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法國實力遠比日本強,為何僅38天就全國淪陷?

Celiaki

一戰時,由於馬克沁機槍的大規模使用,加上塹壕和鐵絲網這三件寶,使得雙方交戰中,防禦一方佔據了明顯的優勢,進攻一方只能拿士兵的命去填,沒有更好的進攻辦法。那時坦克剛剛發明出來,技術非常不成熟,但已經在進攻戰中顯示了巨大威力。

生命收割機-馬克沁機槍

法國在一戰時靠著塹壕戰打贏了德國,也就死抱著一戰的經驗,迷信堅固要塞加機槍大炮鐵絲網,所以修建了堅固的馬奇諾防線。

但是,坦克的大規模裝備,並集中使用組建裝甲軍,使得軍隊的高速突擊,大縱深迂迴成為可能,德國名將古德里安發展出自己的裝甲軍團高速突擊的戰術理論,並被希特勒賞識。

在法國戰役爆發前,法軍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坦克大炮等重裝備數量,都略微超過德軍,但是,用二戰的裝備武裝起來的法軍,其戰術思想還是一戰的水平,其戰鬥力也就停留在一戰時的狀態。

當德軍的裝甲部隊從阿登森林沖出來,抵達馬斯河的時候,法國的命運已經被決定,就是滅亡,因為其防禦線被德軍裝甲部隊腰斬,高速突擊的德軍迅速抄了百萬法軍的後路,失去後勤供應的軍隊,再龐大也沒什麼戰鬥力。

衝出阿登森林後的德軍

所以法國只好亡了。


麻辣戰爭

1939年9月,波蘭分別被德國和蘇聯入侵,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帷幕,在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波蘭戰役結束。

而後,在1940年5月開始,德國開始攻擊當時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擁有170萬的法國在支撐38天之後淪陷,就是這樣的一個軍事強國,為何會僅僅38天就一敗塗地呢?

1:戰爭準備不足,士兵質量參差不齊。在1939年9月德軍進攻波蘭時,作為波蘭盟軍的英法兩國被迫向德國宣戰,而在波蘭投降後,英法聯軍做出錯誤判斷,德軍並沒有如他們所想進攻蘇聯,而是開始轉攻西歐各國,而法軍兵員嚴重不足,雖然號稱擁軍170萬,但都是臨時徵集而來,並且大部分是農民,沒有過任何的軍事基礎,除了軍事素質不如德軍外,法軍的武器裝備也與德軍差距明顯。雖然法國擁有精銳裝甲部隊,並且也成功阻擊德軍的早期進攻,但是法軍戰機嚴重落後,在空戰中明顯處於下風,直接導致法軍裝甲部隊在德軍戰機的進攻下損失慘重,失去最為重要的機動力量。

2:戰略佈置嚴重失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為了防範德國的入侵構築了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但是在二戰時,時任法國總司令的甘末林犯了常識性錯誤,認為德國會先佔領比利時,從而進攻法國東北部地區,因此甘末林將英法聯軍主力佈置在比利時,但卻沒有想到德軍的主攻方向是阿登森林,導致法國境內兵力空虛,德軍迅速佔領了法國東部門戶色當並長驅直入,而主要兵力尚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因最終退無可退只能發起“敦刻爾克大撤退”,為最後的反擊保留力量。

3:法國高層內部矛盾重重。在甘末林戰略指揮失誤後,甘末林被撤職,由魏剛接替法軍總司令,魏剛向時任法國總理雷諾提議由一戰時法軍元帥貝當擔任副總理,貝當擔任副總理後成為主和派領袖,雷諾最終被迫宣佈辭職,貝當繼任成為總理,在1940年6月16日貝當請求西班牙充當法國與德國談判的中間人,在次日,貝當下令法軍停火,在6月22日,簽訂法德停戰協定,將法國一分為二,法國戰役就此結束。


