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面前說話特別緊張,有時甚至腦子短路說不出話,應該怎麼辦?

影零亂

這裡講的當眾說話,有書君理解為當眾演講。


好的演講可以力挽狂瀾;好的演講可以鼓舞士氣;好的演講可以改變世界;好的演講可以改寫自己的人生。比如舌戰群儒的諸葛亮、叱吒風雲的奧巴馬、還有商業鉅子喬布斯、網店之父馬雲,他們的成功無不與他們的精彩演講密不可分。然而很多人連站在臺上當眾講話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做一株默默無聞的小草,然後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謊言來欺騙自己。那麼,我們普通人該如何克服這個困難,讓自己淡定自若地站在舞臺中央,為自己羸得一片天空呢?

一、 調整心態:“我是在給觀眾送禮”

當眾說話緊張,是大部分人初學演講的普遍反映,我們該如何克服呢?

有人說:“要麼當觀眾不存在,要麼把觀眾想象成不會說話的小植物,這樣演講時就不緊張了。”


這樣真的有效嗎?觀眾是活生生的人,你站在臺上的一刻,那麼多眼睛齊刷刷地盯著你,你怎麼可能當他們不存在;如果把他們當不會聽話的小植物,而你對著植物講話,那你不成“神精病”了,顯然都不可取。


其實正確的做法是:你把自己想象成送禮物的人,你的演講就是為觀眾備的禮物。禮物好,自然讓觀眾心生歡喜,也如了你的心願;禮物不好,觀眾不喜歡也無所謂,自己的心意送到了就行了。


抱著這樣的心態,你就不會緊張了。因為世界上任何東西任何事,都不可能取悅所有的人。你也不要認為你的這次精彩演講,能夠讓觀眾記住你一輩子。所以你只需關注你能控制和掌握的。


二、充足的準備:演講前你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1.你希望通過這次演講收穫什麼?或達到什麼效果?


如:你是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在大學生畢業招聘會上的演講目的是為了引進新的人才;你是公司老闆,在全體員工大會上的演講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你是某人的閨蜜,在她的結婚典禮上的演講是為了祝福新人和證明你們的親密關係。


一段沒有目的的演講,只會浪費你和大家的時間,也就失去了演講的意義,無益的話儘量少說或不說。

2、為了達到目的,你需要觀眾知道什麼?


如:人力資源部經理在招聘會上就應該讓受聘者知道如下內容:


a、受聘公司的性質與亮點:是否是全國五百強企業,是否是朝陽產業等


b、與其他同行業相比,本公司有哪些競爭優勢 ;


c、公司對新員工有哪些福利:對新員工的培訓與提拔,薪水的增長情況等。


你的演講,是你和你的團隊連接外界的高效窗口,你演講的精彩與否,決定著你背後的意義,作為一位優秀的演講者,你應該盡全力抓住機會。

3、為達到談話成果,你需要他們感覺到什麼?


當演講快結束的時候,你的情緒最能帶動觀眾的情緒。大量實踐表明,人們都容易在感性的情況下作了決定,所以此時,你應該根據內容的需要,或者讓觀眾產生共鳴,或讓觀眾有緊迫感,馬上得去做,這才算演講成功。


如:你是一名保健品推銷員,當你給顧客們介紹完產品的功能與用途後,應該進一步煽動他們立即購買的慾望,而不是演講完後你提起產品走人。你可以說“人生苦短,要懂得生活,你的健康才是家人的幸福;買本產品等於把看醫生的錢省下來,人還不受罪;促銷活動不是天天有,要抓住今天難得的機會等。”


三、擬一份成功的演講稿


不管是即興演講,還是有準備的演講,首先都要給自己構造一個完整的演講框架。也許它不是非常完美,但至少讓觀眾感覺是有始有終的。一般演講稿的結構是:開場白+內容+結束語


