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大會上,茅臺、洋河面對股東的追問,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5月23日,貴州茅臺與洋河股份分別召開股東大會,面對股東作為同樣發展迅猛的白酒龍頭上市企業,兩個企業在產品、市場、營銷、目標多個層面展現出不同的戰略側重點。

產品層面

茅臺“雙輪驅動”

股東大會上,茅臺、洋河面對股東的追問,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對於茅臺來說,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產能問題。作為中國酒類價值的天花板,因其生產的特殊性,產能已經成為制約茅臺更快速發展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茅臺酒、系列酒“雙輪驅動”勢在必行。

李保芳表示,現在茅臺酒已經具備48000噸產能,今年正在進行6600噸擴建,明年可以形成5萬噸產能,原則上,短期內不再考慮擴建,會持續很長時間。系列酒也在擴建,現在有3萬噸,正在擴建2萬噸,未來3年內,系列酒與茅臺酒對半開,茅臺酒產能5萬噸,系列酒產能5.5萬噸,投放市場的量4萬噸左右茅臺酒,5萬噸左右系列酒。

王崇琳稱,在李保芳董事長來到茅臺之後,茅臺系列酒不能作為茅臺業務板塊的補充,應該成為一大增長極,提出了“雙輪驅動”。對市場而言,茅臺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中端醬香型產品,這樣,消費者到了一定年齡後,才會喜歡茅臺酒;二是培育需要過程,從過去三年的成果來看,戰略很穩健,發展很快。系列酒的產能建設在加快,確保基酒供應。

未來茅臺系列酒,從生產和銷售上和茅臺酒都是1:1,系列酒會成為股份公司除茅臺酒以外最重要的收入板塊。

洋河“多品牌差異化發展”

股東大會上,茅臺、洋河面對股東的追問,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不同於茅臺的“雙輪驅動”,在產品戰略上,洋河將堅持產品品牌化、多品牌差異化的戰略。在洋河看來,每個產品有打動消費者的賣點,圍繞消費者設計品名、品質和包裝。同時,專注於提產品品質升,創造消費者感動和愉悅,目的是佔領高端白酒。並特別強調了近兩年在產品戰略規劃上的六大方面:

1、做到量化綿柔的產業性

(1)強化綿柔的地位,提升市場認知度、認可度;

(2)細分綿柔首創標準,創新制定好綿柔度的分類標準,從品質、口感、年份、原料等維度細分品類;

(3)圍繞綿柔度,強化酒品的綿柔特質。

2、夢之藍為代表的高端價格排列

(1)常規性產品抓銷量,做好夢9高端站位及營銷工作;常規版夢3、夢6做好升級;

(2)國際版的開發,全面做好夢之藍國際版產品市場招商和推廣工作;

(3)高端禮品優惠,放大夢之藍優勢。

3、海、天升級大發力,擴大品類差異化、品牌差異化、產品差異化的三化優勢,進行海天產品升級換代。

4、雙溝勢能大提升。聚焦“提檔、整合、優化”三重點,落實蘇酒、雙溝珍寶坊,柔和雙溝三大核心品牌,針對高中低三個價位段,高效率釋放雙溝的品牌實力。

5、名酒復興大計劃。洋河大麴作為老牌中國名酒,知名度非常高,2017年我們以70年代復古的風格包裝增強消費者記憶點,展現產品經典,得到消費者和廣大收藏愛好者的廣泛的歡迎。

2018年針對洋河雙溝獲獎名酒重點操作,將名酒發揚光大,通過內在品質提升,外裝的牌子,標貼等嚴肅的表達在喚起洋河記憶。

6、品類發展,勢能提升,強化健康白酒。

市場層面

茅臺“公務成功轉入大眾消費”

股東大會上,茅臺、洋河面對股東的追問,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在市場層面的交流中,茅臺從“消費者”以及“渠道”兩個層面展示了市場的變化與發展。

李保芳在股東大會上表示,茅臺酒消費群體定位為中產階層,系列酒消費群體定位為小康群體,消費群體從“公務消費”轉變為“大眾消費”,使商務消費釋放潛力、大眾消費不斷給力、個人消費充滿活力、家庭消費充滿魅力,公務消費從32.5%下降至0.13%。

而涉及到渠道層面的直營店與經銷商時,王崇琳介紹稱,茅臺直營店在全國共有34家,是由銷售公司直接全資投資的,這34家總量只有300噸左右,佔比不大。茅臺的經銷商,是茅臺的合作者,現在茅臺的營銷體系是1998年開始構建的,茅臺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有賴於經銷商的努力,是經銷商幫助把茅臺的市場做大。未來,茅臺願意和經銷商一起努力,把市場做大,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洋河“全國化市場佈局”

