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杞縣為什麼這麼多私立學校?

手機用雙龍

我是杞縣人,應該有話語權說下杞縣私立學校特別多的情況。其他很多地方也都有私立學校,估計沒幾個地方有杞縣的多。特別城郊鄉政府那條街,從最早的初中,發展到小學。學生在學校有生活老師,幫助洗衣服。學生封閉教學,一個月回家一次。

杞縣有100多萬的人口,可謂人口大縣,又沒有什麼工業,原來的化肥廠,味精廠全倒閉了!種糧食收入太低,於是大家都種大蒜經濟作物!當然大蒜行情不穩定,有時農民賠錢賣。這是背景。

記得我上初中時,一班學生能考上初中的就四五個,剩下的一二十個只能輟學。因為初中少,學生多,就是這樣一班近一百人。可謂擠成閃電。由於住校,封閉式管理!很多學生在學校被老師蹂躪!冬天罰站,夏天操場跑步。犯個錯誤就讓見家長,逼你退學,美其名曰勸其退學。那時農民孩子想跳初農村只有兩個渠道,上學和當兵。所以家長都害怕老師,也沒有義務教育的意識,拿起法律保護自己。以至於孩子受到委屈輕易不說。這種情況下,造成老師欺負學生特別猖獗,甚至保安沒事就拿學生出氣,可以說初中沒被打罵過的除了老師的子弟和官員兒女外極少!我的初中是葛崗一中。記得那時的崔富強,韓志斌,邵啟超都經常打罵學生,當然校長是領頭的,李志坤外號李小頭。那時的初中生活在我們以後的生活中影響都很大,比如現在吃什麼都覺得條件不差,因為初中吃的豬都不如,兩片菜葉子煮水加點鹽就是兩毛錢的菜,就饃吃。更令人吃驚的是後來副校長高新禮,誘姦多名女生後來事發入監!不過沒幾年就出來了!葛崗一中的封閉式教學,管理嚴格也是後來私立學校的雛形!後來李志坤和出獄後的高新禮被聘到私立學校當校長。那時葛崗一中的升學在一般的鄉村中學還算比較突出的。也就在93年左右春蕾學校開始招生,並特招優秀學生組成尖子班。突出升學率,而葛崗一中這樣讓很多學生逐步去了私立,目的是一有學上,二能夠考上學。

後來發展到南關二小,南關中學,陽光中學的成立。而隨著經濟發展,在家勞動也漸漸無法滿足生活的需求,而出外特別去南方打工成為掙錢的途徑!家裡的老人無法對孩子作業輔導,加快了私立學校一個個成立。每年夏天各學校都到農村去招生,老師也有指標。

在經濟發展方面,杞縣工業太少,投資學校成為穩賺不賠的行業。

人員安排方面,很多師範類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家裡有人的,花點錢去了公立學校,家裡沒錢沒背景的,在當地沒有企業就業情況下,都去了私立學校就業。當然私立學校的考核制度嚴格,讓這些老師比拼教學,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公立學校老師懶散,甚至有第二第三職業,甚至有人說個別老師低價聘請其他人代其教學。因為老師工資低,他又想保住這個飯碗。諸多因素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去了私立,而公立學校留下幾個學生都是家長不願意花錢,又不太關心孩子成績的人。

可謂一年辛苦掙的錢全部給孩子花在私立學校上。

這種局面的改變就是清除公立學校不正之風,讓孩子在學校能學到東西。地方經濟提高,讓老百姓收入提高在當地工作並有時間照顧孩子。否則私立之風愈演愈烈!而私立學校作為工廠式經營,無法遏制!


