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內蒙古公開招募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社區民生志願服務”和”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人員簡章

2018年内蒙古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人员简章

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公開招募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人員簡章

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九部門《關於實施第三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41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8〕16號)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18〕35號)要求,自治區將於2018年6月份開始選拔招募高校畢業生到農村牧區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牧)、支醫和扶貧(以下簡稱“三支一扶”)工作。為確保招募工作順利進行,制定本簡章。

一、招募對象

(一)2018年自治區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

(二)2018年區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內蒙古籍應屆畢業生;

(三)2015年、2016年、2017年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且尚未就業的內蒙古籍高校畢業生。

二、招募條件

(一)政治素質好,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

(二)學習成績合格,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其中,支教類高校畢業生從師範類院校專科以上畢業生或適合從事中小學教學非師範類院校基礎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蒙古語文、中文、歷史、生物、政治、地理、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中招募;支農(支牧)類高校畢業生從農牧林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畢業生中招募,水利項目從水利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畢業生中招募;支醫類高校畢業生從醫療、衛生及相關專業專科以上畢業生中招募;扶貧類高校畢業生不受專業限制,從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中招募。

(三)具有敬業奉獻精神,遵紀守法,作風正派。

(四)身體健康。

各類基層服務在崗人員、服務期滿人員、服務期未滿中途脫離崗位人員、在讀研究生均不在此次招募範圍內。

三、招募人數

2018年,全區計劃招募“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2500人(各盟市具體分配名額見附件1)。

四、工作內容和要求

“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主要到蘇木鄉鎮從事支教、支農(支牧)、水利、支醫和扶貧工作。

“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應按照規定期限(服務期為2年,時間從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完成服務工作,服務期間,必須服從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服務單位的管理。由於身體狀況等特殊原因不能繼續服務的,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後方可離開服務崗位。

“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經自治區“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審核,頒發由人社部統一印製的《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證書》,作為服務期滿後享受相關就業優惠政策的依據。

五、服務期間生活待遇

“三支一扶”人員服務期間,由旗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一為其發放每人每月2500元生活補貼,同時按照每人2000元標準,給予每名新招募且在崗服務滿6個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員一次性安家補貼,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社會保險。

各旗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和服務單位的協調,有條件的服務單位要為“三支一扶”人員儘可能提供與本單位人員相同的工作條件和免費住宿以及安全、健康、衛生的生活條件。特別是安排到基層一線從事扶貧攻堅的服務人員,各地人社部門要積極協調服務單位儘量在生活上提供便利。

六、招募辦法

(一)報名方式及時間

1、64—610,應往屆畢業生通過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網址www.impta.com)進行網上報名。

2、每位報考者按要求填寫信息,並上傳本人近期正面免冠2寸數碼彩照(jpg格式,大小為20KB以下)。

3、6月14日6月22日考生從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打印准考證。考試免收報名費和考試費。

具備相應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只能參加 “三支一扶”、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其中一項,不得兼報。

(二)考試科目、時間及考點

考試採取筆試方式進行,不指定複習教材,考試科目為申論和基本素質測試(參照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其中申論50分,基本素質測試100分。考生可以用蒙文答卷,但同一試卷中必須使用同一種文字作答。

考試時間:2018623日上午9:00—11:30(具體時間見准考證)。考生憑準考證、身份證(或護照)參加考試。

全區分設12個考點:區直(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呼倫貝爾市(含滿洲里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含二連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和阿拉善盟的政府或行署所在地。

79日後考生登陸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網址:www.impta.com )查詢考試成績。

(三)確定入選人員

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招募計劃和考生筆試成績按照分數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確定當地入選人員。其中,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錄取比例要佔本盟市計劃30%以上;蒙古語授課高校畢業生(大學期間蒙古語授課)錄取比例要佔本盟市計劃15%以上。