股東大會上,茅臺、洋河面對股東的追問,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在市場層面,洋河的規劃則更加具體、直觀,將持續進行“全國化市場佈局”。

洋河打造省外5+2的規模大板塊市場。用板塊市場驅動和引領更多的樣本和大板塊的形成,“點點成線、由線成面、由面匯成市”的策略,拓展省外市場,主要針對省外基礎好,銷量比較大的縣市級市場。

在全國化市場進程中,洋河的“新江蘇市場”成為極富戰略意義的一環,數量在穩步增長,銷售佔比持續擴大,對省外市場發展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

2018年,洋河新江蘇市場已有495個,相較於2015年297個、2016年395個、2017年是455個,新江蘇市場保持著動態優化的節奏,對不好的市場進行暫時淘汰。目前,新江蘇市場已佔洋河省外整體營收的70%以上。

未來,洋河還將拓展省外市場覆蓋面,力爭在2020年建成深度全國化的市場。

營銷層面

茅臺“坐商”變“行商”

股東大會上,茅臺、洋河面對股東的追問,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在營銷層面,2017年,茅臺著力拓展市場,線上線下縱深融合發展,構建精準化銷售、精細化管理、精緻化服務的營銷新格局,營銷網絡覆蓋到全國所有地級城市和30%以上的縣級市,營銷方式從“坐商”轉變為“行商”。

在對營銷渠道的介紹中,王崇琳表示:茅臺專賣店在全國約有1500家,只要認準茅臺的門頭,找到專賣店,就能買到真正的茅臺酒。此外還能通過茅臺雲商在線買賣,目前已經與20多家網站進行合作。

洋河“持續消費者建設”

股東大會上,茅臺、洋河面對股東的追問,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在營銷層面,洋河將做好“消費者建設”作為工作核心,圍繞消費者開發產品、圍繞消費者喜好進行品牌體驗。洋河為此組建了一個分區域落地的消費者社群組織“夢想匯”。

洋河“夢想匯”定位就是走進消費者、彙集夢想、彙集未來的消費者體驗互動平臺。以經銷商為主體,消費者為核心,深入開展品牌與消費者的體驗互動,實現品牌與消費者的零距離。

在夢想匯平臺上,洋河將圍繞消費者開展交流合作,品牌與消費者進行勾兌,促進與消費者之間的友好互動,同時通過夢想匯,提高核心消費者對洋河品牌的認知度、接受度、美譽度以及忠誠度。

戰略與目標層面

在股東大會上,茅臺與洋河分別都給出了企業發展的長遠目標以及2018年的增長目標。

茅臺“發展進入更好時期”

李保芳指出,從長遠來看茅臺的發展進入一個更好的時期,茅臺將來肯定會比今天好,茅臺的生命週期特別長—有上百年,上千年。因此,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堅守工藝,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堅持質量,視質量為生命,不要讓茅臺酒變味,茅臺一定能做大做強,還能做久。

而在談及2018年的發展時,李保芳表示茅臺總體目標有三項:“一是營業收入較上年度增長15%左右;二是完成基本建設投資25.72億元;三是確保質量零缺陷、食品安全零事故。”按照具體營收目標估算,茅臺2018年將實現營業收入670億元左右。

洋河“可持續高增長”

洋河同樣向股東介紹了長遠發展戰略:聚焦酒類,做大做強酒業,成為世界級企業。

並對此制定了未來3-5年的戰略發展目標,第一是在品牌規劃上,針對高端、以及中端品牌有著相當清晰的戰略佈局和目標規劃;第二是洋河將強化白酒第一陣營的地位,穩固國內市場,並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第三是保持戰略第一,追求可持續的高增長。洋河股份期待未來的銷售增長能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不追求盲目的高增長。

具體到2018年,洋河的目標是營收增速20%以上。為此,洋河重點做好三大核心工作:

一是產品方面,順應當前的行業形勢,加速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洋河一直以創新能力稱著於行業,個性化和差異化很強,並在健康的道路上堅持創新。

二是不驕不躁,打出攻守兼備的好渠道。一方面是鞏固江蘇、安徽和河南市場,另一方面加速省外的市場深入。同時,洋河將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戰略管理的優勢,堅定維護市場的健康和穩定。

三是做好“萬人品牌”。洋河將持續提升品牌辨識度,聚焦品牌文化,把品牌做好。充分挖掘洋河的文化底蘊,發揮產業規模的優勢,讓更多的人親自感受到洋河的文化、品嚐洋河的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