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9歲小學生書法,再看64歲大學教授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小學生書法VS大學教授書法,64歲的玩不過9歲的?!

看完9歲的上海小女孩張雨暘書法,再看64歲的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沃興華的書法,我想以張雨暘老師,怕侮辱了沃興華;以沃興華為師,又怕自己內心不接受,還是侮辱了沃興華。

不知道該以誰為師!

這是我真實的心態。

我沒有想故意找大學教授的茬。

因為我剛寫過關於這位9歲小學生書法的文章,前兩天也寫過這位教授的文章,所以把他們放一起,不是憑空捏造,是自然的聯繫。

▼張雨暘作品 1200字的書法長卷《九成宮醴泉銘》

看完9歲小學生書法,再看64歲大學教授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為什麼說是自然的聯繫,是因為我也和很多書法愛好者一樣,在當下這種書壇風氣下,很困惑。

不知道該走傳統的路子,老老實實臨帖,臨個二三十年,四五十年,在臨寫中找到自信,找到出路。

▼張雨暘作品 歐楷《心經》長卷

看完9歲小學生書法,再看64歲大學教授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看完9歲小學生書法,再看64歲大學教授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還是,像教授們一樣,玩自己的一套。

明明不喜歡醜書,為什麼還會有這種想法?

我想,很多人的邏輯可能和我一樣,既然研究書法和中國古文字的教授,都不走傳統的路,都在玩創新玩突破傳統。這說明什麼?

只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傳統的路子走不通。

他們所以要走一條和傳統沒有一點關係的新路子。

▼沃興華寫大字現場

看完9歲小學生書法,再看64歲大學教授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看完9歲小學生書法,再看64歲大學教授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我不知道其中走不通的原因,但是我看了這些醜書,我真想罵人,罵的不只是寫醜書的人。但是又不能罵,成年人了得有修養,破口大罵也解決不了事情。可是不罵人,心裡又不爽,很糾結!

我寫這篇小文章時,還在糾結。

或許我不該寫這篇文章,不該把他們兩人放一起來對比?

▼沃興華寫大字現場

看完9歲小學生書法,再看64歲大學教授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儘管我看了9歲小學生的歐楷,不會讓我發火,心裡只有敬佩。因為我寫不出她這樣的水平。

而看了沃興華教授寫的大字,我既看不懂,心裡又想發火,儘管我也寫不出他這樣的水平。

甚至地上那麼大的一整張宣紙,都捨不得買,也不知道在哪裡買。還有那墨汁,不知道要多少瓶倒在一起,才有湊成那麼大一桶。如果是10瓶,我可以寫一年多,如果是100瓶,那就是10年……

眼睜睜看著他就這麼一下子全給幹完了,細思恐極!

你怎麼看?這樣的比照告訴了我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