環球網

為了徹底清除位於西歐的盟軍力量,德國在波蘭戰役結束後的次年決定對法作戰,順便再佔領荷蘭和比利時。

圖為法國淪陷後痛哭的法國人

整個對法戰爭中,德軍共計投入136個師,英法荷比四國共同集結了137個師。結果,在德軍集群化裝甲部隊的瘋狂攻勢下,法國僅僅堅持了一個多月就宣佈放棄抵抗。

法國戰敗後,希特勒為了一洗一戰中德國敗給法國的恥辱,他選擇在當年兩國簽署停戰協定時法方代表所坐的位置上接受法國的投降……圖為德軍奏樂經過凱旋門

但是,令許多人不解的是:當年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軍為何在希特勒面前卻不堪一擊?其實,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一戰結束後,法國預料到德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於是耗費巨資打造了綿延數百公里的馬其諾防線,並派重兵把守。可誰料希特勒竟然來了一招"蠍子擺尾"從法軍身後襲來!負責防守馬其諾防線的四十萬法軍一時陷入被動,再加上落後的運輸條件使他們無法及時支援前線。

2. 在一戰中獲得勝利的法國固步自封,完全無視裝甲部隊的發展和威力。最可笑的是法國竟然把坦克一類的裝甲武器用於輔助步兵作戰!直到看見德國人的坦克行駛在巴黎的街道上才恍然大悟。

圖為希特勒和德軍將領經過埃菲爾鐵塔

3. 由於剛剛經歷了一戰的洗禮,法國人口銳減。但又要面臨突如其來的二戰,為了應戰法國不得不展開大規模的臨時募兵計劃。所以,開展後,法國軍隊中有超過一半的士兵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當他們面對德國那群剛剛飲血而歸的士兵時,將槍雙手舉過頭頂也是預料之中。

4. 彼時,法國雖然和英國、美國都是盟友關係,但戰爭初期這幾個國家並沒有意識到希特勒的宏偉計劃,所以也就各自心懷鬼胎!完全是一種貌合神離的狀態。以至於德國進攻法國時,往往得不到盟國的有力支持!

也許筆者總結的並不全面,歡迎在評論區大家踴躍分享您的看法!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法國實力雖然不弱,但僅用38天就被德國淪陷的內因是法國內部混亂,外因是德國備戰充分。為什麼這麼說呢?

相關背景:

1940年春夏之際,希特勒在於蘇聯達成默契以後,開始掉頭進攻西歐地區。德軍戰鬥力十分強悍,荷蘭、比利時等國先後被德軍佔領。法國一直號稱是歐洲大陸第一強國,可僅僅支撐了38天便向德國投降。法國再不濟也是擁有170多萬軍隊的大國,各方面的建設也十分齊全。就是這麼一個軍事強國,在德國的進攻下,為何會一敗塗地呢?

大家看完上面的背景資料就知道法國當時還是相當強悍的,可是為什麼會失敗呢?連法國人自己都覺得冤,可是法國人的失敗其實一點也不冤。

同樣的這個問題,如果問清朝那些王爺們,他們也會覺得冤,大家要知道,清朝最強盛的時候,其gdp佔到過世界的30%以上,歷史了吧哥,確實厲害,美國最強盛的時候離這個數字可能還有小小距離呢。你說清朝它覺得冤嗎,最初的時候英法聯軍很輕鬆的就把清軍打得滿地找牙。

那麼法國又為什麼這麼快就失敗了呢?

首先,我們要說說法國內部的問題。

第一,大家都知道在二戰前不到20左右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戰勝國的,那它從一戰中得到了很多利益,而且由此產生了躺在功勞薄上享享清福的想法,並自認為來自德國已經被戰敗了,該老實了,來自它的威脅已經消除,轉而內鬥就開始了。

第二法蘭西民族一直是一個浪漫和自大的民族,你們從拿破崙這個法國領袖的名字就來看出點問題,記得小學時候老師講到拿破輪多厲害的時候,首先就是先從名字開涮的,老師說這個人名字叫什麼呢,叫拿破輪,為什麼怕大家忘記,我給你們說一下這個人打仗那是太厲害了,而且武功高強,力氣大得很,在到什麼程度,用手一拿那個輪子,輪子就破了...。法國舉國上下沉淪在紙醉金迷中和平虛像之中不能自撥。

第三,他們對德國的咄咄逼人的行為採取退讓的投降主義政策,政府頻繁換屆,加上世界金融危機的破壞,社會秩序動盪,上層社會天天鶯歌燕舞,下層的百姓卻是生活困苦。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又是如何磨刀霍霍準備充分的呢。

第一,希特勒在寫完我的奮鬥的一書後,到處鼓動和煽動,得到了德國社會民粹主義的擁戴,從此開始了獨裁統治,大大加大了中央集權,可以使其調動整個國家的人力和物力進行國家的整個建設,使其迅速成為地區乃至世界強國。

