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股票賠了只要不割肉放裡面幾年後還能回本,有可能還能掙點錢,為什麼現在不一樣了?

水煮蠍子烤紅皮雞蛋

首先我想弄清楚,你說的以前是什麼時候的事。我知道我有一個同學的媽也做股票,2007年左右被套了,到了2015年才解套了。我覺得散戶被套以後解套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吧!

我也是覺得目前可能性更是不可能解套了,原因如下。

1.從股市的輪迴來講

市場總是處於牛市和熊市之間的轉換,通常來說牛市比較短暫,但是熊市通常比較漫長,一般是熊市時間的幾倍長,但是機構大量的財富確都是牛市賺的。很不幸的說,目前市場處於所謂的慢牛,也就是熊市。熊市的股票會有底嗎?



2.從國家目前的政策來說

(1)我們國家過去的幾十年發展迅速,很多人也因此獲的了大量的財富。也就是說既的利益集團,已經有了大量的資本積累。所以在他們的倡導一次,社會開始鼓勵勞動創造財富。不在鼓勵投機賺取利潤。



(2)國家對企業監管變得更加嚴厲,不再允許上市公司不做實業,只用空殼公司在股市套票子。看看今年退市的公司這麼多加,就是教訓。樂視網,保千里等



(3)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國家開始重視環境汙染,重視中國創造。舊的產業正在被淘汰(以鋼鐵煤炭,造紙為代表),新的朝陽產業正在孕育(以自媒體,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為代表)。




發財仙人球

為什麼現在不一樣了呢!隨著這些年,次新股的持續發行,供過於求,垃圾股要想借殼那是難上加難,難於上青天,


殼資源已經不稀缺,加上監管加強,鼓勵價值投資,那些想靠講故事畫大餅借殼炒作的,已經行不通了,垃圾只能是垃圾了,也只能當垃圾處理了,烏鴉再也不能變鳳凰了,隨著退市制度的完善,業績虧損的,會變得一文不值直到強制到退市,大家都知道退市後會一文不值的!持續的新股發行,造成市場股票這麼多,要想找到一隻好股就好像大海撈針了!源源不斷的新股發行,那些沒有真實業績得股(定海神針),最終在這股洪流中淘汰掉。隨著政策不斷清理槓桿違規資金,導致市場水源逐漸稀少,本身就是場內存量資金博弈,持續的放魚兒(新股)入水中,

勢必也會再度稀釋水源,造成很多魚兒裸遊,勢必還會缺氧(退市),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不一樣的原因!時代是在進步的,引導價值投資,所以你敢操縱拉連續抬個股,就敢讓你關燈吃麵,閉關思過崖!這些都極大,震懾了遊資,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也打擊了市場的熱情。而市場就需要這種活力的,沒呢這種活力就如一潭死水!

至於如題主所說,以前股票賠了就可以放著不動,幾年後還可以回本。為什麼不一樣的呢!當然現在有些股票套了也可以回本的,但是現在這種幾率就有如大海撈針了,因為比如買到一隻業績連續幾年虧損的就可能會被退市,
而以前就是業績最差的,也有很多公司借殼,烏鴉通常都能變成鳳凰,能產生幾倍乃至十多倍的漲,現在監管加強,退市制度完善,買到業績差的連續幾年虧就會直接退市,變成一文不值,這就是最好的比喻!小夥伴們你們說是不是啊,曾多肉少的時代勢必會大浪淘沙,只有價值績優股才能在這市場上長存了!小夥伴們你們說對不對,有什麼不同見解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湖南小彬哥

題主好!

我是一個職業炒股11年的股市老炮兒,現江浙二線遊資的狗頭軍師,這裡有每日覆盤作業分享、財經大勢點評,帶你領略遊資如何看市場


這個問題可以用場子太大了,美女太多了,但老闆們選來選去無外乎要不選身材最好的,要不選最年輕的!

