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洞打的怎麼樣,決定了他是不是盜墓高手

文 | 沉默的一刀

前文《觀地形、察土色,揭秘盜墓高手尋找古墓的神奇手段》我們講到了古代盜墓高手是如何尋找古墓位置的,其中方法千奇百怪。當成功找到古墓後就需要進入古墓把寶物取出,這時就需要打盜洞。盜洞打的好不僅可以減少體力和時間,還能降風險降到最低。打盜洞也就成為了判斷盜墓賊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

打盜洞前的準備和工具

在真正幹活(打盜洞)之前,盜墓賊通常會做些準備工作以打掩護,否則哼哧哼哧的刨地全天下都知道你在幹嘛了。主要的方式有三種:一是在古墓周圍開墾荒地,然後種上玉米高粱,等莊家起來以後就能掩人耳目;二是在盜洞上蓋房子,白天居住,晚上開幹;三是在離墓葬較遠的地方弄箇中空的墳包,一路挖到墓室,此方式工程量比較大。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盜墓賊開始動手開挖,打盜洞的工具在洛陽鏟沒出現以前主要使用鐵鍬、鎬、斧等。洛陽剷出現後為北方盜墓集團提供了順手的工具,它不僅可以用於探墓,還能更換鏟頭打盜洞。當繞洛陽鏟也只適合用於土層較厚,不含亂石的北方。在南方,盜墓賊沒辦法使用洛陽鏟,另闢蹊徑有人利用馴服的穿山甲來打洞。

盜洞打的怎麼樣,決定了他是不是盜墓高手

圖片來源網絡

在民國和近代,可使用的工具就多很多了,比如炸藥,但是弄出來的動靜比較大,像盜墓這種不能見光的行為,盜墓賊一般不會使用。還有一種類似“三片裝”螺旋槳的挖掘工具,不但能夠將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夠打透墓磚。

盜洞的形狀和路線

從見過的盜洞資料看,盜洞的形狀一般是“古圓近方”。也就是說古代盜墓賊挖出來的盜洞一般是呈圓形的,近代的盜洞呈方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哪?沒有具體的文獻記載。我們可以自己推斷,圓形的盜洞相對於方形的來說,出土量較少,工程量相對較低,古人在工具落後的情況下就選擇了這種盜洞方式,但是危險係數更大,容易造成塌方。方形的盜洞挖出的土多,工程量大,有些盜墓賊為保證安全還在盜洞四周裝上木板。當然也不排除古代盜洞經歷流水與歲月的腐蝕呈現圓形。

盜洞打的怎麼樣,決定了他是不是盜墓高手

圖片來源網絡

而通往墓室的盜洞路徑分為三種:

垂直式:盜洞垂直向下打,一直通到墓室棺槨附近。而這種盜洞在進出墓葬過程中非常危險,稍有不慎就會掉落,不死也殘。

斜坡式:相對於垂直式的盜洞來說,路線稍微較長,但是降低了摔死的風險,一般這兩種盜洞是最常見到的。

拐彎式:垂直式轉水平,斜坡式轉水平,線路比較長,工程量大,盜墓賊通常不會選擇這種方式。是盜墓賊在遇到阻礙或者危險的情況下,不得已而做出的選擇。

盜洞細節看盜墓者水平

1、土不外露:高水平的盜墓賊在打盜洞的時候會妥善處理好挖出來的土,能夠做到土不外露,減少被發現的風險。這也是很多局外人比較好奇的地方,為什麼盜洞附近沒有土堆。為做到隱蔽,還會把盜洞表皮土層處理好,盜完墓放回,一點都看不出來痕跡。關於土不外露的處理方法我推測盜墓賊是將挖出的土拍實在盜洞四壁上了。像斜坡式的盜洞可以將前土後推,也可以處理好,不讓人發現。

2、盜洞大小:高手打的盜洞非常小,只能容納一人,如果看到非常大的盜洞,說明盜墓賊水平不高。盜洞小為什麼可以衡量盜墓賊水平高低?盜洞小就能很好隱蔽,說明盜墓賊是個謹慎的人,另外打盜洞的時候在狹小的空間身體不能自由活動,還能做到只能塞下一個人,說明盜墓賊的毅力和能力都很強悍。

盜洞打的怎麼樣,決定了他是不是盜墓高手

圖片來源網絡

3、盜洞位置:盜墓高手在打盜洞的時候會選擇距離棺槨最近的路線,甚至可以直接打到棺槨內。這就需要對各朝墓葬結構,墓葬文化有深入的瞭解。此外,也會通過探測進行確認,這也需要經驗的積累。否則就會走冤枉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