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機一直往上飛可以飛出地球進入太空嗎?

Eden145

如果客機能飛到太空,那人類還造航天飛機和宇宙飛船幹嘛呀?太空遊項目也早就開展起來了,清明小長假以及五一中秋春節等都可以到太空溜達一圈了。



民航客機是不可以飛出地球大氣層進入太空的,最關鍵的一點是民航客機的發動機需要空氣中氧氣的參與,如果進入太空的話,那就沒有空氣了,民航客機的發動機就不能運轉,所以民航客機飛入太空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再就是民航客機的設計,需要在一定濃度的大氣層中才可以飛行,如果空氣非常稀薄的話,將無法托起民航客機的機身,所以民航客機的飛行高度是有限制的,通常不會超過兩萬米,距離大氣層的頂端還有幾十公里的高度呢!

還有一點就是民航客機的設計就沒有考慮進入太空的條件,民航客機的機身並不是特別封閉,假如民航客機真的到了太空,那麼由於太空沒有大氣壓,那麼民航客機中的空氣會有向外散失,導致機艙中沒有空氣,這樣的話乘客肯定也是受不了的呀!



所以民航客機是肯定不可以飛入太空的,只有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等針對太空條件而打造的飛行器才可以進入太空,不過也不排除將來會出現一種飛行器,其既可以在大氣層中飛行,也可以飛到大氣層外,這樣我們就可以乘坐它進行太空遊了。


人類的方向

肯定不可以的,客機沒有能力一直往上飛。只要知道固定翼飛機的飛行原理,題主就會明白為什麼客機無法飛到太空中。在客機翅膀的下方,一般安裝有航空發動機,它們通過吸入空氣中的氧氣與自身攜帶的燃料相混合而燃燒產生了推力,只要推力大於阻力,就能推動飛機前進。但這並不能使飛機飛起來,讓飛機獲得升力用於對抗地心引力的是那兩個大翅膀。

在飛機向前進的過程中,空氣將會流過飛機的翅膀。而飛機翅膀的獨特結構會使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快於機翼下方,根據伯努利原理,機翼上方的壓強較小,下方的壓強較大,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壓強差,從而使飛機會獲得一個向上的升力。只要升力大於飛機自身的重力,飛機就能脫離地面飛到空中。

一般而言,客機的飛行高度都在20公里以下,遠未達到至少100公里的太空高度。因為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導致客機所能產生的推力越小,使得升力也會隨之變小。直到一定高度之後,升力將會小於重力,高度無法繼續爬升。由於客機上的航空發動機依賴於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所以只能在稠密的大氣中使用。

如果想讓飛行器飛出大氣層進入太空中,則需要火箭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自身會攜帶推進劑和氧化劑,燃料的燃燒無需空氣中的氧氣參與進來,所以火箭發動機可以在幾乎是真空的太空環境中工作。只要火箭發動機不斷工作產生足以超過自身重力的推力,那麼,飛行器就能飛入太空中。


火星一號

完全不可能,客機都有最高飛行高度限制的,737的實用升限是12500米,空客320的是12000米。

隨著飛行高度增加,空氣密度在下降,氧含量也在下降。客機都是攜帶燃油,發動機通過燃燒轉化熱能為動能,提供推力的。當氧氣含量下降,發動機推力也在下降。

同時實用升限雖然距離理論升限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出於安全考慮,也不會使用理論升限的。

同時,想要脫離地球引力,最起碼得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我們頭頂同步衛星的速度----7.9千米每秒才行。 客機一般飛行速度都是亞音速,800千米每小時左右,換算過來也不過222米每秒,距離第一宇宙速度差遠了,才是人家的3%都不到。

而且我們一般的飛行高度都只是在大氣層底部,萬米高空不過是平流層底部,要想飛出地球,還要再飛(36000-10)千米呢。這個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脫離地球不光受限於動力方式和氧氣,還受限於飛機的氣動外形和集體結構承受能力。即使有一天飛機能使用核能動力了,且能提供較高的可用連續推力,那麼還得把飛機加厚再加厚。超過臭氧層輻射就來了,到了暖層有時溫度可達一千多攝氏度,一般的金屬可承受不了。

高空再高的話,就有各種宇宙射線的輻射了,這些輻射超過一定值後,會對人的身體造成極大傷害。所以即使飛機能上去,也沒人敢上去的。

氣動外形一定程度也決定著升限,至少會使飛機的升空阻力更大,要達到7.9千米每秒的速度,即使空氣再稀薄也是要克服阻力和重力的。

綜上所述,做不到、不敢做、能做成也要改名字叫航天飛機了。


只有相思

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人選擇乘坐飛機出行,我們都知道,現在民航客機,普遍的最大飛行高度不超過12600米。

至於短航線的飛機,一般在6000米到9600米,長航線的飛機,一般在8000米到12600米,還有一些商務機可達到15000米。

那麼假如民航飛機可以一直往上飛,最終會飛出地球嗎?

只能說,完全不可能。

現在民航的客機,普遍都是噴氣式的,飛機的飛行,是由發動機啟動的,然而發動機燃燒燃料需要空氣,如果飛得過高,空氣必定會變得稀薄,沒有了空氣,發動機啟動效率不高,飛機飛著飛著就會開始往下掉了。

這樣玩的話,隨時隨地死翹翹是肯定的, 對天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是肯定的了。

其次,速度也是一個因素,想要脫離地球的掌控,嘿嘿嘿,最起碼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千米每秒。

而客機一般飛行速度,在800千米每小時,也就是222米每秒, 這還差得遠呢,如果隨隨便便一個飛機就能上天,那建宇宙飛船幹啥?

