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者當懷“功成不必在我”之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時,再次強調領導幹部幹事創業要“功成不必在我”,指出這並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

功成不必在我,體現的是一種情懷。正如毛澤東主席在《詠梅》一詞中所寫到的,“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無不展現出革命領袖淡泊明志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多次強調“功成不必在我”,就是要求黨員幹部時刻保持人民公僕情懷,講忠誠、盡責任、敢擔當。而不是做出一丁點兒成績就沾沾自喜,擺資格、說貢獻、論功勞。真正做到公而忘私,甘於奉獻,甘做人民勤務員,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功成不必在我,宣示的是一種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原意是革命事業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實現,但每個人要為革命事業做出最大的貢獻。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業的發展與成功都非一人力,旦夕之功。功成不必在我,就是要求為政者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不管處於哪個崗位,都要立足當前,放眼長遠,不消極、不懈怠,敢想敢幹,善作善成,用心用力地去做手中的事、當前的事,為黨和人民事業打好基礎。

功成不必在我,彰顯的是一種境界。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然政貴有恆,治須有常。這就需要為政者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貪功、不冒進,樹立正確全局觀和政績觀,堅決撇棄那種新官不理舊賬、一任一個主張的錯誤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與氣度,時時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榮辱得失,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使命記在心中,把工作落實在行動裡,做到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定不會辜負黨和人民所託。

“功成不必在我”既是為官之道,更是為政之本。為政者應常懷“功成不必在我”之心,不忘初心,埋頭苦幹,真正把幹事創業的心思、精力和勁頭用到造福百姓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