1.設計精彩的開場白


演講的前4-8分鐘內容,決定著觀眾是否願意聽下去,所以一定要設計精彩的讓觀眾感興趣的開場白。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a、用震撼的數據或新聞打動觀眾;


b、用提問的方式抓住觀眾


c、用講故事的方式吸引觀眾


d、做個小試驗或者小魔術與觀眾互動,將觀眾帶入你的陣地


開場白要儘量深入到觀眾關心的話題中,多抓住他們的痛點,而且要儘量多使用“你”,少說“我”,切記不扯無關痛癢的廢話。

2.凡事講三點


不管你要講多少件事,請都將它們歸納成三點。因為講多了觀眾記不住;講少了又太單薄,沒分量。


建議大家讀讀《金字塔原理》,將開場白引出的問題從三個方面進行有邏輯的論證,然後根據演講時間的長短來處理詳略論述。


3、結尾要精簡有力


演講到最後,要麼歸納或總結,要麼希望與昇華,請儘量精簡,且有號召力,讓觀眾產生共鳴,奉行立即行動。切忌畫蛇添足,節外生枝。



四、接納自己,建立自信


顏值不夠,才華來湊;才華不夠,勤奮來湊;勤奮不夠,人品來湊。


對於自己的短板不要太計較,首先要接納自己的不足,才能把心窗打開,接納外界。瞭解得越多 ,你就會越自信。


五、刻意練習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你刻意練習都會有所收穫。當眾演講也是如此,在練習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練習的次數多了,你自然就不緊張了。


有書君回答的對嗎?歡迎您接著評論。



有書共讀

許多人可能都和題主有過相同的體驗,在眾人面前說話特別緊張,有時甚至腦子短路說不出話。在與大家分享如何克服這種情況之前,我們先來聊聊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之所以在人前發言會緊張,是因為:

1. 因感到被評估而緊張

在生活中,人們會根據一些社會準則、行為規範,以及社會文化中對於每個角色身份的定位,對其他人的言談舉止做出一些積極或消極的評價。因此,當人們在做事時,比如在人前演講,也會創造一些“想象中的觀眾”,會覺得別人都在評價自己,併為此感到緊張。

比如說,在眾人面前講話時,心裡會覺得,“別人一定覺得我樣子很蠢”、“我今天衣服穿得好像太正式了”等等,越是想象他人正在評價自己,就會越發感到緊張,甚至導致腦子短路說不出話。但事實上,他人可能並沒有對你作出這些評判。

2. 因自我暴露而感到緊張

在心理學中,自我暴露是指一個人告訴他人與自己有關的信息,讓自己被他人瞭解的過程。這些信息可以是描述性的或是評估性的,也可以包括感受、想法、渴望、目標、成功、失敗、恐懼、夢想、喜好和厭惡。

而我們在人前發言會緊張的原因可能是我們在自我暴露,無論是講述觀點還是表達情感,都是在將自己的一部分展示給別人看。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所展示的東西是否會被他人接受,因害怕被拒絕或者否認而感到緊張。

那麼,要怎麼辦呢?

1. 自我接納、自我關懷

你已經意識到你在人前說話會緊張,你可能會為此苦惱和自責,“我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而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就是停止自責,學會自我接納和自我關懷。你可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改善,請對自己寬容一些,給自己多一點耐心和時間。

2. 提前做準備

如果你知道你需要在人前講話,請提前做好準備。比如,瞭解發言的內容,提前準備好發言內容,甚至可以寫下來熟讀幾遍。這樣一來即使你在發言時很緊張,也能比較更順暢地將你想說的內容表達出來。

3. 臨場建議

a. 減少對自己的關注承認自己的緊張

在你發言時,試著減少對自己關注,不要總想著“我看起來緊張嗎?”“我是不是剛才那句話沒表達清楚?”實際上,他人並不會花那麼多心思關注你,他們可能注意不到你的緊張,特別是你將準備好的發言稿順利地表述出來的時候。

b. 承認自己的緊張

在發言時,你可能感受到了自己的緊張,你的手心都是汗,你的指尖微微顫抖等等。試著承認它,這樣你就不再需要和“如果我不這麼緊張,我就能更好地……”的想法作鬥爭了。同時,接納你的感受也會讓你的身體不再那麼緊繃、思維不再那麼僵硬。

c. 用自嘲補救

當你由於太緊張不知道下句要說什麼時,不妨大方地自嘲,“我現在緊張得不知道說什麼好”。當你能和周圍人一起一笑置之時,你的緊張也能緩解一些。

正如之前所說,想要在人前講話不再緊張需要一個反覆練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請記得獎勵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多給自己一些肯定與關懷。

References:

Allan, P. (2015). How can I stop getting soembarrassed when I do something stupid? Lifehack.

Cupach, W.R. & Metts, S. (1992). The effectsof type of predicament and embarrassability on remedial responses toembarrassing situation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40(2), 149-161.

