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文化志|漸行漸遠的背影,匠的傳說(二)

收生匠

安徽舒城:文化志|漸行漸遠的背影,匠的傳說(二)

接生婆,用自己的雙手,迎接一個個小生命的誕生!

接生婆們有自己的行話。如她們稱孕婦為“鎖母”,胞漿(羊水)外溢為“報喜”,腹疼即將分娩為“掛喜”分娩為“才喜”等。 她們還把嬰孩稱為“頭子”,男嬰為“多頭”,女嬰為“添頭”,胎盤為“兒衣”,臍帶為“長命”,剪刀為“交臍”,草紙為“墊子”等。若是產婦或嬰兒不幸夭折稱為“歸原”,接生工錢為“拆紅”,賞銀為“看好錢”,有錢人家為“高枕頭”,窮人家為“草枕頭”等等。稱婦女有孕為“害喜”或“病妹”,懷孕則為“有身”、“有妹”或“大腹室”,臨月為“順月”,分娩為“生妹”,尿布為“尿貼”,坐月子為“坐月”,流產為“逿妹”,嬰孩不分男女均通稱“妹”。接生用的面盆為“杉羅”,澡盆為“桶塢”,淨桶為“尿桶”等。這些語言體現著中原古風,現只能在一些古典文籍中才能尋到。孕婦臨產時,接生婆令諸閒雜人等迴避,不許大聲喧譁,以免使產婦驚惶。接生婆用老婦兩人幫助撐扶孕婦或憑物站立,倦即仰臥,將粗紙鋪床,以枕安於腿中,直到漿水湧潮,腰腹齊痛時,接生婆知胎已離經,見嬰孩頭抵產門,方扶上淨桶或就在床上,大呼用力即生下矣。若遇產婦橫生、倒產、偏產、礙產等,均謂曰“難產”。接生婆如處理不好,便可要了母子的性命。老練的接生婆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遇橫生即知產婦用力甚急,當著其安然仰臥,以熱水溫手後,先推兒身順直,使胎兒頭對產門,並以中指探其肩,不使臍帶羈絆。然後,以湯藥催之,再令產婦努力,兒即可順生。 倒產,為兒居母腹,未順生路,手腳先出,險象環生。接生婆從容令產婦仰睡,以輕手推入,候兒自順。 若良久不生,接生婆旋施巧手入產門,撥兒轉順產門,再配以催生湯藥,可應聲即出。當時,人們常把婦女生產分娩,比作“下地獄”、“過鬼門關”等,農諺曰:“有福雞酒香,無福四塊板。”又曰“有福吃雞公,沒福鑽泥洞。”真是兩命維繫,生死攸關。 僅略舉一二,已令人心驚膽戰。須知,要這些沒有多少醫識、只靠經驗,幾乎是赤手空拳的接生婆,僅憑著一雙手需應對諸如傷產、凍產、盤腸產等險狀。加之產婦交骨不開、產門不閉、胞衣不下、血崩不止等百般疑難。更有死胎、鬼胎、葡萄胎等,令神鬼莫側。即便是華佗再世,神仙下凡也奈若如何,接生婆者,雖名列江湖,地位不尊,然世間收生者,非精良妙手、菩薩心腸,怎敢承此重任。 順便告訴大家一個常識:“老孃”即接生婆,接生婆即“老孃”。

擺渡匠

安徽舒城:文化志|漸行漸遠的背影,匠的傳說(二)

撐船並不是蠻力使為也需技巧,首先人要站穩就如武技中的基本功——扎馬步,下盤要穩,竹篙要拿穩,直直地下篙,靠船幫下,所謂“靠船下篙”,下篙要一路到底,竹篙在河底站住了,再往後推,推的時候要“賴”著屁股用力,船兒前進全憑這把力。然後拔出竹篙,拔竹篙要慢慢拔,在水裡拖一下,別看這“拖”,以為是撐船人歇氣,其實是“拿舵”,即靠這“拖”掌握船前進的方向,向左,向右,竹篙稍稍偏一點,就調轉船頭了。頂浪:頂著浪就是把船頭稍稍斜一點,對著浪花,這樣,船穩多了。過了河心,危險沒了。冬天來了,那撐船太苦,拿著竹篙滿手抹的都是冰屑,手用稻草裹起來也不頂事,俗話說“世上三大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凡壇東南合心村民組村民程二,從事撐船職業二十餘載,渡的是孔集到白馬宕的渡口,那時船資一分每人,要是帶大件貨物另加一分,而附近村民皆辦的是“套餐”,包年1元。渡人,渡人,渡了別人也鍍了自己的心佛。不管狂風暴雨,還是雨雪交加,從沒誤了渡客的事。人吃五穀雜糧,生災害病,自然規律生老病死,即使數九寒冬夜半三更,冰河破舟,那也容不得半點推渡了。後來八十年到末,好像是民眾集資修了一座方便浮橋,從此擺渡成為了歷史。

補鍋匠

安徽舒城:文化志|漸行漸遠的背影,匠的傳說(二)

