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清楚,听明白!

说清楚,听明白!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我的意思是…”、”我想表达的是…”然而回答却是:“不太懂”、“什么意思”、“没听明白”。

这样的时刻会让交流变得让人心累,甚至容易出现矛盾,一方认为我都说的这么清楚了,你还不明白?是傻还是故意的?而另一方则觉得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在这里,我将日常容易出现的表达问题进行归类:

说清楚,听明白!

一、不知所云

相信大家肯定有这样的经历,对方的嘴皮子一直在动,但是你就是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或想表达什么。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有这几个原因:

原因1:没话找话

本来就没有对话的中心思想,也没有做准备。这就像我小时候写日记,写几句流水账应付一下,撑满字数却不知所云。

原因2:没想清楚

可能你还是有东西要表达的,但对于这些事情,自己都还没想透,当然表达不清楚。这个问题非常普遍。所以当有人问我,表达不清怎么提升时,我通常都会反问他:“到底你是 表达不清楚,还是自己没想清楚呢”?

原因3:让潜意识主导沟通

一件事情即使本人想清楚了,可能表达出来依然让人不知所云,这通常是被潜意识主导沟通的结果。

例如我在和同事交谈,说到“吃饭”这两个字时,我的潜意识立即跳出“明晚有饭局”,随后又想到“要打电话确认”,那我的表现可能就直接跟对方说“对不起我要先打个电话”。你的思维是跳跃的,但对方看不到这个过程,自然无法理解。

说清楚,听明白!

原因4:表达缺乏逻辑性

即使你自己已经想清楚了,并且也在有意识的进行沟通,但你若没有用清晰的逻辑来组织语言,也会导致对方难以理解。

原因5:面面俱到

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倒给你了,然后需要你自己去理出头绪。例如销售与客户交谈,把所有产品的每个功能都给你看一遍,那可能你全程都只能保持尴尬却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了。

二、缺失关键信息

这类表达问题通常源于信息的不完整。例如“3月25日下午在大会议室开会”,缺乏关键的时间信息,让人不得不补问一句“几点”?

三、难以理解

第三类表达问题指的是即使表达者逻辑清晰,对方依然难以理解的情况。这种问题的产生,常常是因为受众缺乏相关经验或者基础知识。

除了第三点“难以理解”是需要通过案例来帮助对方理解,第一、第二点都是可以通过提升结构思考力来改善的。

说清楚,听明白!

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结构思考力?以及它在表达和思考中的作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案例:

假设你是董事长,有天早晨,你的秘书向你汇报:

“董事长您好!刘经理来电说系统出现状况,他无法参加4点的会议了。小张说晚点开会没关系,明天开也可以,但最好别12点之前开。但是已经有人预定了明天的会议室,星期五是空着的。王总的秘书说王总明天很晚才能从外地赶回来。我建议会议时间改在周五早上十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听完她的汇报,你有什么感觉?你知道如何决策吗?

现在给你三分钟时间思考,然后对秘书的这段话进行优化,使这段话的表达更清晰。要求:将上述内容表达清楚,信息完整,且符合商务用语习惯。

说清楚,听明白!

如果你已经有答案了,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运用结构思考力可以如何优化这段话的表达。也许下面四个问题,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

1.先说结果还是先说原因?

2. 原因可以被分类吗?

3. 原因可以被概括吗?

4. 表达三个人的原因时最好按照什么顺序?

请以这几个问题的思路,再次优化你的答案:

优化之后,我们来对照参考答案,看看你是否掌握了结构思考力。

说清楚,听明白!

我们来看看参考答案:“董事长,原定今天下午4点的会议可以改在周五上午10点开吗?这样临时有事的王总、刘经理和小张都可以参加,而且周五会议室也可以预定。”

这个答案便是有效运用结构思考力中金字塔结构的典型例子。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先说结果,下午4点会议改在周五上午10点。在商务沟通中,结论先行,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

其次,原因可以被分为人和会议室两类:具体可以概括为参会人员周五时间方便,以及会议室周五可以预订。

最后,在人的原因表述中,按照职务顺序排序,符合商务用语习惯。

通过上面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也是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基本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论、证、类、比”。

说清楚,听明白!

这个结构具有纵向和横向两类特点。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是纵向结构特点,而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是横向结构特点。

结构思考力强调“先总后分”,先结论后原因,先框架后细节。这样可以让沟通对象迅速抓住我们所表达的中心主旨,利于理解和提升沟通效率。在表达中同时要注意,上下统一才能保证表达效果。并且,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才更有说服力。

那么我们如何用一句话概括中心思想呢?

我们可以利用一下这个万能公式:”在…的基础上,从……N个方面,说明了…”。这个公式背后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在....的基础上”是序言,“从N个方面”是一级目录,“说明了....”是结论。了解这个逻辑,就可以利用万能公式帮助你用一句话轻松的概括出一个结构的所有内容。

说清楚,听明白!

除了这个万能公式之外,想要表达的更有逻辑,条理更加清晰,可以使用黄金三点论。这是一种操作简便的结构思考力方法,可以使表达者在说明情况或表明态度的时候,让对话思路更加简洁易懂。

黄金三点论,借助序数词区分讲话的内容,即在讲话中围绕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运用“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者”等序数词来表达。并且,这个方式还可以帮助我们在书面表达时起到建立结构的作用,列好框架,再进行内容填充。

参考话术如下:

1、 我发表三个见解

2、 我就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3、 我讲三个事例

4、 我就产品、市场和服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5、 我们的任务是分三步走

6、 我们目前有三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7、 就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分三部分进行论述

8、……

说清楚,听明白!

让我们根据以下案例,结合万能公式和黄金三点论来修改这段话术:

“王小姐,我们家的这款冰箱是最新款,也是我们这个季度主推的产品。它有很多颜色可以选择,而且空间大,还特别省电,它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也是我们公司的专利技术——SQ节能技术,使得我们的产品比同类产品在达到同样效果的前提下节电58%,现在还在打折,如果您现在买的话,可以安排师傅给您送货到家。”

说清楚,听明白!

参考话术:

“王小姐,根据您的需求,我向您推荐我们公司最新的这款冰箱。它有三大优势:容量大、节能省电、性价比高。首先,它比普通冰箱多出20%的储物空间;其次,我们的SQ节能技术能帮您节省58%的电;最后,它正处于打折期,性价比很高。比普通冰箱贵几百元却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呢?“

如果你第一段话就能打动客户,那么就得到了下一个机会。否则在这个时代,很可能你话还没说完,对方就转身离开。

再简单讲讲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会使用的工具——三段论。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分为具有逻辑性的三个部分进行阐释,让对方更容易理解。

说清楚,听明白!

例如与同事进行方案研讨:“我认为这个方案还需要在美观度和内容展现上做优化。之前领导在看类似方案时提出PPT上不要出现大篇幅文字,以及在整体颜色的选用上也要站在受众视角,做到清晰美观。所以我建议将大段文字删除,选取关键字放大,通过讲述的方式进行展现,制作上选用饱和度低且足够清晰的颜色进行美化。”

结构思考力不仅可以应用在工作汇报中,还可以用于产品介绍、日常沟通、文案写作等广泛场合。它不仅有利于我们“说清楚”,还有利于我们“听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