716以後,考生可在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上查詢錄取結果。

7

16—720,“三支一扶”入選人員登錄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打印《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入選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由所在院校根據公佈的入選人員名單組織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並進行資格審查(包括學歷條件和貧困家庭畢業生條件),各高校將本校簽署人員名單分別報送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入選的往屆高校畢業生到志願服務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並由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其報名資格進行審查(包括學歷條件和貧困家庭畢業生條件)。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對簽署的《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進行核准備案,並加蓋印章。《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報送截止時間為 7月23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13份,1份交學校留存,2份交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1份存入本人檔案、1份留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未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的視為放棄入選資格。高校畢業生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登記表》後,除身體健康原因、不可抗力等重大事由,不得擅自放棄入選資格。確因上述原因申請放棄入選資格的,須經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批准同意。

7月底—8月上旬,自治區“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對入選的高校畢業生統一組織崗前培訓,培訓時間不少於4天。培訓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請考生關注人事考試信息網(網址:www.impta.com)。

8月中旬,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組織入選高校畢業生進行體檢(健康狀況要求見附件2),統一確定入選畢業生服務去向,8月31日前,派遣入選“三支一扶”計劃高校畢業生到服務單位報到。

(四)其它事項

1.對報名參加招募考試的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高校畢業生,在考試總成績上加5分。

2.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包括:持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和《特困職工優待證》家庭的子女;經民政、扶貧部門確定的農村牧區低保或農村牧區特困救助範圍的家庭子女;經教育部門認定大學生在校期間有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經民政、殘聯部門認定的烈士子女、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經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供養人員和孤兒。

3.同時符合貧困家庭和蒙古語授課的高校畢業生,在報名時只允許填報其中一個選項,未按照規定填報的,不享受按比例招錄的政策,視為普通類考生。

4.考生應根據家庭所在地等實際情況,選擇報名服務盟市,考生可自主選擇盟市考點。

七、服務期滿後的相關政策

(一)全區公務員考錄安排一定比例的職位,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定向考錄。

(二)全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安排一定比例的崗位,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定向招聘。

(三)在服務地參加公務員考錄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不受盟市、旗縣戶籍限制。凡在自治區境內落實了接收單位的,服務期限計算工齡。

(四)服務期滿、考核合格,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成績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報考專升本考試的,可免試就讀區內成人高校專科起點本科。

(五)在今後評審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定。

附件:

自治區“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

2018年5月30日

2018

年內蒙古自治區公開招募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志願服務”人員簡章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18〕16號)精神,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自治區將於2018年6月開始選拔招募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人員,為確保招募工作順利進行,制定本簡章。

一、招募對象

(一)2018年自治區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

(二)2018年區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內蒙古籍應屆畢業生;

(三)2015年、2016年、2017年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且尚未就業的內蒙古籍高校畢業生。

(二)熱愛基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服務工作。

(三)具有敬業奉獻精神,遵紀守法,作風正派。

(四)身體健康。

2018年全區共計劃招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高校畢業生5000名(各盟市具體分配名額見附件1)。

四、工作內容和要求

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高校畢業生主要到基層蘇木鄉鎮(街道)從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志願服務、社區矯正、社區禁毒等民生工作。

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高校畢業生應按照規定期限(服務期為2年,時間從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完成服務工作,服從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服務單位的管理。由於身體狀況等特殊原因不能繼續服務的,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後方可離開服務崗位。

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高校畢業生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經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核,頒發統一印製的《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證書》,作為服務期滿後享受就業相關優惠政策的依據。

五、服務期間生活待遇

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高校畢業生服務期間,由旗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一為其發放每人每月2500元的生活補貼,同時按照每人2000元標準,給予每名新招募且在崗服務滿6個月以上的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人員一次性安家補貼,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社會保險。

各旗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和服務單位的協調,有條件的服務單位要為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人員儘可能提供與本單位人員相同的工作條件和免費住宿以及安全、健康、衛生的生活條件。

1、6月4日—6月10日,應往屆畢業生通過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網址:www.impta.com )進行網上報名。

3、6月14日—6月22日考生從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打印准考證。考試免收報名費和考試費。

