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這麼多年的發展交出的成績和安徽付出的代價相匹配嗎?

太陽神20749411

合肥的戰略不僅是皖江,還有中原,古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承東啟西。

一個省如果沒有一個核心城市做為支撐和分配必然會被強大的周邊省市虹吸的命,短時間內安徽依託長三角的發展遠不及打造省會合肥為中心來的靠譜。有人可能會反駁了那麼江浙又怎麼說?其實姑且我們不討論江浙為沿海開發優先省份可以得到全國力量的供給和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們仔細觀察也能發現江浙地區也逐漸開始意識到省內 核心城市的重要性,江蘇省已經明確提升南京在江蘇省內的首位度,看南京當前趕超蘇州和無錫就能發現。蘇州做為長三角對外開放窗口經濟固然發達,但蘇州行政區比較少。所轄經濟強市縣各自競爭難以形成蘇州中心大市,產業上過於依賴上海對接,尤其是臺資和外資的比重過高一旦形式變化受波動影響大,所以我們會發現蘇州目前連副省級城市都沒被賦予,飛機場也沒有更別提高校等資源。

我們在看看浙江,浙江的杭州早已經將臨安等市直接納入自己的區,經濟發展也一度趕超了寧波市。

說到安徽,合肥正在發力的時間也只有近一二十年,皖江城市帶合肥經濟圈做大後,它的輻射能力增強,周邊資源會向其積聚。合肥經濟圈的快速發展,吸引周邊資源的聚集是毋庸置疑的,這是當初建立合肥經濟圈的初衷,讓那些外流周邊外省的資源迴流。從而通過合肥為安徽的中心點打通省內各市縣的交流與合作,通過皖江流域,淮河流域和江淮運河,高鐵樞紐,高速,航空等讓皖南與皖北能夠以合肥為中心鋪開從而真正留住安徽的資源使之優先在合肥先壯大做強與外部形成競爭合作關係取得自己的核心話語權,也就是說過去安徽的資源,人力過於流向江浙一帶,而現在合肥都市圈的興起已經開始有實力與南京競爭分奪一半左右的羹。


如果多年前,將合肥和南京放在一起來必選,絕大多數人不會在意,甚至可能會將其當成玩笑,主要原因在於,其一,兩者關係不大,基本無甚交集,一個隸屬東部,身處長三角腹地,一個隸屬中部,積極謀劃皖江;其二,一個體量巨大,經濟發達,早已步入工業化和城鎮化中後期階段,一個體量弱小,經濟落後,剛步入工業化和城鎮化初期,猶如一個成年與一個少年,但如今則今非昔比,成年人雖仍處壯年,但步伐開始遲緩,老態初現,而少年則長成青年,英姿勃發,豪情萬丈,雖然力量暫時難敵壯年,但未來有無限可能,前景可期。

以合肥為中心的安徽交通樞紐也將在未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國家八縱八橫中以合肥為中心的安徽高鐵網布局無疑讓安徽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未來安徽本省內的聯繫和對外競爭合作將更加緊密,也就是說安徽發展的“阻點”通了。

縮短時空、拉近距離是一體化發展的應有之義。合肥作為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的雙節點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合肥最亮的城市名片。2017年初,合肥繼上海之後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從此拉開了共同肩負國家使命、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帷幕。 產業創新是合肥加速融入長三角發展分工、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未來,隨著長三角產業分工體系的日趨完善,合肥聯手邁向產業中高端的步伐將更加堅實。 合肥與滬寧杭相比,合肥都市圈與其他4個都市圈相比,在公共服務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就是要努力在公共服務上縮小與滬寧杭的差距。
城市群就像一個‘籠子’,大家樂意進籠子是一個好事,進了籠子就要受到約束,尤其是生態環境要共同保護,要尊尋這個圈子的規矩和發展規律。而安徽經濟發展已經加快融入長三角所以必須以一個牽頭羊進入。未來十年,是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重要時期,也是我省城鎮化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

以合肥為中心的佈局讓安徽承東啟西和聯南接北作用雙發揮,在全國的地位顯著提升。我省在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合肥市成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皖江八市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阜陽、蚌埠成為中原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安慶、六安成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中心城市,黃山、池州成為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城市。
集聚與帶動效能雙加速,網絡化城鎮體系基本形成。合肥都市圈不斷壯大,以19%的國土面積集聚了25%的人口,創造了34%的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化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在全省發展中的核心帶動作用日益突出;皖江城市帶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成為全省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重點地區;皖北城市群逐步探索出農業地區“四化”協調發展的城鎮化路徑,發展實力不斷提升。


土土街

合肥這麼多年的改革發展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合肥從當初的一個只是乾淨一點的小縣城發展成為現在的科技發達經濟繁華的大都市,這一步步走的都不容易。


安徽省地處中部地區,在沿海改革開放時沒有我們,西部大開發沒有我們,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更沒有我們。安徽要發展只有外接長三角緊跟政策,內部優化招商環境引進投資,才能謀求快速發展。合肥作為安徽省會要為省內其他市區做好榜樣帶頭作用,努力發展自身,再輻射周邊。



我記得10年以前很多到過合肥的外地人都講合肥就是個乾淨一點的小縣城,合肥的洛崗機場是那麼小那麼破舊。從05年左右開始合肥才通過一系列改革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簡化審批程序,優化招商環境,大拆違大建設,打造濱湖新區等等,合肥GDP逐年增長,後來居上,不斷超越西安,濟南等其他一些省會。現在不光外地人,就連合肥本地人都在感嘆合肥的發展迅速。當然,這只是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常有人講,合肥是集安徽一省之力才發展起來的,也就有了所謂投入付出一說。合肥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經濟改革發展的大環境,更離不開自身的內部合理優化改善。如果光靠政策扶持,內部一團爛泥,扶也扶不起來。只要築好金巢穴,自有鳳凰飛過來。


小樓的情感世界


看看各城市GDP就能明瞭,舉全省之力,發展合肥一城,無非走其他省份的老模式,壯大合肥都市圈,至於能不能帶動周邊城市發展,就看這幾年了唄。


ACG李先生

合肥這麼多年的發展交出的成績和安徽付出的代價相匹配嗎?說實話合肥現在的發展是太快了,我90年代的時候在合肥做小生意,騎個自行車從東到西,整個合肥不到兩個小時我差不多就能跑完,現在的合肥開發的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到處都是房子拆遷,建房子建小區,吸引了很多周邊和外來人員在這裡買房子安家,但是我對合肥的發展太快,不持樂觀態度,因為合肥的發展就像一個火車頭一樣,沒有把合肥的周邊城市農村帶起來,我的建議是,合肥市地區的領導人能想辦法招商引資,把有能力的工廠和企業都吸引到合肥,才能保證合肥長期的發展和繁榮。


家和興旺\n

應該可以算及格吧

說合肥佔用全省的資源有點過了

但是確確實實是佔了很大部分

現在合肥只要慢慢發展就行了

未來十年在拿出來和其它城市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