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清出來的淤泥土,都說土涼,種植農作物不愛生長,有什麼好辦法處理嗎?

微老洪

你好,魚塘清出來的淤泥土,本來就是農家肥的一種重要來源。

因為淤泥土裡面富含有機質,其實是很好的作物肥料。

唯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大量加入淤泥土,會讓土壤變得很黏。如果土壤太黏,對於絕大多數作物來說,是不利於根部呼吸的。

緻密並且粘硬的土質,不容易透水透氣,是不利於作物根部呼吸和自由生長的。

如果直接加淤泥,地裡會有很多淤泥塊,一腳踩上去,鞋子都粘掉了。鋤頭碰到,半天摳不下來。鐵鍁鏟到,一會就得刮刮,要不然抬不動了。

所以我建議,淤泥土不要直接大量加到地裡。先把淤泥土與粉碎的秸稈均勻混合,適當腐熟之後,這樣就改變了淤泥緻密粘性。變得更加疏鬆透氣以後,就成為了肥力很高的有機肥了。

有機肥的製作主要是通過把麥秸杆機械粉碎,倒進混拌坑,進行加水攪拌,加入淤泥,再加入雞糞、羊糞、兔子糞、菜籽餅、尿素等,經過15天發酵達到秸杆徹底腐爛釋放肥力,由淤泥進行吸收,同時吸收了其他有機肥料的肥力。發酵後,取出混合物堆砌在空地上加入適當生石灰,蓋上薄膜進行二次發酵,殺死有害菌,二次發酵5天后可以使用。若未使用完的可以通過曬乾裝袋,便於以後使用。這樣既能避免土地和河道的二次汙染,又能平衡土壤養分,改良土壤,達到畝產增收的效果。(農視網)

現在還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重金屬汙染挺嚴重的,建議使用淤泥土之前,最好做一下重金屬檢測。重金屬超標的淤泥不建議作為肥料加入大田。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關注鋤禾網1997,關注農產品營銷,關注三農大趨勢!


鋤禾網1997

魚塘清出的淤泥種什麼好?



這種我遇到過,是我村裡海清哥那幾年養了個8畝魚塘,他這魚塘正在大家田塊中央,本想每天可為大家田塊除草,養的都是草魚,這一百三十多畝田的雜草全可往塘中拋,魚食不愁。可養了幾年後,魚就不太長了。請了個養魚技術員,說下一年得清出塘中淤泥,並消毒處理。

這下難壞了海清哥了,清出的淤泥往那擱啊!擱得地方能種什麼好,才能將別人的田租下來有效益。不然話,得空白花錢租地而無收入,雖說租田鄉下只須二百一畝,掏出淤泥足足鋪了別人三畝多田。雖說一年花租才六百多,海清還是想種點什麼應付。開始說準備種點草,以待魚食。但在開租田為魚塘時己經答應別人收集這一百多畝田雜草的,別人就說話了。不給這整塊田搞雜草,就推翻合同。不能種草為魚食,那麼種農作物了。

擱下的淤泥那田己經高出水源,無法用渠溝水源了,只能作旱作物了,那幾年芝麻油剛興起,他決定用作種三畝芝麻試試,託了兒子同學關係,包了一袋幹淤泥到林業研究所化驗了一下,說,磷,鉀肥足,氮肥因長期水泡被溶化於水中去了,表現的不足,pH值偏酸,可以種芝麻,種時多追氮肥。結果翻曬後,整細,種下芝麻,又追了許多氮肥,芝麻產量並不理想。



第二年,聽他兒子同學爸爸說,這種淤泥翻曬後,撒些石灰粉,種水芹最好。

結果海清真的,弄來了水芹種子,照他說的,種了三畝水芹,後來幾乎賣不及,那三畝賺得比八畝魚塘魚還多。(當然那時沒有大棚栽種水芹的)。


老艾葉

魚塘清出來的淤泥土,都說土涼,種植農作物不愛生長,有什麼好辦法處理嗎?對於這樣的問題,農村農民工萬歲看到的晚,我就不請自到回答這個問題,看了這麼多回答,跟風一體化,提出的問題對於不對,都是一湧而上,作為一個老農看到了,我就反駁一下提出的提議。



特別魚塘清理出來的淤泥,不但土不涼那是超好的農家肥,並且盛過當代的尿素和複合肥。特別在生產隊時期,每年都會清理大坑魚塘向地里拉淤泥,只要把淤泥拉到地裡,就不用上化肥,土地也得到了平整,種的莊稼勝過上化肥的產量,種上的小麥稈粗壯高產不倒伏,特別收完麥,再種上玉米,也不用施化肥,玉米也是高產。特別把魚塘的淤泥拉到萊地,當時各生產隊都有菜園,長出的玉米菜超過人高,還不會發老出花長籽。


在當時我們離漯河市近,有50公理,發現魚塘的淤泥能長出這麼好的蔬菜。每年入冬都先上菜園拉淤泥,在那幾年, 不論是什麼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大蒜,玉米菜,跟達菜,在197幾年,都用架子車拉到漯河市去賣,由於好看又好吃,當地市民爭先恐後的買,把當地的菜農氣的不行。

說了這麼多,只為一點,魚塘的淤泥不但不涼,是難得的肥料。提主所提的問題,純粹是一派胡言,也可能是自問自答,不懂裝懂,謝謝!