具備相應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只能參加 “三支一扶”計劃、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其中一項,不得兼報。

(二)考試科目、時間及考點

考試採取筆試方式進行,不指定複習教材,考試科目為申論和基本素質測試(參照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其中申論50分,基本素質測試100分。考生可以用蒙古文答卷,但同一試卷中必須使用同一種文字作答。

考試時間:2018年6月23日上午9:00-11:30(具體時間見准考證)。考生憑準考證、身份證(或護照)參加考試。

7月9日以後,考生登陸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網址:www.impta.com )查詢考試成績。

(三)確定入選人員

7

月16日以後,考生可在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上查詢錄取結果。

7月16日-7月20日,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入選人員登錄內蒙古人事考試信息網打印《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見附件2)。入選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由所在院校根據公佈的入選人員名單組織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並進行資格審查(包括學歷條件和貧困家庭畢業生條件),各高校將本校簽署人員名單分別報送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入選的往屆高校畢業生到志願服務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並由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其報名資格進行審查(包括學歷條件和貧困家庭畢業生條件)。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對簽署的《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進行核准備案,並加蓋印章。《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報送截止時間為7月23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1式3份,1份交學校留存,2份交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1份存入本人檔案、1份留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未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的視為放棄入選資格。高校畢業生簽署《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計劃登記表》後,除身體健康原因、不可抗力等重大事由,不得擅自放棄入選資格。確因上述原因申請放棄入選資格的,須經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批准同意。

7月底—8月上旬,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對入選畢業生統一組織崗前培訓,培訓時間不少於4天。培訓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請考生關注各盟市人事考試信息網(網址:www.impta.com)。

8月中旬,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組織入選的高校畢業生進行體檢(體檢標準見附件2),統一確定入選畢業生服務去向,8月31日前,派遣入選社區民生工作志願服務高校畢業生到服務單位報到。

4.考生應根據家庭所在地等實際情況,選擇報名服務所在地。考生可自主選擇盟市考點。

(四)在今後評審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定。

附件:

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8年5月30日

2018年內蒙古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招募435人方案

一、招募對象

2018年西部計劃志願者招募分為全國項目和地方項目兩部分。

全國項目招募對象: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以大學本科為主;區外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以大學本科為主,招募地以北京市、遼寧省、河南省為主;其他省區內蒙古籍畢業生可以報考。

地方項目招募對象: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以大學本科為主;區外內蒙古戶籍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以大學本科為主。

二、選拔標準

1.具有志願服務精神;

2.學分成績點(或學業成績)排名應在本院系同年級學生總數前70%;

3.通過西部計劃體檢;

4.2018年8月1日前獲得畢業證書並具有真實有效居民身份證;

5.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優先(附:已錄取為研究生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所在高校要有志願服務期間保留其入學資格和學籍等相關政策保障,確保報名者能夠辦理休學,不影響正常志願服務);

6.優秀學生幹部和有志願服務經歷者優先;

7.西部急需的農牧、林、水、醫、教、金融、法學類專業者優先;

8.家庭困難的少數民族優秀學生及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為內蒙古者優先

三、實施規模

1.全國項目擬招募300人;

2.地方項目擬招募135人,其中包頭市100人,烏海市35人,其他地區根據實際需求招募。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一)服務旗(縣、區、市)項目辦、服務單位、服務崗位的審核及申報。

1.服務旗(縣、區、市)項目辦的審核及審定。自治區項目辦按照相對集中原則,根據全國項目辦確定的我區計劃派遣人數及已明確的各專項服務崗位,在充分考慮我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服務旗(縣、區、市)的實際需求以及志願服務成效、日常管理和就業服務、年度考核等因素,審定2018年服務旗(縣、區、市)項目辦,確定各旗(縣、區、市)志願者派遣人數。