Sharkey, W.F. & Stafford, L. (1990).Responses to embarrassment.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7(2), 315-342.


知我心理學

我自己曾經就是這麼一個人,公眾面前說話不僅緊張,還會臉紅。一直到中學時期,老師點名回答個問題還會臉紅。中學第一次組織班會,大夏天渾身發抖。

後來經過一系列的刻意訓練,慢慢不斷征服講臺,我分享一下自己年少時使用的一些實用方法:

1.建立自信。

公眾講話緊張,最核心的深層次原因是不自信。臉皮薄、自卑,自然就緊張。我分析了一下我曾經的自卑的原因,因為自己出身農村,爸媽都是農民,自己到城裡讀書,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城裡人。

但我是一個要強的人,從不服輸。我首先拼命讀書,提升自己的成績。中學時為了拿獎學金,常常四五點起來讀書,晚上熄燈了打手電筒在被窩或廁所看書。之後年年拿獎學金。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自信點,在自己內心構建一堵不倒的自信強。這不是發現出來的,而是要自己努力拼出來的。可以是有某個突出的技能,也可以是突出的能力,更可以的是創造一些佳績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後,你的底氣會更足,才會更加從容淡定。



2.多朗讀訓練

說是有語感的。不得不說,雖然中小學的時候的死記硬背,我們畢業後都慢慢遺忘了,但對我們說的能力留下了寶貴的提升。

我到了大學還曾常常晨讀,甚至剛畢業的頭幾年,常常早上在天台晨讀。

當你訓練多了,有了語感,很多話會脫口而出。所以,當你讀書的時候,嘗試念出來,哪怕是默唸,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3.公眾講話訓練

公眾講話緊張的人,需要克服恐懼感。最好的克服辦法,就是不斷在公眾面前練習。曾經有很多內心型的學生,常常諮詢我這個問題。我一般都會推薦他們去演講Tostermaster演講俱樂部。裡面會有大量的公眾演講,一段時間的實戰,效果非常明顯——臉上厚了,膽子大了,說話麻溜了,思維也清晰了。

我曾經為了訓練自己公眾說話能力,逼著自己在課堂上只要老師提問,就一定要回答,站起來再想答案——站起來先,先把問題應下來。所以到了大學,在公選課上,很多人都認識我,知道有個“黑衣男”,老師也說“How old are you”(怎麼老是你)。



4.結構化思維訓練

公眾說話、演講,需要內外兼修。在在的是表達,內在的是思維。有些人是想清楚了,說不出來。有些人是腦袋一鍋粥,所以說出來就是一團漿糊。

所以,想要更好的公眾表達,離不開思維訓練。那麼針對公眾表達的思維訓練,很多時候是需要訓練我們瞬時思考和結構化思維的能力。這樣在緊張的時候,也不會亂了自己的思維。

關於結構化思維,大家可以看看經典好書《金字塔原理》。


職場大叔Allen

這個非常簡單,不會說話就別說話。

因為什麼呢?你不要以為誰巧舌如簧就是好事。

我舉個例子,在每個單位裡都有一個大家公認的人精,你看看這人和領導、同事那關係處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好事嗎?不是。

你身邊有這種人你會怎麼想?有事你會防著他,太精了,萬一害我怎麼辦?

有好事都沒人找他,你說這到底是大聰明還是小聰明?沒意思。

每個人都有自己從長處和短處,做人要揚長避短。

你想跟劉翔比110米跨欄,跟詹姆斯比上籃、扣籃?你比不了。

我要根據我的身體條件、自身條件制定戰術。

NBA同樣有一米六的博格斯,一樣是球星。


梁宏達

我們首先要意識到,在人多的地方講話會緊張,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

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大概是有這麼幾種:

1.事前沒有準備好發言內容,講話進行的太過倉促。

有很多時候,這些面前大眾感覺緊張的人,在很自然的社交場合,有時候也許就沒有辦法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更不要說去面對一大群不熟悉的人了。所以,在先天不足後天欠缺的情況下,這些人在大眾面前的表達就會更加不自然了。

2.對相關的事情有不好的印象所以導致生理上的反應。

由於上一點的情況,自己本身就缺乏在大眾面前表達的能力,而又疏於去練習,導致自己沒有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差的在人前表達的結果。面對這樣的結果,本來就可以說對說話恐懼的人,就會更加恐懼。畢竟,人的心理是有抵禦能力的,人們會更容易去選擇與他們相似的事物,並選擇聚合。於是,害怕說話的人,就會選擇那些不用說話的選擇,從而走進一個惡性循環。