我們再假定一下,假如飛機噓兒的一哈,猛滴躥到了太空,這時候,考驗飛機材料的時候就到了。

就目前民航飛機的構造來說,是扛不住的,機場內與機場外形成的超強度壓強差,會使飛機一瞬間嘭~檣櫓灰飛煙滅。

就算把飛機加厚再加厚,超過臭氧層後,輻射就要來了,還有暖層一千多攝氏度的溫度,隨時可以把人烤熟,就差準備灑胡椒粉和鹽了。

所以說,飛機並不是飛得越高越好,6000米-15000米之間,每一千米就是一個空中通道,日常生活中,每架飛機飛行時,也都要在自己的通道上飛行,以免發生機禍!


找靚機科普號

好吧,答案是不能,可以說除了航天飛機之外,地球上再也沒有任何一架飛機可以飛進太空,所以如果你打算以後買個飛機飛進太空的話,我勸你還是算了吧,民航的客機根本就做不到,除非你能買一個航天飛機才有這個可能。

首先現在的民航客機一般都是噴氣式的,其原理就是將空氣進入混合,然後壓縮燃燒產生的反作用力,飛機藉助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往前飛行,那麼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高度一般在1萬米到1萬5千米,因為這個高度下,飛機的發動機能夠達到最高的推動效率。

那麼如果說飛機再往上飛的話,空氣的密度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降低,空氣當中的含氧量也變少了,這個時候飛機的進氣量就會受到影響,飛機的推力隨之也會降低,所以飛機也就只能飛這麼高了。

當然了,除了說飛機發動機的影響之外,飛機的速度也是一個大問題,我們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學過,一個物體如果不想從天上掉下來的話,其速度必須要達到7.9公里每秒鐘,那麼飛機的速度是多少呢,答案是每小時800公里左右,換算一下的話就是222米每秒。

這麼慢的速度想上太空的話,就是外星人來了都做不到,另外高空當中還存在輻射,即使說人類以後能夠發明飛上太空的飛機,那麼也需要穿上各種防護服才行,否則還沒等到穿過大氣層,裡面的人估計都死了。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航天飛機,首先航天飛機自帶龐大的燃料箱(中間生鏽的那個),燃料箱由液氫和液氧組成,所以航天飛機在進行飛行的時候,就不需要藉助外界的氧氣進行燃燒,這也是為什麼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航天飛機依然可以飛行的原因了....


種植恆星

噴氣式客機和火箭🚀的原理是一樣的,都利用反衝原理。但是它們有區別,火箭是把自身體內的燃料噴出去獲得反衝力,不需要空氣參與,所以離開空氣層在真空中也能前進。噴氣式飛機是吸入空氣後壓縮和機身內的燃料燒在一起噴出去獲得反衝力,它是離不開空氣的,沒有空氣燃料燒不著,也達不到噴氣的目的。所以噴氣式飛機是衝不出空氣層的,再說衝出空氣層面臨諸多技術難題,如飛機裡面的旅客需要陽氣呼吸,需要保證艙內空氣壓力,人體需要避免太空輻射等。



懶懶的天am

現在的客機還不能。

現在的客機使用的都是飛機,飛機的原理就是利用機翼的空氣動力產生的升力在空中飛行。太空沒有空氣,機翼也沒有升力了。

別說不能到太空,就是在大氣層能也飛不了多高。現在的飛機都有一個指標叫升限,也就是最高能飛多高。這個升限主要是有發動機決定的。飛機在空中消耗燃油,使用的是空氣中的氧氣,高空氧氣不足,發動機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未來的客機或許可以。三體中的戰艦使用的就是反重力引擎,到時候,天下之大,哪裡不能去得?


螞蟻看科學

現役的客機因為氣動佈局和動力的原因只能在大氣層以內飛行。如果要飛出大氣層只能藉助強大動力的火箭發動機擺脫地球引力或者運用一個載體在大氣層與太空的臨界面的邊緣進行發射,而且要重新設計氣動佈局要求穿梭客機能夠完成太空與大氣層之間的穿梭。




鮑爾金vs巴特爾

答案很簡單,不可能。

首先要明白客機怎麼飛起來的,客機的機翼做成上面是弧形,下面為平面,是為了在速度達到一定成都,向上的升力大於重力,客機就會飛起來,當然這個升力是靠空氣提供的。然而大氣中的空氣,越高空氣越稀薄,升力越小,這很危險的。其次,客機是靠發動機燃油提供動力,燃油需要消耗氧氣,大氣層中越高,氧氣越少,發動機動力難以提供,失去動力也是墜毀。所以,客機不可能無限制升高進入宇宙。

不過美國宇航局曾經研製過航天飛機,不過這種也是依靠一個像火箭一樣的發射器將飛機發射上太空,然後在返回地球。但是,這項研究早就被終止了,因為安全係數低,成本太高。


Disguise2

飛機能夠飛起來是因為上下氣流速度不同導致壓力不同。所以飛機能夠飛的關鍵是有空氣,而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當空氣稀薄到一定程度飛機就不能夠往上飛了,和航天飛機與火箭不是一個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