2.服務單位、崗位的審核及申報、確定。服務單位的確定採用申報制度。新增服務單位應向旗(縣、區、市)項目辦提交申請,並明確是否為志願者提供免費的食宿和生活補助。各服務旗(縣、區、市)項目辦負責本旗(縣、區、市)服務崗位採集和申報工作,並由自治區項目辦審核確定。2018-2019年度新招募志願者服務崗位需保證90%以上為鄉鎮及以下服務單位。崗位類別需從基礎教育、醫療衛生、農業科技、基層青年工作、基層社會管理等專項中選擇(詳見附件1)。崗位設置要凸顯扶貧導向、基層導向和支教導向,今年要積極擴大基礎教育和農業科技專項,鞏固醫療衛生專項,減少基層青年工作專項和基層社會管理專項。每個項目辦需至少保證一名基礎教育專項志願者,農業科技專項志願者人數需不少於總人數的10%。

3.其他。因管理不力導致志願者重大安全健康事故和嚴重違反工作職責、造成惡劣影響的旗(縣、區、市)項目辦、服務單位,下一年度不再派遣志願者。

(二)招募考試及培訓

1.全國西部計劃系統報名。2018年4月27日-6月10日,考生可登陸全國西部計劃官方網站(http: //xibu. youth. cn )如實填寫報名表,下載打印後,經院系輔導員簽字、所在院系團委蓋章,交所在高校項目辦(團委)審核備案。同時在志願中國註冊成為志願者(手機下載“志願匯”App,加入組織為“內蒙古青年志願者協會”,註冊後在電腦端登陸http//www/zyz.org.cn打印“個人志願卡”),以志願者編碼作為西部計劃招募考試准考證號。各高校項目辦要及時公佈相關諮詢電話。

各高校項目辦要在報名截止日期前完成對網上報名信息真實性情況的資格審查工作,並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資格審查和心理測試後,在“西部計劃信息系統”中填寫審核意見。6月13日前將學生報名表、成績單、“志願中國”個人志願卡統一交至自治區項目辦。

凡報考此項目者,不得兼報“三支一扶”、村官、社區民生、特崗教師等其他類項目。

3.統一考試。考試時間定於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具體安排如下:

上午09:00-11:30筆試

下午14:30-18:00面試

4.成績計算。考試成績=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對於蒙古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考生,在加權後的總成績加2.5分。

5.成績公示。自治區項目辦將根據考試成績確認擬錄取人員,同時將擬錄取名單進行公示,公示後報全國項目辦備案。

7.培訓。有條件的高校要在畢業生離校前,對入選志願者開展基層工作和群眾工作方法、志願服務理念、安全健康、就業、創業服務等內容的培訓,並根據崗位抓去年也要求,開展相關見習實習。高校項目辦負責協調志願服務期間,志願者戶口、檔案保留在畢業高校;服務期滿後志願者通過雙向選擇落實工作單位,學校再發放報到證。

集中培訓擬安排在7月下旬。自治區項目辦項目辦統一對錄取的志願者開展集中培訓(通知另發)。培訓期間向考試、體檢合格的志願者發放《確認通知書》。

8.志願者信息確認。志願者到達服務地後,需在8月15日前登陸全國西部計劃信息系統,填寫確認有關服務信息,內容包括服務崗位、服務地聯繫電話等。志願者需嚴格按照全國項目辦發放的志願者確認通知書明確的服務崗位上崗,嚴禁各地隨意調換志願者服務地和志願者崗位

五、責任分工

自洽區項目辦統籌負責規劃編制,推動政策落實,加強監督考核;各盟市團委加大溝通、整合,協調財政、人社部門落實各級經費匹配和社保等相關政策,做好項目資金管理。各盟市團委要督查所屬旗縣經費匹配落實情況,確保6月20日前逐級足額匹配經費,不能按時匹配的項目辦不予派遣志願者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履職情況督查;各旗(縣、區、市)項辦做好招募計劃、崗位設置、志願者生活補貼發放及日常管理工作並指導服務單位及時妥善處理志願者安全健康等事宜,為志願者服務期滿後紮根基層創造有利條件;各高校項思辦要大力宣傳西部計劃政策和招募要求,積極開展宣講會、動員報告會、交流座談會等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等渠道進行宣傳,把符合條件,意願強烈,真正適合到西部基層工作和發展的學生動員起來。

