個先放下,就說說你問題吧。大遼是大宋外敵,那抗遼大軍(原梁山部隊)肯定受大宋人民愛戴啊,什麼情報啊,給養啊,……什麼滴人民肯定大力支持啊。而徵方臘就不一樣了,方臘屬於大宋徹底削弱梁山部隊滴一個藉口。可以說朝庭就是要梁山部隊和老方相互消耗。梁山部隊要什麼朝庭不給什麼,這還不說,還不顧前線實際情況,或者說知道實際情況,專門命令梁山部隊以弱小力量去打老方滴厲害部隊。那結果還不明顯嗎?所以抗遼大勝,徵方臘慘剩好像十幾個吧?這個結果不正大宋想要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