為什麼以前不割肉放裡面一段時間後還能漲回來呢?以前場子裡的美女們少啊,沒的挑,選來選去還是那麼幾個!

列個數據吧:

2017年一年就發了近400家新股上來! 2007年之前上市公司只有1500家左右,而10年之後的今天呢?

目前為止3508家!整整增加了近1.5倍!並且接下來還會有數量龐大的BATJ們、形形色色的特批上市的獨角獸們要上來

但市場資金呢?依然還是那麼點,日均存量5000+億,粥少僧多。

這樣造成的結果是什麼?隨著場子裡不斷的湧入五湖四海、各種風格的美女,老闆們挑花了眼!以前那些美女只有在長期被冷落中逐漸哀嘆芳華老去。。。。

這些個比喻可能不是很恰當,但是其中的原理我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另外還有關鍵一點就是:隨著A股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加入MSCI以後,資金對股票的估值體系和評判標準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就是說以前完全靠著蹭個WIFI,講個故事就可以迎著風口、吹上天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踏踏實實做業績、老老實實迴歸本職工作領域才是資金最偏愛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師兄股市之路

你說的這種情況的確是客觀存在的。這也是中國股民,不愛大盤股,偏愛交易中小盤個股的主要原因。

比如2007年6000多點買的股票,只要不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遠洋,中國鋁業這類大盤巨無霸股,其它的中小盤個股,八九成以上都在隨後幾年的行情中,都能解套賺錢。實際上這種情況在過去二十多年的A股市場中,也是持續存在的。

但是,現在中國經濟,中國股市,上市公司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中國股市上市公司數量,上市公司總市值最近幾年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上市公司數量接近3500家,最近三年增加了近千家。滬深上市公司總市值60多萬億,是2014年之前的三倍,流通市值是過去的好幾倍。在高速擴容下,其實市場的平均換手率是在下降的,個股的活躍度是在降低的,所以很多個股難以出現好的走勢。

另外,中國經濟經過高速增長之後,目前的增速有所降低,各行業的競爭加劇,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有所降低。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出現持續高速成長的越來越少。

筆者曾經在2007年一小賬戶持有萬豐奧威,之後忘記了該賬戶,2015年找回該賬戶,增值十多倍。




潛龍1688

你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同時也是大多數股民疑問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普通股民對世界資本市場不瞭解所致,不明其資本市場發展歷程,反觀港股美股英國等成熟市場可以看到,雖然香港市場在不斷上漲,美國股市不斷上漲,但是其市場的股民同樣面臨著2:8現象,既只有百分之20的人賺錢,百分之八十的股民虧損現象,再用股價和大陸做比較,香港美國均已走牛超過5年,但其市場的低價股依然很多,應該你也有所瞭解,港股便宜的仙股幾毛錢的股票一抓一大把,美國同樣如此,只不過換算成美分即可,港股是港幣而已,但大部分都藍籌股卻扶搖直上九萬里!


造成這樣的問題原因是什麼呢?首先股票IPO上市制度是第一個重要原因,成熟市場普遍採用註冊制,既交易所證監會只提供上市融資交易的場所,而不對其業績狀況做過多要求和阻礙上市條件,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是否有潛力主要靠投資者股民機構自己分析辨別,任何物和事本以稀為貴,而註冊制的市場不缺上市公司,只缺少優質的公司,因而造就了垃圾股,沒有競爭力的公司越來越便宜,越來越不受人待見,而藍籌股大盤股卻更受青睞,而大陸現在是審核制,證監會上交所不僅提供股票的融資交易場所,還對上市企業進行業績和股份改革有所限制,造成了很多想上市融資的科技企業或有潛力而沒有業績的股票上不了市,而真正不需要融資不缺資金的企業卻為上市而上市,為的只是一個名頭,還有一些企業不惜法律風險造假上市,上市一年後業績大變臉,這些事蹟不僅在a股有,美股也好港股也好都有過此過程,《大時代》就是一個見證代表。