那麼,面對這麼一些原因,有這麼一些解決方式,樓主可以進行參考:

1.在下次發言之前,認真、反覆多準備幾次。

就算是蘋果前CEO喬布斯,他在每次的新品發佈會前,也是會去遵從這樣的方式。通常,他會把要講述的ppt、上臺需要準備的產品、舞臺的燈光、自身的著裝等等元素都裝備上並且彩排上百次。

就算是這樣一個自信的、口才極佳的成功人士都會因為自己要在大眾面前表達而準備上百次,更何況是我們一個普通人呢?

2.去做你害怕的事。

有時候我們害怕的就是我們的弱項。勇敢去做自己害怕的,如果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些事,最終我們只能讓那些弱項一直存在。


柏燕誼心理諮詢師

在眾人面前說話之所以會緊張說不出話,是因為緊張,而緊張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緒,是對外界刺激下,人的身體和精神共同產生對未知的恐懼所作出的反應。每個人的感知程度不同,發生緊張情緒的程度也會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眾人面前說話緊張。

1渴望取悅聽眾,或者是怕被聽眾嘲笑。源於對自己的能力不夠了解,說話時過於在乎別人想法,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

2說話目標和實際脫離有差距。始終想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完美,但由於對自己談資缺乏瞭解,有時話題明知自己無法談及但仍然想與他人互動下去,導致現實和理性差距較大導致緊張。

3環境和氣氛的差異影響。在熟悉的環境中說話順暢流利(朋友或家人),但同樣的話題到了眾人面前就會緊張的語塞,因為環境和氛圍的改變產生的緊張情緒。這裡說話緊張並不是話題改變了,而是因為環境和氣氛改變了,導致的緊張。

知道了說話緊張的原因,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作出改變來化解一到眾人面前說話就緊張的問題。

1正確看待他人的想法,他人只能給到自己提出建議,最終的觀點還是自己的,是否接受建議也是自己的決定。也可以進行自我暗示,“我不緊張”、“我是最棒的”、“我不用追求完美”。

2說話前充分做好準備,將要表達的內容做梳理,用關鍵詞或關鍵句概況記憶,在說話時逐一擴展描述。

3把握每次說話鍛鍊的機會,練習在眾人面前講話。在別人說話時注意觀察,總結別人說話技巧和方法。注意平時談資積累。


鵜鶘心理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我也要像你坦誠,我也有過在眾人面前說話緊張,尤其是擔心說錯話,遭到周邊的人嘲笑,我覺得這個現象還是很普遍的。那麼,如何克服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你要去分清幾種場合。

比如你是在演講的時候遇到這種問題嗎?那不妨就對著自己去練習,面帶微笑,深呼吸,放鬆自己,努力去表達

或者就是在人多、聚會時,大腦短路,就是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張口就緊張呢?那樣的話,你是不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和想法了呢?或者你太在乎自己,太在乎別人的眼神。其實別人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把我們的表現當回事,所以你儘可以盡情去表達

當然,我也試圖為你總結一些技巧方面的經驗: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我認為就是微笑。當你特別緊張時,不妨面帶微笑。想一些有趣的事,讓自己放鬆起來。研究證明,當人們微笑時,內腦接收的訊息通常是積極的,並且能使身體處於放鬆和滿足狀態;當人們處在焦慮和恐懼中時,微笑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其次對自己傳遞積極的訊息。然後,和微笑一起,你需要利用的一個積極的訊息。它可以是一個積極話語,例如,“這種情境不過是提醒我,我有能力將緊張轉化為能量”。

最後就是所謂的“偏方”,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叫不緊張”.....諸如此類其實本質上還是心理暗示。這種作用因人而異。

無論如何,技巧都是死的,只有當自己真的想做出改變時才會產生作用,最後我想說,沒什麼大不了,大膽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沒有人會嘲笑你,也不用在意別人的人想法!