笑雨賀源

開封的這個縣城我沒去過,但是我知道有個成語叫“杞人憂天”,應該和這個縣城有關係。

實際上,在中國不少縣城都有很多私立學校,這些學校又叫“民辦學校”,而不單單是杞縣私立學校多。我原來也在一所私立學校工作過,對私立學校的情況,也有一定的瞭解。私立學校有的是光有小學,有的是小學+初中連讀的模式。我們菏澤這裡就有很多的私立學校。


為什麼家長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有的還是貴族學校),而不是送到公辦學校呢?是因為家長有的做生意,沒有時間管孩子。有的是孩子父母離婚了,單親孩子的家長照顧孩子有壓力。雖然私立學校收費高昂,但是私立學校一般都是寄宿制封閉學校,學校管理比較嚴格,學生每天都上早自習和晚自習,上課時間很長。私立學校的教師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好。而且,有的私立學校有小學畢業後能上市裡重點初中的優勢,這也是一些家長願意“燒錢”的原因之一。


至於開封杞縣為什麼有很多私立學校,可能是當地公辦學校“大班額”現象比較嚴重,學校的學生人滿為患,所以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學校。也有可能是私立學校吃住環境較好,教學質量高,吸引了大量生源。也有可能是當地公辦學校教師工資較低,而私立學校的工資待遇相對高一些,造成一批公辦教師跳槽去了私立學校,私立學校師資隊伍力量壯大了起來。

歡迎大家談談自己的觀點、看法,謝謝!


小學語文教師李中瑞

我來回答一下吧,我不是杞縣的,我是開封人。

看回答裡截圖知乎的有說是一個叫春蕾的學校開的頭帶壞了風氣,其實我覺得和那個春蕾沒啥關係吧。

整個開封私立學校都比較多,市區的求實、立洋,成規模的只有這兩所,那為什麼說比較多呢?因為求實有幼兒園、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國際部,可以說從你出生一直到高考都可以在求實就讀。

特別是求實的初中部幾乎壟斷了開封市一半以上的小學畢業生,生源來自開封市區、五縣甚至是周邊的地級市及其下屬縣區。初中部分為東校、南校、西校三大校區,其中南校是由兩個分校區組成的,不過兩個分校區距離很近。規模以東校為最大,是住校部,南校次之,西校相對小得多。本人曾就讀於南校,七年前我們那一屆招收了二十個班,每班五十多人。而且近些年還在擴招,學生數量穩步上漲。據我所知,2017年規模最大的東校區招了四十個班,每班也是五十人左右。

作為私立學校,學費當然不是公立學校能比的。除了學費、伙食費、住宿費(走讀除外)之外,還需要繳納一筆高額的贊助費。初中部招生甚至能繞開國家組織的小升初考試,進行自主招生,每年初中部都會組織三次左右的入學考試,學校自主命題,統一考試,統一錄取。根據考試成績來確定贊助費,贊助費最低也要四千每年。至於小升初成績,完全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求實初中部教學水平絕對是開封市第一,高中部教學水平應該是第三(僅次於第一開封高中、第二河大附中)。國際部是開封為數不多實行西式教育的學校之一,畢業後可直接去國外高校就讀,只不過學費高得多。

求實以其辦學規模之大(一萬人以上)、收費之高(某種意義上的貴族學校)、教學質量之好(為開高附中輸送大量優質生源)、教育理念之先進(形成了獨特的求實文化)、歷史之悠久(1993年創校)、管理模式之嚴格(成立了求實教業集團)開創了開封市私立學校之先河,引領了風氣。杞縣等縣區深受影響,各種私立學校相繼成立,只不過規模遠不如求實。

(本人初中、高中就讀於求實六年,目前大學在讀,並非廣告,而是本人親身經歷)


K10933049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句口號想必大家都知道。教育的好壞關於乎國家的未來。因而國家也再不停的推動著教育改革,那些有莘莘學子的父母家長們,花著畢生心血,應付完房子,醫療後硬著頭皮,抖空錢包的給孩子尋求接受良好教育的地方。