農村農民話三農

魚塘清出來的淤泥土,都說土涼,種植農作物不愛生長,有什麼好辦法處理嗎?

我們先了解一下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還含有大量的無機營養成分,它們大多被吸收固定,這些物質經細菌分解和在適當條件下被交換釋放,能不斷地供應水中氮、磷、鉀等養分,被浮游植物等吸收利用。


農資老農

如題,心情出來的淤泥在富含有機質,中微量元素之外,更多的含有一些雜菌以及其他對作物有害的物質,有些還會有一些重金屬超標。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經過太陽長時間照射,在用上一些殺蟲殺菌劑家那行處理。不過最好的辦法還是經過發酵,通過添加有益微生物,比如木黴菌,芽孢桿菌之類的,以淤泥,花生殼,牛羊糞5:2:3的比例,進行發酵。在發酵過程中,可以適當增添氮肥,加快發酵過程,注意無氧發酵與有氧結合起來。這樣經過半年左右,再晾曬幾天,就可以進地了,既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對土壤改良也有很好的作用。希望可以對你起到些幫助


農田盲蝽蟓

從魚塘清出來的泥土土涼,種植農作物不愛生長,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那問題出在哪兒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供諸位參考。

第一,從魚塘清出來的淤泥土一般都是溼泥塊,密度很高,氧氣缺少,影響根系的新陳代謝,不利其紮根和生長髮肓。其實處理這種泥土的方法也很簡單,將其撒在地皮表面,不要疊壓,經十來天的風吹日曬,泥土就會幹透,乾透後的泥土經雨水浸溼,土塊就變鬆散了。這樣就達到植物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了。不是因為泥土的熱涼問題。

第二是缺乏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其中主要是氮磷鉀三要素。其他維量元素多數是從雨水和空氣中儲存的,顯然從魚塘中挖出的土暫時滿足不了這個條件。這才是頭一兩年植物生長不茂的主要原因。

時間稍長一點,同樣可長出豐收喜人的莊稼。


厚德載福815

魚塘清出的淤泥都說土涼農作物不愛生長,有什麼好辦法?這個說法有點不正確,準確地說淤泥不是涼而是生(生土),農村人都知道,農作物只生長在長年耕作的熟土層,生土層由於長年不見太陽,活性差,不利於農作物生長,遊泥就是這種生土,但淤泥是一種很好的天然優質土雜肥,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如果能正確地處理,定能得到可觀的收益,本人深有體會,現介紹兩種方法可改良淤泥變成熟土。一,如果你在北方地區,可在入冬前用挖泥船將淤泥抽到平地,泥漿四面用土擋住,別讓泥漿流走,這樣經過低溫冷凍和日曬,明年就可以正常耕種了。二,如在南方無低溫冰凍地區,只需將泥漿暴曬乾裂,雨淋,幾個月後淤泥自然熟化,以後就可正常耕種了。這只是本人經驗,歡迎指正。


89小分隊

魚塘清出來的淤泥土,什麼時候變成“種植農作物不愛生長”的泥土了?
淤泥本來就是相對而言非常好的有機肥,中國古時候的農業生產中,北方習慣用拾糞的方式獲取有機質作為肥料,使用在旱田中;而南方的水稻種植區的傳統習慣就是用淤泥作為獲取有機質的主要方式,並施用在水稻田中,作為水稻的肥料。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施肥方法,甚至有資料認為,淤泥中的養分含量相對而言並不多,但又非常沉重。中國農民日復一日的使用淤泥,把淤泥從水下揚起來,揚到水田裡,十分消耗體力和精力,需要極為強大的自制力才可以堅持下去。這些資料甚至認為這是中華民族的最大特點——勤勞刻苦的形成原因之一。

但是,淤泥在生長農作物的時候,也並不是總會顯現出很好的效果。尤其在天氣相對乾旱的時候,對農作物的健康生長有著一定的影響。農作物的根系對水分和空氣的要求很高,對水分的空氣的穩定性的要求更高。但是,純的淤泥由於長期在水下衝到沖刷,淤泥的顆粒非常微小,很容易形成密不透氣的結塊,使得農作物的根系缺氧嚴重,導致一定的風險。當乾旱時,淤泥形成的結塊硬度很大,會使得農作物的根發展受限,也會引起一些不好的表現。

所以,建議在水田中使用淤泥作為有機肥的一種補充,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如果在旱地,建議還是和秸稈等能增強透氣性的有機物料混合施用,可以降低不少風險。


大吃益驚

淤泥土優點養份比較全,量足;缺點比較粘重,透氣性差。我家原來就有那個草甸的地,最後鋪了一層發酵好牛馬糞,經過兩年的翻種,產量幾乎和熟地一樣。現在可選的材料就多了,鋸末子,用過的菌袋,粉碎了,稻殼,扎碎的秸稈兒,按體積4/1就可以。


阿臣57426857

這個話題我一看就有點蒙了,魚塘清除的淤泥富含氮磷鉀腐植物,這些都是作物生長的關鍵要素。養殖過魚的都知道魚塘周邊生長的植物都比較旺盛。我記得一時候隊裡每到冬季都搞農田水利建設,那時商品肥很少。會把從河溝塘口清除來的泥土都挑到地裡,作為冬季積肥的主要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