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在1941年勞動節的紅場閱兵有起到震懾德國的效果嗎?

詹TT--

我們先來看一看德國方面在1941年和蘇聯都發生過哪些交集:6月22日,希特勒下令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德軍開始全面進攻蘇聯;9月20號,德軍在基輔重創蘇聯西南方面軍,蘇軍損失逾六十六萬人;9月30日,德軍舉兵進攻莫斯科,行動代號"颱風"。

圖為蘇聯紅軍在風雪中接受檢閱

就在蘇軍遭受敵人沉重打擊、眼看德軍兵臨城下之際,莫斯科並沒有像法國那樣消極對待,反而在11月7日集結約數十萬人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閱兵儀式,斯大林親自檢閱!

而莫斯科之所以在危難之際舉辦這次閱兵,原因很簡單:鼓舞士氣的同時向法西斯傳達一個信息:蘇聯不會被輕易擊垮,我們依然還在戰鬥!作為最高領導人的斯大林,在此次閱兵式上也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

圖為斯大林檢閱蘇聯部隊

他說:"你們是消滅德國法西斯的中堅力量!你們是被法西斯奴役的歐洲各國人民眼中的解放者!你們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你們參與的一場正義的解放戰爭!

在鏗鏘有力的演說激勵下,蘇聯軍民士氣高漲,這十萬受閱部隊在結束檢閱後便帶著誓死保衛國家的信念踏上了同德國法西斯戰鬥的前線!圖為經過紅場的受閱方陣旗手

為了讓這次閱兵可以起到鼓舞盟軍和震懾軸心國的作用,莫斯科特意通過無線電將閱兵的盛況傳到了世界各個角落。而據戰後遭受審判的德國將領回憶,他們當時為了不影響元首的心情和德軍的士氣,故意對希特勒隱瞞了這個消息。

但常言道:紙是包不住火的!希特勒還是無意中從廣播裡聽到了莫斯科閱兵的消息。一開始他並沒有聽出那是斯大林在檢閱部隊,直到收音機裡傳來震耳欲聾的"烏拉"(該詞在俄語裡其實並沒有具體意思,但類似於我國的"萬歲或者殺啊")時,希特勒才恍然大悟。

肩扛武器,踏雪前進

他立馬接通了位於莫斯科前線的德軍司令部的電話,在一陣痛罵後希特勒要求德軍第二航空隊在一個小時之內將紅場閱兵儀式化為灰燼!接到命令後德國空軍在天氣情況惡劣的條件下強行起飛,但在快要抵達莫斯科上空時遭到了防空火力的猛烈攻擊,最後不僅沒完成任務,甚至還損失二十多架飛機。

就在閱兵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12月5號),蘇聯軍隊挫敗了德軍進攻莫斯科的行動!並在第二天晚間掀起了反攻行動。

圖為莫斯科前線的德軍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很明顯沒有啊,蘇聯在5月1日剛剛舉行完盛大的紅場閱兵後不到兩個月,即6月22日德軍便發起了“巴巴羅薩行動”,全線進攻蘇聯。

如果假使不是季節的原因,德軍的進攻將還要提前,春夏多雨的季節讓波蘭和蘇聯的平原泥濘不堪,德軍賴以為法寶的裝甲部隊根本無法機動,不得不等待合適的天氣。



再者來說,這次紅場閱兵也並沒有展示蘇聯的秘密武器,諸如在戰場中大放異彩的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等新型武器。這些武器都是作為蘇聯的絕密信息而進行了嚴密的封鎖,所以這次紅場閱兵並不能給予希特勒太大的震懾。


其次希特勒對於進攻蘇聯的決心非常堅定,不容任何人勸阻。由於絕大部分的陸軍將領都反對進攻蘇聯,所以對於駐蘇聯的德軍武官提供的關於蘇聯軍事實力的情報,希特勒都置之不理。理由是這些情報一定被德軍軍方所加以誇張以阻止希特勒下定決心進攻蘇聯,所以即使這次紅場閱兵德軍有重大發現,希特勒也不會相信的。在他的眼裡,德軍可以輕而易舉的打敗蘇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