那麼結果來了,中國大陸a股在15年末提出註冊制提上日程,讓需要幫助的企業更方便快捷的融資上市,殼資源會越來越沒有價值,也就是所說的小盤股垃圾股,所以近兩年來以藍籌為代表的銀行保險和白馬家電卻猛烈上攻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小盤股創業板,中小板卻出現四十五度角下跌模式!但註冊制的推出會刺激市場加速下跌,必須給予適當的配套退市機制才可,所以證監會也是在穩步推進,慢慢試探市場反應!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韓涵5476


雄xiong742

股市以前每隔幾年為週期會有一輪牛市,在股市裡套了,只要不割肉,放個幾年後還是有可能回本和掙點錢。

現如今,股市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新股越發越多,整個大盤已經變得很大,有行情也是局部的牛市,2017年漂亮50就漲得很不錯,引起大盤指數走勢也是走的牛市,但大部分股票都沒怎麼漲,有的還不停創下新低,所以現在的情況真的很以前不一樣了,如果跟不上熱點板塊,被套是難免的。


建紳1

新年好。現在跟以前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原因在於:因為經濟是不斷髮展的,只要把時間軸放長,早晚有一天會解套。比如2015年你在5100點買了貴州茅臺,到現在不僅解套,還能獲利頗豐。一個股票能否解套,在於你買的價格是不是過高,假設,一個公司就值100億,結果你在它1000億的時候買了,自然要等他不斷髮展,值了1000億的時候才能解套,但是有的公司可能就直接倒閉了,比如曾經如日中天的柯達公司。但是像可口可樂這種優質公司就一直能給人帶來驚喜,所以在買公司時要買好公司,好公司的價格還不要過高。

那麼,一旦股票被套怎麼辦呢?如果是為了短線玩玩選了垃圾股,那就抓緊止損。如果是價值投資,公司價值被低估,被套只能證明公司價值被進一步低估,你應當買入更多的股票。


股票投資者

現在也可以,關鍵選股很重要,選低價藍籌,防追高,二是選擇歷史上有5次以上大波動的股,三是每次歷史低點每次基本差不多,歷史高點也在一個價格範圍內,這樣的股基本上抄底拿中長線都能掙錢


股民之友518

這是因為現在的經濟形勢與以往不同。比如說以前的省會城市。每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汽車品牌,還不止一個。那麼全國下來就得有幾百個汽車品牌。在以往物資供給不足的時候。只要能生產出東西就能賣出去。但現在卻不一樣。比如說德國就一個大眾。日本就一個豐田。讓他們一個品牌,就能夠碾壓我們中國上百個品牌。中國數百家車企。能賺錢的卻很少。中國未來面對的社會。不是需要幾百家車企。可能兩三家甚至於一家。像德國大眾,日本豐田一樣的品牌就足夠了。這樣會導致大量的車企會淘汰掉。如果你持有的不是未來的豐田,不是未來的大眾。那麼長期持股很可能公司會被徹底淘汰掉,直到退市。

未來的品牌效應越來越具有壟斷性。他們具有碾壓一切競爭對手的力量。比如說海螺水泥。水泥雖然漲價了。看看有多少小品牌的水泥股依然在虧損的邊緣垂死掙扎!而作為龍頭股海螺水泥。卻在水泥價格下跌時吞併兼購競爭對手。在水泥價格上漲時,又迎來了業績爆發。

比如說貴州茅臺。熊市裡創出了新高。可是你再看看青青稞酒。股價卻創出了歷史新低。沒有競爭力的品牌。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沒有絲毫抗拒之力。他們很難再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沒有競爭力的小公司。不斷業績虧損下降的公司。將會面臨退市的風險。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股票退市。像以往垃圾股滿天飛。垃圾股通過借殼上市起死回生。藉著講故事爆炒一把,這種可能性越來越低。所以以前你不懂股票,買入垃圾股,運氣好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解套。但以後的市場難度越來越大。因為對於垃圾股真的是可以退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