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怎麼選人身險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作為轉嫁和管理風險的有效手段,保險規劃已成構築家庭財富安全的重要“防線”之一。而這一“防線”的最大功能,就在於當投保人遭遇各種意料之外的風險事件時,可以依靠保險金避免個人與家庭避免陷入經濟危機,同時能夠繼續維持原有的生活水準。

當下,公眾保險意識正在不斷提高,尤其是中產家庭更加希望為全家規劃完善保障。但對於部分消費者而言,保險是一種較為複雜的金融產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險產品?在選擇的過程中又該注意哪些重點呢?

孔慶坤:部分消費者在選購意外險時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誤區:

第一,忽視日常風險。很多人只有坐飛機或者全家出遊的時候才想起意外險,但是上下班途中發生的概率也不低,因此推薦購買全年的意外險。

第二,忽視意外醫療。意外醫療的使用比例更高,但需要重點關注賠付條件。此外,要注意意外骨折是否賠付。

循序投保注重細節

綜合來說,對於家庭而言,收入最高的成員應該優先購買保險來分散風險,而在人身險的總體投保優先級方面,孔慶坤建議保障優先:“首先是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然後是長期險,例如定期壽險、分紅險等。”

此外還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自主制訂合宜的保險規劃,中產家庭在選購保險產品以及後續繳費、申請理賠等環節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細節,積極自覺地瞭解自身權益和保障範圍。

第一,在購買保險產品前需要了解清楚保險責任,確認保險賠償範圍:賠償範圍一般會在“保險責任”中列明,一些關鍵性的內容尤其不容忽視。比如為防止帶病投保,健康保險均設置有觀察期(也稱疾病等待期),而觀察期內出險不能理賠。一般而言普通疾病住院的觀察期是30天,重疾觀察期為90天或180天。

第二,保險期間超過1年的人身險一般在收到正式的保險合同並簽收回執後,有10天左右的猶豫期。如果投保者在此期間發現保險合同的描述和保險營銷人員的描述不符或對保險條款存有疑慮,在猶豫期內有權要求變更、換保或退保。

第三,為了能清晰地、直觀瞭解保險利益,瞭解家庭中每位成員的保障,保險專家建議,持有多份保單的個人或家庭還可製作一張紙質或電子“體檢清單”,將所持有保單的相關信息分別羅列出來,作為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或保險受益人瞭解保障內容的重要依據,以備理賠的不時之需以及保險規劃的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