第二,一戰失敗後,希特勒上臺後大力宣揚一戰的不公平,他們宣傳凡爾賽合約的簽訂對德國人民來說是一種恥辱,就像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一樣,這是德意志民族掘起的刺激和動力因素,所以,整個德國的百姓那也是憋著一股氣,要幹一票大的,就這樣,為了擺脫合約的束縛,德國國民有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也有了強大的士氣和鬥志。

第三,德國大力發展軍力,時候準備備戰。大家都知道,由於凡爾賽合約的限制,使德國國防軍只保留10萬人規模,可是這10萬人是整個德國陸軍的精華,都經過系統的軍事教育和戰爭洗禮,此外德國善於總結一戰後的經驗教訓,傾全國之力大力發展坦克,飛機等新式武器,大家都知道二戰初期,曼斯坦因利用坦克軍團對法國發起的偷襲戰和閃電戰,繞開了其堅固的馬奇諾防線,最終把法國打個措手不及,並只用了38天就讓不可一世的法國簽下城下之盟。厲害了吧。


總之,二戰前法國雖然各方實力也不弱,正如當初的清朝。然而大而不強,又加內部腐敗,對外投降,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

法國和清朝都曾經強大卻都是這樣一對有口難辨的難兄難弟......


文心採露苑

二戰中德國使用“閃電戰”戰術,僅用了38天就迫使法國投降,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請款,究其原因,並不是說法國軍事準備不充分,以及國內後勤匱乏等原因。而是由於其軍事思想落後,以及過於相信國際規則等原因,最終導致了法國的失敗。其表現為以下幾點原因:

1、落後的戰術思想和裝備觀念導致法國在戰場上無法與德國對抗。

在一戰中,各種先進軍事武器比如坦克、飛機在戰場上大放異彩,英國人就是利用坦克攻克了德國的壕溝防線,並最終打贏了一戰。

但是在一戰結束以後,英國和法國對於先進軍事武器的研究運用卻並沒有繼續下去,等到了二戰前夕的法國戰場上,法國和英國都還是保持著一戰時期的老舊戰術思想,採用壕溝大炮等手段,與德國人打防禦戰,為此法國人耗費巨資在德法邊境修建了堅固的“馬奇諾”防線。

同時英法兩國還沿用一戰時期的戰略思想,將坦克作為戰場上的步兵支援武器進行使用,將飛機作為偵查手段進行使用。意圖與德國大打防守戰。

但是在此時的德國,卻是一副完全不同的景象,一戰戰敗的德國,在面對如何使用坦克這個問題上時,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戰術思想,這就是由德國古德里安提出的,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大範圍、大縱深的快速切割

敵軍主力的全新戰術。也就是後來人們所稱的---閃電戰。

這種戰術思想最早運用於波蘭戰場,1939年9月德軍使用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在波蘭戰場上,只用了27天不到的時間,就擊敗了波蘭80萬人組成的防線,最終波軍6.6萬人陣亡,20萬人受傷,69.4萬人被俘,而德軍僅傷亡 3萬餘人。

同樣在5月10日,200餘萬德國部隊採用閃電戰術,同時從陸空入侵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只用了39天的時間,就幾百了號稱歐洲陸軍第一的法國。

2、過於相信國際規則,導致法國在在戰略防禦的方向上出現嚴重的紕漏,導致德國軍隊迂迴中立國,並最終包圍了法國。

在一戰時期,歐洲的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三國一直都宣佈自己是中立國,在當時的國際環境裡,一旦國家宣佈自己是中立國的話,其他國家是不會去攻擊它的。

因此法國在面對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這三個國家方面就沒有投入巨量的物資去構築軍事防線。

但是這種局面,卻被德國人加以利用,在初期試探馬奇諾的堅固程度以後,德國立刻就放棄了強攻馬奇諾防線的想法,於是轉而直接進攻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這三國,並且通過這條路線繞路攻進了法國。

此時的法國想要調動主力來比利時、荷蘭防線進行防禦時,已經為時已晚。此時的德軍已經勢如破竹的湧進法國,並且快速佔領了法國空虛的大後方,並且從馬奇諾防線後方進行迂迴,保衛了整個馬奇諾防線,很快馬奇諾防線的守軍全部投降,39天以後的1940年6月22日,法國貝當元帥宣佈戰敗投降。

