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西方各國干預清廷事務的做法令慈禧惱羞成怒,併成為後面發生庚子之亂的主要推動力量。載漪、載瀾等見好事被洋人攪局,便乘機鼓動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滅洋的旗幟與洋人公開鬥爭。四月,慈禧派載勳、剛毅統率京津義和團,命載瀾署理右翼總兵,會同辦理。由此,滿清與西方列強的鬥爭愈演愈烈,最終在七月二十日(8月14日),義和團和清軍被八國聯軍擊敗,北京城被八國聯軍佔領,慈禧則倉皇逃離京師,最後輾轉躲到西安駐蹕,當時載瀾亦隨慈禧到了西安。

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洋人佔領北京,通過一系列軍事行動,逐漸達到目的,開始和清朝政府談判。聯軍談判中除了索要賠款,再就是要求懲處“禍首”,載瀾成為其中一員。清廷迫於無奈,對載瀾進行了奪爵懲處,定為斬監候罪,後念及其皇親骨肉的身份和所犯罪過不是很重,慈禧又對其加恩改判發往新疆,永遠監禁。

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僥倖沒被處死的載瀾,到了新疆後,先後在迪化,綏來兩地居住。當時的新疆巡撫饒應祺,因新疆地處偏遠,加上載瀾皇親貴族的身份,便沒有按照罪犯的待遇對其嚴加管制,而是給予優待。除給予寬敞宅院,他還每年從府庫為載瀾支付8000兩白銀作為生活開支,並派候補官員和僕從多人供其驅使。發配的罪犯轉眼成了驕橫糜爛的“瀾公爺”,可見當時從中央到地方的腐敗統治有多嚴重。

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後來,載瀾又轉至迪化縣居住,在那裡他還娶了綏來縣陸福緯17歲的侄女為妾,人稱“公爺夫人”。在綏來縣居住期間,地方官為他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公爺府,前後兩大四合院,有議事廳、望月樓、寢樓、書院、花園等。大門前有石獅一對,兩側各有鋪面三間,整個建築是兩層木樓,上層7間,下層9間,下層建於地面之下,所以有“明七暗九”之說,這無異是一幢豪華的王府別墅。

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更可惡的是,載瀾除了生活腐敗,還頭腦愚蠢。當時,有一個法國中亞歷史考察團(實為文物盜竊犯)從庫車來到迪化,載瀾為討好洋人,竟恬不知恥地把一件敦煌藏經洞珍藏的8世紀佛經卷送給“考察團”頭子伯希和。狡猾的伯希和對此如獲至寶,問清楚來歷後,便立即趕往敦煌從王道士手中騙走了數千件敦煌文書,造成了我國文化史上的巨大浩劫。

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載瀾在迪化的生活吃得好、住得好,玩得更好,經常騎著駿馬,馳騁遊樂。所選駿馬達40匹,按毛色配成20對,馬料、馬伕都由迪化縣供給,玩累了便開辦宴會,進行了娛樂表演,除清室歷代皇帝、皇后等祭日不準宴客取樂外,他幾乎無日不宴。還專門從天津等地請來戲班,演唱湖南二黃、秦腔和湖南花鼓戲等,餐桌上也很豐富,桌面上動輒就是24道或32道菜,什麼“八松八薰、四甜四鹹”都不在話下。八松即雞、鴨、鵝、魚、豬、牛、羊、雞蛋,煮爛用醬酒炒乾製成絲狀肉鬆,八薰即將上列各品醃製後,用燃起的松木屑煙薰過的食品。每次宴會,耗銀都達數百兩左右。

他是庚子禍首,流放新疆享受奢侈,害敦煌數千文物進洋人口袋!

1905年,聯魁繼任新疆巡撫,以載瀾本系遣犯,不應如此驕奢為由,將年供公費削減一半,並勸他安分守己,他才一度有所收斂。辛亥革命時,據說,載瀾曾聯繫哥老會,在新疆、四川等地以湘軍舊部為主力參加革命。但因其是清朝皇親,故未有什麼事蹟。溥儀退位後,載瀾惟恐八國聯軍之一的俄國不准他借俄境東歸,經向俄政府請示,得到不干涉其行動答覆後,才攜眷假道西伯利亞回東北老家,最後病死於瀋陽,留下寡妾和一女二男。(文/講史論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