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打響的時候,士兵的心裡會感到恐懼嗎?

凱旋66870956

恐懼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無論是英雄還是普通人,只要到了戰場上怎麼可能不恐懼,但是大多數士兵都會在戰鬥的過程之中,克服這種恐懼。試想一下,在戰鬥打響的時候,四處都是槍炮聲,子彈不停的落在自己的身旁,自己怎麼可能不害怕呢?上一秒是活生生的人,下一秒就倒在了槍林彈雨之中。

這種恐懼是人的本性,源於對死亡和受傷的害怕,但是這種恐懼是絕對可以理解的,人非草木怎麼可能對死亡一點感覺都沒有呢?歷史上早就有督戰的人員了,如果士兵真的不害怕那麼還要督戰的幹嘛?

當戰鬥響起的那一刻,害怕是沒有用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每一個士兵都有義務,有責任拿起武器勇往直前,戰爭是殘酷的,如果你不殺敵人,敵人也會殺了你,只要戰鬥打起,士兵們看到自己身旁的兄弟倒下,身邊都是血,士氣越來越高漲,士兵們的心理會立馬逆轉,完全感覺不到恐懼。

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東西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大家越打越勇猛,這種時候完全顧不上害怕兩個字,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勇往直前消滅敵人,才會有一條生路。其實在參軍的時候大家都心知肚明,在戰爭時期軍人是高危職業,死亡率很高,士兵們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戰場上的士兵每一個都靠著信仰,靠著自己的意志力堅持到了最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值得大家佩服和尊重的。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此幸福的生活,最後我想說的是,如今是太平盛世,可是不要讓軍人優先,這四個字只是一句口號。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戰爭是殘酷的!子彈橫飛,硝煙瀰漫,戰壕被血水浸透,和你並肩殺敵的兄弟變成一具具屍體!生與死考驗戰場每一個士兵,他們焦灼彷徨不知道自己何時看不到明日的太陽!


在戰場上,每一個人都會恐懼,包括英雄!這是人的天性。但大多數戰士會在戰爭進程中,逐漸克服恐懼。


首先,軍人和平時期所接受的愛國教育和忠誠教育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國家和民族危亡面前,個人的生死就不重要了。對國家民族的忠誠會最大程度激發戰士視死如歸的自豪。


軍人職責自律戰士必須主動克服恐懼,″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為家而生、為國而死。軍人的背後是千萬同胞,為他們戰死是戰士的責任。


戰友情義會直接使戰士忘掉恐懼。當昔日同袍,生死兄弟一個個戰死在你的眼前,報仇是不二的選擇!

生命是偉大的!希望人類永遠沒有戰爭!


木子言道

我的一位遠房外公是志願軍老戰士,他參軍的第二年,在一次戰鬥中被炮彈炸掉了一隻胳膊。作為一個老英雄,他平日裡待人和善,從不倚老賣老。可說起參加過的戰鬥,總是無比激動,臉上身上立馬散發出一股豪氣,不怒而威!

他講第一次上戰場,因為有信仰,堅信毛主席思想必勝,心中豪情萬丈,根本沒有害怕。當敵人的槍炮落在陣地上,巨大的爆炸聲響徹耳朵,外公心中剛生出的緊張就被旁邊的老兵看見了,老兵伸出右手把他的手緊緊握住,說跟著我,等下一起衝。他就平靜了。這次是陣地戰,一陣炮轟之後,聯合國軍貓腰進入了他們的射擊範圍。在阻擊手開槍後,老兵們紛紛扔出去了手榴彈,看到敵人在爆炸聲中倒下,外公他們這些新兵熱血上湧,口中叫喊著開火舉槍齊射。這次戰鬥以敵人潰敗結束,外公這幾個同鄉新兵無一掛彩,個個開心的抱在一起跳起來。



第一次上戰場的勝利,極大的鼓武了外公,在以後的伏擊戰中,他已經能冷靜地數擊斃的人數。

當一名士兵清楚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為祖國為正義而戰,他的內心是強大的,如果身邊有親如兄弟的戰友負傷或犧牲,灑出的鮮血不會讓他害怕,相反會激起復仇的心理,人只是想著幹他孃的,吃我一槍!


天台觀寧波

面對死亡,恐懼是人的本能

戰鬥打響就意味著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身處這種環境,完全不恐懼那是不可能的,這違反基本人性。就像《集結號》中,穀子地說的那句話——

頭上飛槍子兒,褲襠裡頭跑手榴彈,就是神仙也得尿!