答者:暖心理的獨泊伊河


暖心理


Miss張小豆

針對於我們在眾人面前,在公眾場合下,我們如何展示,老鬼分享一個全新的理念以及兩種讓自己取得更大收穫的策略方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cfb0546fd6876d1343332b7150cd9ca\

老鬼歸來

我就是這樣的人,我自己就這方面曾經出現以下幾種場景,估計大家都有碰到過,先跟大家展示下:

場景一:曾經參加過一個下屬的婚禮,酒席中,婚禮司儀突然叫到我的名字,要上臺祝福下新郎新娘,沒辦法,都叫了,只能上臺去,站在臺上,兩腳發抖,手拿話筒的力氣都沒有,臉漲的通紅,腦子一片空白,本應很簡單的兩三句話,結結巴巴的擠了出來,說話時眼睛不敢直視客人,只能盯著地面看,好不容易說完,抖抖索索的下臺入席,這時新郎新娘看我祝福玩,過來敬酒,我那時竟然拿酒杯都還在發抖!大家可以想象那是一個咋樣的場景!好尷尬!

場景二:平時在單位上班,每次組織開會,作為領導的我,總是簡簡單單的把工作按照1234說完,把存在的問題用1到2句話做下分析,然後就散會.

場景三:和陌生人參加酒會,一般情況下,我以前基本不參加這種活動,實在沒辦法就過去,去了看到三五成群,拿著酒杯聊得甚歡,而我總是一個人注視著窗外,拿著酒杯不停的喝酒,到了酒喝的有點多了,才開始有勇氣和別人接觸,打招呼,交換下聯繫方式等等.一場活動下來,感覺特別的累.

以上三種場景估計有些朋友都經歷過,除了第二種場景還算是個人的做事方法外,其他兩種有人說基是一個人心裡出現健康問題,有人說是內向性格使然,都是吧!這是我的觀點。產生這種的原因,根據我個人的經歷產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長時間的獨處所造成的,其實大部分這種人都知道要說什麼,而且道理都很好,可是就是說不出來,或者說出來就變味了,還有就是每次結束後都會後悔,其實我應該那樣說更好,其實別人說的我都有想過,他們有的還沒我說的好呢!我要是說出來我就是焦點呢!我就可以多認識一些朋友呢……

怎麼辦?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來改變,至少現在還在學習改變中。這過程看了好多書,背過很多諺語、古詩詞、故事、名言等等,和很多人聊過這個話題,聽很多專家建議......

簡單總覺一下,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給建議意見。

1. 說話要有特點.

普通話、英語或者家鄉話,如果能標準那是最好,如果像我南方人普通話不標準英語語音也不純正,我個人認為沒關係,儘量把這種缺點變成自己的味道,變得有特色,可能更能讓人家記得你。但是你不能是說出來的話人家聽不懂,那就太極端了。

2. 肚子裡要有貨.

相信大家明白這道理,現在媒體很雜,肯定大家都在走馬觀花,包括我們現在看的今日頭條,不是說不好,其實我們只要做到一點,多記,用心理解、多背,把別人的話用自己的理解背下來,日積月累,你的存貨就多了,然後不時的拿出來嗮嗮,溫故知新!

3. 腦子思路要清楚,邏輯要清晰

這一點可以說是比較難,但是對於我們這種內向性格的人來說,我說的是一般情況啊,內向的人一般思路比較清晰,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獨處,都在思考,當然有時可能在天花亂醉的胡想也很多。那咋樣呢?首先要有好身體,多運動,保持有充沛的精力. 其次,用簡單的結構去處理問題,不要搞得很花哨,容易把自己繞進去。第三,模仿,參照別人的思路,理解後吸收.

4. 培養不要臉的精神

具備以上三點,接下去就是找些不太重要的場合把自己的臉練得更加不要臉.多練習,明天開會,今天做好準備,提綱加要說的話羅列下。明天要彙報,今天把提案對著鏡子練習三五遍,練習、糾正再練習......

5. 不要神叨叨

沒用的話不說,如果具備以上幾點或許你就知道哪些話是沒用的話,時刻提醒自己,說話之前先經過腦子。

重複的話不說,除非可以要表達的話或者重要的話說三遍!

傷人的話、不文明的話不說,除非是吵架,個人建議不要總是和別人爭吵,我是這樣理解和別人爭吵的,爭吵是自己花費精力去教育別人,你對的,通過爭吵把別人教會了,吃力不討好. 所以我一般都不和吵架,經常有人說我軟弱,可能吧!但是也給人善良的感覺吧!

就說這麼多,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雷同,巧合!如有不對,請指正!如有建議,謝謝啦!如要吵架,對不起,沒空!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