補鍋匠又叫修鍋匠,是個非常古老的行當。據記載,相傳從“黃帝作釜甑”,“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三國譙周《古史考》)起,人類便有了鍋釜,與此同時,也便有了補鍋匠,但真正出現修補鐵鍋的補鍋匠,還是到了鐵器出現之後,補鍋匠盛行,至今也有了二千多年曆史。直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人們還經常可以看到有補鍋匠挑著擔子游走於鄉間街頭巷尾。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古老的行當就漸行漸遠。 補鍋的傢什有:頂槓、小尖錘、老虎鉗、外盆子、衝子、螺絲刀、黃泥粘接劑、鍋巴子等。鍋巴子釘系熟鐵鍛造,帽頂為傘狀,直徑不到2釐米,釘腳細軟,現在的鍋巴子釘是不鏽鋼的,稍微大一些,黃泥,一般選用山上流淌下來的細黃泥,粘度高,然後用水調和就可以當作補鍋粘接劑使用,也可用石灰作為粘接劑。對於出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們來說熟悉的不僅僅是“磨剪子嘞,戧菜刀”這一深入人心的吆喝聲,還有“補鍋鋦碗!”這一童年回憶。小時候家裡鍋碗瓢盆壞了都可補、可鋦,拿到補鍋大爺面前,大爺嫻熟的技術不一會兒就讓破洞百出的鍋碗瓢盆恢復原樣。而現在想修補家中的那口“有故事的”的老鍋的人,其實更是出於一份執著於生活的感情。但電磁爐、烤箱、電餅鐺等等廚房“大件”讓補鍋匠的生意沒落不見了。

彈棉花匠

安徽舒城:文化志|漸行漸遠的背影,匠的傳說(二)

彈棉花,是傳統手工藝之一,歷史悠久,我國在元代已經有這個行業了。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雖然如今已經不多見了,但是40歲以上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被彈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彷彿就是一種魔術。手工彈棉時,用木棰頻頻擊弦,使板上棉花漸趨疏鬆,以後由兩人將棉絮的兩面用紗縱橫布成網狀,以固定棉絮,紗布好後,用木製圓盤壓磨,讓它平貼、堅實、牢固。按照以前的效率,手工彈棉花,一天頂多彈兩床,現在基本都用機械彈棉,一天幾十床都能完成“彈棉花哎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這首流傳已久的民謠,還停留在不少人的記憶中,可是彈棉花的手藝卻正在漸行漸遠了。

榨油匠

安徽舒城:文化志|漸行漸遠的背影,匠的傳說(二)

傳統的榨油方法,大部分工作都要靠人力來完成,勞動強度非常大。一塊餅要彎六次腰,做完餅後三個人撞,要打撞的時候三個人一起打,一打“咚”,一打“咚”,一“咚”一身汗,累得很。第一道做了後,還要把餅拿下來再拆,拆了之後再錘,錘了之後再拿碾子碾,碾細了再來做二道,二道餅做好了再來打,三個人咚咚咚,簡直是折磨人。榨油人說:色拉油不好吃,榨油好吃,香!壓榨法後期的精煉比浸出的少,由於在生產中還要有烘炒等獨特工藝,它還有獨特的風味。在榨膛中裝好油餅後,在油餅的一側塞進木塊,然後利用吊著的撞杆撞擊木塊之間的一個三角形楔塊。隨著楔塊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橫放的木塊會對油餅產生擠壓的力量。隨著這個力量的不斷增加,就會有清亮的油流出來。可以榨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一天一夜能榨出上百斤油來。這楔子越打越緊,要是榨完了油拔不出來怎麼辦呢?人們還設計了另外一種尖端帶著鐵帽的楔塊,只要從這邊一撞,它就會從對面掉出來,其它的木塊和油餅就可以慢慢卸下來了。榨油的程序仍然是很複雜的。油菜籽首先要在底下燃燒著木柴的炒鍋中烘炒,這是第一道工序,一般每鍋要炒二十分鐘才能炒好。炒完後,還要用粉碎機來進行粉碎。如今這些工藝都已經機械化了,那時這些工序都是靠手工來完成的。粉碎後的菜籽粉,還要拿到蒸鍋上蒸2-3分鐘,然後才能做榨油的餅。每一鍋能蒸12斤左右,250斤料要蒸21、22次。 做餅時,用布將蒸好的料包起來踩實了,套上鐵箍。蒸料和做餅都是手工活,機器代替不了。從蒸料到做餅,兩道工序,依然還要彎六次腰,做餅時還要手腳並用,十分辛苦。然而正是因為了炒和蒸這些特殊的工序,榨出來的油才會有特殊的香味,所以這些工序卻也無法省掉。 裝餅分兩次,先裝十五六個,榨緊了以後,再打開機器補裝五個餅,然後加壓。在杭曉天人手工加壓,粗大的活塞施加在料餅上的壓力會逐漸增大,油開始從餅下面流出來。料餅一直在榨油機裡壓力加壓6個小時,油才能全部榨出來。如果沒有液壓機,油料上需要壓上好幾噸的重量,才能擠出油來。原先依靠人力扳動液壓桿來給機器加壓,後來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改為電動加壓的。

“匠的傳說”故事沒有結束,且聽明日下期接著聊!

安徽舒城:文化志|漸行漸遠的背影,匠的傳說(二)


  • 作者:“直搗女兒國”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融媒體運營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