求生是本能,但人與其它動物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人不是隻憑本能做事。在人的生命中,有一種東西叫做“信念”,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恰恰是信念能夠幫助我們克服恐懼。

下面的照片均來自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由時任第47集團軍141師攝影幹事柳軍拍攝。

1987年1月5日我陸軍第47集團軍第421團主動出擊,奇襲310號陣地。此次出擊代號“北虎行動”,由139師副師長常萬全坐鎮指揮。

勇敢不是不懂得恐懼,而是直面恐懼,依然勇往直前

出征誓師大會上,參戰官兵合影——

出征誓師大會上,火力隊七班長趙澤奇的衣服上寫著遺書:棉衣三件請送交趙澤奇。趙澤奇在本次戰鬥中榮立一等功。



突擊隊員宋建平(圓圈中)向戰友告別。這位年輕的士兵最終沒能走下301陣地。

突擊隊員李濤在戰鬥中犧牲。四名突擊隊員冒著生命危險,不顧一切地拖回戰友的遺體。在槍林彈雨中,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不拋棄,不放棄”。



突擊隊員宋建平被空爆彈炸成了篩狀。指導員湯建康和一名戰士正冒著敵人的炮火用棉被掩蓋上戰友的遺體,以免在遭炮火傷害。

戰鬥結束以後,突擊隊副隊長唐昌云為在戰鬥中失去戰友悲痛萬分。

1986年5月24日,堅守在距越軍僅6米的一個陣地的二連三班班長李樹軍,右小臂被手榴彈彈片擊中,忍痛讓戰友將彈片取出,留下繼續堅守陣地。



1986年5月19日下午,戰士齊常富被越軍地雷炸傷雙腿和右臂被送到南溫河第一野戰醫療所救治。齊常富被抬上手術檯時,強忍傷痛向醫護人員說:“……我能堅持住。”


月下沒有花

我來描述一下場景,便於我們設身處地的感受一下。

你是一個士兵,坐在裝甲車裡,旁邊有戰友發抖,大口徑炮彈撕裂空氣的尖嘯和轟然落地的巨響讓你想吐。

到了預設衝擊發起地點,下車,一波傷兵和屍體正在被抬下來,缺胳膊少腿,臉被炸得開花,滿身焦黑或者鮮血,注意,他們身上的味道是刺鼻的,鮮血,汗水,糞便,硝煙混合的味道,還有他們聲嘶力竭如同鬼哭的慘叫。

其中可能還有你認識的人甚至還有你的朋友。

你怕不怕?

再看看屍體堆,血肉模糊分辨不出的,只剩下半個腦袋的,開膛破肚內臟都沒了了,只剩下內臟的,臉被掀飛的,還有些被大口徑子彈命中支離破碎或者乾脆看不出是什麼零件的器官堆在一起,哦對了還有被炸斷的腸子裡流出來的糞便,就像芥末澆在一個刀功奇差的廚子矇眼亂剁出來的刺身上一樣。

你的戰友已經吐了

你怕不怕?

然後你上了前線,前邊的人被一槍打在胳膊上,胳膊斷了,血噴了你一臉,空氣中到處都是子彈發出的尖嘯,還有迫擊炮彈不斷炸響,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讓人渾身僵硬。

你看不到敵人在哪裡,你感覺每個陰影后面都有人向?你瞄準,每發子彈都擦著你的頭盔飛走。

這時候一般人都會尿褲子,而且自己都不會知道,除非你活下來了。

你怕不怕?

你衝進了敵人的陣地,迎面一個敵人嚎叫著衝了過來,你們扭打在一起,他的刀子離你的臉只有幾公分,你用力想推開他但是發現他的力氣比你大,他的眼睛瞪得很大,面容猙獰,嘴裡發出不明意義的聲音,刀刃離你越來越近……

你怕不怕?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當兵?

因為真正的勇敢,並不是無所畏懼。

而是明明知道害怕,卻還是要勇往直前。


大概是神

我當過兵(偵察兵),1984年7月12日黃昏從雲南思茅接到命令和大部隊一起開往老山前線,元旦前夕返回思茅。半年時間也經歷了一些小的戰事。我就用我對戰爭的感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戰爭如幽靈一樣存在,誰也無法預測會在那一刻降臨。

我們接到開赴老山戰區的作戰命令之處,為了保密,以為是正常的野戰軍演。當接近戰區邊緣途徑文山苗族自治州的時候,看到聳立的導彈和大量的軍事裝備,心裡對戰爭已經有了一些預感,心裡的對戰爭的恐懼開始滋生,但是,每個人表面上都表現的非常鎮靜。該說說該笑笑,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來到麻栗坡境內的老山戰區的時候,聽著遠處隆隆作響的炮聲,別人的心裡情況我不知道,反正我的恐懼達到了頂點,精神也高度緊張。車廂裡所有的人都變得沉默寡言,我反正是把衝鋒槍的子彈上了膛,緊握槍的手都出了汗。

後來想想,這種高度的恐懼倒不是害怕死亡。因為十八九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對於死亡還很淡漠。再說一個軍人就是服從命令為天職,生與死自己不能抉擇。恐懼的真正原因是