二戰時期的德法之戰,可以說是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一次重要的會戰,在這場戰役中,德軍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奠定了其陸軍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的寶座,其在機械化裝備,以及先進武器上的應用,也讓世界軍事戰爭思想走上了一條更新更先進的道路。


落下m

法國的實力是很強,但他的對手實力更強,他的老對手就是德國,德國的科技能力,工業生產能力,一度在世界排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德國的人口也多於法國,軍事能力也強於法國,法國在拿破崙之後對德國基本沒有勝績,普法戰爭就被打敗,德意志帝國的成立居然也是在法國皇宮宣佈的,一戰德國把法國東部打成了月球,法國死傷500萬的士兵。

法國是真心地恐懼德國,一戰後利用凡爾賽和約向德國提出鉅額賠償,還要把德國的萊茵河劃為不設防區,並且在比利時邊界投入巨資修建馬其諾防線,就是怕有朝一日德國再次打過來,幻想能維持30年的和平。沒有想到戰爭20年後就爆發。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迅速地恢復了經濟,德國軍隊也重新得到武裝,數量質量得到空前的提高,一心要挽回在凡爾賽和約上受到的屈辱。

而法國經過一戰的蹂躪,普遍厭戰,軍事思想也很落後保守,軍事將領人員老化,不思進取,法國雖然有不錯的坦克,數量也比德國多,但他們都是分散使用,當成步兵移動的炮臺,戰鬥能力被大大的削弱。把防備德國的希望寄託在馬其諾防線上。

法國政府也奉行綏靖策略,面對希特勒的試探軟弱無力,只停留在口頭強硬,沒有任何實際行動,讓希特勒看到了英法聯軍外強中乾的特點,激起了他的侵略野心。最後希特勒大膽採用閃電戰,繞過了馬其諾防線,打了法國一個措手不及,在德國的鋼鐵洪流面前,法國人猝不及防損失慘重,巴黎攻陷後,心無鬥志,38天后宣佈投降。


浩蕩揚子江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比日本強就能堅持的久嗎?題主從哪得出的結論?至於法國為何38天就投降了,我只能說,任何的失敗首先是認識上的失敗!



法國在二戰初期,犯了兩個不可饒恕的錯誤認識,一是覺得德國再怎麼喊叫,也不過是一戰的老路子,只要守好馬其諾,看好比利時,德國就沒鬧。二是,德國進攻完波蘭後,肯定會去打蘇聯,因為蘇德兩國是天然的仇敵,早晚得互相攻擊,另外德國應該看出西歐的善意,這麼多年的綏靖政策不可能沒有效果。



最後的結論就是,德國打西歐沒有勝利的可能,打蘇聯則是眾望所歸,理所當然的事。正是在這兩種認識的薰陶下,法國各個階層才對要來的戰爭沒有絲毫準備,以至於德軍真的打來的時候,被弄得不知所措,目瞪口呆。


當德軍穿越阿登森林之時,法軍統帥甘莫林仍然認為德軍主攻的方向是荷蘭比利時一線,固執的將英法聯軍主力配置在比利時,準備給德軍迎頭痛擊,可是他得到的消息卻是德軍主力穿過阿登,攻陷了色當,隨後,德軍坦克部隊從色當出發,直抵英吉利海峽,把英法聯軍和法國後方攔腰截斷,英國軍隊首先開始逃亡,接著法軍,然後聯軍全線崩潰,撤逃到敦刻爾克。

甘莫林完了,下臺吧,可上臺接替甘莫林的這位一戰功勳貝當元帥更加的昏庸,戰局都明顯成這樣了,坦克集群作戰,閃擊戰的威力已經深入人心了,可是貝當好像沒看見,還去組織什麼貝當防線,人家德軍這套打法就是突破防線用的,這等於你撅起屁股讓人家踹,那德軍還跟你客氣,接著揍你唄,法國的坦克質量數量都不比德國差,可是卻不知道集中起來用,分給各個連隊,每個連才一兩輛,而且更糟糕的是,坦克還沒有空軍掩護,你這等於把裝甲部隊當靶子給德國空軍打,後果可想而知。



終其原因,法國是拿著二戰陸軍的裝備去打了一場一戰的塹壕戰,而且還忽略了制空權,能堅持38天,都算是奇蹟了,你想想,要是讓你拿著步槍當紅纓槍使,跟對方開槍射擊你的人決鬥,你有勝算嗎?



