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內部會不會有未知文明?

小哥哥大眼睛

地球內部的研究其實並不太久遠,相比較觀測宇宙而言,我們對地球內部依然知道太少,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契在1910年才發現,地球內部在地表下方50公里處存在折射,由此導致了地殼下方不同物質層的發現。數年後,地震學家古登堡再次發現,在近3000公里深的地下,還有一個物質分界面,由此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被發現,這也是當前地球內部的基本結構,有三層構成,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

地下的世界由於缺少足夠的探索,由此被賦予了神秘角色,當然最讓人懷疑的就是地下是否有人居住,這個問題與天上是一樣的,外星人是否存在。如果說外星人還可以居住在其他行星上,那麼地下文明居住在哪兒?文明的發展需要有一個群體,至少數萬人的規模,如此龐大的動靜很難掩飾住它們的存在。可以說如果地球內部有未知文明,那麼它們早就已經被發現了。因為隨著遙感技術的進步,地表之下也可以被探測到,因為我們都使用遙感技術來找礦產,內部的如果有較大的結構和建築,肯定會被發現。

這一點與宇宙探索還是不同的,因為我們無法窺視整個宇宙,而窺視整個地球卻是可以的。目前地球內部的結構分為地殼、外過渡層、液態層、內過渡層和地核,物質狀態是有33公里深左右的地殼和固態,下方就是熔融物質和液態物質,顯然不會有文明喜歡待在這裡,如果說是否有低級生命,那可能還有有待考證。


太空伊卡洛斯


通過地震波對地球內部研究發現,除去內核,地球內部都是岩石介質,但密度有盡相同,而且不同深度的溫度和壓力也有很大差異。也就是說,地球內部是高溫高壓,還有熔融狀態的地幔,以及高速旋轉的地球內核,這些都不適合一切智慧生物生存,至少不會存在人類的認知範圍內的未知文明。

地球是巖態行星,地球內部就是岩石。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地震波的速度變化,發現了地球內部的分層現象,這就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這兩個界面把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而且越深壓力越大,溫度也越高,比如地幔是熔融狀態,再比如地核,溫度非常高,有4000到6800攝氏度。科學家們又根據地震波波速的變化,地核又分為內核和外核,外核是熔融態或近於液態的物質組成,但內核由固態的鐵或鎳組成,而且處於高速旋轉狀態。

總之,地球內部高溫高壓,基於目前人類的認知能力,這裡不會有未知文明的存在。


震長

地球內部應該沒有未知文明!

根據地震波的探測,地球由外至內分為地殼、地幔、液體外地核和固體內地核!而同樣根據地震波的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地球內地核的溫度達到4500攝氏度、壓力達到361700兆帕。這樣的條件,存在生物的可能性無限趨近於0。而要想發展文明,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覺得更加不可能。因為既不能養什麼動物,也不能種什麼作物,沒吃沒喝!而發展文藝,寫在什麼地方也是問題。


地震博士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太陽發出的光和熱,功不可沒。

我們的地球內部會不會有未知文明?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們對於地球內部的情況知之甚少,人類目前根據地震波粗略的知道了地球內部的結構。

根據地震波,把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和地殼。


我們的地球內部會不會有未知文明?

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探測,也只是依靠地震波,不是親眼所見。因為儘管地球不大,平均半徑只有6371千米,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人類想要鑽透地心是難以實現的。


因為越往地心深處,壓力越大溫度越高,目前的科技水平還無法實現,尤其是鑽探的探頭材質和技術達不到。世界最深鑽井也只是十幾千米,和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相比,相差巨大。

以現代人類掌握的知識來看,地球內部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比較小。

當然,不能夠完全排除沒有生命的可能性,可能目前人類不理解的生命存在形式。

……

簡單回答,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