因為對即將到來的戰爭的太多的未知。

等在前些附近安頓下來之後,看到斷斷續續有軍車從前些拉回來一些傷員的時候,心裡反倒是平靜了下來,恐懼感也減輕了不少。

偵察兵有偵察兵的優勢,很少能夠像步兵兄弟們一樣和敵人面對面的廝殺。雖然我們也數次往來於前線完偵查任務,面對死亡的威脅誰也沒有尿褲子,這可能和我們這個兵種有關吧。

我們也聽說過堅守老山陣地的步兵戰友偶有衝鋒陷陣時腿軟心慌尿褲子的個例,但是那只是暫時的一種生理必然,適應了之後,這些戰友表現的勇敢甚至比平時看著冷靜的戰友還要強大。

總起來說,每一個人面對殘酷的戰爭都會恐懼,可是,一旦有戰友在槍林彈雨中倒下,對敵人的憤怒會讓每一個戰友變成不懼死亡的機器,讓我們的對手感到顫慄。


大風呼呼

種花家的軍事兔來回答。沒上過戰場的人,開赴戰場,是怕的,這很正常,可是戰鬥打響,一是沒時間想,二是戰場很公平,你不幹掉敵人,就被敵人幹掉,熱血填滿心胸,那就殺!殺!殺!

可是,值得關注的是,下了戰場,人的心理總會有點戰場後遺症,從前,我們是不太重視這方面的研究,現在條件好了,我想等待下一場戰爭打完,我們會妥善關愛將士們的心理狀況。與此同時更好的做好撫卹與尊崇,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種花家的軍事兔

很多士兵,會的。

那麼為什麼,古往今來,戰爭中奮不顧身的人那麼多,悍不畏死的人那麼多,身先士卒的人那麼多?這裡面有三個原因:一是有些人意志堅強,確實沒有恐懼感,屬於滾刀肉級別;二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上級讓我去打仗,我也只能去打仗,古今中外對逃兵的處理方式還是比較接近的;三是真到了戰鬥開局、短兵相接的時候,求生慾望會給人以最大化的動員作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自然就造成了腎上腺素激增的打雞血效應,甚至殺紅了眼,一個勁地只知道衝鋒、殺人了。

還有,信仰是可以戰勝恐懼的,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未來新中國的美好向往、中華人民共和國必勝的信念,無疑是全面壓制恐懼的最佳良藥。


鵜鶘心理夯小七

我有靠譜回答。

我是七九年參加自衛還擊的復員老兵,說說我的親身經歷。時問已久,可能不很全面,望戰友指正。我是七八年十一月應徵入伍的。當時屬於昆後二十二分部,住在昆明市區。把我們放到安寧八街公社小後衝生產基地訓練新兵,訓練沒結束,從中抽調一部分到大理十一軍三十一師九十二團,我被分到一炮連二排四班,班長於加明,雲南文山人,付班長貴附人,名忘了。在劍川訓練到十二月十九日就開往金坪縣十里村,二十四日到後繼訓練,還學了幾句越語:”諾松空葉“(繳槍不殺),中都以寬俘慮兵(我們寬待俘虜),還有幾句忘了。

七九年二月十五早晨我連到了拉發橋北側公路上面橡膠林裡待命。十七日早晨六點由邊防團發起總攻。槍子亂飛似狂雨,炮彈猛炸如驚雷。我們二十郎當歲的年輕人,新兵還沒訓完,

實彈演練也設參加過,現在真槍實彈的給敵人幹起來了,確實膽顫心驚、五魂出竅!槍子炮強時不時的落在我們身邊,看到開往陣地的整齊鮮活的隊伍,車子拉回來的全是少手缺腿喊爹叫孃的傷殘和血肉蒙糊的屍體。當時我嚇得篩糠似的收不顫,牙齒直打咯。邊防團的死得好滲呀!所剩無幾,多數是地雷炸的。

我們連是十七目十二點才開進戰場的,拉發橋上是跑步通過的,敵人很多炮彈落在河裡。到戰場以後膽子也逐漸地大起來了,怕是沒用的,乾脆生死由命了。


簑笠翁37

肯定是會恐懼的。作為一個十年的老兵,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是進行過實彈射擊,參加過一些反恐行動,行動開始前,都是心驚膽戰的。

記得新兵的時候,第一次打靶。每開一槍,就像在耳朵邊放鞭炮一樣,聲音很大,耳朵都是嗡嗡嗡的聲響。耳朵好幾天都緩不過來,一直有耳鳴。要是上了戰場,會聽到更多的槍響,氛圍更加緊張。

有一次,參加一次圍捕行動,隊長帶隊圍捕持槍毒販,我們全副武裝,帶著95突擊步槍,心裡很是膽怯。隊長帶頭,指揮我們到達指定伏擊地點。歹徒有四名,被我們一箇中隊包圍,火力壓制。隊長衝在最前面,被歹徒擊中負傷,子彈從脖子穿過,血一直往外冒。

那些歹徒,他們也怕被抓,所以都是不要命的。軍人的意識告訴我們自己,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要學會戰勝內心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