史書上冬眠的蛇

馬奇諾防線就是個最大的笑話!

1940年5月,當時的納粹德國集結了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和4500架飛機對法國進行攻擊。而法國在英國,比利時,荷蘭等國支持下也集結了135個師打算與德軍決一死戰。當時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雙方會進行一場殊死對決,而德國可能會被法國拖誇了,但是事實結果誰都沒想到,僅僅6周的時間,法國就被迫投降,而法國賴以相信的馬奇諾防線瞬間便被德國攻克。


法國戰敗的原因有很多,德軍的強大,曼斯坦因閃電戰術的出其不意。但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原因。法國在一戰之後就是歐洲大陸上的軍事強國,而且還號稱"世界頭號陸軍大國"當時法國論經濟實力還是人口都不比德國差,而且和德國不一樣的還有英國,比利時,荷蘭等國這些盟友。單看這些的話德國是打不過法國的,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法國慘敗。主要原因就是:

1.法國的戰術以及軍事思想太過落後,還是靠一戰時期的軍事思想在打仗,在指揮和戰術上嚴重落後德國,德國以坦克戰閃電戰這些法國聞所未聞的戰術瞬間就解決了法國。法國戰術思想落後的最終體現就是"馬奇諾防線"面對德國的坦克戰不堪一擊。



2.戰術指揮上的老舊以及對於坦克重視不夠。德國攻擊法國時居功至偉的就是閃電戰,德國依靠大規模坦克縱深戰術打的法國一臉懵,而法國坦克數量也不少,但沒有專業的坦克戰術指揮,還是以坦克作為步兵的掩護工具來用。完全發揮不出坦克的作用。


3.對德國重視不夠,經歷過一戰之後法國對德國比較輕視,而且情報很是疏忽,連德國的進攻線路都判斷不清楚。導致德國猶如無人之境的攻入法國。而且當時曼斯坦因行動方案策劃非常合適,進攻薄弱地區然後對法國實行保衛態勢,從而快速取得勝利。

4.就是和蘇聯關係。由於當時歐洲各國也是警惕蘇聯的態度。當時法國不僅拒絕蘇聯合作,而且還想著把德國引到東邊,希望蘇聯和德國先打個你死我活,所以德國抓住機會和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解決了德軍後顧之憂,避免了雙線作戰。



5.法國實際上還是比較軟弱的。一直以來都是出讓利益對德國讓步。這一步步的退讓也滋生了德國更大的野心。而且戰爭發生突然,法國備戰時間不足嚴重影響戰鬥力。

以上這些因素直接導致法國快速戰敗。而法國一直顧吹的"馬奇諾防線"也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

感謝閱讀。歡迎留言探討。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法國號稱歐洲大陸第一軍事強國,但我個人認為在二戰時期法國的實力已經遠不及日本了,畢竟日本在海軍以及海軍航空部隊方面都比法國要強,更何況日本在二戰時期曾有二十多艘航母,而且能與美國在太平洋戰場鬥個魚死網破,所以我個人感覺二戰時期應該是日本的實力要略強於法國,下面對問題進行詳細作答。

為何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面對德國的侵襲,在堅持不到幾十天的情況下就徹底投降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法國人戰爭觀念的死板,又或許是法國太過於浪漫了。浪漫的認為二戰還是跟一戰時期一樣,只要挖好戰壕架好機槍,戰壕前面再鋪滿鐵絲網,戰壕的後面布上炮兵陣地。以防守取代進攻,這樣就可以拖死德國以取得二戰的勝利,畢竟法國人在一戰時期就是這樣乾的。可惜,時代不同了,這老一套的辦法現在已經不管用了。

各個地堡相互連接,地堡內裝備著加農炮、機關槍和迫擊炮,浪漫的法國人將國家的安全完全寄託在馬其諾防線不是毫無道理的。這樣看起來馬奇諾防線確實很強大,倘若德國人從正面進攻那是毫無勝利希望可言的。但是德國人肯定不會正面硬攻馬其諾防線啊,他們肯定會繞啊!



