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最“坑爹”的日本傘兵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經過蘇聯、意大利以及美國的探索實踐,空降作戰作為一種全新的、高效的作戰模式在戰場上得到廣泛運用。世界各軍事強國先後組建了空降兵,日本也於1940年開始組建其傘兵部隊。但日軍空降兵組建後,由於軍事思想守舊,戰術水平一直處於“小兒科”的落後狀態,在多次空降作戰中不僅沒有取得多大戰果,反而事故頻頻,損失慘重,成為二戰中最短命的空降部隊。德國空降兵專家對其的評價是——戰術技術最糟糕的空降部隊,沒有之一。

二戰中最“坑爹”的日本傘兵部隊

“二戰”日本運輸機

日本空降兵組建後,分別作為特殊兵種隸屬於陸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但日軍空降兵成軍後,由於軍事思想和裝備落後,空降訓練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跳塔等基礎訓練上,傘兵的戰術技術訓練重點仍然是步兵的射擊和刺殺。直到1941年9月獲得德國空降裝備後,日軍空降兵才得以開始空中訓練。但在此期間,這些從步兵挑選出來的“精英”士兵卻有不少患有恐高症和其他心理障礙。儘管在軍官的高壓下勉強維持了訓練,但因經常發生事故而多次停訓。在實兵演練中,日軍空降兵更是事故頻頻,創造了許多空降史上的“奇蹟”,其中在一次跳傘訓練中,兩架運輸機起飛不久就撞在一起,機上傘兵還未參加一次實戰就為天皇“盡忠”。當進行空降時第一架飛機駕駛員因飛行錯覺誤判了空降場,竟將空降分隊全部投進了大海,後面的飛機也緊跟著鬼使神差地將自己裝載的傘兵“卸”到了大海,造成數十名士兵因不能及時掙脫降落傘而溺水死亡,當時有不少屍體打撈上後全身還被傘繩死死纏住。這次事故導致後面的空降實兵演練緊急叫停,指揮這次演練的指揮官也受到撤職處分。當德國在歐洲戰場多次使用空降兵取得積極戰果時,日本空降兵卻被頻頻發生的事故纏身,一直談不上有什麼戰鬥力。

這樣折騰到1941年11月,日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克服了相關技術問題,取得了可用於作戰的訓練成果。在此期間,日軍陸軍空降兵曾在中國戰場進行過實驗性的小規模戰術使用,但時作戰全局並無影響,更沒有什麼戰績。當時的德國軍事專家評價日軍的空降兵是世界上“戰術技術最糟糕的空降部隊”。

二戰中最“坑爹”的日本傘兵部隊

二戰期間的日本海軍空降兵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大舉入侵美、英、荷等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1942年1月2日,佔領菲律賓的日軍對加里曼丹的西伯斯島發起進攻。為加快作戰進程,日本海軍在萬鴉老登陸戰,首次進行了大規模空降作戰。同年1月10日,擔任空降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傘兵突擊隊長堀內豐秋中佐率各中隊長在空中對萬鴉老進行了偵察。根據偵察機和潛艇的報告,日軍司令部確定第二天在萬鴉老城南的蘭格安機場實施空降,任務是佔領機場及其周圍地區,配合和支援陸戰隊登陸作戰。

1月11日清晨,掘內中佐率空降突擊隊第一批340人乘30架運輸機從菲律賓起飛向目標地飛行。可出師不利,剛飛一半路程就遇強雷雨,機群被迫降低高度才擺脫遭受雷電襲擊的厄運。當機群接近目標時,由於雲霧太大和陸海協調不當,又遭到已方陸軍戰鬥機的誤擊,兩架運輸機被打得一毀一傷,許多空降兵還未參加過一次戰鬥就稀裡糊塗當了冤鬼。當日9時空降開始,傘兵們剛跳出機艙就遭到守軍高射火力的猛烈射擊。飛機雖沒有損失,但降落後卻發現著陸點離守軍陣地僅30米。在守軍猛烈的火力壓制下,著陸的日軍傘兵難以活動,空投的武器裝備更無法收集。大多數傘兵只得用傘兵刀和頭盔挖掘單人掩體,以隨身攜帶的少量步兵武器以及手槍、手榴彈迎戰機場守軍的攻擊。為擺脫這種捱打的局面,日軍指揮官只好命令傘兵拼死搶出兩挺空投的重機槍進行還擊。但在守軍裝甲車和各式火力的打擊下,日軍傘兵很快死傷便高達60%,處於膠著狀態。直到當夜海軍陸戰隊主力在萬鴉老登陸予以增援後,傘兵部隊才於第二天中午拿下機場。

二戰中最“坑爹”的日本傘兵部隊

日本傘兵作戰圖

2月21日拂曉,日海軍陸戰隊在帝汶島南端的古邦登陸,日本傘兵也開始了第一波次空降。因遠離機場,對方地面守備兵力很弱,日軍著陸後很快就粉碎了守軍微弱的抵抗。這時驕橫的日軍傘兵官兵因得到登陸部隊已經上岸的消息,便放鬆了警惕,連戰鬥警戒都不派,成行軍隊形全速向機場疾進,沒料到早有準備的機場守軍在距機場3公里處以伏擊戰術對其發起突然襲擊,各種機槍火力像颳風似的橫掃處於行軍狀態的日軍,炮彈冰雹似的砸在日軍頭上,打得日軍傘兵猝不及防。在守軍猛烈火力打擊下,打得空降的傘兵大隊(編制人數相當於加強營)傷亡過半,3箇中隊長2死1傷,所有小隊長全都陣亡,聯絡電臺也被炸燬,日軍傘兵再也無力向機場發起進攻,只得於當夜退回安全地帶體整。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第二天拂曉,當緩過勁來的日軍傘兵經過火力突擊重新向機機場發起進攻時,卻發現機場已為登陸的海軍陸戰隊所佔領,自己的火力準備倒造成已方陸戰隊官兵不小傷亡。損失慘重的海軍空降部隊在這次帝汶島作戰中不但沒有“露臉”,反而被日軍司令官罵得狗血噴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