於是一些地方和機構,發現了商機,盯上了家長口袋裡所剩不多的幾個子,把家長對孩子未來的希望,變成他們現在撈取銀子的大好機遇,我不知道一個小縣城有幾個鎮子十幾個鄉,有多少學生,當地的生活水平,人均收入(這裡說的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被平均的)如何,近幾年培養出了幾個北大清華,如果僅僅是為了某些人的面子,或把教育看成謀財的路子,則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清風醉梨花

以前上學的時候都是公立學校,一班都是一百左右學生。現在的公立學校也比以前的條件好了,學生卻少了。私立學校老師的工資是公立學校的兩倍。私立學校的學費在杞縣最少的都是半學期三千了,還不算飯錢資料錢。肯定私立學校賺錢啊要不怎麼那麼多人開私立學校呢!其他縣不知道私立學校多不多,杞縣倒真是不少,一般都在私立學校上學,因為私立學校可以有住校生,家裡沒人看管孩子的都可以住校,兩星期回家一回,這也是大多數選擇私立學校的原因。農村公立學校的學生現在都是學習成績差的,有的精神有點問題的,有的家長不管孩子學習的,還有孩子沒有父母的,一般人都去私立學校,要麼也是去縣裡的公立學校了。農村私立學校一個學校有個幾十個人就不錯了。我感覺公立學校也行,就是大家都在比較,看人家都去縣裡上學了,也跟著也去了,私立學校也有那學習不好整天搗蛋的。公立學校也有學習好。


育兒新手莉

1.公辦學校雖然免學雜費、免學費,但是家長反映並不省錢。各種資料費、補課費等等~~~老師學校為賺錢更是巧立名目收費,為了孩子得到照顧,為了自己孩子不被落下,許多家長還要巴結打點老師,而去私立學校就不用。2.公辦學校尤其是農村的公辦學校普遍衰落甚至關閉。學齡兒童大量減少,很多班級開不起來,開了一年級開不起來二年級,開了二年級又沒了三年級……老師比學生多,學校沒了辦學的氛圍,教育資源投入減少,教學質量可想而知,就是想就近上學卻找不到對應的班級,有了對應的班級卻又懷疑教學質量。3.現在條件好了,家長普遍重視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就是這種攀比心理,形成一種風氣,上私立學校雖然學費高昂,但是家長覺得能學得其所,管吃管住車接車送,老師學校照顧的周到,家長能省不少心。4.私立學校大多是教育系統官員自己或其親屬創辦的,其中的貓膩可想而知,靠山吃山,輕車熟路,經營起來左右逢源,爭搶生源、爭取好的政策都很便利。


樂樂160863637

關於私立學校的事情,不是簡單,一句二句,就可以敘述的清楚的

河南不單單隻有杞縣的私立學校多,你像開封,洛陽,商丘等地區

都有很多私立學校,小到小學,大到中學,私立學校為什麼這麼盛行。

我們來看看,杞縣的一些網友如何說的:

1、知乎上的網友:

2、天涯社區論壇的網友

從帖子上的回答時間來看,一個是2018年,一個是2014年,差異較大。

具體什麼原因只有詳細調查以後才能得出最後的結論!!!


豫商源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告訴你為什麼。

第一,農村的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教育,就會把孩子送到縣城裡上學。

第二,公立學校容納不下那麼多的人,再加上還有戶口的限制條件,所以無形當中就會有那麼多私立學校建設起來,從而滿足農村子女到城裡上學的心願。

第三,社會風氣的影響,攀比心裡過強。

綜合這幾點原因就是現在為什麼有那麼多私立學校。


誰明浪子心0688

越窮的地方私立學校就越多,為什麼呢?因為窮地方財政困難,工資發放困難,當地政府為了減輕財政負擔,私立學校放開,允許公立學校教師保留身份進入私立學校,公立校減少,公辦教師減少,財政負擔減輕了。


無奈125387125

本人杞縣人,說一下自己的看法。當地好一點的公立小學每班約70~90人,農村小學大多生員不滿,教學質量差。私立學校小學對我們農村人是一個無奈(每年學費住宿約8000元)而相對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