浪漫的法國最高統帥部也想到了這一點,至於德國從哪裡繞行,那便是顯而易見的了。法國人認為德國會採用“施利芬計劃”,意思是德軍主力會從北方突破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並以此為跳板橫掃法國大陸,將法軍主力“關”在法德邊境一舉殲滅。針對這種猜想法國將最精銳的部隊放在了法國北部海岸,只要德軍突破比利時防線,等待德軍便是法國最精銳的部隊。


但可惜的是,浪漫的法國人又想錯了,1940年5月10日,德軍故技重施決定採用“施利芬計劃”,不過這次是改良過的。德軍分了A、B、C三個集團軍,A軍主攻,通過阿登山區並越過馬斯河,直抵法國。B軍是意大利部隊擔任輔功,用閃擊戰的方式橫掃並佔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阻止荷蘭部隊與其盟軍匯合,C軍佯攻,正面進攻馬奇諾防線,牽制法國守軍。

這是第二個原因,法國人太相信馬奇諾防線了,以至於讓德軍衝到了馬其諾防線的後方。

其三,這個原因就是英法的綏靖政策。在希特勒閃擊波蘭之後,英法兩國雖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但當時的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統為了想著如何穩定自己在國內的局勢,還是選擇了“綏靖政策”,縱容德國的所作所為。

但迫於國際的壓力,英法在1939年9月3日相繼向德國宣戰,但這只是書面上的宣戰,表面上做出了戰鬥的準備,實際上還是沒有向德國發射一槍一彈。就這樣袖手旁觀了幾個月後,英法兩國也開始嚐到了戰爭的痛苦。



法國被攻陷,浪漫的法國人不想香榭麗舍大道,可以享受浪漫迷人夜晚的帕特廣場以及埃菲爾鐵塔和一系列富有藝術氣息的建築變成廢墟,法國人選擇了投降。


此時英國新上任的首相丘吉爾,也開始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行動計劃。至此,我個人認為以上三個原因應該是法國失敗投降的主要原因。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及時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加以補充完善。


宇澤歷史

法國的快速淪陷,根本原因並不在於什麼過多的資源投入“馬奇諾防線”,或者防禦部署的重大失誤,而是在於其作戰方案中的“進攻設想”。


首先‘’馬奇諾防線‘’最大的作用就是為法國節省出了相當的機動兵力,不會因為漫長的邊界線而分散了法國的兵力,這對於法軍來說是相當有利的。它可以集中不弱於甚至遠比德軍強大的兵力於馬奇諾防線未延伸到的荷蘭、比利時地區,徹底的擊破德軍的進攻。

同時直到開戰初,英法聯軍無論在步兵師的數量還是坦克數量上都擁有相當的優勢(尤其是坦克數量是德軍的兩倍),德軍只有在空軍方面略有優勢,但絕不是決定性的優勢。

德軍在阿登地區的突破確實出乎了英法聯軍的預料,那裡只有法國少數的輕騎兵部隊,在阿登地區最關鍵的默滋河防線上僅有4個由老兵組成的二級後備師,沒有反坦克炮,也沒有防空高炮,面對德軍精銳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立體進攻,頃刻便瓦解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英法聯軍的機械化部隊並沒有駐紮在防線的後方擔任戰役預備隊,而是一股腦在德軍進攻比利時和荷蘭後,全部派去支援那裡的作戰了。聯軍認為比利時和荷蘭的迅速淪陷無疑證明德軍的進攻主力在該方向上,於是將幾乎所有的機動兵力都調集到了該方向上,他們企圖挫敗德軍一開始的突破,甚至想著趁勢進軍德國本土。

而結果是德軍的鋼鐵洪流從阿登地區一舉席捲法國後方,而法國最高統帥部的機動兵力卻已派去了比利時,不僅無力快速阻止德軍的突破,而且這些在比利時的精銳部隊也由於過於深入而陷入了德軍的包圍。全線陷入被動,部隊由於害怕被德軍切斷後路而選擇撤退,德軍則轉入迅猛的追擊中。


整個法國戰役,德國根本沒有給法國軍隊與其正面實力的對決,法國軍隊的坦克大部分都是在撤退途中缺油而丟棄的,步兵也由於緩慢的速度被德軍的裝甲部隊追上殲滅。

所以法國的失敗完全是由於最高統帥部的作戰部署正中德軍作戰意圖的下懷,大部分的法軍還未來得及作戰便面臨被包圍或者切斷補給的威脅,根本無法有效的抵抗便崩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