六、政策組織保障

(一)政策支持

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期為1-3年,服務協議一年一簽。志願者相應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依實際服務年限計算服務期,頒發服務證書和服務鑑定表。2018年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按照《關於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通知》(中青聯發(203)26號),《關於做好2004年大學生

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工作的通知》(中青聯發(2004)16號),《關於統籌實施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99)42號)等文件有關精神享受相關政策。有關報考研究生和報考公務員等相關政策以《關於統籌實施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09)42號)和《關於做好艱苦偏遠地區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的意見》(人社部發(2014)61號)等文件為準。

1.服務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服務期滿後3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2.參加西部計劃項目前無工作經歷的志願者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後2年內(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自研究生畢業時開始計算),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考錄(招聘)、各類企業吸納就業、自主創業、落戶、升學等方面可同等享受應屆高校畢業生的相關政策。

3.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按規定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享受相應的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政策。

4.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依實際服務年限計算服務期及工齡(參加工作時間按其到基層報到之日算起),並在服務證書和服務鑑定表中體現。

5.服務期滿1年且考核合格後,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定。

6.全國項目志願者和地方項目志願者享受同等優惠政策。

鼓勵各地積極出臺志願者紮根當地的政策措施。

(二)組織保障

堅持以人為本,竭誠為志願者服務,加強日常管理服務及就業服務等工作,做好西部計劃年度績效考核工作。定期組織新上崗項目辦工作人員培訓,認真做好服務旗(縣、區、市)、高校項目辦年度考核等工作。加強安全健康管理和應對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建立旗縣級項目辦信息員隊伍。各服務旗(縣區、市)、高校項目辦應指定專人負責。旗(縣、區、市)項目辦開展服務單位績效考核,實行末位淘汰制,強化服務單位的責任意識。堅持“使用與培養並重”的原則,加強志願者上崗培訓、日常學習、區情調研、就業服務等方面的教育服務工作。發揮政策導向、事業留人、典型引導和情感因素等作用,鼓勵和引導期滿志願者紮根西部基層。為期滿志願者積極提供就業崗位信息等服務,幫助和引導他們自主擇業、流動就業。

七、經費保障

1.志願者補貼。西部計劃志願者在崗服務期間發放生活補貼,對新招募且在崗服務滿6個月以上的志願者一次性發放安家費2000元。按照當地規定參加相應的社會保險,志願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納部分由財政統籌解決,個人繳納部分從志願者個人工作生活補貼中代扣代繳,具體手續由各旗縣級團委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統一辦理。生活補貼要在每月20日前足額髮放。西部計劃各服務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每月不少於300元的額外生活補貼或提供免費食宿。

2.經費來源。按照自治區政府批覆的《關於提高“三支扶”、社區民生志願者、“西部計劃”志願者生活補貼標準的請示》(肉財社(2016)1862號)文件精神,西部計劃全國項目志願者經費除中央和自治區專項經費外,各盟市、旗縣財政要按1:1比例分級承擔所需經費不足部分。西部計劃地方項目所需經費,由項目實施盟(市)財政一級,或盟(市)財政與旗(縣、區、市)財政兩級承擔。

3.繳納商業保險。基於西部計劃項目地域跨度大、工作環境特殊、影響安全穩定因素較多等特點,自治區項目辦統為西部計劃志願者辦理補充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人身意外傷害等商業保險。

4.其他要求。堅持“誰用人、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各盟市、旗(縣、區、市)項目辦要結合實際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將西部計劃納入年度重點工作範圍,確保相關工作保障。

聯繫人:高培馨 託婭

聯繫電話:0471-693198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呼和浩特市如意開發區科爾沁南路69號留學生創業園大廈C座708室

郵政編碼:0100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